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下半年广西教师资格高中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
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40 分)
1. 如图 1 所示,一辆自卸车的车厢上放有一质量为 m 的货物,车厢后端固定,
前端在机械作用下缓慢升起。在升起的过程中,车厢受到的压力及摩擦力如何变
化?( )。
A.压力一直减小,摩擦力一直增大
B.压力一直减小,摩擦力一直减小
C.压力一直减小,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D.压力一直增大,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2. 图 2 是某个四冲程内燃机在工作过程中的一个冲程,由图中情况可判定这个
冲程是(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3. 图 3 中的 P 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电场的作用下分成 a、b、c 三
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4. 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振源 a、b 相距 6m,振动频率相等。
时刻 a、b
开始振动,且都只振动了一个周期,振幅相等,图甲为 a 的振动图像,图乙为 b
的振动图像。若 a 向右传播的波与 b 向左传播的波在
时相遇,则()。
A.两列波在 a、b 间的传播速度大小均为 10m/s
B.两列波的波长都是 4m
C.在两列波相遇过程中,中点 c 为振动加强点
D.2= 0.5 时刻,b 点经过平衡位置且振动方向向下
5. 如图 5 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从状态 A→C→B 的过程,下列关于此过程状
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6.
A.A→C,压强增大,内能增大
B.A→C,压强减小,内能不变
C.C→B,压强增大,内能增大
D.C→B,压强减小,内能不变
6. 在图 6 中有两个半径相同的圆形回路
为两圆形回路
上的对
应点。在闭合回路中有电流
。它们在回路中的位置相同,在 2 回路外有电流 ,则
()。
7. 如图 7 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抛物面镜反射汇聚在一点上,则三者的光程( )。
8. 密闭容器中,根据某次气体实验记录数据绘制成的 P-T 图像如图 8 所示,
此过程中( )。
A.外界对气体所做的功随温度 T 的升高而增大
B.气体对外界所做的功随温度 T 的升高而增大
C.气体密度随温度 T 的升高而增大
D.气体的总动能随温度 T 的升高而增大
二、计算题(共 1 题,共 20 分)
9. 如图 9 所示,一个薄的半径为 R 的无限长半圆柱面导体,沿长度方向的电流在柱面上
均匀分布。求半圆柱面导体在其轴线上的磁感应强度。
三、案例分析题(共 2 题,共 50 分)
10. 案例:下面是某老师布置的一道习题和某位同学的解答过程。
问题:
(1)请指出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并分析错误产生的可能原因。(4 分)
(2)给出该习题的正确解答。(6 分)
(3)针对该同学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解决此
类问题。(10 分)
11. 案例:下面是教师指导某组学生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的教学片段。
问题:
(1)请分析该组学生在做该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错误。(6 分)
(2)评价该教师的教学行为。(12 分)
(3)针对该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设计一个改进的教学方案(形式不限,可
以是教学思路、教学活动等)。(12 分)
四、教学设计(共 2 题,共 40 分)
12. 材料:图 12 为高中物理某版本教材中的一个探究实验。
问题:
(1)这个演示实验可用于哪种物理知识的教学?(4 分)
(2)用此实验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理解与该现象相关的物理知识。(8
分)
13.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 年版)》关于“安培力”的内容标准为:“通
过实验,认识安培力。能判断安培力的方向,会计算安培力的大小。了解安培力
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材料二
高中物理某教材关于“探究影响通电导线受力的因素”的演示实验如下。
材料三
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电流、磁场等相关知识。
问题:
(1)简述什么是安培力。(4 分)
(2)材料二所述实验在教学中有什么作用。(4 分)
(3)根据上述材料,完成“实验:探究影响通电导线受力的因素”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要求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过程(要求含有教学环节、教学
活动、设计意图等)。(20 分)
(3)教 学 片段 :
师 : 机械 能 守 恒 的 条件 是 什 么 ?
生 : 当只 有 重 力 或 系统 内 弹 力 做 功时 , 物 体 的 机械 能 保 持 不 变。
师 : 这位 同 学 之 前 的知 识 掌 握 得 很扎 实 , 那 么 我们 根 据 这 个 守恒 条 件 来 分 析 A 球 在
下 落 过程 中 是 否 满 足机 械 能 守 恒 呢?
生 : A 球 在 下落 过 程 中 受 到重 力 和 杆 子 的弹 力 , 弹 力 不做 功 , 因 此 只有 重 力 做 功 ,
所 以 机械 能 守 恒 。
师 : 这位 同 学 对 A 球 的 受力 分 析 很 正 确, 那 请 问 你 是如 何 判 断 弹 力不 做 功 的 呢?
生 (思 考): 可 能弹 力 的 方 向 始终 和 A 球 运 动的 方 向 垂 直 ,所 以 弹 力 不 做功 。
师 : 如果 真 的 像 你 说的 那 样 , 即 弹力 始 终 与 A 球 的 运动 方 向 垂 直 ,那 么 弹 力 就 不会
影 响 A 球 速 度的 大 小 。那 么 我们 是 不 是 可 以得 出 结 论 :杆 子 对 A、B 两 球 不做 功 的 话 ,
轻 杆 对两 球 运 动 的 快慢 没 有 影 响 。我 们 现在 分 别 考 虑 AB 两 球 分别 在 长 为 l、2l 的 轻
杆 下 由水 平 位 置 开 始运 动 到 竖 直 位置 , 谁 最 先 到最 低 点 ?
生 : 因为 A 球 的 高度 低 , 所 以 A 球 最 先到 最 低 点 。
师 : 这位 同 学 分 析 得很 有 道 理 。 那么 我 们 这 一 题中 , 两 球 显 然是 同 时 到 最 低点 的 ,
如 果 根据 我 们 刚 刚 的分 析 , 杆 子 对小 球 的 运 动 没有 影 响 , 那 么就 产 生 了 矛 盾。 因 此
说 明 了杆 子 影 响 了 两个 小 球 的 运 动, 大 家 说 说 杆子 对 两 小 球 都做 什 么 功 呢 ?
生 (思 考): 杆 子阻 碍 了 A 球 的 运动 , 因 此 对 A 球 做 负功 , 对 B 球 做 正功 。
师 : 大家 说 得 很 有 道理 , 现 在 知 道 A 球 机 械能 守 恒 吗 ?
生 :不 守 恒 ,但 是 把 A、B 作 为 系统 ,弹 力 就属 于 内 力 ,满 足 只有 重 力 和 系 统内 弹 力
做 功 ,因 此 这 个 系 统机 械 能 是 守 恒的 ,
师 : 好, 大 家 按 照 这个 思 路 进 行 计算 吧 。 同 时 同学 们 在 计 算 时也 要 确 保 准 确率 , 特
别 是 遇到 开 方 计 算 时, 要 注 意 开 方的 准 确 性 。
四 、 教学 设 计 题 (本 大 题共 2 小 题 ,第 12 题 12 分 , 第 13 题 28 分 , 共计 40 分 )
11.【 参 考答 案 】
(1)未 平 衡摩 擦 力
(2)1.教 师 角色 把 握 不 当,教 师 应该 是 学 生 学 习的 组 织 者、引 导 者和 合 作 者 ,该 老 师
在 课 堂教 学 中 处 理 学生 疑 问 时 过 于粗 暴 , 也 没 有在 学 生 实 验 进行 巡 视 指 导 ,俨 然 是
学 生 的领 导 者 。 2.教 学 内容 处 理 不 当 。验 证 性 实 验 教学 中 , 教 师 应在 进 行 实 验 之前
进 行 实验 原 理 的 讲 解和 实 验 注 意 事项 的 强 调 , 而该 老 师 显 然 未进 行 这 一 环 节或 者 进
行 得 不充 分 。3.评 价 行为 不 当 。新 课 程理 念 要 求 教 学评 级 应 体 现 其激 励 性 和 反 馈性 ,
而 该 老师 授 课 时 的 评价 既 不 能 让 学生 认 识 到 错 误之 处 , 也 不 能让 学 生 受 到 鼓舞 , 很
有 可 能使 学 生 丧 失 学习 兴 趣 。
(3)师 : 同学 们 。 牛 顿 第二 定 律 中 的 F 是 什 么物 理 含 义 ?
生 1: 物 体所 受 的 合 外 力 (其 他 同学 纷 纷 赞 同 )
师 : 很不 错 , 知 识 掌握 得 很 扎 实 。那 么 为 了 让 沙桶 和 沙 的 总 重力 近 似 等 于 小车 所 受
的 合 外力 ,应 该 如何 优 化 老 师 面前 的 实 验 装 置呢 ?大 家 在组 内 讨 论 讨 论吧 ,给 大 家 5
分 钟 时间 。
生 2: 老 师, 我 们 组 认 为可 以 用 小 木 块将 长 木 板 垫 起一 定 的 高 度 。
生 3: 我 来补 充 , 我 们 组发 现 可 以 用 打点 计 时 器 来 确认 小 木 块 垫 起的 高 度 是 不 是合
适 。 连接 纸 带 后 轻 推小 车 , 假 如 打出 的 纸 带 点 迹均 匀 分 布 就 说明 合 适 。
师 : 非常 不 错 , 大 家不 仅 逻 辑 清 楚, 找 到 的 解 决办 法 也 很 具 体, 把 老 师 想 说的 都 说
了 。 看来 大 家 已 经 知道 这 个 实 验 怎么 做 了 , 下 面的 时 间 大 家 可以 开 始 完 成 实验 了 。
(学 生 分组 实 验 , 教 师巡 视 指 导 )
… …
12.【 参 考答 案 】
(1)该 演 示实 验 可 以 用 于简 谐 运 动 以 及单 摆 知 识 的 教学 ,通 过 实验 可 以 获 取 到单 摆 做
简 谐 运动 时 的 图 样 ,分 析 单 摆 位 移与 时 间 的 关 系, 进 一 步 说 明单 摆 是 简 谐 运动 。
(2)师 :为 了 研究 单 摆 的 运 动是 不 是 简 谐 运动 老 师 给 大 家准 备 了 一 组 实验 仪 器 ,在 细
线 下 悬挂 了 一 个 除 去了 柱 塞 的 注 射器 。 在 摆 角 非常 小 时 我 们 可以 把 它 看 成 单摆 , 那
如 果 我们 想 要 去 记 录这 个 单 摆 摆 动的 轨 迹 应 该 怎么 办 呢 ?
生 : 我们 可 以 在 注 射器 内 加 入 有 颜色 的 液 体 , 并在 底 部 水 平 方向 放 上 一 块 木板 进 行
记 录 。
师 : 这个 解 决 问 题 的角 度 很 正 确 ,但 是 这 样 就 足够 了 吗 ?
生 : 我们 应 该 在 注 射器 摆 动 时 , 沿着 垂 直 于 摆 动的 方 向 拖 动 木板 , 这 样 我 们木 板 上
就 会 获取 到 想 要 的 图样 了 。
师 : 老师 怎 样 拖 动 木板 的 都 可 以 吗?
生 : 需要 匀 速 拖 动 木板 , 这 样 才 能保 证 它 的 振 动图 样 从 时 间 上是 均 匀 分 布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