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 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
题及答案
一、细心计算。
1. 口算。
54÷9=
8×6=
7÷1=
9÷9=
32÷4=
700+400=
94-47=
44+35=
62+18=
【答案】6;48;7;
1;8;1100;
47;79;80
【解析】
2. 口算。
30+80=
83-38=
500+500=
160-80=
2400+600=
2600-600=
5900+5=
1000+10=
600+50=
【答案】110;45;1000;
80;3000;2000;
5905;1010;650
【解析】
3. 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698+302=
58÷6=
☆500-109=
724-89+256=
【答案】1000;9……4;391;891
【解析】
【分析】①100 以内数除法列竖式计算时,用乘法口诀试商,商要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
②整数加减法列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注意进退位的情况。
③验算时,原式是减法的,用加法验算;原式是加法的,用减法验算。
【详解】☆698+302=1000
58÷6=9……4
验算:
☆500-109=391
724-89+256=891
验算:
二、正确填空。
4. 看图写数。
(
)
(
)
(
)
【答案】
①. 6202
②. 3140
③. 2004
【解析】
【分析】在算盘上,一颗上珠表示 5,一颗下珠表示 1;
在计数器上,千位上的珠表示几个千;百位上的珠表示几个百;十位上的珠表示几个十;个
位上的珠表示几个一;没有珠表示 0;
一大块正方块表示 1 个千,一小块正方块表示 1 个一;据此写数。
【详解】由题意得: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万以内数的组成,关键是懂得组数的方法。
5. 看图写算式。
(
)÷(
)=(
)(束)……(
)(朵)
(
)÷(
)=(
)(朵)……(
)(朵)
【答案】
①. 27
②. 6
③. 4
④. 3
⑤. 27
⑥. 4
⑦. 6
⑧.
3
【解析】
【分析】先数一数:一共有 27 朵花,一束花有 6 朵,一共有 4 束花及剩下 3 朵花;
第一个算式,用花的总数量除以一束花的数量,求出商和余数;
第二个算式,用花的总数量除以几束花,求出商和余数;据此填空。
【详解】由题意得:
27÷6=4(束)……3(朵)
27÷4=6(朵)……3(朵)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 100 以内数有余数的除法计算,要熟练掌握。
6. △÷8=3……□,□里最大是(
),这时△是(
)。
【答案】
①. 7
②. 31
【解析】
【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数算式中,余数小于除数,因为除数是 8,所以余数最大是 7,
再根据公式: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可计算出算式中的被除数是多少,列式解答即可得到
答案。
【详解】除数为 8,余数最大为 7,
8×3+7
=24+7
=31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在有余数的除数算式中,余数小于除数和公式:被除数=商×除
数+余数的应用。
7. 由 4 个千、9 个百、8 个十组成的数是(
),再加(
)个十正好就是 5 个千。
【答案】
①. 4980
②. 2
【解析】
【分析】4 个千是 4000、9 个百是 900、8 个十是 80,组成的数是 4980;
5 个千是 5000,4980 与 5000 相差 20,也就是相差 2 个十;即,4980 再加 2 个十正好就是 5
个千;据此填空。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由 4 个千、9 个百、8 个十组成的数是 4980,再加 2 个十正好就是 5 个千。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万以内数的组成,要掌握组数的方法。
8. 用 0、3、9、1 这 4 张数字卡片摆出的四位数中,最接近 4000 的数是(
),最接近
9000 的数是(
)。
【答案】
①. 3910
②. 9013
【解析】
【分析】要组成最接近 4000 的数,先把 3 放在千位,其余的数字从大到小按高位到低位排
列即可;
要组成最接近 9000 的数,先把 9 放在千位,其余的数字从小到大按高位到低位排列即可;
据此填空。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用 0、3、9、1 这 4 张数字卡片摆出的四位数中,最接近 4000 的数是 3910,最接近 9000 的
数是 9013。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万以内数的组成,要熟练掌握。
9. 三只小动物比赛跳远,小猫跳了 89 厘米,小狗跳了 6 分米,小兔跳了 1 米。第一名是
(
),第二名是(
),第三名是(
)。
【答案】
①. 小兔
②. 小猫
③. 小狗
【解析】
【分析】根据 1 米=100 厘米,1 分米=10 厘米,解答此题即可。
【详解】1 米=100 厘米
6 分米=60 厘米
100>89>60
所以第一名是小兔,第二名是小猫,第三名是小狗。
【点睛】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大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 34 米长的彩带,每 5 米剪一段,可以剪成这样的(
)段,还剩(
)米。
每做一个蝴蝶结需要 5 分米的彩带,剩下的彩带还能再做(
)个蝴蝶结。
【答案】
①. 6
②. 4
③. 8
【解析】
【分析】①用彩带的总长度除以剪下的每段长度,算出商和余数;
②先把剩余的彩带长度换算成用分米做单位,再用这个长度除以每个蝴蝶需要的彩带长度,
算出商;据此解答。
【详解】34÷5=6(段)……4(米)
4 米=40 分米
40÷5=8(个)
故,34 米长的彩带,每 5 米剪一段,可以剪成这样的 6 段,还剩 4 米。每做一个蝴蝶结需
要 5 分米的彩带,剩下的彩带还能再做 8 个蝴蝶结。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 100 以内数的除法计算的应用,要熟练掌握。
11. 按规律填数。
(1)2070,2080,2090,(
),(
),(
)。
(2)429,538,647,(
),(
),(
)。
【答案】(1)
①. 2100
②. 2110
③. 2120
(2)
①. 756
②. 865
③. 974
【解析】
【分析】(1)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 10;
(2)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 109;据此解答。
【详解】(1)2070,2080,2090,2100,2110,2120。
(2)647+109=756
756+109=865
865+109=974
故,429,538,647,756,865,974。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数字排列的规律,关键是要找准相邻两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12.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明明早晨起床,刷牙大约用了 3(
),吃完早饭去上学,他家离学校大约 1200(
过马路时他用了 25(
)等红绿灯。他的数学课本大约长 2(
),厚 8(
),
),
课桌高 90(
)。明明一天在校的时间大约是 6(
)。
【答案】 ①. 分
②. 米##m
③. 秒
④. 分米##dm
⑤. 毫米##mm
⑥.
厘米##cm
⑦. 时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及给出的数据来完成此题。
①要表示很长时间时,一般用时做单位,如:一天的在校时间约 6 小时;
要表示很短时间时,一般用秒做单位,如:过马路时他用了 25 秒等红绿灯;
要表示稍稍长一点点的时间,一般用分做单位,如:刷牙大约用了 3 分。
②要表示长距离时,一般用千米或米做单位;如:他家离学校大约 1200 米;
要表示稍长长度时,一般用分米或厘米做单位;如:数学课本大约长 2 分米;
要表示很薄的厚度时,一般用毫米做单位;如:他数学课本厚 8 毫米。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得:
明明早晨起床,刷牙大约用了 3 分,吃完早饭去上学,他家离学校大约 1200 米,过马路时
他用了 25 秒等红绿灯。他的数学课本大约长 2 分米,厚 8 毫米,课桌高 90 厘米。明明一天
在校的时间大约是 6 时。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选择,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13. 在括号里填上“>”“<”或“=”。
2 分(
)100 秒
60 秒(
)1 时
5 毫米(
)4 厘米
50 厘米(
)5 分米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解析】
【分析】①单位之间的换算:
1 分=60 秒,1 时=3600 秒,1 厘米=10 毫米,1 分米=10 厘米。
②先换算成相同的单位,再比较大小即可。
【详解】2 分=120 秒,故,2 分>100 秒;
1 时=3600 秒,故,60 秒<1 时;
4 厘米=40 毫米,故,5 毫米<4 厘米;
50 厘米=5 分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单位的换算,关键是熟悉它们之间的进率。
14. 10 张纸摞起来大约厚 1 毫米,100 张这样的纸摞起来大约厚(
)厘米,1000
张这样的纸摞起来大约厚(
)分米。
【答案】
①. 1
②. 1
【解析】
【分析】10 张纸是 1 毫米,100 里面有 10 个 10,10 毫米是 1 厘米,所以 100 张这样的纸摞
起来大约厚 1 厘米;1000 里面有 10 个 100,所以 1000 张这样的纸摞起来大约厚 1 分米。
【详解】100÷10=10(毫米)
10 毫米=1 厘米
所以 100 张这样的纸摞起来大约厚 1 厘米。
1000÷100=10(厘米)
10 厘米=1 分米
所以 1000 张这样的纸摞起来大约厚 1 分米。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单位之间的进率。
15. 一只小蚂蚁先向东爬 5 分米,再向西爬 4 分米;又向东爬 7 分米,向西爬 3 分米,然后
停下来。这时蚂蚁停在起点的(
)面,离起点(
)分米。
【答案】
①. 东
②. 5
【解析】
【分析】小蚂蚁先向东爬 5 分米,再向西爬 4 分米,这时小蚂蚁在起点的东面 5-4=1 分米
的地方;
又向东爬 7 分米,这时小蚂蚁在起点的东面 1+7=8 分米的地方;
向西爬 3 分米,然后停下来,这时小蚂蚁停在起点的东面,离起点 8-3=5 分米的地方。
【详解】5-4+7-3
=1+7-3
=8-3
=5(分米)
故,这时蚂蚁停在起点的东面,离起点 5 分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方向与距离的判断,要明确东西方向为两个相对的方向。
三、慎重选择。
16. 笑笑上学时向西北方向走,她从学校回家往(
)方向走。
A. 东南
【答案】A
【解析】
B. 西北
C. 西南
【详解】在地图上的八个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东北、西南、西北、东南,和
西北方向相对的方向是东南,故选 A。
17. 9
67>9563,口里最小能填(
)。
A. 7
【答案】C
【解析】
B. 6
C. 5
【分析】9 口 67 与 9563 的千位数、十位数都相等,且 9 口 67 的个位数大于 9563 的个位数;
故,要使得 9 口 67>9563,□里最小能填的数就是等于 9563 的百位数;据此选择。
【详解】根据题意分析得:
9 口 67>9563,口里最小能填 5。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万以内数的比较大小,关键是熟悉比较大小的方法。
18. 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相比,(
)。
A. 黑板上的直角大
B. 三角板上的直角小
C. 一样大
【答案】C
【解析】
【分析】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角的张口有关;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三角板上的直角和黑板上的直角相比,一样大。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直角的认识,要熟练掌握角的特点。
19. 一根 2 米长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每段绳子长(
)。
A. 1 米
【答案】B
【解析】
B. 5 分米
C. 5 米
【分析】对折一次,把绳子平均分成 2 份,再对折就把绳子平均分成了 2×2=4(份),用
总长度除以平均分的份数,就是每段绳子的长度。
【详解】2 米=20 分米
20÷(2×2)
=20÷4
=5(分米)
所以一根 2 米长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每段长 5 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