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幼儿面试试讲真题及答案
第一批
【活动设计指导】
中班音乐活动《走路》
一、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感知 2/4 拍的节奏特点,了解各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2.技能目标:能够用完整地演唱歌曲,用不同的动作表演各种动物走路。
3.情感目标:喜欢参与音乐活动,乐意于同伴分享自己对小动物走路的动作创编。
二、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理解歌曲内容,能够用活泼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活动难点:大胆尝试歌曲表演并喜欢参与音乐活动。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音乐伴奏、电子琴、教学挂图、动物头饰。
2.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对各种小动物的形态有了一定的认识。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情景导入
1.教师创设森林动物选美大赛的情景,引起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今天美丽的大森林里在进行一场选美大赛,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播放视频,引出活动主题。
2.教师播放动物走路视频,让幼儿观看
师:“刚才视频里面,我们看到了小兔子、小鸭、乌龟和小猫在选美,它们是怎样走路的呢?
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曲吧。”
(二)活动展开
1.教师范唱歌曲,幼儿整体感知。
(1)教师声情并茂地演唱歌曲,让幼儿认真聆听。
(2)教师提问“歌曲里面都有哪些小动物出现了呀?”
(3)教师提问“它们走路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2.幼儿学唱歌曲。
(1)幼儿跟着教师随音乐节奏念歌词。
教师和幼儿做打节奏小游戏,教师先拍一次手,幼儿再拍一次腿,让幼儿从中感受 2/4 拍的
强弱规律,之后教师和幼儿一起边打节拍边念歌词,使幼儿掌握本首歌曲节奏。
师:“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关于节奏的小游戏吧,老师先大声地拍一下手之后,小朋友们再轻
轻地拍一下腿……,你们发现了 2/4 拍有什么规律吗?”
幼儿跟随教师轻声地学唱。
教师大声演唱歌曲,让幼儿先小声用“la”哼唱旋律,整体感知旋律。
师:“老师先大声的唱歌曲,小朋友们用 la 小声跟着老师唱,就像刚才玩的节奏游戏一样,
小朋友们准备开始喽。”
(3)教师把幼儿难唱准的乐句用手画旋律线单独教唱,纠正错误。
师:“刚才小朋友们唱小鸭子走路的时候还是有一点小小的问题,你们唱的时候看老师画的
旋律线,老师的手往上画就是唱高一些,往下滑就是唱低一些。”
幼儿分组比赛演唱,并相互评价。
师:“你们觉得哪一组的小朋友唱得好?为什么呢?”
3.创编歌表演动作,启发幼儿大胆用动作表现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1)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创编动作。
师:“小兔子走路的时候是怎样的呀?小乌龟走路有时候怎样走的呀?我们一起表演出来吧。”
(2)动作要领:双手剪刀手放在头顶模仿小兔子,两脚蹦跳;双手垂下到腰的两侧摇晃身体,
模仿小鸭子;弯腰驼背慢吞吞走路模仿小乌龟;两手张开放到嘴边模仿小花猫。
(3)让幼儿戴上不同动物的头饰,边唱歌边表演。要求幼儿做动作时带上形象、可爱的表情,
大胆地表现出歌曲欢乐的情绪。
(三)活动结束
让幼儿画一画歌曲中的小动物。
师:小朋友们,这些小动物真可爱,我们一起拿起小蜡笔把这些小动物画下来吧。
五、活动延伸
将活动延伸到表演区,让幼儿想象是在森林中选美的小动物,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表演森林
动物选美的场景。
【答辩题目解析】
1.请问你这次活动的重难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会歌曲,并且有表情地完整演唱歌曲,知道小动物走路的特点。这是一
首歌词生动,旋律优美,富有童趣,易于理解和记忆的儿童歌曲,我将通过让幼儿理解歌词,
设置根据节拍念歌词和不同形式的学唱环节使幼儿会唱这首儿童歌曲,另外通过森林选美大
赛的视频让幼儿了解各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为感受音乐做好铺垫。
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准确掌握 2/4 拍的节奏,体会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这是一首 2/4 拍的歌
曲,对于幼儿来讲有点难度,我将通过打拍子的方式让幼儿感受 2/4 拍,最后通过音乐表演
让幼儿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由此突破了活动的难点。
2.选择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选择教育活动内容的原则做出了明确规定:
(1)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指向有助于达成教育目标的新经验;
(2)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3)既体现内容的丰富性、时代性,又注重幼儿学习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与小学教育内容
的衔接。
【活动设计指导】
中班儿歌活动《小猪胖嘟嘟》
一、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喜欢听儿歌,体会儿歌的韵律美。
2.技能目标:能够准确读出韵母音“u”并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尝试仿编儿歌。
3.认知目标:理解儿歌内容,知道小猪的基本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有表情地朗读儿歌,尝试仿编儿歌。
2.活动难点:喜欢听儿歌,欣赏儿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三、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三只小猪》歌曲 CD、图片、小猪的头饰。
2.经验准备:幼儿会唱《三只小猪》的歌曲。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歌曲导入,吸引幼儿兴趣
教师播放《三只小猪》歌曲,幼儿边唱边跳。
(二)活动展开
1.教师完整朗读儿歌,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教师朗读儿歌,幼儿初步感知儿歌内容。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到了什么啊?它在干什么啊?”(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图片)
2.教师结合图片朗读儿歌,带领幼儿进行学习。
(1)教师朗读儿歌并为儿歌配动作,带领幼儿再次理解和巩固儿歌。
(2)儿歌接龙游戏:老师念前一句,小朋友念后一句,朗读儿歌时可以加上动作。
3.幼儿尝试对儿歌进行仿编。
(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进行续编。
师:“我们可不可以把小猪换成其他小动物,来试试吧。”
(2)尝试对儿歌进行仿编。
小猫/小猫/喵喵喵,爱吃鱼来/爱睡觉。看护粮食/好帮手,看见/老鼠/准吃掉!
(三)活动结束
角色扮演,引导幼儿再次感知小猪的基本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1)教师分发小猪的头饰,幼儿自主选择并佩戴。
(2)教师播放《小猪胖嘟嘟》音频,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五、活动延伸
将活动延伸到家庭,请幼儿回家之后向爸爸妈妈说一说这首儿歌,巩固今天所学,促进亲子
间的感情交流,实现家庭教育合力的最大化。
【答辩题目解析】
1.请你表演一个关于手的手指谣。
【参考答案】
我表演的手指谣叫做《手指儿歌》
一根手指头,一根手指头,变呀变成毛毛虫,爬爬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