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边界值法测试的运用
一、 实验目的
掌握边界值法测试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步骤。
二、 实验原理
边界值分析也是一种黑盒测试方法,适度等价类分析方法的一种补充,由长
期的测试工作经验得知,大量的错误是发生在输入或输出的边界上。因此针对各
种边界情况设计测试用例,可以查出更多的错误。
选择测试用例的原则:
1、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范围,则应该取刚达到这个范围的边界值,以
及刚刚超过这个范围边界的值作为测试输入数据;
2、如果输入条件规定了值的个数,则用最大个数、最小个数、比最大个数
多 1 格、比最小个数少 1 个的数做为测试数据;
3、根据规格说明的每一个输出条件,使用规则一;
4、根据规格说明的每一个输出条件,使用规则二;
5、如果程序的规格说明给出的输入域或输出域是有序集合(如有序表、顺
序文件等),则应选取集合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元素作为测试用例;
6、如果程序用了一个内部结构,应该选取这个内部数据结构的边界值作为
测试用例;
7、分析规格说明,找出其他可能的边界条件。
三、 实验材料
假设商店货品价格(R) 皆不大於 100 元(且为整数),若顾客付款在 100 元
内(P) ,求找给顾客之最少货币个(张)数?(货币面值 50 元(N50) ,10 元
(N10) ,5 元(N5) ,1 元(N1) 四种)
四、 实验步骤
以下仅列出主要步骤,请同学们按照这些步骤对照书本上相关测试方法进
行每个相关的测试。
1、编写代码。
2、分析输入、输出的情形。
3、分析规格中每一决策点之情形,以 RR1, RR2, RR3 表示计算要找 50, 10,
5 元货币数时之剩余金额。R > 100R <= 0
4、由上述之输入/输出条件组合出可能的情形。
5、为满足以上之各种情形,进行测试用例设计。
6、进行实际的测试。写出测试报告。
五、 实验结果
六、 测试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