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初中美术面试真题及答案
初中美术《招贴设计》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美术《招贴设计》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雾霾与蓝天对比图片)提问:这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大家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如
何呼吁大家环境问题?引出课题《招贴设计》。
(二)欣赏设计,直观感知
播放招贴图片(关于环保类招贴画)看一看,说一说,引出招贴概念。
招贴是最为古老的广告宣传形式之一,“招”即招引注意,所以,招贴就是为了招引大众的
注意而张贴的广告。
(三)环环相扣,具体分析
1.展示招贴图片引出招贴的构成要素(提问:你是如何读懂招贴的?)
教师总结:文字、图片、色彩
2.小组讨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图形是画面视觉主体,通过个性的图形图像直接传达信息观念。引导视线到文字,与人们产
生共鸣。
色彩与心理的关系: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由色彩你联想到什么?
(四)巩固新知,实践展评
1.如果设计一个环保为主题,如何设计?想到那些素材、用什么色彩、用什么样的标题?
创意构思(防雾霾口罩、空气净化器、绿色叶子、蓝天),小组成员讨论确定设计思路和色彩
设计方案。
2.学生活动与创作(手绘、粘贴),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纠错,积极与学生互动。
3.学生作业展示评价。
学生相互评,教师从创意、技法、用色等方面进行总评,指出作品亮点和问题,语言多以鼓
励为主。
(五)总结回顾、小结拓展
教师以提问式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呼吁大家自身做起爱护环境、珍惜生命。教师引导今
天所创作是属于公益性招贴设计,课下关注一下生活中其他招贴画,招贴除了公益性,还有
那些?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招贴的表现形式?【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随着科技和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招贴设计形式也日新月异,多样化的视觉传播方式、网络
化的生存空间、数字化的时代特征。
世界是恒变的,海报的表现形式和方法也是不断变化的,有绘画表现形式、摄影表现形式、
电脑表现形式以及相互结合的形式进行的。
一幅成功的招贴设计所具备的要点是什么?【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招贴设计的基本功能是传递视觉信息,不仅需要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要有一个科学、
系统的设计流程:从设计构思开始,捕捉信息要点,寻找最佳的表现语言,从而达到理想的
视觉效果。
一副优秀的海报具备:准确的设计概念、巧妙的创意再加上独特的表现形式。
准确的设计概念在招贴设计表现之前要做大量的思考工作,首先明确设计的主旨和题目,之
后收集大量的相关信息,然后提炼出最能体现主旨的概念,做出理性分析,最后确定。
创意是招贴设计的核心内容,常常通过图形、文字、版式三部分进行创意的。
初中美术《蓝印花布》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美术《蓝印花布》 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故事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今天带来一件什么样的围巾,(出示)你们知道这种别致的纹样是怎么来
的吗?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蓝色印花》
(二)欣赏作品,直观感知
展示蓝印花布作品并思考:两幅作品有什么区别?
总结:蜡染和扎染都是在若干种民族中流行的传统印染方式,两者的原理相似,工艺上略有
区别。
(三)探究交流,形式分析
1.教师讲授扎染与蜡染的区别:蜡染:首先用蜡附着在部分布匹上,然后将其放入染料中,
没有被蜡附着的面料就染上了染料的颜色,被蜡附着的面料就没有,仍然保持原来面料的颜
色,在蜡附着的边缘,由于蜡的渗透,被染的颜色也形成了渗透的样子,并且颜色有从无到
有的过渡效果。扎染:面料不是靠蜡来附着,而是依靠绳子来裹扎一部分面料,被扎住的部
分不容易染上色,其他部分一样就形成了与染料一致的颜色,捆扎部分也由于液体的浸透形
成了颜色的过渡。
2.展示蓝印花布的作品,学生欣赏、思考并讨论蓝印花布纹样特点?
-----如点状形态和蓝白对比的纹样构成,形成了简与繁、疏与密的节奏关系与整体效果。
(四)示范讲解,时间展评
1.讲解扎染方法:
①捆扎法:将织物按照预先的设想,或揪起一点,或顺成长条,或做各种折叠处理后,用棉
线或麻绳捆扎。圆形扎法:将织物揪起一点,用线绳扎紧,可扎成同样大小的花纹,也可由
小到大排列。这是一种简单的方法,可制作窗帘或裙料。②折叠扎法:是扎染中应用最广泛
的技法,对折后的织物捆扎染色后成为对称的单独图案纹样;一反一正多次折叠后可制成二
方连续图案纹样。
2.作业要求:运用 8K 铅画纸,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体会和对纹样的理解,用蓝印花布的纹
样特点设计一幅完整的印花纹样作品;以白纸替代白布,白色油画棒替代防染浆、群青色水
粉替代靛蓝染料,完成一幅仿制的“蓝印花布”作品。
3.将完成的作业首尾相连成类似布匹的长幅,再用竹竿挑高成垂弧状,全班的作业形成多条
重复的垂弧完整展示。
(五)小结作业,情感升华
在中国古代传统的艺术文化中,还有什么是和蓝印花布在视觉美感上有着相类似的工艺美术
或物品呢?(如青花瓷)这些物品又有着怎样的文化寓意和审美体验呢?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扎染与蜡染的区别?【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本节课的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在讲授分子热运动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我用了大量的直观的物理演示实验和多媒体辅助,包
括花露水和二氧化氮气体分子的直观扩散,硫酸铜溶液与水的缓慢液体扩散,视频展示的煤
炭堆、金片和铅片的互相渗入等现象的固体扩散,由现象分析内在的本质,让学生明白一切
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这样用大量的实验现象和生活现象的融入,不仅
可以强化学生的认知,对气体、固体、液体分子的扩散现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还能培养学
生观察、思考、总结的能力,突出教学的重点。
你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教学论问题】
【参考答案】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四点基本素养:
第一,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终身学习等。
第二,教师的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基础知识和必须具
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如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以及管理科学知识等。
第三,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协调能力、教育科研能
力、自我调控与反思能力以及教育机智等。
第四,教师的人格特征。包括:优良的个性品质、健康的心理、愉悦的情感以及良好的人际
关系等。
初中美术《以形写神》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美术《以形写神》 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讲授《图画见闻志》中记载的故事:唐代汾阳王郭子仪的女婿赵纵请著名画家韩干、周
昉为其画像。郭子仪把两幅画挂在一起,分不出优劣。有一天女儿归家,郭子仪问她“画的
是谁?”女儿答道“赵郎也”郭子仪问哪个最像,女儿回答说:“二画皆似,而后者更像,原
因是前者空的赵郎状貌,而后者能兼得赵郎情性笑言之姿态。”郭子仪笑道:“今天终于分出
两位画家的高下了。”
提出问题: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人更加注重的是什么?(神)揭示课题:以形写神
活动二:赏析作品,直观感知
展示魏晋砖画作品《猎兔》《牧马》《宰洗家禽》等作品,引导学生观赏,并思考问题:这几
幅作品给你什么感受?有什么特点?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画面简练。
活动三:比较鉴赏,形式分析
1.继续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并思考“画中人物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人物简练、有趣、生动、注重人物的神态表现
2.继续追问并小组讨论:“画家是怎样表现人物形象的?”学生交流回答
教师总结:①造型:简洁、善用道具②线条:以线造型、流畅、线条粗细的变化③用笔:轻
重提按
活动四:深入分析,领悟探究
1.再次引导学生观赏作品,并思考:这幅画表现的内容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描绘了当时社会的生活情趣,生活气息浓郁。
2.总结传统的人物画注重刻画人物的神态,形似与神似合二为一,“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升
华情感:传统的绘画博大精深,同学要认真的去探究其中的精髓,热爱传统的绘画艺术。
活动五:交流评议,拓展延伸
展示作品《步辇图》与《蒙娜丽莎》,引导学生观赏并小组欣赏,讨论“这两幅作品有什么
不同?哪一幅作品能更好的突出以形写神?为什么?”
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步辇图突出了唐代宗的气度非凡,而蒙娜丽莎以写实的手法同样
的也表现了人物的精神风貌,但是步辇图更加凸显了传统绘画的特点以形写神。
活动六: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总结:回顾传统绘画以形写神的特点。作业:课后搜集并欣赏传统的人物绘画作品。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简要说明“六法”?【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六法是:一、气韵生动;二、骨法用笔;三、应物象形;四、随类赋彩;五、经营位置;六、传
移模写。“气韵生动”是把生动地反映人物精神状态和性格作为艺术表现的最高准则。“骨法
用笔”是指通过对人物外表的描绘而反映人物特征的笔法要求。“应物象形”、“随类赋彩”、
“经营位置”是指绘画艺术的造型基础:形、色及构图。而“传移模写”则是指绘画的临摹
和复制。“六法”的提出是古代长期绘画实践和理论探讨的具有总结意义的完整认识,后来
被作为整个中国画创作和批评的纲领,在绘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2.简要说明画像砖的特点?以及熟知的画像砖作品?【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画像砖是秦汉时代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与画像石类似。有空心砖和实心砖两种。一般认为
画像砖始于战国,盛于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继续流行。东汉是画像砖艺术的鼎盛时期,
产品数量,制作水平都特别突出。它盛行于中原、西南和江南的广大地区,尤以河南和四川
两省出土最多。秦代至西汉初期画像砖多用于装饰宫殿府舍的台基,西汉中期以后,画像砖
主要用于装饰墓室壁画。
艺术造诣最高的是四川成都一带出土的东汉后期画像砖,绝大部分是反映现实生活的画面,
风格清新隽永,乡土气息浓厚有《荷塘渔猎画像砖》《弋射收获画像砖》。
初中美术《漂亮的手工灯饰》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美术《漂亮的手工灯饰》 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老师播放一段灯光秀视频,学生初步感受灯光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不同色彩。
师小结灯的历史:灯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技发明之一,是人类照明历史上的一次彻底革
命。特别是自 19 世纪 70 年代发明家爱迪生的第一盏(师播放图片)点灯问世以来,灯具工业
不断向前发展,各种功能、各种色彩、各种形状的灯具不断出现,美化了人们的生活,是科
技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二)直观感知
展示现代灯具并思考问题:这些灯饰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材料丰富、造型多
样
(三)形式分析
1.欣赏一些用废旧材料制作的灯具,要求学生在观察师思考以下问题:这些灯具都用什么材
料制作的?(塑料罐、玻璃瓶…..)它们来自于身边的哪些废弃物?这些材质给你怎样的美感?
2.继续欣赏用废旧物品制作的灯饰,仔细观察并讨论:
①艺术家在利用材质方面用了哪些办法,做了哪些创意?②你打算怎么做?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利用立体构成、色彩和美感等美术语言,使材料的特点被完全发
挥。
(四)示范讲解
1.将大饮料瓶在距离瓶口五厘米处剪开,将剑侠的漏斗形部分倒立,把灯固定在上面。
2.运用立体构成的方法,对剩下的瓶身进行加工:可以用瓶盖或其他材料进行装饰,也可以
剪出动植物造型,可以在瓶身上镂空出透光的点状图案等等。
3.安装线路和灯泡,连接低压电源,制作完成。
(五)实践展评
1.学生运用自己已有材料,尝试制作一盏手工灯饰;要求富有创意和美感,材料要环保易得。
制作时注意安全。老师巡视指导,对在制作中出现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和指点。
2.作业展评
(1)学生将完成的灯饰点亮,展示互动,相互交流,分享创作的喜悦。
(2)老师围绕作品造型、材质和美感等角度对部分作品进行点评
(3)最后把这些作品放在学校的展览区,让全校同学都能看见学生的作品。
(六)小结作业
1.总结手工灯饰的制作方法。2.课后观察生活中的灯饰,思考其造型特点。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简要介绍长信宫灯?【学科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河北满城窦绾墓出土的西汉鎏金“长信宫灯”,构造精美捧灯之宫女作跪地侍奉状,眉宇间
蕴藏着被奴役者的痛苦神情,人物性格鲜明;人像中空,可以容纳烟垢,手臂充作烟道,实
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堪称工艺雕塑的典范。
2.你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设计问题】
【参考答案】
知识与技能:了解手工灯饰的制作方法、设计制作一件有创意、富于美感的手工灯饰,为生
活增添情趣。
过程与方法:欣赏漂亮的手工灯饰,通过实践,激发创造灵感,体验创造的乐趣,引导用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