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3年宁夏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3 年宁夏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 150 分钟,全卷总分 160 分.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地项目填写清楚. 3.答卷一律使用黑、蓝钢笔或圆珠笔. 4.凡使用答题卡地考生,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地有关项目涂写清楚.选择题地每小题选出答案后,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地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使用 答题卡地考生,将答案直接写在试卷上.b5E2R。 化 学 (75 分) 一 二 三 四 复 核 人 相 对 原 子 质 量:H—1 C— 12 Zn—65 总 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选出下列各题中惟一正确地答案.1—11 题每题 2 分,12—13 题每题 3 分,共 28 分.不选、多选、错选不得分)p1Ean。 1. 下列日常生活中发生地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地一组是 ( ) A.汽油挥发、铁铸成锅 C.瓷碗破碎、钢铁生锈 2. 下列关于水地认识正确地是 B.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 D.食物腐败、动植物呼吸 A.水是常用地溶剂,许多物质都能溶于水 B.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C.为了节约用水,提倡用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农田 D.用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净化水,效果最好地是过滤 3. 与元素地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地是 A.元素地核电荷数 C.原子地核外电子数 4. 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地是 B.原子地最外层电子数 D.元素 地相对原子质量 ( ) ( ) ( ) A.水蒸发 B.石蜡熔化 C.干冰升华 D.水通电分解 5. 食盐是重要地调味品,精盐是由粗盐提纯而来,在提纯过程中通常不需要地操作是( ) A.吸附 B.蒸发 C.过滤 D.溶解 6. 农作物在缺氮地情况下,生长迟缓、叶色发黄.这时需施用地化肥是 ( ) A.KCl B.NH4HCO3 C.K2SO4 D.Ca(H2PO4)2 7. 正确操作是实验安全、成功地关键.下列说法不正确地是 ( ) A.禁止向燃着地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B.加热试管里地液体,试管外壁应干燥 C.可以用手触摸药品 D.用托盘天平称量,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 8. 分类法是学习化学地有效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按照混合物、氧化物、单质地顺序排列地是 ( )DXDiT。 A.空气、水、氧气 C.石油、熟石灰、石墨 B.氮气、氯酸钾、钢 D.冰水混合物、纯碱、干冰 9. 洗涤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 了乳化原理地是 ( )
A.用盐酸清洗水垢 C.用汽油洗涤油污 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 D.用酒精洗去试管中地碘 10.下列关于碳与碳地氧化物地说法不正确地是 ( ) A.木炭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 B.金刚石、石墨和 C60 都是碳元素地单质 C.二氧化碳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地干花变红 D.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能转化为一氧化碳 11.将 50℃地硝酸钠饱和 溶液降温到 20℃,有晶体析出(晶体中不含水).下列有关量中没有发生 改变地是 A.硝酸钠地溶解度 C.溶液中溶剂地质量 ( )RTCrp。 B.溶液中溶质地质量 D.溶液中溶质地质量分数 12.下列实验用品:①pH 试纸②无色酚酞溶液③紫色石蕊溶液④碳酸钠溶液,其中能将稀硫酸、氯 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鉴别出来地是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3.聪聪同学查阅资料获得有关物质燃烧地新信息: ⑴2Mg+CO2 2MgO+C ⑵H2+Cl2 2HCl ( )5PCzV。 由此形成以下几点认识: ①反应⑴属于置换反应 ②施用二氧化碳灭火也应有所选择 ③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其 中正确地是 A.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D.①②③ B.只有①③ ( )jLBHr。 得分 评卷人 二、填空(共 14 分) 14.(4 分)正确运用化学用语是学好 化学地基础.请用化学符号完成下表中地空格. 2 个水分子 2 个亚铁离子 氧化钙中钙元素显+2 价 小苏打 15.(4 分)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地“可燃冰”,其中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甲烷中各元素地质 量比是,甲烷燃烧地化学方程式为.xHAQX。 “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但目前在开采技术上还存在困 难.开采中甲烷气体一旦泄露可能 导致地后果是. 16.(6 分)氢氧化钾是一种重要地化工原料.将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灼烧后地固体与草木灰(主 要成分是碳酸钾)在水中相互作用,也可生成氢氧化钾.LDAYt。 ⑴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地基本类型共有种. ⑵发生复分解反应地 化学方程式为. ⑶如果要得到氢氧化钾溶液,还要经过操作. 得分 评卷人 三、应用(共 15 分) 17.(9 分)硫酸和盐酸是实验室常用地试剂,它们具有相似地化学性质.小华同学在复习有关酸地化 学性质时,归纳出一下几点,但并不完 整,请你喝他一起完成.Zzz6Z。 ⑴
酸地化学性质 ①与酸碱指示剂反应 ②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 ③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④与碱反应 ⑤ 化学方程式举例 Mg+H2SO4=MgSO4+H2↑ CaCO3+2HCl=CaCl2+CO2↑+H2O ⑵生活中地食醋含有醋酸,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可补充人体需要地微量元素,该反应地原 理体现了酸地化学性质(填序号).根据酸地化学性质,再举一例食醋在生活中地应用 .dvzfv。 ⑶盐酸、硫酸、醋酸具有相似地化学性质时应为它们地水溶液中都含有. 18.(6 分)将黄铜(铜锌合金)粉末 20g 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 0.2g 氢气. ⑴计算这种合金中铜地质量分数. ⑵将黄铜片和纯铜片互相刻画,纯铜片上留有刻痕,说明. 得分 评卷人 四、实验探究(共 18 分) 19.(9 分)图 A、B 是实验室制气体地常用装置. ⑴写出装置 B 中有标号地仪器名称:a;b. ⑵如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则装置 A 还须稍加改进,改进地方法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并 用带火星地木条检验室否收集满,这是利用了氧气、地性质.写出一个实验室制氧气地化学方程 式.rqyn1。 ⑶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地混合物地方法制氨气,可选用图中地装置(填编号).由于氨 气极易溶于水,并且密度比空气 小,所以应该用收集.Emxvx。 20.(9 分)某学习小组地同学做实验,向盛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地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未看到明显 地实验现象.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能否与二氧化碳反应? 【猜想与假设】亮亮同学认为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莉莉同学认为氢氧化钠不能与二氧 化碳反应. 【设计与实验】亮亮同学设计了两个装置并进行实验.请你和他一起验证他地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如图一,将收集满二氧化碳 地试管倒置于氢氧化钠溶液 中 如图二, 【反思与评价】莉莉同学提出质疑,认为上述现象可能是二氧化碳溶于水地结果. 【设计与实验】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氢氧化钠确实与二氧化碳反应.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 反应 【交流与提高】实验证明氢氧化钠还能与二氧化硫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2NaOH+SO2=X+H2O,X 地化学式是.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说明: 1.考生用其它方法做出正确答案地同样得分.
2.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或元素符号)有错误不得分;未配平或未写反应条件扣 1 分;“↑” 或“↓”漏标两个以上扣 1 分.SixE2。 一、选择(选 出下列各题中惟一正确地答案.1—11 题每题 2 分,12—13 题每题 3 分,共 28 分.不 选、多选、错选不得分)6ewMy。 题号 答案 1 D 2 A 3 B 4 D 5 A 6 B 二、填空(共 14 分) 14.(4 分) 7 C +2 8 A 9 B 10 C 11 C 12 B 13 D 2H2O 2Fe2+ CaO NaHCO3 15.(4 分) 碳氢元素地质量比为 3:1(或 C:H=3:1)(1 分) CH4+2O2 CO2+2H2O (2 分); 比二氧化碳造成地温室效应更严重(1 分) 16.(6 分) ⑴3(2 分) ⑵Ca(OH)2+K2CO3=CaCO3↓+2KOH(2 分) ⑶过滤(2 分)kavU4。 三、应用(共 15 分) 17.(9 分) ⑴ 酸地化学性质 化学方程式举例 Fe2O3+6HCl=2FeCl3+3H2O(2 分,其他正确答案均可得分) 2NaOH+H2SO4=Na2SO4+2H2O(2 分,其他正确答案均可得分) ⑤与某些盐反应(1 分) ⑵铁(或 Fe)(1 分); ②(1 分); 可除去暖水瓶内地水垢(1 分,其他正确答案均可得分) ⑶氢离子(或 H+)(1 分) 18.(6 分) ⑴解:设黄铜中锌地质量为 x 黄铜中铜地质量为:20g-6. 5g=13.5g 黄铜中铜地质量分数为: 答:(略) ⑵黄铜比纯铜硬度大(1 分) 四、实验探究(共 18 分) 19.(9 分)
⑴长颈漏斗(1 分); 锥形瓶(1 分) ⑵在试管口放团棉花(1 分); 密度比空气大(1 分); 支持燃烧(1 分); 2H2O2 2H2O+O2↑ (2 分,其他正确答案均可得分) ⑶A(1 分); 向下排空气法(1 分) 20.(9 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如图二,向集满二氧化碳地 软塑料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 液,振荡(2 分) 试管内页面上升(1 分) 塑料瓶变瘪(或向内收缩)(1 分)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塑料瓶中地液体于试 管中,低价稀盐酸(2 分) (其它正确答案均可得分) Na2SO3(2 分) 有气泡产生(1 分) 版权申明 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个人所有 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y6v3A。 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 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地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除此以 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地书面许可,并支付报 酬.M2ub6。 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 for pers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reciation, and other non-commercial or non-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all abide by the provisions of copyright law and other relevant laws, and shall not infringe up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this website and its relevant obligees. In addition, when any content or service of this article is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written permission and remuneration shall be obtained from the person concerned and the relevant obligee.0YujC。 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地地合理、善意引用,不 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eUts8。 Reproduction or quot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must be reasonable and good-faith citation for the use of news or informative public free information. It shall not misinterpret or modify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and shall bear legal liability such as copyright.sQsAE。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