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
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新时代,我们要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 污水随意排放
C. 骑自行车出行
【答案】A
【解析】
B. 垃圾分类投放
D. 推广分餐公筷
【详解】A、污水随意排放,会污染水源,应处理达标后排放,符合题意;
B、垃圾分类投放,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骑自行车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D、推广分餐公筷,可以减少“交叉感染”,安全卫生,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2. 云冈石窟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 5 世纪中国石刻艺术的宝库。历经千
年风霜,石窟遭遇风化,经过防水、加固、除尘,并走向数字化保护。通过数字化,云岗石
窟正加速走向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旅游观光时可以在文物上触摸、攀爬
B. 云冈石窟受酸雨腐蚀是发生了物
理变化
C. 保护文物的有效做法有防水、除尘
D. 引起景点污染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详解】A、旅游观光时在文物上触摸、攀爬,会损坏文物,不符合题意;
B、云冈石窟受酸雨腐蚀是碳酸钙等与酸发生了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
合题意;
C、由题干信息可知,保护文物的有效做法有防水、除尘、加固,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不会引起酸雨,引起景点污染的气体是二氧化硫或二氧化氮,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3. 2020 年 5 月 27 日,我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登顶,在高寒缺氧的环境下,测出珠
峰世界新高度。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珠峰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远小于 21%
B.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C. 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是固定不变的
D. 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利于维持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答案】D
【解析】
【详解】A、珠穆朗玛峰顶空气稀薄,其氧气的体积分数仍然是 21%,不符合题意;
B、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但是在特殊条件下,也能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
C、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不是固定不变的,随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变化,不符合题意;
D、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利于维持空气中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相
对稳定,符合题意。
故选 D。
4. 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量取液体
D.
称量固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
0.5cm 处。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
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砝码和物品的位置放反了,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5.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金属铜用于制导线
C.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答案】B
【解析】
B.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D. 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
【分析】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所能体现出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
体现出来的性质。
【详解】A.金属铜用于制导线,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选项 A 错;
B.氧气用于医疗急救,利用氧气可供给呼吸,属于化学性质,选项 B 正确;
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由于金刚石的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选项 C 错;
D.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 D 错;
故选:B。
6.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 蜡烛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C. 镁带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D.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
射,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选项现象描述正确;
B、蜡烛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选项现象描述正确;
C、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选项现象描述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而在空气中不能燃
烧,选项现象描述不正确。
故选 D。
7. 饮水安全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生活饮用水水质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指标。某自
来水厂净水的简易流程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滤能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B. 上述流程中能除去臭味和色素的装置为过滤池
C. 加絮凝剂的作用是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
D. 最终获得纯净的水,可供人类饮用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过滤可实现固液分离,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上述流程中能除去臭味和色素的装
置为活性炭吸附池,不符合题意;
C、加絮凝剂的作用是: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促进水中悬浮物的沉降,符合题意;
D、最终获得的水中还含有可溶性杂质,不是纯净的水,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8.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时,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后再进行后续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能充分反应
B. 点燃红磷后,应迅速地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塞
C. 红磷熄灭后,要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
D. 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木炭,能够更精确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该实验所用红磷要过量,以保证集气瓶内空气里的氧气能充分反应,确保实验
结果的准确,选项说法正确;
B、在空气里点燃红磷后,为防止集气瓶中空气逸出,应迅速把燃烧匙伸入瓶内并塞紧橡皮
塞,选项说法正确;
C、红磷熄灭后,要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止水夹,否则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
进入集气瓶的水偏小,选项说法正确;
D、把红磷换成燃烧的木炭,因为碳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压强几乎不变,
进入集气瓶内的水偏小,不能够更精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 D。
9. 物质的鉴别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鉴别方法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B
C
D
鉴别白酒和白醋
闻气味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
鉴别木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 观察颜色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B. B
C. C
D. D
A. A
【答案】C
【解析】
【详解】A.白酒有酒香味,白醋有酸味,鉴别白酒和白醋可以闻气味,选项 A 正确;
B.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产生大量泡沫的是软水,有少量泡沫或没有泡沫产生的是硬
水,选项 B 正确;
C.木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都是黑色,不能通过观察颜色区分,选项 C 错;
D.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会使石灰水会变浑浊,选项 D 正确;
故选 C。
10. 创新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若下图中横坐标表示加热时间,纵坐标
表示的是
A. 产生氧气的质量
C. 实验装置的温度
【答案】A
【解析】
B. 高锰酸钾的质量
D. 装置内固体的质量
【详解】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到一定程度才开始分解,
后生成氧气的质量逐渐增大,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到一定程度才开始分解,后高锰
酸钾的质量逐渐减小,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C、随着加热时间逐渐增加,温度逐渐升高,不符合题意;
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到一定程度才开始分解,后装置
内固 体逐渐减小,待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二、生活、生产应用题(本大题共 5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关注生活现象】
11. 山西省自 2020 年 6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垃圾分类。
A
可回收物 B
厨余垃圾 C
有害垃圾 D
其他垃圾
(1)与易拉罐相对应的垃圾分类标志是_______(填字母)。
(2)垃圾分类并回收的一项意义为_______。
【答案】(1)A
(2)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
【解析】
【分析】
【小问 1 详解】
易拉罐可回收利用,属于可回收物,故选 A;
【小问 2 详解】
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
12. 中药的煎制直接关系到其疗效,煎制步骤依次为:冷水浸泡、加热煎熬、箅渣取液、灌
装保存。
(1)上述步骤中_______步骤相当于“过滤”操作。
(2)家庭煎制中药时一般不用铁锅,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3)使用硬水煎药可能影响药效,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_______。
【答案】(1)箅渣取液
(2)铁能与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
(3)煮沸
【解析】
【分析】
【小问 1 详解】
过滤为将溶液和难溶性物质分离,上述步骤中箅渣取液是分离液体和难溶性物质相当于“过
滤”操作。
【小问 2 详解】
家庭煎制中药时一般不用铁锅,可能的原因是铁能与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
【小问 3 详解】
煮沸可以将硬水中的钙镁离子转化为沉淀除去,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煮沸。
13. 《千里江山图》是国家宝藏,这幅将近一千年前的青绿山水画,今天看来依然色彩鲜艳、
清晰动人。
(1)该画所用矿物颜料有石青、石绿等,请推测它们具有的性质:_______。
(2)石青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石青不是_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答案】(1)化学性质稳定
(2)纯净物
【解析】
【分析】
【小问 1 详解】
这幅将近一千年前的青绿山水画,今天看来依然色彩鲜艳、清晰动人,说明它们化学性质稳
定;
【小问 2 详解】
石青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还含有其它杂质,属于混合物,不是纯净物。
14. 风电制氢是一种绿色低碳的制氢方式,其过程如图所示。
(1)电解槽中与电源_______极相连的一端生成的是氢气。
(2)通过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
(3)加压过程的变化与电解槽中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
【答案】(1)负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是否生成新的物质
【解析】
【分析】
【小问 1 详解】
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电解槽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生成的是氢气;
【小问 2 详解】
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
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通过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小问 3 详解】
加压过程的变化中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电解槽中变化有氢气和氧气
生成,它们本质区别是是否生成新的物质。
【关注生产实际】
15. 酒精的工业生产方法有发酵法和合成法,发酵法即人们熟知的酿酒。采用发酵法的生产
流程如下。
(1)采用发酵法酿酒所用的原料是_______。其中发酵属于_______变化。
(2)某酿酒厂一天产生的二氧化碳为 3 吨,可回收二氧化碳____吨。回收二氧化碳的意义
有___。
(3)写出该生产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一种物质:_______。
(4)75%的酒精可有效杀灭新冠病毒,装运酒精的包装箱应张贴的标志是(填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