logo资料库

2019年广西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9 年广西公务员申论考试真题 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题目及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总时限为 150 分钟。其中, 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 40 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 110 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 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贴考生条形码区”,超出虚线的粘贴无效。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 铅笔作答的,答案无效。 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作答时,不得出现本人姓名,答题中凡出现 本人姓名者作违纪处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留在 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给定材料 材料 1 Y 县位于 A 省南部。初夏时,这里群山披翠、江水衣蓝、小桥流水、长街曲巷、飞 檐翘角、雕梁画栋 ……它们既是游客镜头里的美景,也是历史积淀的见证,更是当地薪火相传的文化 根脉。 “今天恰好是我们县的‘民居宣传保护日’。每年今天,我们会家家户户地宣传民 居保护知识。”当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说,“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 我们成立了民居保护协会,大家自发参与民居保护。每年,还会将古民居门票收入的一部分 作为文物保护资金用于本地民居保护。这实现了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 十余年前,Y 县成立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县世界文化遗产、历史古村 落、有价值的古民居及其它文物资源的监测、保护和管理工作。在当时,这一专门的保护机 构在全国尚属罕见。同一年,Y 县又开始探索古民居认领保护活动的试点工作。在这种认领 保护模式中,还包括认租和认购。在投资保护的前提下,认租、认购项目通过合理利用古建 筑可以获得收益。这吸引了全国各地,尤其是艺术、收藏类的爱好者走进 Y 县,共同宣传和
保护当地古民居。千山画院、归云山房、印象老屋、黄岳画院……一大批国内艺术大师的工 作室都安居在此。这无疑更增加了当地的文化气息。 2009 年,Y 县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启动了“百村千幢”古民 居保护利用工程。Y 县用了五年时间,成功地完成了对百余个古村落和上千幢古民居的保护 开发和利用,探索出了“在保护中突出利用,在传承中注重创新”的新模式。 同时,当地还建立了关于古民居认领保护利用、抢修保护利用、迁移保护利用、原 地保护利用等为重点的古民居保护利用政策体系,对涉及的抢修、迁移、认领、土地转让、 房屋登记、资金支持、相关程序作出了明确规定,为依法规范开展古民居保护管理工作,提 供了依据。 据统计,Y 县共有 3000 多幢古民居,其中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仅 600 余处,其 他大部分非文保单位的古民居,多散落乡野,难以顾及。 “我们的老屋要垮了,我们没有能力维修,文物部门是不是该拨钱给我们维修?” 这是工作人员经常遇到的问题。据了解,根据《文物法》第二十一条,非国有不可移动文物 由所有人负责修缮、保养,文物部门负责报批程序和给予技术指导。2016 年,某文物基金 会在 Y 县启动了“拯救老屋行动”项目,计划在两年时间里资助 4000 万元,用于修复当地 国家级传统村落中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一般不可移动文物,以及符合政策的民居。符合条件 的老屋修缮至少能得到占修缮总费用的 50%的补贴款。 为此,Y 县委托省古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制了一套完整的方案,其中不仅有规划纲要, 更有具体到每一种建材的技术规范和补贴标准。以修复一栋民居为例,首先由户主根据房屋 损毁情况提供图片证据及修复方 案,交由专家委员会进行审核并作出修改,最终方案通过后再进行资金预算,政府 补贴资金为预算资金的 50%。双方确认并签订合同后便可施工。施工过程中,要随时接受专 家巡查并按照整改意见来调整,施工进度完成三分之一时政府支付部分补贴资金,工程完工 后通过专家验收再支付剩余补贴。 不仅如此,Y 县探索开展的古民居流转改革试点工作,在依法保护的前提下,在保 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古建筑的内涵内质和利用方式;借鉴农村的土地流转模式, 注重发挥市场主体作用。2014 年, Y 县开始探索古民居产权流转改革:以征地形式将古民 居所在的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后公开挂牌出让, 通过放开流转交易,打通社会力量参 与古民居保护连接、利用的通道。 现在,借力社会资本,Y 县的部分古民居“复活”变为风情浓郁的精品民宿、文化 客栈,不仅奏出一首古韵悠长的新曲,更是当地旅游转型升级的新业态。 材料 2 以下是一位游客关于 C 城的日志:
C 城环水依山,沟多坡陡,特殊的地形造就了它独特而多样的交通。缆车、横跨两 江的客运索道,沟通上下半城的客运电(扶)梯,还有跨过长江、沿江蔓延、穿过楼道的轻 轨…… “妹子,你们现在来我们这里可是方便得多啦。”一个火锅店老板跟我说,“你看 看我们这里的地形条件,当年没客运电梯,没轻轨的时候,大家都是爬坡上坎,稍微走远一 点去逛个街,买个东西都麻烦得很呢。” 索道是 C 城的特色交通,它建在立体的山水间,让乘客在惊喜刺激中欣赏了这里山 环水拥的美景。乘坐跨江索道的最佳时间是晚上,坐在车里可以看到灯火辉煌的市中心半岛。 大扶梯当然不能错过,它承载着 C 城的记忆,是连接这座城市上下半城的交通工具: 从火车站出来,横穿马路,直接走地下通道,就可以乘坐亚洲最长的坡地扶梯。像我这样初 到 C 城的游客,确实好好感受了一下这地方特色浓郁的交通。K 路电梯建于 1986 年,是国 内首次将市内电梯用于城市公共交通。这个电梯高 11 层,曾经出现在 C 城造的火柴盒上, 算得上是 C 城的标志之一。 最最不能略过的,当然是轻轨。C 城的轻轨相当魔幻:它越过山岭,跨过长江,沿 江蜿蜓,穿过楼道, 真的是一站一种风景。 “好多人都以为地上跑的是轻轨,地下跑的就是地铁。才不是呢!”C 城交通志愿者 张大妈,一直以本地的轻轨为骄傲,“轻轨是载客量小,但移动速度快的轨道交通工具;它 有自己的运行轨道,但不一定要与其他车辆隔离。重轨,即地铁,它载客量大,运行高速, 独立于其他交通工具。”C 城的轻轨采用跨座式单轨,噪音仅 60 分贝,所以即使穿楼而过, 也不会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依山而建的轨道,经常会有大的弯道, 最大的弯道接近 90 度,乘坐轻轨犹如在坐过山车一样。庆幸的是它并没有过山车那么快,还是很平稳的。 这引得不少摄影达人争先到访。1 号线轻轨的 X 站被修建成了一个“森林城堡”。N 站是 2 号线与 3 号线的换乘站点,位于城中心,有着长长的玻璃长廊,是眺望江景的好去处。这里 特别适合晚上去,五彩斑斓的灯光、波光粼粼的江面,真的可以触景生情。 我还去了两江汇合之处的码头,沿着高速公路去看沿途风景。“这些年路修好了, 货运、客运的生意都好多了。我们这里每个区、每个县都有高速公路,大家来往方便,也有 利于经济的发展嘛。我们这里地形条件就这样,财政收入也有限,能把交通搞成这样,不容 易啊。” C 城地形的复杂造就了建筑的复杂,而地形复杂、建筑复杂又决定了它交通建设的 复杂和困难。这复杂程度,需要更多的成本和智慧。“天生如此,但再难也得搞好交通建设, 我们唯有精卫填海、愚公移山。”C 城交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曾这样形容当地交通建设工作 的艰难。 有人说 C 城是一座 5D 城市,它的交通向人们展示了,并让人们融入了这座城市山水 相依、灯火辉煌的风景,并且它本身就是风景。这些年 C 城成为“网红”城市,引得各地的 游客纷纷前来“打卡”领略。这其中,它的特色交通功不可没。
如果说交通是一个城市写在山川河流上的史书,那么 C 城书写的内容,肯定是丰富 而精彩的。为 C 城点赞! 材料 3 2018 年马拉松持续火爆,据统计,截至 11 月 2 日,800 人以上越野跑赛事共有 1072 场,参赛人次达 530 万,预计年底这个数字将达到 600 万。马拉松赛事多的背后,是马拉 松爱好者群体的急速膨胀。当前,名称中带“国际”“半程”“全程”等字样的马拉松比赛 已超过半数,这其实从侧面反映出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 的确,马拉松比赛参与人数多、参与面广、参赛门槛低、赛事轻松活泼,又兼有一 定的旅游观光的特点 。很多地方都希望通过马拉松展示城市形象,吸引更多客流,带动旅游消费。然而 一些新近举办的赛事虽然动辄标榜“国际”头衔,但实际报名率却很低。这不仅浪费办赛的 人力物力等资源,还带来了交通问题和群众安全隐患。由于赛事等级评定对参赛人数、参赛 标准甚至参赛成绩等都有严格要求,有些小赛事为了达到目标,不惜拉人头撑场面,甚至花 钱请选手,让比赛变味。同时,一些具有品牌效应的马拉松赛事有一定的准入门槛和限制, 往往“一号难求”。于是“号码黄牛”转让参赛号码布成为灰色产业链条,这扰乱了赛事组 织秩序,给赛事带来了诸多潜在风险和管理难题。 马拉松比赛声势浩大,动辄几万人参加,有相当大的组织难度,非常考验城市管理 者、主办方的管理智慧和专业能力。一位社评家甚至评价其为“城市综合治理能力的‘试金 石’”。对于刚刚起步的中国马拉松运动来说,在“跑马乱象”面前树立规则大旗,强化规 则意识,这需要参赛者、赛事组织者以专业管理运营来呵护它的成长。就现状来说,提高我 们马拉松赛事的质量和水平,可能需要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一场马拉松。 其实,马拉松赛事并不一定要追求声势和规模。它可以有很多细分区间,既有竞速 比赛,也有越野赛、集体赛,还可以情怀、趣味等作为亮点。这需要举办地找准定位,利用 有限的资源,办出特点,办出口碑。任何新事物发展都会有“成长的烦恼”。近年来,马拉 松赛事中替跑、转让号码布等问题屡禁不止,比赛 补给不足、补给食品过期、参赛者半途迷路、关门时间未到路段解封等也时有报道, 最近更是出现集体抄近路、骑单车“赛跑”、工作人员终点“搀扶”运动员等不良事件,引 发大众吐槽。这些问题,既是参赛者的,也是主办方和运营方的。马拉松运动热催生了一批 体育产业的运营商。它们在承办赛事时也往往显得急功近利,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这说明 我们在公共服务、公共管理方面还有不足。”某地体育主管部门负责人说道,“不得不承认, 比起体育发达国家,我们在马拉松赛事的举办和管理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之处。一切迫在眉 睫啊!” 一些跑者还没能真实领会到这项运动的内涵,单纯为了跑而跑、为了好玩而跑,他 们并没有一个跑者的身体准备和心理准备。比赛中,一些参赛者伤病送医就是佐证。跑步, 是一种锻炼享受。健康是出发点,更是落脚点。至于在比赛中的种种作弊和倒卖参赛资格的
行为,更是失去了马拉松比赛的意义。前些时候,首都媒体发布了《首都媒体跑团 2018 年 倡议书》,号召跑者们要自觉坚守底线,敬畏规则。体育运动的重要精神之一是“尊重规则”, 所有参与者必须在统一的规则下“游戏”,竞争才有意义,结果才有价值。对于赛事的主办 方地方政府来说,马拉松比赛绝不只是招标营运方、划出赛事路线、配合做好封路及安保医 疗工作就完事了。一个赛事举办的好坏、赛事期间各项服务的优劣,以及当地风俗人情、文 化景观等,都能在赛后成为网络热门话题。 材料 4 “Y 省的咖啡豆是天赐的礼物。”这是一位外国友人对 Y 省咖啡豆的评价。据统计, Y 省大部分咖啡豆种植区的海拔都在 1000 米以上,肥沃的土壤,充足的光照和降雨,明显 的昼夜温差,让其所产咖啡豆颗粒饱满、口味醇厚,堪称天地厚养。 “Y 省的咖啡豆,可以是高品质的。但这看运气。”咖啡爱好者小李说,“我喝到 过有顶级口感的,也喝到过如炒糊的黄豆的。而它们都来自 Y 省同一产地。”的确,就拿 Y 省咖啡种植大户 B 市、P 市来说,其仍然以散户种植为主。这些咖啡树的“邻居”可能是烟 草、水果、玉米等等。施肥、除虫这些都可能没有。咖啡果本身是水果,风一吹,各种植物 的花粉漫天,以这样简单粗暴的方式种植,咖啡豆的品质怎么可能稳定呢? Y 省某著名咖啡烘焙师对记者说:“我们的咖啡产业,主要还是在做咖啡豆供给, 这属于产业链底端。种植的搞种植,烘焙的搞烘焙,各自为政,还要相互挤压利润空间。” Y 省的咖啡豆在国际上确实有些名气,但这种名气并不属于当地品牌,它只是在 Y 省生长出来的产品的属性。很多著名连锁咖啡店使用的咖啡豆就是产自 Y 省的。但大部分人 并不认为自己在喝 Y 省的咖啡,而是在喝咖啡店的咖啡。 现阶段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远落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不过,近几年“互联网+咖啡” 模式进一步发展, 一部分人有了喝现磨咖啡的习惯。同时,即饮咖啡市场也在兴起。较之 速溶咖啡,现磨、即饮对口感要求高,更倾向于使用阿拉比卡豆(咖啡豆的一种),而 Y 省种植的主要就是阿拉比卡豆。 “我们不想种咖啡豆了。”Y 省咖农老王对记者抱怨着,“我们的咖啡豆价格比巴 西、印尼、越南低,但采摘成本却高很多。所以,我们不赚钱,有时还赔本。我在电视上看 到,有的地方的农产品是一个村,甚至几个村一起统一种植、统一收割、统一标准加工,再 ‘组团进城’销售。我们要是也能那样就好了。” 当然也有好消息:2015 年,两条中欧国际货运班列开通。这促进了 Y 省咖啡出口贸 易井喷式增长。当年,Y 省咖啡创汇逾 4 亿美元,比上年翻了将近一番。可不少咖农还是担 心:“我们隔壁可是世界上速溶咖啡产量最大的国家啊,会不会它们顺着国际货运列车,来 抢我们的生意?” “我们咖啡单产高,这应是优势,而不是我们产能过剩的原因。但在很早之前,我 们就已有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问题。”Y 省政策研究室的工作人员说,“我们并没有从‘中国 咖啡市场高速增长’中得到多少利润。举个例子,我们供给某外国品牌咖啡店的咖啡豆价格
是 25 元一公斤,而它们在中国卖一杯咖啡就要价 30 元。其实,我们已建成了国内最大的焙 炒咖啡生产线,还有几十个咖啡品牌以及大量的满怀热情的咖啡产业技术人才,这些都是我 们咖啡业发展的条件。” 据统计,世界咖啡的消费增长速度大致维持在 2.5%,而中国消费增长速度高达 25~ 30%。考虑到人口基数,这个市场潜力大到无法想象。 “我们有难得的适宜种植利润丰厚的微批次精品咖啡豆的微环境、微气候。”某咖 啡品牌主理人小雯感叹道,“可什么是精品,怎样才算微批次?我们用的是国外的概念和标 准。而从种植到加工生产经营企业,有执行国际咖啡组织认证标准的,有执行欧盟认证标准 的,有执行美国、日本认证标准的,可谓五花八门。为什么我们不制定符合我们国情,又兼 容于国际的标准呢?不行动起来,我们还是会一直被牵着鼻子走。” 标准多等于无标准,品牌杂导致无名牌。目前,因咖啡产品生产技术认证标准不成 体系,Y 省咖啡产业从农业生产到工业加工,各个企业处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境地。 “一些浑水摸鱼、以次充好的经营者忽悠了消费者,也伤害了我们这些老老实实做咖啡的 人。”小雯不无痛心地说。 其实,对于咖啡产业,Y 省政府是高度重视和支持的,不仅出台了发展指导意见, 更协助一些咖啡种植庄园从全球主产区引进瑰夏等优质咖啡品种,建起了世界咖啡博览园和 Y 省咖啡种子基因库,专注改善 Y 省咖啡品种单一的现状。经过近五年的种植培育,Y 省某 庄园已经产出了对当地环境、气候更加适应,风味更佳的二代品种。“这些成功的行动说明 我们的地理环境和技术是很棒的,说明中国有好咖啡,就在我们这里。”一位当地的咖啡庄 园主人说道。 小陈是 Y 省某咖啡品牌创始人,他所经营的咖啡网店的年营收已破千万元。是国内 最著名、最成功的咖啡电商之一。“曾经有个记者朋友用‘三杯咖啡’形容我的咖啡电商创 业历程。第一杯是苦后回甘,第二杯是保持原味本色,第三杯是着力花式调配。其实,在我 心中就一个字——动。”自称“咖啡创业青年”的小陈轻松地笑着,“千百万次地想‘要让 全国都喜欢我们 Y 省的咖啡’,不如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再踏踏实实地走下去。我们有得天 独厚的资源禀赋,也有诸多后发劣势……所以,一切的一切都需要行动起来。因为,‘静’ 会给予很多‘如果’的假想,可唯有‘动’能带来‘但是’的希望。” 作答要求 一、根据给定资料 1,概括 Y 县古民居保护的主要措施。(15 分) 要求: (1)紧扣资料,全面,简明,语言流畅; (2)字数不超过 200 字。
二、 根据给定资料 2,谈谈你对划线部分“如果说交通是一个城市写在山川河流上 的史书,那么 C 城书写的内容,肯定是丰富而精彩的”的理解。(20 分) 要求: (1)紧扣资料,观点明确; (2)逻辑清晰,语言准确; (3)字数不超过 300 字。 三、根据给定资料 3,分析部分城市马拉松赛事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 措施。(25 分) 要求: (1)紧扣资料,符合实际; (2)表达准确,条理清晰; (3)字数不超过 400 字。 四、根据给定资料 4 中划线部分“‘静’会给予很多‘如果’的假想,可唯有‘动’ 能带来‘但是’的希望”,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 分) 要求: (1)立意明确,结构完整; (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 (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4)字数不少于 1000 字。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