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期末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1-2022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治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 2021 年 9 月 17 日,北京 2022 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__________”(英文为: “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正式发布。( ) A.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B. 全民全运、同心同行 C. 一起向 D. 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未来 【答案】C 【解析】 【详解】时政题,解析略。 2. 2021 年 11 月 8 日至 11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全会审议通过了 和《关于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 A.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D.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O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 议》 【答案】C 【解析】 【详解】时事题,解析略。 3. 图 1 和图 2 共同体现了( ) A. 惠农政策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B.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 我国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共同富裕 D. 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 素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共同富裕的认识。 A: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故 A 说法错误; B:图一没有体现科教兴国战略,故 B 不符合题意; C:我国采取惠农措施、在农村开展技术讲座等,表明我国积极采取措施推进共同富裕,故 C 说法正确; D: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故 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C。 4. 下列直接体现绿色和创新两大发展理念密不可分的是( ) A.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B. 首届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在济南举办 C.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在昆明举办 D. 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 6 年位居全球第一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科教兴国战略和走绿色发展道路。 A:“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是坚持科教兴国战略的结果,体现创新发展理念,故 A 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B:“首届世界先进制造业大会在济南举办”是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体现开放发展理念, 故 B 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C:“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在昆明举办”体现绿色发展理念,故 C 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D:“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 6 年位居全球第一”体现创新和绿色发展理念,故 D 说法符合题 意; 故本题选 D。 5. 某街道推行“书记下午茶”党建项目,拓宽了社情民意了解渠道,通过和居民边喝茶边 “聊需求“的方式,精准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推行该党建项目( ) ①反映出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②保障了居民决策权的有效行使
③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④是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民主。 ①③:题文中某街道推行“书记下午茶”党建项目,表明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体 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是人民当家作主,故①③说法正确; ②:民主决策在题文中没有体现,故排除②;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6. 下列图示中知识之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知识之间关系,涉及中华文化,依法治国,生态文明等相关知识。 ①:据教材知识,我国实行人民民主,既发展选举民主,又发展协商民主,二者是并列关系, 故①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②: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一部分,是依法治国具体落实的直接载体及媒介,故②说法错误; ③: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故③说法正确; ④:资源问题中存在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造成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 严重的环境问题,故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D。 7. 2021 年 6 月 1 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应当 指导和支持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国家完善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 度……该法填补了我国乡村振兴领域的立法空白。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该法的实施
( ) ①有利于通过实行良法善治促进我国乡村振兴 ②利于区域协调发展,消除城乡差别 ③为促进广大农民同等富裕提供法律保障 ④有利于村民自治,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 A. ①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共同富裕的认识。 ①④:依据教材知识,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实施,有利于通过实行良法善治促进我国乡村振兴, 有利于村民自治,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故①④说法正确; ②:“消除城乡差别”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 ③: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步富裕,故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8. 王某未按垃圾分类规定投放垃圾,与小区管理员张某发生冲突,致张某多处轻伤。当地 法院对王某依法判刑。案发后,王某非常后悔。 对王某的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 ①管理员张某对王某行使了监督权 ②王某应强化规则意识,正确投放垃圾 ③法院对王某依法判刑,做到了公正司法 ④王某增强了法治意识,成为了垃圾分类的坚定捍卫者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A. 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走绿色发展道路。 ②③:王某未按垃圾分类规定投放垃圾,表明他没有依法履行分类投放垃圾的责任,王某应 强化规则意识,正确投放垃圾;当地法院对王某依法判刑,做到了公正司法,②③说法正确; ①:错误,王某不属于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因此不涉及监督权; ④: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本题选 A。
9. 《经典咏流传》是中央电视台推出的大型中国文化节目。该节目形式新颖,用“和诗以 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与现代流行相融合,深受观众喜爱。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 ) ①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②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③要不忘本来,创新思路,推动其创造性转化 ④要吸收外来,面向未来,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③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 ②③:题文中的做法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要创新思路,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②③观点正确; ①:观点错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 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④:不符合题意,题文材料与吸收外来无关; 故本题选 D。 10.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突发疫情后,许多年轻人踊跃参与志愿服务,用一第一画的登记、一 次一次的来回递送、一小时一小时的汗水浸泡,奉献自己生活的城市。对此同学们展开了讨 论,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①小红∶他们所传递的精神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物质基础 ②小丽∶他们身上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③小军∶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小杰∶他们所展现的无私奉献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①:他们所传递的精神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故①说法错误; ②③:题文中志愿者无私奉献的行为,凝聚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践行了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故②③说法正确; 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C。 11. 下列对于“建设美丽中国”重要性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②要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③绿色发展是决定发展的第一动力 ④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生态文明建设。 ①④: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 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①④说法正确; ②:说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不合题意; ③:“决定发展的第一动力”错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故本题选 B。 12. 西藏和平解放 70 年来,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贫穷走向富裕、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封闭 走向开放,实现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沧桑巨变。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原因有 ( )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④西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少数民族取得成就的原因。 ①②③:依据教材知识,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得益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实行民族区 域自治制度,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等,故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不是西藏取得成就的原因,故排除④; 故本题选 A。 13. “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是任何人任何势 力都无法改变的!”下列表述与此意思相符的是( )
①两岸人民一家亲,血浓于水 ②一个中国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③一国两制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④两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国家统一的相关内容。 ①④:依据课本内容,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 心愿;题干描述说明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情感相依,两岸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 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①④符合题意; ②:观点错误,“和平统一,一国两”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③:说法错误,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故本题选 B。 14. 下列选项中,对“维护民族团结”与“维护国家统一”的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都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 ②都是我国公民需要正确行使的权利 ③都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④都彰显了代代相传的中华传统美德 ⑤都是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的具体内容 B. ①②⑤ C. ①②③④ D. A. ①③④ ②③④⑤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①③④:依据教材知识,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都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都有利于维护 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都彰显了代代相传的中华传统美德,故①③④说法正确; ②: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公民的义务,故②说法错误; ⑤: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故⑤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15. 习近平指出,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 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通过对党史的学习,可以得出的正确结 论有( ) 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②党的十八大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 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建党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 B. ①④ C. ①③⑤ D. ③④⑤ A. 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①④:依据教材知识,党的奋斗目标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 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故①④说法正确;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故②说法错误; 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 势,故②说法错误; ⑤:我国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故⑤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二、非选择题(共 2 题,30 分) 16. 【学习榜样人物】 在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上,“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的女儿都尔汗拉齐尼为我们 讲述了她父亲的英雄故事∶ (1)“用生命践行初心使命,用坚守诠释爱国忠诚。”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拉齐尼·巴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