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卷
(全卷两个大题,共 29 个小题,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
注意事项:
分钟)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
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 I 卷(选择题,共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境内发现的距今约 170 万年的原始人类是( )
A.元谋人
C.山顶洞人
B.北京人
D.河姆渡人
2.《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都城的繁荣景象,其作者是( )
B.吴道子
D.赵孟頫
A.顾恺之
C.张择端
3.与图 1 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
是( )
A.戚继光
B.雅克萨之战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左宗棠收复新疆
4.清朝末年,有一个学者买了一味叫“龙骨”的中药,发现上面有
刻画符号,经研究这是一种古代文字。这种文字被称为( )
A.隶书
C.小篆
B.金文
D.甲骨文
5.“八国联合军队由英国海军将领西摩尔,……联军攻占北京,慈
禧带着光绪帝逃往西安。北事 件以清王朝战败,并赔款 4.5 亿两白银
为终。”该材料所涉及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B.《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6.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 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C.七七事变
B.西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7.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曾写下“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
江”的诗句。与这一诗句有关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B.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8.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明确提出的主张是( )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9.建国初期,捍卫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保卫了国家独立,提高了中
国国际地位的事件是( )
A.《共同纲领》的颁布
C.西藏和平解放
B.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
10.近年来,小汽车已进入中国的许多普通家庭,大大便利了人们的
出行。新中国汽车制造业兴起于( )
A.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1.有资料表明,十年“文革”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 5000 亿元,这
超过了建国后 30 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 映出 文化大革命
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
A.民主与法制遭到践踏
B.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
C.各级政府机构瘫 痪
D.科学文化教育事业遭到摧残
12.图 2 为 1955 年万隆会议期间,各国代表争相请周恩来签名的情
景。该情景出现的原因是( )
A.中国国力强大
B.与会各国赞成社会主义
C.周恩来“求同存异”方针得到
广泛
赞同
D.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席位
13.一位美国学者在《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使饥
饿的威胁在退却,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营养充足的世界。”这位
美国学者评价的是( )
A.邓稼先
C.袁隆平
B.王进喜
D.雷锋
14.古代人类文明的产生与河流息息相关。以下文明成果属于两河流
域的是( )
A.金字塔
C.司母戊鼎盛
B.《荷马史诗》
D.《汉谟拉比法典》
15.图 3 是一幅世界名画。画中的人正对你微笑,
人物眼神温柔、宁静,充满着期待和生命力。
下列选项与这幅名画匹配的是( )
A.《神曲》——但丁
B.《向日葵》——梵高
C.《蒙娜丽莎》——达·芬奇
D.《英雄交响曲》——贝多芬
16.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英国议会”“英国王权”
“君主立宪”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法律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C.《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D.《拿破仑法典》
17.有人比喻英国“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
泰晤士河中。”这句话提示了( )
A.英国在北美进行殖民统治
B.英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
C.法国在印度进行殖民掠夺
D.欧洲殖民者在美洲疯狂屠杀
印第安人
18.有人说林肯拯救了美国,这是因为他( )
A.维护了国家统一
B.领导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C.领导了独立战争
D.领导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
19.“3 月 5 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怀着尊敬和感
激注视亚历山大二世的画像……人们在这里或那里大声读着声
明。我不断听到诸如‘自由法令’和‘自由’等词汇”。材料反
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伯里克利改革
B.查理·马特改革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
20.“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
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
明我们错了。”为纠正材料所叙述的错误,列宁采取的重大举措
是( )
A.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实行新经济政策
C.实施第二个五年计划
D.实行农业集体化
21.1921 年—1922 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
A.欧洲的统治秩序
B.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C.美洲的统治秩序
D.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22.有位著名的生物学家以充分的事实证明了物种的可能性,并以自
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生物的进化,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
“物种不变论”,从而完整地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他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伏尔泰
23.促使日本经济在“二战”后高速发展的原因有( )
①美国的扶植
②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③重视科技和人才培养
④实施“产业复兴法”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24.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
A.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B.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C.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25.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社会到来的主要标
志是( )
A.蒸汽机的应用
B.原子能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C.电力的广泛应用
D.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50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26 题 10 分,第 27 题 14 分,第
28 题 12 分,第 29 题 14 分,共 50 分。)
26.(1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有位唐朝名僧爱日本僧人礼请,率弟子、工匠等,前后 5
次东渡,均告失败。第六次东渡终于成功。他到达日本后,受到
日本天皇和人民的热烈欢迎,政府为他在平城京都建了一座名为
“唐招提寺”的寺院,供其讲经传道。他在 日本除了传布佛教外,
还将盛唐的医药知识、建筑艺术、书法绘画等介绍到日本。
材料三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
来更加频繁,许多希腊商人、士兵、学者和移民来到西亚、埃及,
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 同时也从东方汲
取了不少文化养分。
(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这条通
道被人们称为什么?开通于哪个朝代?(3 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名僧”是谁?他在日本受到尊崇
的原因是什么?(3 分)
(3)材料三是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的?(2 分)
(4)根据以上材料,说一说古代人类交往的方式有哪两种?(2
分)
27.(1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 — 李
鸿章
材料二 张謇是江苏南通人。他从小勤奋读书,1894 年考中状元。
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深深刺激了他,于是决定弃官经商,走“实
业救国”和“教育救国”之路,由一个旧官僚逐渐转变成一个爱
国实业家。他回到家乡后,手中既无资金也无设备,他奔走于官
府与民间筹集资金我,但有钱人推三阻四,政府官员态度冷淡,
他饱尝人间冷暖。1899 年大生纱厂终于建成。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
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