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年河南省郑州市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资料共8页,全文预览结束
2020 年河南省郑州市小升初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 10 题;共 30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搀扶(chān) 初旬(xún) 僧人(sēng) 泪潸潸(shān) B. 翡翠(fěi) 倔强(qiǎng) 姓阁(yán) 娱乐(yú) C. 弓缴(jiǎo) 榛子(zhēn) 押解(yā) 炊烟(chuī) D. 娴熟(xián) 敦厚(dūn) 鼎足(dǐng) 因为(wéi) 【答案】 A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 眨眼 间断 一律 留落 C. 明眉 避免 法庭 革命 【答案】 D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B. 染缸 优伤 理智 徘徊 D. 惊惶 制度 实验 唯恐 A. “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 B. 卖火柴的小女孩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C. 鲁滨逊是英国人,他喜欢冒险,非常希望走遍天涯海角。 D. 在半路上遇到了一条红花带者黑色斑纹的蛇。她吓得从容镇定。 【答案】 D 4.以下词语不是形容词的是( ) A. 鲜艳 【答案】 C B. 碧绿 C. 拥戴 D. 澄澈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大概是一场梦,一种幻觉吧!”他想:“过一会儿我肯定还会再变成一个人。” B. 街道上就挤满了衣衫不整却欣喜若狂的人,他们高声喊着:“快来看!找到他俩了!” C.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D. 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去吗?去吧?走吧?怎么还不走啊?走吧..... 【答案】 B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B. 爷爷经常回忆过去的有趣的往事。 C. 寒假快结束了,我基本上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全部完成了。 D. 读了《鲁滨逊漂流记》,你对荒岛上的经历一定很感兴趣。 【答案】 A 7.下面文学常识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京的春节》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北京人,满族。著作有话剧《龙须沟》《骆驼 祥子》,小说《四世同堂》《茶馆》等。 B. 《穷人》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他是乌克兰人,“穷人”指生活贫困受苦的人。课文赞 扬了主人公桑娜虽穷,但有一颗善良、淳朴的美好心灵。 C.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一诗选自《古诗十九首》,在这里作者引用了牛郎、织女 的传说。 D. 《学奕》是孟子的作品,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是我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人 物,被人尊称为“亚圣",后世將他与孔融合称“孔孟”。 【答案】 C 8.默写。 (1)________,轻烟散入五侯家。 (2)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 (3)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描写了明月升起惊吓了喜鹃,蝉还在清风中歌唱 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浪淘沙》中,诗人运用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表示要乘风破浪,直到牵牛织 女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江上渔者》描绘了在风波浪涛之中,渔民驾驶小船辛辛苦苦捕获肥美的鲈鱼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 (6)“乡思”是古代文人墨客写诗作赋的一个重要主题,在许多诗词中都流露出作者的离愁 别绪。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清朝 诗人纳兰性德也在《长相思》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委婉地表达了这种情感。 【答案】 (1)日暮汉宫传蜡烛 (2)望湖楼下水如天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4)如今直上银河上;同到牵牛织女家 (5)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9.名著阅读。 (1)《三国演义》这本书的作者是________ (2)《三国演义》中刘关张三顾茅庐请的是________(填人名);在赤壁大战中被烧得大败而 逃的是________(填人名)。 【答案】 (1)罗贯中 (2)诸葛亮;曹操 10.综合性学习。 (1)仿写句子,在下面两句的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 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将好好欣赏黎明时飘着的红紫红紫的朝霞。 假如________,________。 假如________,________。 (2)将下面诗歌补充完整,最恰当的一项是( ) 大漠沙如雪,___________。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A.长河泛孤舟 B.燕山月似钩 C.明月照西楼 D.长城月如钩 (3)古代诗歌中,有许多与传统节日有关的名篇佳作,它构成了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你写出与下列古代诗歌名句相对应的传统节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________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________ 【答案】 (1)给我三天光明;我将好好欣赏秋日黄昏时点点归巢的寒鸦;给我三天光明; 我将好好欣赏夏日的夜晚里繁星点点的星空 (2)B (3)清明节;中秋节 二、阅读理解。(共 4 题;共 39 分) 1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习题。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②长征人未还。 但使②龙城③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①万里:形容路途遥远,是虚数。②但使:只要。 ③龙城:卢龙镇,在今河北省,泛指 边关。④飞将:指汉代名将李广 (1)这是一首________(填题材)诗。 (2)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名将李广的怀念,指责了诗人所处时代守边将领无能,期 盼良將,驱除敌人,保卫边疆。 B.首句借对历史的缅怀写出了眼前的景象;第二句写远征将士的艰辛与痛苦,”人未还”三 个字表达了诗人对将士的关切和同情。 C.三、四句借西汉名将李广威震边关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当时守卫边疆的不满。 D.本诗语意含蓄,情感深切,句中的“长征"和后来红军行走的是同一条路线。 (3)我们曾经学过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请写出诗中送别的千古名句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边塞 (2)D (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2.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习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 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于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 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 不义之物,不入于馆②。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 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③曰:“宜 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②馆:这里指家。③《诗》:这里指《诗经》。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________ ②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________ ③与人期行,相委而去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待君久不至,已去。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 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答案】 (1)①相约同行;②才;③舍弃 (2)①(我的父亲)等您等了很久您都没来,已经离开了。②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 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3)甲文:做人要讲诚信;乙文: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尽孝。 两个人的共同点:虚心接 受批评,知错就改。 1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习题。 金蝉脱壳 蝉的蛴螬,初次出现在地面上时,常常在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地点脱掉身上的皮— —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叶,或者一枝灌木枝——找到后,它就爬上去,用前足 的爪紧紧地握住,丝毫不动。 于是它外层的皮开始由背上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蝉。当时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 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翅膀。此时,除掉身体的最后尖端,身体已完全蜕出了。 然后,它会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身体腾起在空中,只有一点固着在旧皮上,翻转身 体,使头向下,花纹满布的翼,向外伸直,尽力张开。于是用一种差不多看不清的动作,又尽 力将身体翻上来,并且前爪钩住它的空皮,用这种运动,把身体的尖端从鞘中脱出,全部的过 程大约需要半个小时。 在短时期内,这个刚被释放的蝉,还不十分强壮。它那柔软的身体,在还没具有足够的 力气和美丽的颜色以前,必须在日光和空气中好好地沐浴。它只用前爪挂在已脱下的壳上, 摇摆于微风中,依然很脆弱,依然是绿色的。直到棕色的色彩出现,才同平常的蝉一样。假定 它在早晨九点钟取得树枝,大概在十二点半,弃下它的皮飞去。那壳有时挂在枝上有一两月之 久。 (节选《昆虫记》) (1)读选文第二自然段,金蝉脱壳的过程:背部裂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近义词。 附近——________ 依然——________ 大约——________
(3)“全部的过程大约需要半个小时”中的“大约"能否换成“一定”?为什么? (4)从《昆虫记》中,我们了解到小小金蝉的生命是如此的柔弱,在地下四年的翘首期盼, 终究如凤凰涅槃般脱壳而出,但仅仅重见光明四个星期。你们从蝉身上悟出了什么道理? 【答案】 (1)头先出来;吸管和前腿出来;后腿和翅膀出来 (2)临近;依旧;大概 (3)不能换,因为“大约”表示估计,这是金蝉脱壳的过程大概的时间,并不是确切时间, “一定”表示必须那个时间不能改变,这违背了自然事物的规律。 (4)蝉和我们的生命都是短暂的,我们都是这地球.上的匆匆过客,而我们要绽放精彩的瞬间, 生命虽卑微,但我们要快乐、健康、顽强地生活。 14.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习题。 秋思 梁衡 ①月里有机会到吕梁山中去。一进到山的峰谷间,秋浓如酒,色艳醉人。长年生活在 城市里的人,真不知道大自然原来是这样地换着时装。这山。原该是(甲)着一件绿裳的吧, 而这时,却(乙)上了一层花毯,那绒绒的灌木、齐齐的庄禾、蔚蔚的森林,成堆成簇,如烟 如织,一起(丙)成了一幅五光十色的大图案。 ②这花毯中最耀眼的就是紅色。坡坡洼洼,全都让红墨浸了个透。你看那殷红的橡 树、干红的山楂、血红的龙柏,还有那些红枣、红辣椒、红金瓜、红柿子等,都珍珠玛瑙似的 闪着红光。最好看的是荞麦,从根到梢一色娇红,齐刷刷地立在地里,远远望去就如山腰里 挂下一方红毡。此时,点缀这紅色世界的还有黄和绿。山坡上偶有几株大杨树矗立着,像把 金色的大扫帚,把蓝天扫得活净如镜。镜中又映出那些松柏林,在这一派暄热的色彩中泛着 冷绿,更村出这平酽酽的秋色。金风吹起,那虹波綠浪便翻山压谷地向天边滚去。登高远望, 只见紫烟漫漫,红光蒙蒙,好一个热烈、浓艳的世界。 ③我奇怪,这秋色为什么红得这么深浓。林业工作者告诉我,这万山一片在春之初也 是翠绿鹅黄,一色新嫩。以后栉风沐雨,承受太阳的光热,吸吮大地的养分,就由浅而深,如 黛如墨;再渐黃而红,如火如丹。就说这红枣吧,春天里繁花满枝,秋时能成果的也不过千分 之二三,要经过多少场风吹雨打、蜂采蝶传,才得收获那由绿而红,一粒拇指肚大的红果,这其 中浓缩了造物者多少的心血。那满山火红的枫叶则是因为她的叶绿素已经用完,显红色的花 青素已经出现。这是一年来完成了任务的讯号,是骄傲与胜利的标志。 ④本来,四时不同,爱者各异。人们大都是用自己的心情去体贴那无言的自然。所以 春花灼灼,难免林小姐葬花之悲;秋色似水,亦有欧阳修夜读之凉。其实顺着自然之理,倒应 是另一种感慨。芳草萋萋,杨柳依依,春景给人的是勃发的踊跃之情,是幻想,是憧憬,是出航 时的眺望;天高云淡,万山红遍,秋色给人的是深沉的思索,是收获,是胜利,是到达彼岸后的 欢乐。一个人只要是献身于一种事业,一步步地有所前进,他的感情就应该和这大自然一样
的充实。我站在这秋的山巅,遥望那远处春天曾走过的小路,不觉想起保尔在晚年关于年华 的那段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忆往事, 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生活庸俗而羞愧;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 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我想,不管是少 年、青年还是中年人,都请来这大自然的秋色中放眼一望吧。她教你思考怎样生活,怎样去 创造人生。 (1)下列词语中,填在第一自然段甲、乙、丙三处横线上最恰当的字分别是哪个? 穿/披 盖/铺 拼/组 甲:________ 乙:________ 丙:________ (2)作者是抓住吕梁山秋景的什么特征来描写的? (3)第②段“坡坡洼洼,全都让红墨浸了个透”和“点缀这红色世界的还有黄和绿”,两种 说法不矛盾吗?为什么? (4)第②段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有很多,请找出一个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分析这种修辞手 法的表达效果。 (5)第③段"这其中浓缩了造物者多少的心血”,其中“造物者“指的是什么? (6)本文对“大自然的秋色”展开了生动的描绘,请根据你的积累写出连续两句与“秋” 相关的古诗词。 【答案】 (1)甲:披;乙:铺;丙:拼 (2)热烈、浓艳。 (3)不矛盾,作者写的黄和绿,采用的是衬托的方法,突出秋色的热烈、浓艳。 (4)山坡上偶有几株大杨树矗立着,像把金色的大扫帚,把蓝天扫得洁净如镜。用了比喻, 将大杨树比作金色的大扫帚,写出秋天到来以后杨树叶子变成金黄色的状态。 (5)辛勤的劳动者及大自然的风雨、阳光、蜂蝶。 (6)任何两句写秋天的诗词都可以,例如刘禹锡的《秋词》: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三、习作百花园。(共 1 题;共 50 分) 15. 春天冰雪融化,夏天绿树成荫,秋天桂花飘香,冬天北风呼啸。每个季节都有 不同的风景,甚至每个季节的风景差异很大,如:旭日东升、溪水潺潺、朝霞满天..... 请以“………..季的美景”为题写一篇习作,把你眼中的美景介绍给大家。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按照写作顺序(空间、方位、时间、移步换形等),把事物写完 整。字数 400 字以上。 【答案】 春天的美景 春姑娘来了,她脱下雪白的棉袄,换上了一身绿色的新装,霎时,森林里的景 色变得美丽极了!绿树、绿草,一片绿色的世界!有松树、杨树、柳树和银杏树。我喜欢柳 树,因为柳姑娘的辫子很长,她把头发伸进水里,经清澈的湖水一洗,就更加碧绿、更加美 丽了。绿色的水里倒映出柳树多姿的身影和远处几座连绵不断的青山,哇!青山绿水,真像 一幅优美的山水画。 森林里的小草也探出了小脑袋,四处张望着,好象在企盼快快长大!绿莹莹的地毯上 有许多颜色各异、形状各异的花儿,有山菊、野菊、山茶、玫瑰,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的 花儿。五颜六色、色彩斑斓,有红色的、黄色的、粉红色的、橘黄色的、紫红色的等等。玫 瑰花是红色的,周边有四个花瓣合拢着,它的周身都长满刺,你可千万不能碰,不然它会刺 得你鲜血直流。野菊花是白色的,约有九个花瓣儿,里面是几个白色的小圆圈,像小眼睛, 又像是天上的繁星一眨一眨的。菊花是黄色的,金灿灿的,像一位全身穿着黄衣服的小女孩, 在周围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美丽,真是“花儿虽美,也要绿叶扶持”。 小鱼儿在水中快活的游来游去,小蝴蝶也在花儿上飞来飞去,辛勤的传播着花粉,像 是在迎接春天,小鸟儿在枝头上喳喳的叫个不停,也像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森林里的景色真美呀!此情此景,让我着迷!让我幻想!催我奋进!“一年之计在于春”, 我决心要努力学习把我们祖国这个大森林装扮得更加美丽!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