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甘肃省金昌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2 分)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锌
B.石油
C.氧化镁
D.硝酸钾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
解答:解:A、锌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A 错;
B、石油中含有汽油、煤油、柴油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 B 正确;
C、氧化镁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C 错;
D、硝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 D 错.
故选 B.
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
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2.(2 分)下列生活用品所用的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保鲜膜
B.真丝围巾
C.麻布袋
D.木桶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塑料保鲜膜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B、真丝围巾是用真丝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C、麻布袋是用麻线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D、木桶是用木材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
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3.(2 分)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理性质的是(
)
A.用稀硫酸除去铁锈
B.用氢气作燃料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干冰人工降雨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
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
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用稀硫酸除去铁锈是利用硫酸与铁锈反应,将其除掉,利用了化学性质,故 A
错;
B、用氢气作燃料是利用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氢气燃烧生成水属于化学变化,所
以利用了化学性质,故 B 错;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了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利用了化学性质,故 C
错;
D、用干冰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空气中水蒸气冷凝成水
滴,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干冰的物理性质,故 D 正确.
故选 D.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4.(2 分)兰州市 2013 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 299 天,优良率达到了 81.92%.历
史性地退出了全国空气质量十大污染城市行列.现行空气质量日报中,未计入空气污染指数
项目的是(
)
A.S02
B.C02
C.N02
D.可吸入颗粒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目前国家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
颗粒物等.
解答:解:目前国家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
吸入颗粒物等.二氧化碳没有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
故选 B.
点评:根据污染指数项目所包括的项目进行分析就可做好此题.
5.(2 分)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的健康理念,中考期间,小明妈妈为他准备了一份午餐:
馒头、红烧肉、豆腐汤、炸鸡腿,你认为这份午餐搭配中还应添加下列食口中的(
)
A.黄瓜
B.牛奶
C.炒鸡蛋
D.烤野兔肉
考点:均衡营养与健康.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和合理膳食的原则,结合题中所给的食谱
判断所含的营养素以及缺少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结合题
意,馒头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红烧肉、豆腐汤、炸鸡腿含有蛋白质、油脂和无
机盐,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
的食物.
故选 A
点评:“吃得营养,吃出健康”是人类普遍的饮食追求,本题考查了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
同时告诫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营养物质的均衡搭配,要合理膳食.
6.(2 分)2014 年 4 月 14 日,科学家约翰•帕特森向人们展示了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原子手
表,它内置了一个芯片级的铯原子钟,每 1000 年仅有 1 秒的误差.已知这种铯原子核内质
子数为 55,相对原子质量为 133,则其核外电子数为(
)
A.188
B.78
C.55
D.23
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由于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铯原子核内质子数为 55,则其核外电子数
为 55.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
数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7.(2 分)下列图中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取用大理石
加热液体
测定溶液的 pH
稀释浓硫酸
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溶液的酸碱
度测定.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固体块状药品的取用方法分析;
B、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块状药品的取用方法:将试管横放,用镊子将药品放到试管口部,再将试管
竖起,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
过试管容积 ,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用 pH 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 pH 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
在干燥的 pH 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 pH.不能将 pH 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
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
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
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8.(2 分)如图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生成物全部为化合物
C.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未改变
D.该图示能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A、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种类及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
B、根据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
C、根据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分析原子的变化;
D、根据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反应的特点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
属于分解反应,故 A 正确;
B、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生成物中有一种物质的分子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属
于单质,故 B 错误;
C、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故 C 正确;
D、若图中的两种原子一种为氢原子、另一种为氧原子,则反应物为两个氢原子和两
个氧原子构成的双氧水分子,生成物为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水分子、两个
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则该反应为双氧水分解生成氧气的反应.故 D 正确.
故选:B.
点评: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
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这些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9.(2 分)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B.因为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C.因为 H2O 和 H2O2 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 CO2 和 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物质的元素组成;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A、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碳酸钠等盐溶液也显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C、H2O 和 H2O2 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因为碱溶液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碳酸钠等盐溶液也
显碱性,故选项推理错误.
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氧化物含有氧元素,
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 Ca(OH)2 等,故选项推理错误.
C、H2O 和 H2O2 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
选项推理错误.
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 CO2 和 H2O,CO2 和 H2O 中含有碳、氧、氢、三种元素,反应物氧
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蜡烛组成里
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的酸碱性、氧化物的特征、分子的基本性质、质量守恒
定律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2 分)下列鉴别物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试剂或方法
A
B
C
D
氯化钾与氯化铵固体
熟石灰、研磨
硝酸铵与食盐固体
水
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 酚酞溶液
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气体
澄清的石灰水
A.A
B.B
C.C
D.D
考点:铵态氮肥的检验;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
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解答:解:A、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会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而氯化钾没有,
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
B、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食盐固体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能出现两种明显
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
C、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出现两种明
显不同的现象,故不能鉴别.
D、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一氧化碳不能,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
的现象,可以鉴别.
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
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22 分)
11.(4 分)某市售天然矿泉水标签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钙离
子: Ca2+ ,硫酸根离子: SO4
2﹣ ,偏硅酸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 价: H2
O3 ,镁
离子与氯离子形成化学物的化学式: MgCl2 .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
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
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
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
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钙离子可表示为:Ca2+.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
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 个电荷时,1 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
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硫酸根离子分别可表示为:SO4
2﹣.
根据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
在前,数字在后,偏硅酸中硅元素的化合价显+4 价表示为:H2
O3 ;
在化合物中镁元素显+2 价,氯元素显﹣1 价的,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可表示为:
MgCl2;
故答案为:Ca2+;SO4
2﹣;H2
O3 ;MgCl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
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