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考研真题
一、辨析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认真分析下列各题,并说明理由。
1.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2.科学技术即意识形态
二、简答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
1.简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形成
2.简述列宁帝国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
3.简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相互关系
三、论述题(每小题 30 分,共 60 分)
1.试述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理论
2.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因为同一个国家各行各业的工人的发展水平和不同国家的工人阶级的发展水平
都必然是极不相同的,所以,实际运动也必然以十分不同的理论形式反映出来。(马克思:
《马克思致恩格斯》(1869 年 3 月 5 日),选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0 卷,人民出版社
2009 年版,第 301 页。)
材料二:在人类从今天的帝国主义走向明天的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上,同样会表现出这
种多样。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
样.......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列宁:《论面目全非的马克思主义和"帝国经济主义
"》,选自《列宁选集》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5 年版,第 777 页。)
材料三:每个时代都有而且总会有个别的、局部的、有时前进、有时后退的运动,都有
而且总会有各种偏离运动的一般型式和一般速度的情形。(列宁:《打着别人的旗帜》(1915
年 1 月),选自《列宁专题文集·论资本主义》,人民出版社 2009 年版,第 91 页。)
请回答:
(1)分析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道路特征的认识
(2)阐释马克思主义对历史发展趋势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