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下半年四川教师资格证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
注意事项: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
题及答案
)。
)。
)。
)。
)。
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由学校组织的社会公益活动、兴趣小组和同伴帮扶等课外活动是属于(
A.综合实践活动 B.教学计划之内的活动 C.教学计划之外的活动 D.社会实践
2.小学生在游戏过程中跌倒,膝盖擦伤并有少量出血,教师应采取的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A.用纸巾盖上伤口,打电话给家长 B.用清洁水冲洗伤口,盖上消毒纱布
C.用止血带绑在伤口上方,注意保暖 D.用冷毛巾敷伤口,立即送医院
3.张老师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用多媒体播放江南水乡的美景,为学生设计真实、
具体、生动的场景.其采用的教学法是(
A.情景教学法 B.示范法 C.演示法 D.现场教学法
4.《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学校应大力开展“阳光教育”运动,保证小学生每天
的锻练时间为(
A.0.5 小时 B.1 小时 C.1.5 小时 D.2 小时
5.从课程论的视角来看,教室座位的安排、图书角的布置都属于(
A.活动课程 B.综合课程 C.显性课程 D.隐性课程
6.少先队员自己确定活动形式并开展组织活动,这体现了少先队活动的(
A.组织性 B.自主性 C.趣味性 D.创造性
7.小学生通过认识乌鸦、麻雀、燕子等,概括出“鸟”的本质特征这一思维形式是(
A.推理 B.判断 C.综合 D.概念
8.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家长督促和检查孩子完成作业,其承担的角色是(
A.决策者 B.志愿者 C.学习者 D.支持者
9.《国家中长期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我国教育发展的工作
方针包括(
①优先发展②育人为本③改革创新④促进公平⑤提高质量⑥均衡发展
A.①②③⑤ B.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10.有的小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鼓励而学习,有的小学生为了得到家长的奖励而努力学习,
有的小学生为了让同学瞧得起自己而努力学习,这类学习动机属于(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远景的间接性动性 C.近景的间接性动机 D.远景的直接性动
机
11.教师对学生个体内部的各个方面进行纵横比较,以判断学生的学习状况的评价属于
(
A.绝对性评价 B.个体内差异评价 C.甄别评价 D.相对评价
12.当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有一定的了解和信任,班级的组织比较健全时,该班集
体的发展处于(
)。 A.自主活动阶段 B.核心形成阶段 C.组建阶段 D.成熟阶
段
13.一位新老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维持自己与同事、领导的关系上.这表明该老师处于由美
国学者福勒与布朗提出的生涯关注理论中的(
A.关注情景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生存阶段 D.关注自我感受阶段
)。
)。
)。
)。
)。
)。
)。
)。
)。
)。
14.研究者关注事件,揭示教育现象,采用“课描”的写作手法,以讲故事的方式呈现研究
结果。这种教育研究方法被称为(
A.实验研究 B.调查研究 C.叙事研究 D.行动研究
15.在小学教学教科书中,将“统计与概率”这一内容按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方式编排,
使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得以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这种教材编写的方式属于(
A.单一式 B.直线式 C.螺旋式 D.活动式
16.荀子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量力性原则
17.保证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前提是(
A.辅导学生 B.指导学生 C.教导学生 D.研究学生
18.教师从提高学生的认识人手,循循善诱、以理服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
向上,这一教育过程遵循的德育原则是(
A.疏导原则 B.启发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导向原则
19.美国课程专家 Ty1er 在《课程与教学过程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的课程开发模式为
(
A.任务分析模式 B.过程导向 C.工作分析 D.目标导向
20.小学数学运算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
A.观察 B.讲解 C.示范 D.练习
)。
)。
)。
)。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21.简述奥苏贝尔(Ausube1)有意义学习的条件。(10 分)
22.简述小学德育实施的主要途径。(10 分)
23.简述确立小学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10 分)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
24.上课前,徐老师刚走到教室门口,教室飞出一个足球,正好从徐老师的头上擦过。同学
呆了,心想:惹大祸了!但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徐老师并没有严厉斥责踢球的同学,而是
回身捡球,然后微笑着走上讲台,说:“好厉害的一脚,踢个正中,得分!不过要练射门功
夫,上操场。
如果以后还有人在教室踢球,红牌,出教室!”听了徐老师的话,踢球的同学羞愧地低下了
头,其他同学会意地笑了。就这样,紧张的气氛得以缓和,同学们轻松愉快地开始上课。
(1)请评析徐老师应对课堂突发事件所采取的策略。(8 分)
(2)试说明教师在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时应注意哪些方面?(12 分)
25.观看小学低年级《戈壁滩上古长城》教学片段,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登过长城吗?登过的说说你登过哪座长城?
生:十三陵水库旁的长城。
生:我登的是八达岭长城。
师:同学们登过的大多是北京的八达岭长城,它建于我们历史上的明朝,到现在有三百多年
的历史了,它已经成为了旅游胜地,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到戈壁滩上去,看看那的古长
城。说它古,是因为它已经两千多岁了。
我们出发之前,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 1:什么叫戈壁滩?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张图片。这个地方全是沙子和石块,因为缺水,所以那很少有植物。
那么,戈壁滩上的古长城到底是怎么样的?一起来学习课文《戈壁滩上古长城》。打开课文,
用心地读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不懂的句子,在旁边画个小问号。学生自由读全篇课文。
师出示本课生词的幻灯片。
师:这是本课由生字组成的新词,会读吗?会读哪个读哪个?学生自由读。教师抽个别学生轮
读。还有不会读的生字词,怎么办?
生:可以借助书上的拼音读。
生:请教爸爸妈妈。
生:查字典,或问老师。
师:下面用你最喜欢的方法,以最快的时间读这些词。全会读了请坐正。
学生开火车读生词(教师检查的手段),两个两个地轮读生词。
师:会读了,词的意思都懂了吗?问一问自己。
生:“嘶鸣”是什么意思?
师:不明白可以把这个词放到句子当中读读,看看嘶鸣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喊叫。
师:谁嘶鸣?
生:马嘶鸣,就是马喊叫。
师:马是怎么嘶鸣的?想听听马的嘶鸣声吗?师播放录音。
生:“慢悠悠”是什么意思?
生 1 解:很慢很慢的意思。
生:“乐滋滋”我不知道。
师:谁能用你们的表情试一试?(全体学生脸上笑盈盈的。)
生:“挎着”是什么意思?
师:我给大家提供一个包,谁来挎一挎这个包?(请两个学生上台表演,一个用单肩挎起包,
一个斜过身体挎在身后)
师:他俩真了不起。挎篮子的动作谁来做做?
老师挎起一个学生的手说:“大家看看,这叫挎什么?”课文里说挎着什么?(弓箭)做这个动
作试试?(学生练)
生:什么叫“土墙墩”?
生解:土做的一堆墙。
师:平时听说过“小胖墩”这个词吧,“墩”就有矮的意思,土墙墩是怎样的墙呢?
生:就是矮矮的墙的意思。
师:你真会理解。大家再看看书上的图。
生:“断断续续”是什么意思?
师:看看老师黑板上画的算不算“断断续续”?老师画了一条直线。(学生摇摇头。)谁来画
一画?一个学生上台在黑板上画了一条虚线,时连时断。
师:大家理解了吗?(学生点点头)
生:“清脆”是什么意思?
师:课文里是清脆的什么声音?(生:清脆的笛声飘来。)
师:火车鸣笛“嗬!……”能算清脆吗?地雷暴炸“轰!”能算清脆吗?什么声音能飘过来?
生:琴声、二胡声、小提琴声。
师:这些都是些什么样的声音?
生:悠扬而响亮的声音。
(1)谈谈你对“教学即对话”的理解。(10 分)
(2)试说明教师在教学对话中的角色定位。(10 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 2 小题。请任选 1 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 1 小题计分。
40 分)
26.阅读下列文章,回答问题。
美丽的小兴安岭
我国东北的小兴安岭,有数不清的红松、白桦、栎树……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
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
在水里的影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
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
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
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苍翠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飞舞。这时候,
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
贵药材。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西
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紫貂和黑熊不得不躲进各自的洞里,紫貂捕到一只野兔当美餐,黑熊
只好用舌头舔着自己又肥又厚的脚掌。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
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1)请分析文本景物描写的特点。(10 分)
(2)如指导中段小学生学习文本,试拟定数学目标和重点。(8 分)
(3)围绕教学重点,设计调整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22 分)
27.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叫生活垃圾。
(1)废金属和纸张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几分之几?
分母不同的分数,要先通分才能相加。
(2)危险垃圾多还是食物残渣多?多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