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宁夏银川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1.(2 分)创建于 1669 年的中药品牌老店同仁堂,伴随着 1954 年的公私合营,工人们生
产积极性大 大提高,在生产、销售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这是因为公私合
营后的同仁堂(
)
A.变资本家所有制为工人和资本家共有
B.变资本家所有制为工人所有制
C.变资本家所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D.变手工劳动为机器生产
2.(2 分)1955 年,我国发行第二套人民币部分辅币。1 分票面是汽车图案,2 分票面是
飞机图案,生动体现了当时中国人的工业梦想。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党领导全国人民
(
)
A.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
B.恢复国民经济
C.开展“大跃进”运动
D.实施经济体制改革
3.(2 分)“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这幅对联反映了新
中国成 立以来两次土地政策的调整。两次“分田”的主要不同是(
)
A.土地所有权不同
B.土地经营方式不同
C.农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
D.农民政治地位不同
4.(2 分)如图是 1978~2018 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该示意图可以说明(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
B.政策的连续性使国民经济稳步增长
C.国民经济全面调整任务完成
D.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农业转向工业
5.(2 分)1992 年 11 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举行对话,达成
了著名的“九 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九二共识”的核心内涵
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海峡两岸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海峡两岸保持长期和平发展
6.(2 分)以下图片所反映的重大活动,集中体现了(
)
A.我国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B.我国创新宏观调控机制
C.我国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D.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二、材料题(8 分)
7.(8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 世纪 50 年代,亚洲发生了两大事件。一件以东北亚的朝鲜为焦点,一件以东南
亚印尼的避暑城镇万隆为中心。新中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这两个事件。一个是战争方
式,其结果是东北仍然是中国人的,未受侵犯,中国的国际威信由此大为提高。一个是
会议协商,它促使亚洲和非洲的政治家们连续来北京作友好访问。
﹣﹣摘编自《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 年)》等
请回答:
(1)写出“两大事件”的名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朝鲜为焦点”的事件对新中国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万隆为中心”的事件对中国发展与亚非国家的
关系所起的作用。
三、简答题(10 分)
8.(10 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请回答:
(1)1949 年 9 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建
国 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权是什么?
(2)1954 年宪法规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简要说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与 1954 年宪法的主要区别。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2 分)
参考答案
1.(2 分)创建于 1669 年的中药品牌老店同仁堂,伴随着 1954 年的公私合营,工人们生
产积极性大 大提高,在生产、销售和开发新药等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这是因为公私合
营后的同仁堂(
)
A.变资本家所有制为工人和资本家共有
B.变资本家所有制为工人所有制
C.变资本家所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D.变手工劳动为机器生产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公私合营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953 年开始,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4
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
同经营企业。1956 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
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党对民族资本家采取团结和改造的政策,取得较好的效
果。“同仁堂”就是实行的公私合营的方式。1956 年底,我国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
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
志着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选项 C 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公私合营的相
关史实。
2.(2 分)1955 年,我国发行第二套人民币部分辅币。1 分票面是汽车图案,2 分票面是
飞机图案,生动体现了当时中国人的工业梦想。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党领导全国人民
(
)
A.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
B.恢复国民经济
C.开展“大跃进”运动
D.实施经济体制改革
【分析】本题以“1955 年,我国发行第二套人民币部分辅币。1 分票面是汽车图案,2 分
票面是飞机图案,生动体现了当时中国人的工业梦想”为切入点,考查了新中国的一五
计划相关知识。
【解答】根据题干 1955 年,我国发行第二套人民币部分辅币。1 分票面是汽车图案,2
分票面是飞机图案,生动体现了当时中国人的工业梦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
这一梦想,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到 1957 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开始向社会主
义工业化迈进。A 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考查了新中国的一五计划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3.(2 分)“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这幅对联反映了新
中国成 立以来两次土地政策的调整。两次“分田”的主要不同是(
)
A.土地所有权不同
B.土地经营方式不同
C.农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
D.农民政治地位不同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土
地改革的内容与影响。
【解答】据题干“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做主人,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可知,这
幅对联反映了新中国成 立以来两次土地政策的调整。两次“分田”的主要不同是土地所
有权不同。1950 年 6 月,中央人民政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
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
开放的号角,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
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
容与影响。
4.(2 分)如图是 1978~2018 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该示意图可以说明(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
B.政策的连续性使国民经济稳步增长
C.国民经济全面调整任务完成
D.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由农业转向工业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国民经济。解答本题关键是正确读图并提取正确信息。
【解答】1978~2018 年我国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显示是持续稳步增长。根据所学可知,
1978 年后我国进行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所以 B 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掌握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表现和原因。
5.(2 分)1992 年 11 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举行对话,达成
了著名的“九 二共识”,这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九二共识”的核心内涵
是(
)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海峡两岸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C.“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海峡两岸保持长期和平发展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祖国统一大业相关知识的掌握,“九二共识”的核心内涵是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解答】1992 年 11 月大陆的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会事务性
商谈中如何表明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问题所达成的以口头方式表达的“海峡两岸均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故“九二共识”的核心内涵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
原则”。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祖国统一大业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
6.(2 分)以下图片所反映的重大活动,集中体现了(
)
A.我国积极推进科技创新
B.我国创新宏观调控机制
C.我国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D.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分析】本题考查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解答】“一带一路”、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亚投行反映的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史实,体
现的是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故选:D。
【点评】掌握我国改革开放的内容和意义。
二、材料题(8 分)
7.(8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 世纪 50 年代,亚洲发生了两大事件。一件以东北亚的朝鲜为焦点,一件以东南
亚印尼的避暑城镇万隆为中心。新中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这两个事件。一个是战争方
式,其结果是东北仍然是中国人的,未受侵犯,中国的国际威信由此大为提高。一个是
会议协商,它促使亚洲和非洲的政治家们连续来北京作友好访问。
﹣﹣摘编自《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 年)》等
请回答:
(1)写出“两大事件”的名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朝鲜为焦点”的事件对新中国的主要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以“万隆为中心”的事件对中国发展与亚非国家的
关系所起的作用。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抗美援朝、万隆会议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据材料“20 世纪 50 年代,亚洲发生了两大事件。一件以东北亚的朝鲜为
焦点,一件以东南亚印尼的避暑城镇万隆为中心。”可知,“两大事件”应是抗美援朝战
争(朝鲜战争)和万隆会议(亚非会议)。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 年 10 月,以
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经
过五次大规模战役,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附近。1953 年 7 月,美国被迫在《朝
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1955 年,中国参加万隆
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
各国的团结与合作,扩大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
(2)据“新中国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这两个事件。一个是战争方式,其结果是东北仍然
是中国人的,未受侵犯,中国的国际威信由此大为提高”及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
争维护了我国的国家安全,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经济建设赢得相对稳定的和
平环境,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3)据“一个是会议协商,它促使亚洲和非洲的政治家们连续来北京作友好访问”及所
学知识可知,以“万隆为中心”的事件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故答案为:
(1)抗美援朝战争(朝鲜战争);万隆会议(亚非会议)。
(2)维护了国家安全;巩固了新政权;为经济建设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提高了
我国的国际地位。(答对其中任意两点且其它答案符合题意也可)
(3)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抗美援
朝、万隆会议的相关史实。
三、简答题(10 分)
8.(10 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请回答:
(1)1949 年 9 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建
国 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权是什么?
(2)1954 年宪法规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简要说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与 1954 年宪法的主要区别。
【分析】本题以“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为切入点,考查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共同纲领》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区别,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 年 9 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
体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建国初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
权是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 年宪法规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与 1954 年宪法的主要区
别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新中国初期的施政方针,起到临时宪法作用;
1954 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故答案为:
(1)讨论新中国的成立问题;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