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华为硬件笔试题目.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一 选择 1.微分电路 222 2.CISC,RISC 答:CISC(复杂指令集计算机)和 RISC(精简指令集计算机)是前 CPU 的两种架构。早 期的 CPU 全部是 CISC 架构,它的设计目的是要用最少的机器语言指令来完成所需的计算 任务。 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结构有其固有的缺点,CISC 指令集 的各种指令中,其使用频率却相差悬殊,大约有 20%的指令会被反复使用,占整个程序代 码的 80%。而余下的 80%的指令却不经常使用,在程序设计中只占 20%,显然,这种结 构是不太合理的。RISC 并非只是简单地去减少指令,而是把着眼点放在了如何使计算机的 结构更加简单合理地提高运算速度上。RISC 结构优先选取使用频最高的简单指令,避免复 杂指令;将指令长度固定,指令格式和寻地方式种类减少;以控制逻辑为主,不用或少用微 码控制等措施来达到上述目的。 到目前为止,RISC 体系结构也还没有严格的定义,一般认为,RISC 体系结构应具有如下 特点: 采用固定长度的指令格式,指令归整、简单、基本寻址方式有 2~3 种。 使用单周期指令,便于流水线操作执行。 大量使用寄存器,数据处理指令只对寄存器进行操作,只有加载/ 存储指令可以访问存储器, 以提高指令的执行效率。当然,和 CISC 架构相比较,尽管 RISC 架构有上述的优点,但 决不能认为 RISC 架构就可以取代 CISC 架构,事实上,RISC 和 CISC 各有优势,而且 界限并不那么明显。现代的 CPU 往往采 CISC 的外围,内部加入了 RISC 的特性,如超 长指令集 CPU 就是融合了 RISC 和 CISC 的优势,成为未来的 CPU 发展方向之一 3.数据链路层 答:数据链路可以粗略地理解为数据通道。物理层要为终端设备间的数据通信提供传输媒 体及其连接,.媒体是长期的,连接是有生存期的。在连接生存期内,收发两端可以进行不等 的一次或多次数据通信.每次通信都要经过建立通信联络和拆除通信联络两过程.这种建起 来的数据收发关系就叫作数据链路. 二 填空 1.IIR 滤波器 答:IIR 滤波器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 IIR 数字滤波器的系统函数可以写成封闭函数的形式。 ② IIR 数字滤波器采用递归型结构,即结构上带有反馈环路。 ③ IIR 数字滤波器在设计上借助了成熟的模拟滤波器的成果 ④ IIR 数字滤波器的相位特性不好控制,对相位要求较高时,需加相位校准网络。 2.简述分组交换的特点和不足 答:分组交换也称为包交换。分组交换机将用户要传送的数据按一定长度分割成若干个数据 段,这些数据段叫做“分组”(或称包)。传输过程中,需在每个分组前加上控制信息和地址标 识(即分组头),然后在网络中以“存储——转发”的方式进行传送。到了目的地,交换机将分 组头去掉,将分割的数据段按顺序装好,还原成发端的文件交给收端用户,这一过程称为分 组交换。 分组交换的特点有: 1 分组交换方式具有很强的差错控制功能,信息传输质量高。 2 网络可靠性强。
3 分组交换网对传送的数据能够进行存储转发,使不同速率、不同类型终端之间可以 相互通信。 4 由于以分组为单位在网络中进行存储转发,比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的报文交 换时延要小得多,因此能满足会话型通信对实时性的要求。 5 在分组交换中,由于采用了“虚电路”技术,使得在一条物理线路上可同时提供多条 信息通路,即实现了线路的统计时分复用,线路利用率高。 6 分组交换的传输费用与距离无关,不论用户是在同城使用,还是跨省使用,均按同 一个单价来计算。因此,分组网为用户提供了经济实惠的信息传输手段。 交换技术的不足: ①在典型的用户应用中,大部分时间线路是闲着的。这样,在数据连接场合中,线路交 换方式效率十分低下; ②在线路交换网中,连接为传输提供了恒定的数据传输速率,这样,就要求连接的两台 设备必须以同样的数据传输速率传输信号,限制了各主计算机互联的网络的利用率。 四 分析设计 1.波形变换题目 从正弦波->方波->锯齿波->方波,设计电路 答:RC 振荡电路产生正弦波―――比较电路――积分电路――脉宽调制电路 2.74161 计数器组成计数电路,分析几进制的?P254 3.判断 MCS-51 单片机的指令正确还是错误,并指出错误原因 (1) MUL R0,R1 (2) MOV A,@R7 (3) MOV A,#3000H (4) MOVC @A+DPTR,A (5) LJMP 4.MCS-51 单片机中,采用 12Mhz 时钟,定时器 T0 采用模式 1(16 位计数器),请问在 下面程序中。 p1.0 的输出频率 错误 正确,寄存器间接寻址 正确应该 MUL AB 正确,立即寻址 #1000H 错误,改为 LJMP 1000H MOV TMOD,#01H SETB TR0 LOOP: MOV TH0,#0B1H MOV TL0,#0E0H LOOP1:JNB TF0,LOOP1 CLR TR0 CPL P1.0 SJMP LOOP 华为的硬件笔试题 1、c51 的指针有几位?数据存贮类型有几类? 答:C51 中支持“基于存储器的”指针和“一般”指针两种指针类型。 “基于存储器的” 指针的长度可为 1 字节或者 2 字节。“一般”指针类型包括 3 字节,其中 1 字节存储类 型和 2 字节偏移。 基本类型(位型 bit,字符型 char,整型 int,长整型 long,浮点型 float,双精度浮点型 double) 构造类型(数组类型 array,结构体类型 struct,共用体 union,枚举 enum)
指针类型 空类型 2、选择运放的标准? 答:输入失调电压,输入偏置电流,输入失调电流,温度漂移,最大差模输入电压,最大共 模输入电压,最大输出电流,开环带宽 BW,开环放大倍数,精度与转换速度,噪声系数与 干扰,功耗情况等。 3、一般你采用那种放大电路?有什么优点?为什么采用? 答:差分放大电路,抑制零点漂移,提高整个电路的共模抑制比。 4、DSP、8086 和 51 的区别? 答:①DSP 数字信号处理器,程序一般在 RAM 里运行,一般采用多总线结构(即哈佛结构), DSP 多采用同步口,针对信号处理做了硬件上的支持,如 FIR、MAC、乘方、开方等, 主要应用于大量浮点或定点运算场合特别是数字信号处理。 ②8086 是 intel 推出的第一款通用微处理器,采用冯诺伊曼传统计算机结构。 ③51 是 intel 推出的第一款单片机,单片机的程序一般在 flash 或者 rom 里运行,单片 机接口多采用异步口,主要应用于控制 。 5、RS232、RS485 的区别? 答:① RS 232 是三芯线通信,信号单端方式传送,通信距离不超 12 米,理论上为 30 米 RS 485 是两芯线通信,信号采用差分方式传送,通信距离不应超过 1200 米 ②逻辑电平不同; RS232“0” 电平为+3V~+15V,“1” 电平为-3V~-15V,实际常用±12V 或± 15V。RS485 电平为“0” 电平为+2V~+6V,“1” 电平为-2V~-6V。 ③RS223 传输速率较低,在异步传输时,波特率为 20Kbps,RS-485 的数据最高传输 速率为 10Mbps ④RS232 抗噪声干扰性弱,RS485 抗共模干能力增强,即抗噪声干扰性好。 6、有关 DSP 的内核? 7、51 的片外程序存储器、片外数据存储器如何访问?有什么区别? 答:一个用 movc,一个用 movx 8、了解硬件描述语言 VHDL 的程度?(问题有深有浅?) 答:实体(ENTITY)、结构体(ARCHITECTURE)、配置(CONFIGURATION)、库(LIBRARY) 和程序包(PACKAGE)五个组成部分。 ①实体由实体说明和结构体两部分组成。 ②结构体部分则定义了设计单元的具体功能、行为、数据流程或内部结构。 ③配置用于从库中选取所需单元来组成系统设计的不同版本。 ④程序包用于存放各设计模块能共享的数据类型、常数、子程序等 ⑤库用于存放已编译的实体、结构体、程序包和配置,它可由用户生成或由 ASIC 芯片制造 商提供,以便于在设计中为大家所共享。 9、8086 复位后的状态? 答:在复位的时候,代码段寄存器 CS 和指针寄存器 IP 分别初始化为 FFFFH 和 0000H,标志寄存器被清零。 用与非门等设计全加法器 答: S ABCBC ABCBC  
C B AC AC  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 可以根据此逻辑表达式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全加器(只用与非门和非门就可以了)。 2.给出两个门电路让你分析异同 3.名词:Sram , Ssram , Sdram 答:SRAM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SSRAM :Synchronous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同步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 SDRAM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 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 器; 4.信号与系统:在时域与频域关系 答:频域就是频率域,平常我们用的是时域,是和时间有关的,这里只和频率有 关,是时间域的倒数。时域中,X 轴是时间,频域中是频率。频域分析就是分析 它的频率特性! 5.信号与系统: 时域中的峰值在频域中也是峰值么? 答:时域中的峰值当然不是在频域的峰值,他们分析的角度是不同的,之所以频域 中出现多个谐波,是因为我们用傅里叶级数去组合一个信号.用分析多个线性组 合谐波的方法去分析原来复杂的信号.在信号分析里,这是一种简单的,也是重要 的方法。 6.晶体振荡器,好像是给出振荡频率让你求周期(应该是单片机的) 答:51 单片机,由于每个机器周期为 12 个时钟振荡,所以定时的分辨率是时钟 振荡频率的 1/12。 7.串行通信与同步通信异同,特点,比较 答:串行通信:是数据的各位依次逐位发送或接收。 串行通信的特点:通信线路少,在远距离通信时可以极大地降低成本;适合 于远距离数据传送,但传送速度较慢,也常用于速度要求不高的近距离数据传送。 同步通信:通信双方使用同一时钟,是指在约定的通信速率下,发送端和接收端 的时钟信号频率始终保持一致,这就保证了通信双方在发送和接收数据时具有完 全一致的定时关系。 同步通信的特点:同步通信的数据传输效率和传输速率较高,但硬件电路比较复 杂,是由 1~2 个同步字符和多字节数据位组成,同步字符作为起始位以触发同 步时钟开始发送或接收数据;多字节数据之间不允许有空隙,每位占用的时间相 等;空闲位需发送同步字符。 8.RS232C 高电平脉冲对应的 TTL 逻辑是?(负逻辑?) 答:232C 接口采用 EIA 电平(负逻辑) “0” 电平为+3V~+15V “1” 电平为-3V~-15V 实际常用±12V 或±15V 9.史密斯特电路,求回差电压 答: 见书 P364 ① 施密特触发器属于电平触发,对于缓慢变化的信号仍然适用,当输入信号 达到某一定电压值时,输出电压会发生突变。 ② 输入信号增加和减少时,电路有不同的阀值电压。
阈值电压: V  th 正相阈值电压: V T V 2DD (1    负相阈值电压: V T (1    , R 1 R 2 R 1 R 2 ) V th ) V th 回差电压: V  T  V T   V T   2 R 1 R 2 V th 10.VCO 是什么,什么参数(压控振荡器?) 答:即压控振荡器,是射频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用电压控制振荡回路中电容的电容量,进而改变振荡回路谐振频率,在谐振回路中多出了 电控器件,比如变容二极管;变容二极管的电容随外加电压的改变而变化。用变容二极管作 压控器件,改变其控制电压就可实现 VCO 振荡频率的调节。 11. 用 D 触发器做个二分频的电路?什么是状态图? 答: __ Q 接回 D,CP 加时钟,Q 端输出就是 2 分频的了。 状态图:反映时序逻辑电路状态转换规律及相应输入、输出取值关系的图形 称为状态图。 12.用 D 触发器做个四分频的电路 答:
13. 什么耐奎斯特定律,怎么由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 答:耐奎斯特定律:当采样频率 fs.max 大于信号中,最高频率 fmax 的 2 倍时, 即:fs.max>=2fmax,则采样之后的数字信号完整地保留了原始信号中的信息, 一般取 2.56-4 倍的信号最大频率;奈奎斯特定理又称采样定理。 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模拟信号不仅在幅度取值上是连续的,而且在时间 上也是连续的。要使模拟信号数字化,首先要在时间进行离散化处理,即在时间 上用有限个采样点代替连续无限的坐标位置,这一过程叫采样。也就是在时间上 将模拟信号离散化。但每个样值的幅度仍然是一个连续的模拟量,因此还必须对 其进行离散化处理,将其转换为有限个离散值,才能最终用数码来表示其幅值, 这种对采样值进行离散化的过程叫做量化,这就是实现连续信号幅度离散化处 理。采样、量化后的信号变成了一串幅度分级的脉冲信号,这串脉冲的包络代表 了模拟信号,它本身也还不是数字信号,而是一种十进制信号,需要把它转换成 数字编码脉冲,这一过程称为编码。最简单的编码方式是二进制编码,每个二进 制数对应一个量化电平,然后把它们排列,得到由二值脉冲组成的数字信息流, 以进行传输和记录。从而实现了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 14. 用 D 触发器做个 4 进制的计数。 答:2 个 D 触发器 15.那种排序方法最快? 答:快速排序算法(Quick-Sort)最快快速排序是对冒泡排序的一种改进。它 的基本思想是:通过一躺排序将要排序的数据分割成独立的两部分,其中一部分 的所有数据都比另外一部分的所有数据都要小,然后再按此方法对这两部分数据 分别进行快速排序,整个排序过程可以递归进行,以此达到整个数据变成有序序 列。 18.请你分别画出 OSI 的七层网络结构图和 TCP/IP 的五层结构图。 解:OSI 七层网络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19.请你详细地解释一下 IP 协议的定义,在哪个层上面?主要有什么作用?TCP 与 UDP 呢? 答:协议(Internet Protocol)又称互联网协议,是支持网间互连的数据报协议, 它与 TCP 协议(传输控制协议)一起构成了 TCP/IP 协议族的核心。它提供网间 连接的完善功能,包括 IP 数据报规定互连网络范围内的 IP 地址格式。 IP 是网络层协议,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上面。 IP 协议的作用就是向传输层(TCP 层)提供统一的 IP 包,即将各种不同类型的 MAC 帧转换为统一的 IP 包,并将 MAC 帧的物理地址变换为全网统一的逻辑地址 (IP 地址)。这样,这些不同物理网络 MAC 帧的差异对上层而言就不复存在了。 正因为这一转换,才实现了不同类型物理网络的互联。 TCP 和 UDP 都是传输层协议. TCP 四层模型(一般都是四层,五层是 不是加上物理层?)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链路层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协议,在 收发数据前,必须和对方建立连接。 UDP(User Data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是与 TCP 相对应的协议。它是面 向非连接的协议,它不与对方建立连接,而是直接就把数据包发送过去。 20.请问交换机和路由器各自的实现原理是什么?分别在哪个层次上面实现的? 答: 交换机工作原理:传统的交换机本质上是具有流量控制能力的多端口网桥,即传统 的(二层) 交换机。把路由技术引入交换机,可以完成网络层路由选择,故称为三层交换, 这是交换机的新进展。交换机(二层交换)的工作原理交换机和网桥一样,是工作在链路层 的联网设备,它的各个端口都具有桥接功能,每个端口可以连接一个 LAN 或一台高性能网站 或服务器,能够通过自学习来了解每个端口的设备连接情况。所有端口由专用处理器进行控 制,并经过控制管理总线转发信息。 同时可以用专门的网管软件进行集中管理。 除此之外,交换机为了提高数据交换的速度和 效率,一般支持多种方式。 (1)存储转发: 所有常规网桥都使用这种方法。它们在将数据帧发柱其他端口之前,要把收到的帧完全存储 在内部的存储器中,对其检验后再发往其他端口,这样其延时等于接收一个完整的数据帧的 时间及处理时间的总和。如果级联很长时,会导致严重的性能问题,但这种方法可以过滤掉 错误的数据帧。 (2)切入法: 这种方法只检验数据帧的目标地址,这使得数据帧几乎马上就 可以传出去,从而大大降低 延时。 其缺点是:错误帧也会被传出去。错误帧的概率较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切入法以提高传输 速度。而错误帧的概率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存储转发法/以减少错误帧的重传。 路由器工作原理: 路由器是一种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它能将不同网络或网段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 “翻译”,以使它们能够相互“读”懂对方的数据,从而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 路由器有两大典型功能,即数据通道功能和控制功能。数据通道功能包括转发决定、背板转 发以及输出链路调度等,一般由特定的硬件来完成;控制功能一般用软件来实现,包括与相 邻路由器之间的信息交换、系统配置、系统管理等。 多少年来,路由器的发展有起有伏。90 年代中期,传统路由器成为制约因特网发展的瓶颈。 ATM 交换机取而代之,成为 IP 骨干网的核心,路由器变成了配角。进入 90 年代末期,Internet 规模进一步扩大,流量每半年翻一番,ATM 网又成为瓶颈,路由器东山再起,Gbps 路由交换 机在 1997 年面世后,人们又开始以 Gbps 路由交换机取代 ATM 交换机,架构以路由器为核心 的骨干网。 -  2 路由原理 ——当 IP 子网中的一台主机发送 IP 分组给同一 IP 子网的另一台主机时,它将直接把 IP
分组送到网络上,对方就能收到。而要送给不同 IP 于网上的主机时,它要选择一个能到达 目的子网上的路由器,把 IP 分组送给该路由器,由路由器负责把 IP 分组送到目的地。如果 没有找到这样的路由器,主机就把 IP 分组送给一个称为“缺省网关(default gateway)” 的路由器上。“缺省网关”是每台主机上的一个配置参数,它是接在同一个网络上的某个路 由器端口的 IP 地址。 ——路由器转发 IP 分组时,只根据 IP 分组目的 IP 地址的网络号部分,选择合适的端口, 把 IP 分组送出去。同主机一样,路由器也要判定端口所接的是否是目的子网,如果是,就 直接把分组通过端口送到网络上,否则,也要选择下一个路由器来传送分组。路由器也有它 的缺省网关,用来传送不知道往哪儿送的 IP 分组。这样,通过路由器把知道如何传送的 IP 分组正确转发出去,不知道的 IP 分组送给“缺省网关”路由器,这样一级级地传送,IP 分 组最终将送到目的地,送不到目的地的 IP 分组则被网络丢弃了。 ——目前 TCP/IP 网络,全部是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的,Internet 就是成千上万个 IP 子网 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的国际性网络。这种网络称为以路由器为基础的网络(router based network),形成了以路由器为节点的“网间网”。在“网间网”中,路由器不仅负责对 IP 分组的转发,还要负责与别的路由器进行联络,共同确定“网间网”的路由选择和维护路由 表。 ——路由动作包括两项基本内容:寻径和转发。寻径即判定到达目的地的最佳路径,由路由 选择算法来实现。由于涉及到不同的路由选择协议和路由选择算法,要相对复杂一些。为了 判定最佳路径,路由选择算法必须启动并维护包含路由信息的路由表,其中路由信息依赖于 所用的路由选择算法而不尽相同。路由选择算法将收集到的不同信息填入路由表中,根据路 由表可将目的网络与下一站(nexthop)的关系告诉路由器。路由器间互通信息进行路由更 新,更新维护路由表使之正确反映网络的拓扑变化,并由路由器根据量度来决定最佳路径。 这就是路由选择协议(routing protocol),例如路由信息协议(RIP)、开放式最短路径优 先协议(OSPF)和边界网关协议(BGP)等。 ——转发即沿寻径好的最佳路径传送信息分组。路由器首先在路由表中查找,判明是否知道 如何将分组发送到下一个站点(路由器或主机),如果路由器不知道如何发送分组,通常将 该分组丢弃;否则就根据路由表的相应表项将分组发送到下一个站点,如果目的网络直接与 路由器相连,路由器就把分组直接送到相应的端口上。这就是路由转发协议(routed protocol)。 ——路由转发协议和路由选择协议是相互配合又相互独立的概念,前者使用后者维护的路由 表,同时后者要利用前者提供的功能来发布路由协议数据分组。下文中提到的路由协议,除 非特别说明,都是指路由选择协议,这也是普遍的习惯。 交换机是在数据链路层实现的 路由器在网络层实现。 23.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有什么区别?是怎么实现的?操作系统和编译器是怎么 知道的? 答: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的区别主要在于它们的作用域和生存期不同。 全局变量对于整个程序均可见,而局部变量只对它所在的函数或者语句块可见。 全局变量的生存期与程序的生存期相同,而局部变量的生存期在退出函数或语句 块后便结束。通过将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置于内存中不同的段来实现的,全部变 量存放在全局数据区,局部变量位于栈内。 24.8086 是多少位的系统?在数据总线上是怎么实现的? 答:8086 是 16 位的系统。8086 地址总线有 20 位,CPU 有 1M 的寻址空间,然而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