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内蒙古乌海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Cl-35
K-39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6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为有效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公众改变了许多生活习惯。下列做法主要涉及化学反应
的是
A.用医用酒精杀菌消毒
B.保持社交距离
C.改变握手拥抱礼节
D.出门配戴口罩
2.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石油、煤、氢气—一化石燃料
B.过氧化氢、二氧化硅、臭氧——氧化物
C.HNO3、H2SO4、CH3COOH——酸
D.干冰、葡萄糖、蛋白质——有机物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的不同
B.空气质量指数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差
C.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D.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浓盐酸和浓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和溶液的质量都会减小
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分离 KCl 和 MnO2 的固体混合物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B
C
D
除去 NaCl 溶液中少量的 CaCl2
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 CO2,过滤
除去 CO2 中的 CO
将混合气体通过红热的铜网
鉴别尿素和硫酸铵两种氮肥
取样,分别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5.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 Cu、Zn)制取海绵铜(Cu),并得到硫酸锌溶液的主要流程如下:
(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
2Cu 2H SO O
2
4
2
2CuSO 2H O
4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步骤②中分离操作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和漏斗
B.溶液 A 中溶质是 H2SO4、CuSO4
C.上述流程中物质 B 是锌,物质 D 是盐酸
D.A~E 中都含有铜、锌两种元素的物质有 A 和 C
6.向盛有一定质量表面被氧化的镁条的烧杯中,慢慢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
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的每空 1 分,共 21 分。请将答案
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
7.(7 分)
(1)用化学符号填空:
标出新型净水剂高铁酸钠(Na2FeO4)中 Fe 的化合价
;
微粒的符
号
。
(2)图 1 中实验操作或方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3)向 Cu(NO3)2、AgNO3 和 Mg(NO3)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金属 Zn,充分反应后
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①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填离子
符号)。
②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可能含有的金属是
。
(4)在 t℃时,分别取甲、乙两种固体的溶液,恒温蒸发水分,得到蒸发水的质量(x)与
析出晶体质量(Y)的关系如图 2 所示(析出的晶体不含结晶水)。
1
t℃时,在 O 点乙的溶液是
溶液(填“饱和”或 “不饱和”)。
②t℃时,甲、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___________乙(填“<”“>”或“=”)。
8.(6 分)根据图 3 和图 4 回答问题:
( 1 ) 从 图 3 中 选 出 实 验 室 既 可 用 来 制 取 氧 气 又 可 制 取 二 氧 化 碳 的 发 生 装 置 是
(填字母),用该装置制取氧气所需的药品是
。
(2)若要用装置 G 收集甲烷,空气应从
(填“a”或“b”)端排出。
(3)若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氢气,从 A~F 中选用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填字母)。
(4)图 4 乙装置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装置(电热丝通电引燃红磷),与甲装置相比,
改进后的优点是
。实验结束后观察到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
积仍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 1/5,请分析可能的原因
(至少答出
两点)。
9.(4 分)A~F 是常见的六种不同物质,A 在农业上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E 是胃酸的主要成
分。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 5 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一”表
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通过一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
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物质的俗称是
(2)C 物质的化学式
。
。
(3)写出 D→E 的化学方程式
。
10.(4 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初中已学过的有关酸、碱、盐的知识,对稀硫
酸、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三种溶液混合后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Na2SO4 溶液和 BaCl2 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
猜想 1: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只有 Na2SO4
猜想 2: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 Na2SO4、Na2CO3 和 NaOH
猜想 3: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 Na2SO4、Na2CO3
猜想 4: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有 Na2SO4、H2SO4
【实验探究】小组同学取反应后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
颜色变红。
【 交 流 讨 论 】 同 学 们 认 为 , 猜 想
( 填 数 字 ) 一 定 是 错 误 的 , 理 由
是
。
【继续探究】为验证剩余猜想中哪一种是正确的,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三、计算题(共 7 分,请将解题过程写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
11.取 MgCl2、KCl 两种固体的混合物 19g,向其中加入 160.8g 水,完全溶解后,再滴加 KOH
溶液,当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得沉淀质量为 5.8g,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计
算:
(1)混合物中 MgCl2 的质量。
(2)加入 KOH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评卷说明:1.本答案供阅卷评分使用,考生若写出其它正确答案,可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参考答案
2.如果试题没有明确要求,考生答出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均给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6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题号
答案
1
A
2
C
3
B
4
D
5
D
6
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 4 个小题,化学方程式 2 分,其余每空 1 分,共 21 分)
7.(7 分)
(1)
6
Na FeO
2
;S2-
4
(2)C
(3)①Zn2+、Mg2+
②铜(Cu)
(4)①不饱和
②<
8.(6 分)
(1)B;H2O2 和 MnO2(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2)b
(3) BFD
(4)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操作简便;减少污染(答出一点,答案合理即可)
装置的气密性差;红磷量不足;装置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至少答出两点,答案合理
即可)。
9.(4 分)
(1)熟石灰或消石灰
(2)H2O
(3) 2
H SO BaCl
4
BaSO
4
2
2HCl
10.(4 分)
【交流讨论】猜想 1 和 4;Na2SO4 溶液呈中性,H2SO4 溶液呈酸性,滴入酚酞溶液都不会变红,
因此猜想 1 和猜想 4 错误。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方法一: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 BaCl2
产生白色沉淀,若溶液变为红色,则猜
或 Ba(NO3)2 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无色酚酞
想 2 成立;若溶液不变色,则猜想 3 成
溶液,观察
立
方法二:向实验变红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 BaCl2
或 Ba(NO3)2 溶液,静置观察
产生白色沉淀,若上层清液仍为红色,
则猜想 2 成立;若上层清液变为无色,
则猜想 3 成立
(答案合理即可)
三、计算题(共 7 分)
11.解:设氯化镁的质量为 x,氢氧化钾的质量为 y,生成的氯化钾的质量为 z。
MgCl
2
2KOH Mg(OH)
2KCl
2
95
x
112
y
58
5.8g
149
z
95
58
112
58
149
58
x
5.8
g
y
5.8
z
5.8
g
g
x
9.5g
y
11.2g
z
14.9g
设反应消耗的氢氧化钾溶液质量为 m=
14.9g (19g 9.5g)
19g 160.8g m 5.8g
100% 10%
或
(19
g
10%
KCl
溶液质量为
14.9
g
9.5 )
g
244
g
KOH
溶液质量为
244g 5.8g 19g 160.8g
70g
KOH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略)
11.2g 100% 16%
70g
(其它解法合理均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