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8浙江省嘉兴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8 浙江省嘉兴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请选出各题 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 均不给分) 1.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 ) A.行政事务 B.军事管理 C.监察事务 D.财政管理 2.青花瓷是瓷器名品。其底色是蒙古人崇尚的白色;青蓝色花纹受伊斯兰文化影响;制作 花纹的颜料“钴蓝”由波斯商人带来;它的花纹既有汉人 推崇的梅兰竹菊、蒙古人喜欢的 牡丹、芍药,也有西亚文化的葡萄藤。青花瓷的这些特性表明( ) A.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B.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响的 C.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前列 D.中华文明是经久不衰、绵延不断的 3.为了“取资洋人长技”,李鸿章满怀热情地投入了一场自强运动。这场运动是( ) A.维新变法 B.洋务运动 C.立宪运动 D.保路运动 4.为 祭拜宙斯,前 8 世纪起,古希腊人每四年举行一次赛会。这种赛会流传至今,被称为 ( ) A.娱神会 B.赛神会 C.奥运会 D.全运会 5.罗伯特•李将军的塑像曾遍布美国。但在一次战争后,有人主张拆除这些塑像,认为它 们是奴隶制和白人至上主 义的象征。这次战争最有可能是( ) A.北美独立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美国南北战争
6.如图所示 中甲地发生的战役( ) A.宣告了德国闪电战破产 B.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C.标志着欧洲战事的结束 D.标志着二战的全面爆发 7.某中学生的学习笔记有“转战陕北”“跃进大别山”“渡江战役”等关键词。据此判断。 她学习的专题是( ) A.国民革命 B.十年内战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8.“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引住, 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此话表明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的原因是( ) A.促进朝鲜统一 B.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C.为了保家卫国 D.防止朝鲜战争的爆发 9.湖心岛上有座烟雨楼。它始建于 936-947 年间,后毁。明嘉靖二十八年(农历己酉年), 于湖心岛重建,遂成江南名楼。材料涉及的历史纪年有( ) ①公元纪年 ②帝王纪年 ③年号纪年 ④干支纪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烟雨楼旁有条红船。去年 10 月 31 日,习总书记伫立船旁感慨:“小小红船承载千钧,
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话中体现的民族精神是( ) A.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B.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C.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 D. 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二、非选择题 11.厦门是面向世界的重要门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熙二十五年,泉州府海防同知移驻厦门。厦门逐渐发展为福建东南沿海的重镇。 1843 年,厦门正式开埠,被迫成为对外开放口岸。 ——摘编自张继海钟坚《厦门经济特区发展的历史回顾与前景展望》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厦门正式开埠所依据的条约。 材料二:华侨领袖陈嘉庚是厦门的骄傲。1938 年,他公开发布“在敌寇未退出国土以前公 务人员任何人谈和平条件者当以汉奸国贼论”的三十字手书。从 1937 年到 1941 年,组织 南洋华侨共捐款约 15 亿元,极大地支援了国内的抗日力量。 ——摘编自游江刘倩《丹山碧水归去来》 (2)“三十字手书”表明了陈嘉庚怎样的立场?材料二反映了抗战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如图所示 (3)1980 年,国务院批准厦门设立经济特区。据材料一、三,列举在厦门设立经济特区的 有利条件。 12.生产力是社会结构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朝由于采用了栽种水稻的新技术和新型工具,使生产效 率和产量大幅度提升 ,
从而生产出越来越多的富余产品。随着可以用于交换的农产品的增多,贸易日益发达,制 造业愈加兴旺,最后出现了中产阶级。 ——摘编自(美)唐姆斯•麦克莱《世界科学技术通史》 (1)依据材料一,列举中产阶级在宋朝出现的条件。 材料二: 近代城市人口的变化(单位:万人) 1800 年 1850 年 1880 年 1990 年 纽约 伦敦 东京 细腻 6.4 95.9 80 0.8 69.6 268. 1 2 191.2 476.7 1 05 22.5 343.7 658.1 160 48.2 材料三: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大量人口涌入新的工业中心。由于能够从世界各地获得粮 食,这些新增城市人口也就得以生存下来。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 据表和图指出近代城市人口变化的趋势,并据材料三概括其原因。 (3)综合上述信息,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参考答案 1 C 2 B 3 B 4 C 5 D 6 A 7 D 8 C 9 D 10 A 11. (1)《南京条约》。 (2)坚持抗日,反对妥协投降;华侨的大力支持。 (3)厦门开埠早,与外国交往密切,厦门地处侨乡,有利于吸引侨资。 12. (1)生产力的提高、商品经济的发展,制造业的兴旺。 ( 2)城市人口不断增长;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3)科学技术推动社会生活的变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