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宁夏中卫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11 题每题 2 分,12-13 题每题 3 分,共 28 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 分)制造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能得到的是(
)
A.青铜剑
C.合成橡胶轮胎
B.大理石雕塑
D.高强度降落伞
2.(2 分)下列有关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氯原子得到一个电子成为阳离子
B.公园里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要保持水的化学性质,就必须保持水分子不变
D.氢原子和氧原子是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3.(2 分)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性质决定。下列物质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氢氧化钠作干燥剂
B.将氮气充入灯泡保护灯丝
C.用活性炭消除房间的异味
D.用干冰营造仙境般的舞台效果
4.(2 分)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黄河水过滤可得到纯净水
B.溶质质量分数为 95%的酒精溶液中溶质是水
C.地球表面约 71%被水覆盖,所以水资源不可能短缺
D.活性炭有净化水的作用,但不能将硬水转化为软水
5.(2 分)人类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其基本成分有六种,其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有(
)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6.(2 分)央视《新闻联播》2017 年 5 月 18 日报道:我国成为全球首个成功试开采“可燃
冰”的国家.“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化学式:CH4•8H2O),常温下可放出大
量甲烷,其分子呈笼状结构,犹如用水分子“纺织”的笼子,而每个笼子中“关”着一
个甲烷分子.下列有关甲烷水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烷水合物属于混合物
B.甲烷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160
C.一个甲烷水合物分子由 29 个原子构成
D.常温下甲烷水合物放出甲烷属于化学变化
7.(2 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将碳酸钠固体放入稀硫酸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B.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不到明显变化
C.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比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小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四氧化三铁固体
8.(2 分)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之一.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碳酸钠溶液的 pH>7,说明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B.加热石油可炼制出汽油、煤油等多种物质,所以石油炼制过程是分解反应
C.金属铝的表面在空气中被氧化可以保护里层的铝,所以金属铁也有类似的性质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某反应产物是硫酸铝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硫酸和氢氧化铝
9.(2 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与氧气接触的物质都会发生缓慢氧化
B.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都属于纯净物
C.敞口放置的浓盐酸和浓硫酸,其溶质质量分数都会减小
D.氯化铵和硫酸铵等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研磨,都可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0.(2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时,就发生燃烧
B.燃着的酒精灯被碰倒,引发酒精在桌面燃烧,可用湿布盖灭
C.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D.将木柴架空燃烧会更旺,原因是这样能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1.(2 分)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T2℃丙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变为不饱和溶液
B.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明显的是甲
C.T2℃甲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由 T2℃降到 T1℃,甲析出晶体的质量比乙的多
12.(3 分)某同学为了探究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将它们混合密闭
在一容器中,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检测其中部分物质的质量,并与加热前比较(见下
表).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甲
2
12
乙
30
2
丙
丁
6
x
3
3
A.x=24
B.丁可能是催化剂
C.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是 1:2
D.容器内发生的是分解反应
13.(3 分)如表表格中所选药品或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所选药品或方法
A
B
C
D
区分生石灰和碳酸钙
分别加入适量的水
除去 MgSO4 溶液中的硫酸
加入足量的氧化镁
鉴别 NaCl 溶液和 Ba(NO3)2 溶液
分别滴加 Na2SO4 溶液
除去二氧化硫中混有的氯化氢
将混合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A.A
B.B
C.C
D.D
二、填空(共 14 分)
14.(4 分)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请按下列要求写出化学符号.
(1)氧化镁
;
(2)三个铁离子
;
(3)酒精
;
(4)碳酸钠中钠元素是+1 价
.
15.(3 分)如图是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是
;
示意图中 x=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或“失”)电子。
16.(7 分)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装置图。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气体若选用 A 装置,除因为反应条件需要加热外,还因为
。写
一个用 A 装置制取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该气体可用 C 装置收集,检验是否收集
满的方法是
,证明该气体已收集满。
(2)气体 X 的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酸反应,可由一种固体物质与水反应生成。要得到
一瓶干燥的该气体,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填字母),可选用
做干燥剂。
气体 X 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X+5O2
4CO2+2H2O,则 X 的化学式是
。
三、应用(共 13 分)
17.(8 分)小明去年暑假随父母到南方旅游.江南水乡,烟雨蒙蒙,别有一番风景.
(1)小明发现,南方的公交车铁质部件的锈蚀情况明显比银川的严重.他感到奇怪,但
很快就明白了,原因是江南地区的
,铁更易锈蚀.钢铁材料锈蚀会造成很大损失,
写出一个在常温下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
(2)金属家族有众多“兄弟”.把形状、大小相同的铁、铜、铝三种洁净的金属,分别
放 入 溶 质 质 量 分 数 相 同 的 稀 盐 酸 中 , 反 应 最 为 剧 烈 的 金 属 是
, 不 反 应 的
是
,这反映出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差异很大.
(3)若要验证金属锌的活动性强弱在铝和铁之间,可选用
溶液,分别将铝和铁
放入其中观察.写出其中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5 分)实验室测定一瓶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取该稀硫酸 100g,加入足量的氯化
钡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 46.6g 沉淀.试计算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四、实验探究(共 20 分)
19.(8 分)县农业技术员在做土地调查时发现,喜耕田的承包地土壤呈酸性,建议他用熟
石灰改良.喜耕田在向地里抛撒熟石灰时,小明和小旭发现熟石灰有部分呈块状,认为
熟石灰已变质.于是他们取来一些样品,分别做实验验证.
(1)小明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滴加
,试管内有
产生.于是小明断定熟
石灰已变质.
(2)小旭也取少量样品放入烧杯,加入少量水,充分搅拌,过滤,向滤液中滴加
溶
液,滤液
.于是小旭断定熟石灰没有变质.
(3)小明的实验所依据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而小旭的结论依据是样品中仍然
存在
.
(4)根据小明和小旭的实验及结论,你的结论是
.
20.(12 分)化学课堂上,老师做了如图一的实验(网罩的作用是集中火焰,提高温度)。
(1)随着不断加热,试管①里逐渐有红色固体产生,化学方程式为 C+2CuO
2Cu+CO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
。同时试管②里的现象是
,化学
方程式为
。
(2)小明发现通入试管②里的气体有逸出液面的现象,怀疑试管①里还有其它气体生成,
比如一氧化碳。老师首先赞扬小明有科学的质疑精神,建议在化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展
开探究。请你也参与其中,一起探究。
【提出问题】碳还原氧化铜的反应还有一氧化碳生成吗?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没有一氧化碳生成;猜想二:还有一氧化碳生成
【设计方案】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设计出如图二实验。为了提高实验效果,小明加大
了反应物的用量。老师提示:先将两个开关都打开,再加热,反复挤压气球一会儿。老
师这样提示的目的是
。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先按老师的提示操作,加热一会
儿后,关闭开关 2.待充分反应,
关闭开关 1,停止加热。
逸出液面的气体不
是二氧化碳
逸出液面的气体是
一氧化碳。猜想二成
立。
【交流与提高】同学们通过对以上实验的讨论与分析,认为一氧化碳的产生至少源自两
个反应:一是试管内反应物直接反应生成;二是生成物又发生反应而生成。请你写出其
中一个化学方程式
。
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浓溶液吸收没有明显现象,同学们想进一步检验该反
应的生成物,可选用的药品有
(填序号)。
①酚酞溶液 ②氢氧化钙溶液 ③稀盐酸 ④锌粒 ⑤氯化钙溶液
【评价与反思】经过本次活动,同学们感到,正是因为小明具有
精神,我们这次
活动才有了更多、更新的收获。
2017 年宁夏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11 题每题 2 分,12-13 题每题 3 分,共 28 分.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2.A; 3.B; 4.D; 5.B; 6.A; 7.D; 8.A; 9.A; 10.B; 11.D; 12.C;
13.D;
二、填空(共 14 分)
14.MgO;3Fe3+;C2H5OH; 2CO3; 15.16;6;得; 16.反应物是固体;2KClO3
2KCl+3O2
↑;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BED;浓硫酸;C2H2;
三、应用(共 13 分)
17.空气湿度大;Fe2O3+6HCl═2FeCl3+3H2O;铝;铜;硫酸锌;2Al+3ZnSO4=Al2(SO4)3+3Zn;
18.
;
四、实验探究(共 20 分)
19.稀盐酸;气泡;酚酞;变成红色;CaCO3+2HCl=CaCl2+H2O+CO2↑;氢氧化钙;部分变质;
20.置换反应;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产生
爆炸;CO2+C
2CO;②③⑤;质疑;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日期:2019/4/25 15:23:44;用户:qgjyuser10060;邮箱:qgjyuser10060.21957750;学
号:21985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