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
治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选出来。每小题 2 分,
共 30 分)
1. 2022 年 11 月 14 日至 16 日,_____领导人第十七次峰会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峰会
期间,习近平主席开展的一系列元首外交活动受到国际社会密切关注。( )
A. 七国集团
C. 上海合作组织
【答案】B
【解析】
B. 二十国集团
D. 亚太经合组织
【详解】本题为时政题,解析略。
2. 2017 年 10 月 18 日,中国共产党第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
平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
B. 十九
C. 二十
D. 二十一
A. 十八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为时政题,解析略。
3. 从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角度看,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 )
A. 全国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十亿四千万人
B.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经济高质量发展
C. 人民当家作主更为扎实,基层民主活力增强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共享的发展理念的正确认识。
A: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实行的基本养老保险覆盖十亿四千万人,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维
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了共享的发展理念,A 说法符合题意;
B:体现的是创新的发展理念,B 说法与题不符;
CD:体现的是民主、制度方面取得的成就,没有体现共享的发展理念,CD 说法与题不符;
故本题选 A。
4. 政协委员在人民政协会议上就国家或地方重大事项建言献策,村民代表就村民关心的集
体事务进行讨论协商。二者都体现了( )
A. 公民当家作主
C. 落实根本制度
【答案】B
【解析】
B. 我国民主的独特优势
D. 政府工作对人民负责
【详解】本题考查对协商民主的正确认识。
B:政协委员在人民政协会议上就国家或地方重大事项建言献策,村民代表就村民关心的集
体事务进行讨论协商,体现的是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B 说法正确;
A:我国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是公民,A 说法错误;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C 说法错误;
D:材料没有体现政府工作对人民负责,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5. 江浦高级中学内地新疆高中班的教职员工,将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般,呕心沥血,用
爱与温暖合奏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浦口乐章。这教育我们要( )
A. 有效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积极行使维护民族团结的权利
C. 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D. 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促进民族团结的相关知识。
D:题文中江浦高级中学内地新疆高中班的教职员工的做法,属于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
义务的表现,故 D 选项说法正确;
A:题干信息与有效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关,故 A 选项排除;
B:维护民族团结是我们的义务,不属于权利,故 B 选项排除;
C:题干信息与各民族共同繁荣无关,故 C 选项排除;
故本题选 D。
6. 如图图示中,对概念之间的关系表达不正确的是( )
A.
C.
【答案】D
【解析】
B.
D.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概念之间的关系。
A:依据教材知识分析图示内容可知,民主形式与选举民主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A 说法
正确不符合题意;
B:厉行法治的要求包括科学立法,概念之间的关系表达正确,B 说法与题不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属于我国的两种基本政治制度,概念之间的关系
表达正确,C 说法与题不符;
D: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概念之间的关系表达不正确,D 说法符合
题意;
故本题选 D。
7.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我国生态环境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
仍然不容乐观……对此( )
A. 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无法解决
B. 应该全面地认识我国的国情
C. 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突出,严重制约经济发展
D. 只要加强法治建设,就能解决资源环境问题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我国资源、环境的现状。
B:题文中体现了我国资源、环境的现状,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从本质上讲是发展问题,我
们应该全面地认识我国的国情,B 说法正确;
A:我国资源环境问题可以解决,A 说法错误;
C:题文中没有体现资源环境对经济的影响,C 说法与题不符;
D:只要……就说法太绝对,D 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B。
8. 习近平总书记充满感情地指出:“有这样伟大的人民,有这样伟大的民族,有这样的伟
大民族精神,主要是因为它( )
A.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根和灵魂
B. 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很丰富的道德资源
C. 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D. 有着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A 说法错误;
B: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很丰富的道德资源,B 说法错误;
C: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C 说法正确;
D: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没有体现民族精神的重要
性,D 说法与题不符;
故本题选 C。
9.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过快,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提倡一对夫妻只生育
一个孩子(一孩政策);进入本世纪,人口老龄化加剧,于是先后出台了二孩、三孩政策。
这启示我们( )
①我国人口状况呈现出新特点
②一切工作都必须从国情出发
③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④根据人口国情变化,不再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①:进入本世纪,人口老龄化加剧,说明我国人口状况呈现出新特点,①说法正确;
②:先后出台了二孩、三孩政策,说明国策要从国情出发,②说法正确;
③:体现的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举措,③说法与题不符;
④: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仍然坚持,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10. 党和政府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许多领域实
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这( )
①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②是中国人民自信的根本所在
③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④体现了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中国精神的正确认识。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①说法错误;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
自信的根本所在,②说法错误;
③④:党和政府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许多领域
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
心的时代精神,③④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 D。
11. 我国已成为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我国连续
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位居世界第一。这表明( )
①对外开放取得历史性成就,须坚持
②对外开放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
④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主导力量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A. ①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改革开放的作用。
①③:题文中,我国已成为 1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说明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取
得了很大成就,须坚持;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我国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位居世界第一,说明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动力源,①③说法正确;
②: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②说法错误;
④: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而不是主导力量,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12.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们正在奋力前行。”以下选项内容符
合这一观点的是( )
①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
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③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推进兴边富民
④我国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与各国共同发展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共同富裕的正确认识。
②③:材料强调走向共同富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民族地区加快发展都是实现共同富裕的
举措,②③说法正确;
①:体现的是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不利于共同富裕,①说法与题不符;
④:我国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不涉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④说法与题不符;
故本题选 C。
13. 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的智慧选择
②人类不能改造大自然,大自然会惩罚人类
③人类不能肆意凌驾于大自然之上,要遵循自然规律
④我国资源开发难度大,面临的资源形势很严峻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A. ①②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人与自然的关系。
①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的智慧选择;人类不能肆意凌驾于
大自然之上,要遵循自然规律;①③符合题意;
②:人类可以改造大自然,②错误;
④:不符合题干主旨,④排除;
故本题选 B。
14. 我国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强化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坚
持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 )
①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
②要坚持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③努力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④优质教育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教育的正确认识。
①②③:我国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强化学前教育,坚持高中阶段学校
多样化发展。这是基于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途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
享的发展理念,努力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A。
15. 过去十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 54 万亿元增长到 114 万亿元,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
升: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 )
①反映了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梦想
②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基础
③能促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④有利于我们增强自信,做自信的中国人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A.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认识我国取得的成就。
②③④:材料体现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国经济的腾飞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
定基础,有利于我们增强自信,能促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②③④说法正确;
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国家的梦、民族的
梦,题文中的数据不能反映,①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 D。
二、非选择题(共 30 分)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
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材料一 十八大以来,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打虎”“拍蝇”“猎狐”多管
齐下,对党员干部的民主监督制度得到建立和完善。
材料二 为了反对美国与“台独”分子勾结,中国人民解放军于北京时间 2022 年 8 月
4 日 12 时至 7 日 12 时,在台湾周边海域和空域进行重要军事演训行动
材料三 为应对美国对中国的经济、科技打压,我国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
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1)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简析党和政府发扬斗争精神的表现。
(2)请列举一个反映党和政府发扬斗争精神的实例。(不得与上述材料中的事例类似)
【答案】(1)坚持同党内腐败和作风问题作斗争。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维护国家的统一。
重视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能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创新精神。
(2)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敢于啃硬骨头、坚中之坚。现行标准下 9899 万农村贫
困人口全部脱贫,12.8 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解析】
【分析】考点考查:对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认识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