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江苏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
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图 1 为四幅景观图。读图完成第 1 题。
1.主要由风力作用形成的景观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图 2 为“2009 年 7 月 22 日日全食发生时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示意图”。
读完图完成 2-4 题。
B.2 级
D.4 级
B.乙处
D.丁处
2、以图中天体为中心天体的天体系统有
A1 级
C.3 级
3、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
轨道上的位置。北半球夏至时,地球位于
A.甲处
C.丙处
4、月球上没有生命物质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 与太阳距离太远
B. B、宇宙环境不安全
C、没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D、没有昼夜更替现象
图 3 为“北京时间 2010 年 1 月 13 日 5 时 53 分海地(西五区)地震示意图”。
读图完成 5-7 题。
5、此次地震发生时,当地的时区是
A、12 日 4 时 53 分
B、12 日 16 时 53 分
C、13 日 2 时 53 分
D、13 日 18 时 53 分
6、此次地震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
C、海啸侵袭
B、火山喷发
D、修建水库
7、为尽快获取地震影响范围和破坏程度的信息,宜选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图 4 为“①②③④四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 8-9 题
8、在四地中,四季变化最显著的是
A、①地
C、③地
B、②地
D、④地
9、②地较④地年平均气温高,其主要原因是②地
A、陆地面积较广
C、晴天日数较多
B、自转速度较快
D、太阳高度较大
图 5 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 10~11 题。
10.P 地的气候特点是
A.温和湿润
B.寒冷干燥
C.高温多雨
D.炎热干燥
11.Q 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A.暖湿的中纬西风
C.干冷的极地东风
图 6 为“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示意图”。读图完
B.干冷的中纬西风
D.冷湿的极地东风
成 12~13 题。
12.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圈层依次是
A.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B.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C.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D.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13.水循环
A.使全球水资源空间分布趋于平衡
B.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使地球表面总体趋于起伏不平
D.促进全球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图 7 为“某海域大洋环流模式示意图”,图中箭头
表示西风带的盛行风向。读图完成 14~15 题。
14.该海域可能是
A.北半球中高纬海域
B.南半球中高纬海域
C.北半球中低纬海域
D.南半球中低纬海域
15.甲洋流对延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增湿
D.降温减湿
图 8 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16~17 题。
16.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
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整体性特征
17.甲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较丁山地复杂,其主要原因是甲山地
A.海拔较高
C.降水较多
B.纬度较低
D.距海较远
据国家统计局《2009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 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
为 5.05‰,60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 1.77 亿。图 9 为“四种人口增长状况柱状图”。据此完
成 18~19 题。
18.与我国目前人口增长状况相符的是
A.甲
C.丙
B.乙
D.丁
19.根据人口发展状况,我国应
A.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
B.加大自然资源开发力度
C.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D.大力提高农业人口比重
下表为“四聚落服务职能情况表”,表中“√”表示聚落具有的职务职能。据此完成第 20
题
零售
类 型
甲聚落
乙聚落
丙聚落
日用品
中级消费品
高档消费品
√
√
√
√
√
√
√
√
丁聚落
√
√
√
√
学校
特殊定做商品
小学
中学
地方性大学
重点大学
√
√
√
√
√
√
√
√
20.等级最高的聚落是
A.甲
B. 乙
C. 丙
D. 丁
图 10 为“某农业生产活动场景图”。读图完成 21~22 题。
21.以图示农业生产活动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乳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水稻种植业
22.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A.生产规模大
C.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产品商品率高
D.机械化水平高
图 11 为“某企业在四地生产同一种产品成本结构比较
图”。读图完成 23~24 题。
23.在四地中,距市场最近的可能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4.该企业最有可能属于
A.钢铁工业
C. 制糖工业
B.石化工业
D.棉纺工业
2009 年 12 月 7 日至 18 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发展低碳经济成
为各国的共识。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据此完成
25~26 题。
25.发展低碳经济最主要是为了应对
A.臭氧层变薄
C.酸雨扩散
B.全球变暖
D.地震频发
26.与传统经济模相比,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是
①提高能源利用率
②开发清洁能源 ③禁止 2CO 的排放 ④追求绿色 GDP
C.①②④
A.①②③
图 12 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在中国大陆部分投资示意
B.②③④
D.①③④
图”。读图完成 27~28 题。
27.图示地理现象属于
A.工业集聚
B.产业转移
C.资源调配
D.劳动力转移
28.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不断在中国投资建厂,最主要
的原因是中国
A. 资金充足
B. 技术先进
C. 交通便利
D. 市场广阔
图 13 为“我国局部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29~30 题。
29.当前,甲、乙、丙三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分别是
A.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减少
C.森林减少、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D.土地荒漠化、森林减少、水土流失
30.乙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A.开辟水资源,合理灌溉
B.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保护草场,合理放牧
D.合理采伐,及时抚育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土(本部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31.地球自转的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级递减。
32.太阳黑子增多的年份,耀斑相应减少。
33.海拔越高,太阳辐射越强,大气保温作用越显著。
34.随着科技的发展,地形对交通线路布局的影响不断减弱。
35.若某地区的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相当,则表明该地区人地关系协调。
36.地域文化会对城市空间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
37.工业集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8.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明确的界线。
39.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内容包括防洪、发电和航运三个方面。
40.“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反映了农业生产因地制宜的思想。
三、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本部分 4 大题,共 30 分)
41.图 14 位“2010 年 2 月 16 日 14 时局部地区
海平面等压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受
控制,天气以
(2)P、Q 两处相比,此时气温较高的事
(阴或晴)为主。
气压
,易出现降水的是
。
(3)该季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盛行
风(风向),气候特征是
。该地气候类型
。
成的根本原因是
42.图 15 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
下列问题。(6 分)
(1)M 处的地质构造是
主要原因是
(2)N 处岩石主要是由 (地质作用)形成的,
在其影响下,附近的岩石可能转变为
石。
(3)有人提议在 P 处河流上修建水库,你认为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此处形成山岭的
。
岩
。
43.图 16 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 分)
(1)从城市功能分区来看,该市用地面积最大的是
(2)在①、②、③三处中,最有可能属于高级住宅区的是
(3)该市工业区主要沿
展主要是为了
及
。
布局。工业区不断向城市外围扩
,地租最高的是
。
,理由是
。
44.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
,全长 1318km,预计 2010 年年底全线贯通。图 17
为“我国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9 分
(1) 图示南北不地区可实现自然资源的优势互补。北调的资源
工程实现;大量南运的资源是
主要是
,可通过
,主要利用的运输方式是
和
。
(2)近年来,A 地区的商品粮基地为下降,其主要原因
是
(3)试简述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
。
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