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中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6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
1.社会工作者在为社区残疾人服务的过程中,邀请康复师为残疾人家属开展康复技巧培
训,联系劳动部门为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进行技能培训,并和社区干部一起与驻区企业进
行协商,为部分残疾人找到了工作。上述做法凸显了社会工作()的特点。
A.注重专业价值
B.注重专业方向
C.注重政策倡导
D.注重多方协同
2.近年来,一些城市的殡葬服务领域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针对逝者家属开展辅导服务,
给予精神慰藉;同时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等方法对殓仪馆员工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
减轻工作压力,从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角度看,上述做法体现了社会工作的()。
A.专业方法发展
B.目标模式变化
C.工作对象拓展
D.整合发展取向
3.关于志愿者与社会工作者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服务是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是志愿者的业余活动
B.社会工作者是志愿者队伍的有机组成部分
C.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都必须遵守专业守则
D.政府和社会对社会工作者要求比较严格,对志愿者则没有要求
4.小张夫妇因夫妻关系紧张向社会工作者小李求助。小李与他们面谈后发现,小张夫妇
因工作早出晚归,孩子放学后没人管,两人经常指责对方不负责任。因此,小李向他们建
议,孩子放学后可以到社区的青少年中心接受托管服务。根据上述内容,小李除了扮演服
务提供者的角色外,还扮演了()的角色。
A.倡导者
B.支持者
C.研究者
D.管理者
5.陈老师所在的机构录用了一批社会工作专业应届毕业生。作为他们的督导,陈老师在
第一个月里安排他们观察和学习其他同事是如何开展服务的。该做法是为了让这些新入职
的社会工作者学习和补充()。
A.学科知识
B.政策知识
C.技术支持
D.文化支持
6.某智障人士服务机构的社会工作者经常带着服务对象外出,学习乘坐公交车,去超市
购物,去图书馆看图画书,并参与社区活动,学习人际交往。这属于社会工作中的()。
A.外展服务
B.康复服务
C.矫治服务
D.医疗服务
7.在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中,关于服务对象自决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当服务对象不愿自决时,要为其提供合理的建议,帮助其自决
B.自决权是服务对象应有的权利,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当被限制
C.充分尊重服务对象的自决权,不要对服务对象进行干预
D.当服务对象不能自决时,代其完全自决
8.关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社会工作者应利用专业知识,主动为服务对象进行选择和决策,以实现他们的最大
利益
B.社会工作者要根据专业价值观对服务对象的不正确言行和价值观进行批判
C.接纳服务对象意味着从内心真诚地认同服务对象的价值偏好、习惯和信仰
D.社会工作者可以与服务对象与服务内容有关的个人感受和经验
9.社会工作者小张在服务过程中得知,服务对象王某遭受丈夫的虐待,身心受到严重损
害。小张的正确做法是()。
A.劝导王某与丈夫离婚
B.告知王某有关机构可以提供庇护服务
C.找王某丈夫谈话,对其警告
D.向王某丈夫单位反映情况,对其施压
10.在精神健康机构工作的社会工作者小李,经过长期努力,与服务对象孙某建立了信
任关系。孙某在一次治疗中透露,他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的原因是他曾挪用过大笔公款,
但此事尚未暴露,孙某请求小李为他保密。小李的正确做法是()。
A.感谢孙某的信任,答应他的请求
B.暂时答应孙某的请求,结案后再向有关部门报告
C.帮助孙某分析此事的影响,劝其自首
D.答应孙某的请求,面谈结束后向其单位检举
11.李某夫妇最近因家庭琐事争吵不休,社会工作者小张为李某夫妇提供家庭辅导服务。
在小张的耐心辅导下,他们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紧张的夫妻关系得到缓和。李某夫妇
在结案时向小张表示要送他一块名牌手表,以表示感谢。对此,小张的正确做法是()。
A.接受李某夫妇的礼物,并表示感谢
B.接受李某夫妇的礼物,转送困难家庭
C.强调自己社会工作者的身份,婉言谢绝
D.予以拒绝,并批评李某夫妇的行为
12.人类行为的变化既受到人们自身改变的影响,也受到社会生活条件改变的影响。这
反映了人类行为的()特征。
A.主观性
B.稳定性
C.单一性
D.动态性
13.根据埃里克森对于人类发展阶段的分析,成年早期阶段面临的主要冲突是()。
A.亲密还是孤独
B.勤奋还是自卑
C.主动还是内疚
D.同一还是混乱
14.小向是某单位新分配来的大学生。他每天早来晚走,认真完成各项工作,希望得到
同事们的好评。按照阿尔德福尔 ERG 理论,小向的做法体现了人的()需要。
A.关系
B.生存
C.成长
D.归属
15.6 岁的小丽对妈妈说:“妈妈,你每天接送我上下学,还给我买好多好吃的,我奖励
你一个小贴画。”说完,她把一个星状的贴画粘在了妈妈的衣服上。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
理论,小丽正处于()。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6.王女士认为孩子应该有点特长,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周末时间都安排得很满,
而王女士的丈夫却想让孩子多点玩的时间,两人为此争吵不休。王女士家庭的教养方式是()。
A.冲突型
B.娇纵型
C.****型
D.支配型
17.大学生小李认为:老人为社会作出了大量贡献,虽然扶起跌倒的老人可能会被冤枉,
但从尊重和爱护老人的角度,应该把老人扶起来,而不应漠然置之。按照科尔伯格的道德
发展阶段论,小李的道德水平处于()。
A.寻求认可定向阶段
B.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C.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D.普遍性伦理准则定向阶段
18.服务对象王某惧怕在公共场合说话,总感到人们会十分关注他说话中的错误,耻笑
他。如果运用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工作者最适合的做法是()。
A.帮助王某认识到他的想法是幼稚的
B.指导王某学习在公共场合说话的技巧
C.分析王某的情况是否与儿童时期的经历有关
D.帮助王某认识到惧怕的经历也是有意义的
19.关于认知理论运用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服务对象的问题主要是外在行为层面的问题,干预的重点应是行为训练
B.服务对象的问题往往是固有的,必须深入探讨其早期经历才能了解问题成因
C.助人过程中首先应该帮助服务对象改变行为,然后深入解决错误的认识
D.为了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助人过程中要实现服务对象自我控制与外在控制相结合
20.中学生小华在学校结交了几位爱打游戏的同学,一放学就和他们去网吧,甚至晚上
不回家并开始逃学。社会工作者小陈在了解情况后,分别联系了小华的父母和班主任老师,
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入手来帮助小华,小陈做法的理论依据是()。
A.精神分析理论
B.认知行为理论
C.生态系统理论
D.存在主义理论{#page#}
21.服务对象小唐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她想离婚,但又担心对孩子有影响。社会工作
者小宋首先肯定小唐有选择自己生活道路的自由,并协助小唐分析不同的选择分别会对她
和孩子带来怎样的影响,并鼓励小唐按自己的选择去行动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小宋做法的
理论依据是()。
A.精神分析理论
B.认知行为理论
C.存在主义理论
D.增强权能理论
22.“某些人之所以处于弱势地位,是因为社会环境出了问题。因此社会工作者应该推
动服务对象与环境的有效互动,促进服务对象个体意识的觉醒,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的发
展。”上述观点属于()的基本假设。
A.精神分析理论
B.认知行为理论
C.存在主义理论
D.增强权能理论
23.关于个案管理实施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个案管理者与服务对象共同决定服务计划
B.个案管理的服务评估主要是指需求评估
C.个案管理者的重要能力是决策能力
D.个案管理者运用的资源主要来自政府机构
24.小亮三个月后参加高考,因为复习时间太短而倍感压力,于是他主动向学校社会工
作者小王求助。小王与小亮一起制定了系统的复习时间表,并给予他积极的鼓励和反馈。
本案例中,小王采取的个案工作模式是()
A.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B.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C.任务中心模式
D.人本治疗模式
25.小周因患有小儿麻痹症,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被家里人认为是负担,他也认
为自己没有什么用。社会工作者介入后,协助小周改变心态,激发他的潜能,促使他发生
改变。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采取的个案工作模式是()
A.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B.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C.家庭治疗模式
D.人本治疗模式
26.大学生小林很少在人多的场合说话,他觉得讲得不好,别人会取笑他,因此每次上
课他都坐在后面不发言,不得不发言时他会觉得紧张不安。从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看,小林
的问题源于()
A.认知、行为和情绪三者相互影响
B.他幼年时创作经历
C.他的非理性信念
D.朋辈群体和老师
27.“儿子,给你媳妇打电话,问她回不回家吃饭?”
“妈,你们两个都快半年不说话了,什么话都让我说,她也这样,我这‘夹气板’是
受够了!”
上述对话表明该病态家庭结构属于()
A.纠缠于疏离
B.联合对抗
C.三角缠
D.倒三角
28.小林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影响了他和家人朋友之间的关系。社会工作者小张探访
小林,跟他说自己也曾经迷上网络游戏,造成颈背酸痛,不得不长期接受物理治疗,幸好
得到家人的帮助和支持,才重新拥有了健康的生活。此外,小张还为小林提供了许多有关
网瘾危害的信息资料。本案例中,小张采用的是()技巧
A.影响性
B.倡导性
C.引领性
D.互动性
29.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老陈一家提供家庭服务。在家庭会议时,因孙子患有厌食症,
奶奶指责媳妇不会照顾家庭,抱怨连孙子的入学安排也需要自己操心提醒。社会工作者转
向儿子和媳妇,鼓励儿子分享小家庭的生活,但奶奶很快打断儿子与社会工作者的谈话。
为了改变老陈家庭内部的权利结构,社会工作者可以运用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中的()技巧
A.反映感受
B.间接影响
C.直接影响
D.打破平衡
30.在支持性小组的下列做法中,能体现促进组员沟通互动的是()
A.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亲身经历
B.专注地倾听组员的分享
C.鼓励组员之间给予适当回馈
D.非批判性地帮助组员梳理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