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年内蒙古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资料共7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7 年内蒙古普通高中会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秦统一后的一次朝廷上的辩论中,廷尉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甚众,然后属疏远, 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李斯主张推行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 2.表 1 两汉孝廉家世可考知者 128 人的统计分类表 官僚贵族子弟 富豪 69.6% 6% 平民 15.7% 贫民 8.7% 由表 1 可以推知,汉代察举制 A.致使富豪人仕艰难 B.忽略了身份界限 C.削弱了世卿世禄制 D.体现出公平公正原则 3.(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 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材料提及的战争指的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践踏;文革结束后,法障制度走向健全; 在新的历史时期,民主制度得以重建和完善。这一历程表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 A.推动了经济发展 B.优于西方国家 C.遭到了严重破坏 D.在曲折中得到发展 5.新中国成立初期,不承认国民政府建立的一切旧的屈辱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 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毛泽东对此的形象概括是 A.另起炉灶 B.互不干涉内政 C.一边倒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6.《十二铜表法)第八表规定:如有人打断自由人的骨头,他须偿付 300 阿司罚企;如被 打折骨头的是奴隶,罚金可以减半。第十一表规定:禁止贵族与平民通婚。这些条文反 映出 A.贵族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 B.法律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 C.法律与习惯之间没有明显界限 D.奴隶与平民未受法律保护
7.《西方民主史》载:“(英国)以首相为首的内阁必须接受议会的监督,因此,首相有责 任回答议会的质询,向议会报告政府的工作。”该史料主要表明在英国 A.议会取得国家各项权力 B.首相掌提国家行政大权 C.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D.首相及内阁对议会负责 8.19 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但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其原因在于德 国 A.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较晚 B.民主改革保守和不彻底 C.经济发展抑制了政治民主 D.统一大业尚未完成 9.1917 年俄国爆发的二月革命推翻了 A.工兵代表苏维埃 B.罗曼诺夫王朝 C.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D.波旁王朝 10.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 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地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有关。”杜鲁门的立场反映了美国意 图 A.奉行孤立主义 B.确保国家安全 C.维护世界和平 D.推行霸权主义 11.表 2 1913—1921 年中国棉纺织工业情况表 年份 1913 1914 1918 1919 1920 1921 纱锭(枚) 布机(台) 482192 544780 647570 658748 842894 1248282 1985 2316 2736 3839 4139 4139 表 2 反映了当时 A.轻工业、重工业比例失调 B.民族工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C.纺织业是国民经济主导产业 D.实业救国改变了经济面貌 12.1978 年,安徽省发生大旱,省政府鼓励农民生产自救。在这种政策推动下,凤阳县小 岗村的 18 户农民秘密协议,把生产队土地分到户,包干经营。一年后,这里的粮食获得 空前大丰收。这一事例表明 A.农业发展带动了经济体制改革 B.政策调整消除了凤阳县灾情
C.生产关系变革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 13.1992 年,在深圳、珠海等五个经济特区中,外商实际投入约占全国外商实际投资的 29%; 外贸出口约占全国出口总值的七分之一;涌现出一百多个技术和管理先进、年出口 1 000 万美元以上的创汇企业。这说明 A.发展外向型经济取得显著成果 B.特区经济以工业为主导 C.政府加强管理推动外贸发展 D.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14.改革开放后,我国法定假日总天数逐渐增多;成为法定假日的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如 增加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法定假日;小长假出现和增多。这些变化说明了 A.党和政府更加注重民生 B.国人追求安逸生活的心态 C.弘扬传统文化势在必行 D.人民生活水平决定经济发展 15.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叶、玉米和马铃薯等作物由西班牙人帶回欧洲,传遍世界; 水稻、甘蔗、葡萄等植物,马、牛、驴等动物,以及先进的生产方式,则随着欧洲移民 一起进人美洲。这说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B.殖民活动客观上推动文明交流 C.新航路开辟带来经济繁荣 D.农作物种植不受地域影响 16.1841 年英国就业人口比重为:农业占 20%,工业占 43%,服务业占 37%。1877 年为:农 业占 14%,工业占 55%;服务业占 31%。这一变化说明英国 产业结构不合理 B.工厂制度确立 C.农业发展落后 D.城市化进程加快 17.1929 年 10 月 24 日,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形势急转直下,股价狂跌,股市崩溃,全面 的经济危机接踵而至。这场经济危机首先爆发于 A.商业领域 B.工业领域 C.农业领域 D.金融领域 18.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 了政策的调整。这一调整指的是 A.发展“混合经济” B.推广“新经济” C.建立“福利国家” D.实行计划经济 19.据美国国务院计算,苏联 1950 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美国的 33%,1975 年上升到 53%。 这表明勃列日涅夫改革 A.缩小了与美国之间的差距 B.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
C.突破了旧的经济体制 D.使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20.自关贸总协定成立以来,美日贸易战旷日持久,美欧农产品之争相持不下,而总协定 对此束手无策,无能为力。这说明 A.美国挑起各国的经济矛盾 B.总协定适应世界经济发展需要 C.总协定存在着一定局限性 D.规范化法制化的世贸体系建立 21.董仲舒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 在此董仲舒宣扬 A.君权神授 B.春秋大一统 C.三纲五常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2.李贽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他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 调人正当的私欲。他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 仁义道德。这一思想能够反映出 A.道学家的忠孝观念 B.反对君主专制成为思想主流 C.正统思想发生了转变 D.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3.以笔画简约而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见长的书法艺术是 A.楷书 B.草书 C.隶书 D.行书 24.1866 年,左宗業奏准在福州设立马尾船政局,局内设有船政学堂。学堂开设的科目有 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经》, 兼习策论。这表明近代洋务学堂的创设 A.目的在于发展民族工业 B.开留学教育之先河 C.符合中体西用的思想 D.使教育理念日趋成熟 25.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一书中,宣称孔子是托古改制、主张变革的先师,说孔子假 托古圣先王尧、舜、禹的言论来宣传自己的政治观点。康有为撰写此书目的在于 A.传承训诂考据的学术风气 B.客观阐述孔子倡导革新的立场 C.颂扬古圣先贤的伟大功绩 D.借助儒家外衣宣传维新思想 26.1894 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力,物能尽其用,货能 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这表明孙中山的思想 A.处于改良的阶段 B.旨在推翻清朝统 C.实现了巨大转变 D.局限于经济领域
27.某文献记载:“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 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抑不住。”据此推断这一文献是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新民主主义论》 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D.《论人民民主专政》 28.文革前,我国在国防尖端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一突破指的是 A.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B.仿制近程导弹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载人航天圆满成功 29.达尔文的墓志铭是:“他颠覆了世界,虽然并不完全。”“他颠覆了世界”是指达尔文 A.引领了科技革命的潮流 B.开启了自然科学的新时代 C.进行了环球航行和考察 D.推翻了上帝创造万物之说 30.法国文学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以情节的离奇和对人物性格人木三分的刻画,歌颂 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与黑暗。这一创作风格属于 A.现代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魔幻现实主义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31 题 12 分,32 题 14 分,33 题 14 分) 31.(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33 年夏,蒋介石调集百万大军对各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博古、李 德认为是国民党政权与红色政权的决战,是争取苏维埃中国完全胜利的斗争。他们放弃 以往毛泽东行之有效的积极防御方针,主张“御敌于国门之外”,以阵地战代替游击战或 运动战,主动出击敌人防守坚团的阵地。进攻受控后,又采取消极防御方针,实行分兵 把守,短促突击。结果,红军奋斗一年,未能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中央机关和红 军八万多人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摘編自《历史(Ⅰ).必修.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红军长征的原因。(4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长征胜利的标志,并简析长征胜利的意义。(8 分) 32.(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汉时,由于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唐朝时,
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 个国家进行贸易。元朝时,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在此停泊的外国海船经常在百 艘以上,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易完成交易,占有重要地位。这种朝贡贸 易,往往“厚往薄来”“倍偿其价”,目的是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 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清朝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候, 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出口商 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的 3%左右。 ——摘编自《历史(Ⅱ) .必修》(人教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10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负面影响。(4 分) 33.(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像在上帝所建立的自然秩序中,低级的东西始终服从高級的东西的指示一样,在 人类事务中,低級的人也必须按照自然法和神法所建立的秩序,服从地位比他们高的人。 ——阿奎那 材料二 每个人生来就享有与他人同等的包括生命、自由和财产权在内的一系列自然权利, 这些权利乃是由自然法加以昭示并予以保护的,任何外在的力量都无权予以损害和剥夺。 材料三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委托给一个人、 几个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 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 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在人与人关系方面,阿奎那和洛克观点的不同。(4 分) (2)概括指出材料二、三所体现的核心思想,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启蒙运动的影响。(10 分)
2017 年内蒙古普通高中会考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目 1 答案 A 题目 11 答案 B 题目 21 答案 A 2 C 12 C 22 D 3 C 13 A 23 B 4 D 14 A 24 C 5 A 15 B 25 D 6 B 16 D 26 A 7 D 17 D 27 A 8 B 18 C 28 C 9 B 19 A 29 D 10 D 20 C 30 B 二、非选择题(共 40 分,31 题 12 分,32 题 14 分,33 题 14 分) 31.(1)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失败);“左”倾错误影响。(4 分) (2)标志:1936 年 10 月 3 大主力会宁会师。 意义:摆脱了狭小的根据地,开辟了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为抗日战争准备条件。 (8 分) 32.(1)海上陆上贸易发达;不计经济效益,政治目的为主;明清时期严格限制。(10 分) (2)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成为中国近代落伍的重要因素。(4 分) 33.(1)阿奎那:人有贵贱之分;洛克:每个人都有天赋的自然权利,人身权利平等。 (2)核心思想:天赋人权,权利制衡(4 分) 影响:动摇了欧洲的封建统治,打击了宗教势力;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和法国大革命 做了思想和理论准备;在思想理论上指导了美国独立战争和亚洲民族解放运动。(10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