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6新疆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资料共10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06 新疆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 一、正确选择(本大题共8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下表 相应的空格中;每题 3 分,满分 24 分.) 题号 选项 1 2 3 4 5 6 7 8 1.图(1)所示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 图(1) A B C D 2.一对酷爱运动的夫妇,让他们刚满周岁的孩子拼排 3 块分别写有“20”、“08”、“北京” 的字块.假如小孩将字块横着正排,则该小孩能够排成“2008 北京”或“北京 2008”的概 率是( 1 6 A. B. 1 3 C. D. 1 4 ) 1 2 3.一名宇航员向地球总站发回两组数据:甲、乙两颗行星的直径分别为 6.1 10 千米和 4 l′ l y 4 3 2 1 O 12 2 3 4 x 6.10 10 千米,这两组数据之间( 4 ) A.有差别 B.无差别 C.差别是 0.001 10 千米 4 D.差别是 100 千米 4.如图,把直线 l 向上平移 2 个单位得到直 线l′,则l′的表达式为( ) A. B. C. D. y y y y x 1 2 1 2   x 1 2 1 2    1  1 x  1 x  1 5.汽车以 72 千米/时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开向寂静的山谷,驾驶员揿一下喇叭,4 秒后 听到回响,这时汽车离山谷多远?已知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 340 米/秒.设听到回响 时,汽车离山谷 x 米,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 A. 2 x   C. 2 x   6.某公园计划砌一个形状如图(1)所示的喷水池,后来有人建议改为图(2)的形状,且 ) 4 340   4 340   4 340 4 340 B. 2 D. 2 x   x   4 20 4 72 4 72 4 20    
外圆的直径不变,喷水池边沿的宽度、高度不变,你认为砌喷水池的边沿( A.图(1)需要的材料多 B.图(2)需要的材料多 C.图(1)、图(2)需要的材料一样多 D.无法确定 ) 图(1) 第 6 题 图(2) 7.如图,等腰梯形 ABCD 下底与上底的差恰好等于腰长, DE ( A. 75° B. 60° C. 45° D.30° ) AB∥ .则 DEC∠ 等于 A D B E 第 7 题 B C A  O D CE 第 8 题 ) AO  ,彩电后背 AD ∠ ,则墙角 O 到前沿 BC 的距 8.如图是一台 54 英寸的大背投彩电放置在墙角的俯视图.设 DAO  平行于前沿 BC ,且与 BC 的距离为 60cm ,若 离OE 是( A.  60 100cos 60 100sin 100cm cm  cm  B.  C. 60 100 tan  cm  D.以上答案都不对 二、合理填空(本大题共有 4 题,每题 4 分,满分 16 分;其中超量分 4 分.) 9.某农场购置了甲、乙、丙三台打包机,同时分装质量相同的棉花,从它们各自分装的棉 花 包 中 随 机 抽 取 了 10 包 , 测 得 它 们 实 际 质 量 的 方 差 分 别 为 S 2 甲  2 11.05 S , 乙  2 7.96 S , 丙  16.32 .可以确定 打包机的质量最稳定. 10.如图,照相时为了把近处的较高物体照下来,常常保持镜头中心不动,使相机旋转一定 的 角 度 , 若 A 点 从 水 平 位 置 顺 时 针 旋 转 了 30 , 那 么 B 点 从 水 平 位 置 顺 时 针 旋 转 了 _________度. A B 第 10 题 C O B 第 11 题 A
11.林业工人为调查树木的生长情况,常用一种角卡为工具,可以很快测出大树的直径,其 工 作 原 理 如 图 所 示 . 现 已 知 _________米. ∠ BAC  53 8  ′, AB  0.5 米 , 则 这 棵 大 树 的 直 径 约 为 y 12.如图,一次函数 1 x   与反比例函数 1   的图象交于点 ( 2 1) A  ,, , ,则使 B (1  2) 2 x y 的 x 的取值范围是 2 . y 2 y 1 三、问题解答(本大题共 10 题,满分 64 分;超 量分 16 分,共 80 分) y 2 -2 A -2 O 2 B x 1 8    5) ≤ 3     3 x  1 ( 2 x 13.(6 分)解不等式组 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并把解集 第 12 题 14.(6 分)如图,数轴上点 A 表示 2 ,点 A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 B ,设点 B 所表示的数 为 x ,求 的值. 0 2 2  x x  B 0 A 2 15.(9 分)某农场中学八年级的同学就每年过生日时,你是否会向母亲道一声“谢谢”这 个问题对本年级 66 名同学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否 否 否 有时 否 否 否 是 否 有时 有时 否 否 有时 否 有时 有时 否 否 有时 否 否 有时 有时 否 否 有时 有时 有时 否 否 否 有时 有时 是 是 否 否 有时有时 否 否 否 否 否 否 是 是 是 (1)请你整理上述数据,填写下表.(频率保留四个有效数字) (2)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这组数据. (3)通过对这组数据的分析,你有何感想?(用一、两句话表示即可) 是 否 否 否 是 否 否 有时 否 是 否 否 是 否 否 否 否 回答内容 频数 频率 是 有时 否 16.(8 分)2004 年,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决定在乌鲁木齐、库尔勒等八个城市开办区内
初中班,重点招收农牧民子女及其他家庭贫困的学生.某市 2004 年 9 月招收区内初中班学 .......达到 450 名.若 生 50 名,并计划在 2006 年 9 月招生结束后,使区内初中班三年招生总人数 该市区内初中班招生人数平均每年比上年的增长率相同,求这个增长率. 17.(9 分)试用举反例的方法说明下列命题是假命题. 举例:如果 ab  ,那么 b , 0 a 反例:设 4  a b    3 , 0 ab      4 ( 3) 12 0  ,而 a b      4 ( 3) 1 0 所以,这个命题是假命题. 0 a b  ,那么 ab  ; 0 (1)如果 反例: (2)如果 a 是无理数,b 是无理数,那么 a b 是无理数. 反例: (3)考生注意:本小题为超量给分题,超量分 3 分 两个三角形中,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反例:(画出图形,并加以说明) . AB  16cm 18.(8 分)如图, O 的半径长为 12cm,弦 (1)求圆心到弦 AB 的距离. (2)考生注意:本小题为超量给分题,超量分 2 分 如果弦 AB 的两端点在圆周上滑动( AB 弦长不变),那么弦 AB 的中点形成什么样的图形? 19.(8 分)请你举出一个生活中...能用反比例函数关系描述的 实例,写出其函数表达式,并画出函数图象. 举例: A B O y O x
函数表达式: 20.考生注意:本题满分 8 分,其中超量分 2 分 如图,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为 a ,b ,你能将菱形沿对角线分割后拼接成矩形吗?画图 说明(拼出一种图形即可);在此过程中,你能发现菱形的面积与 a ,b 的关系吗? 21.友情提示:本题有 A,B 两题,请你任选一题作答,A 题满分 6 分,B 题满分 8 分,(其 中超量分 2 分).若两题都做,只能按 A 题评卷. A.某中学师生在劳动基地活动时,看到木工师傅在材料边角处画 直角时,用了一种“三弧法”.方法是: ①画线段 AB ,分别以 A ,B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画弧相交于C. ②以C 为圆心,仍以 AB 长为半径画弧交 AC 的延长线于 D. ③连结 DB. 则 ABD∠ 就是直角. (1)请你就 ABD∠ (2)现有一长方形木块的残留部分如图,其中 AB ,CD 整齐且平 行, BC , AD 是参差不齐的毛边.请你在毛边附近用尺规画一条与 AB ,CD 都垂直的边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是直角作出合理解释. D C A B A B D C
中, D 为 AC 上一点, B.如图,在 ABC△ CE BD (1)写出图中所有相等的线段,并选择其中一对给予证明. (2)图中有无相似三角形?若有,请写出一对;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 E 为垂足,连结 AE . BAC ,∠ CD  2 A D  45  , ∠ BDC  60  , B E C A D 22.本题满分 10 分,其中超量分 7 分 如图,足球场上守门员在O 处开出一高球,球从离地面 1 米的 A 处飞出( A 在 y 轴上),运 动员乙在距O 点 6 米的 B 处发现球在自己头的正上方达到最高点 M ,距地面约 4 米高,球 落地后又一次弹起.据实验,足球在草坪上弹起后的抛物线与原来的抛物线形状相同,最大 高度减少到原来最大高度的一半. (1)求足球开始飞出到第一次落地时,该抛物线的表达式. (2)足球第一次落地点C 距守门员多少米?(取 4 3 7 ) (3)运动员乙要抢到第二个落点 D ,他应再向前跑多少米?(取 2 6 5 ) www.1230.org 初中数学资源网 收集整理 y 4 2 1 O A M B C D x 数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几点说明: 1.所给的答案及解题方法仅供参考,如有其它答案和解法,只要合理正确均可酌情给分. 2.评卷要按解题过程评分,不能只看最后答案正确与否.除计算题外,其它解答题若计算 有误应酌情给分.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24 分) 题号 选项 1 B 2 C 3 A 4 D 5 A 6 C 7 B 8 A
二、填空题(每题 4 分,满分 12 分,超量分 4 分,共 16 分) 9.乙 11. 0.5(答出半径得 2 分) 10. 30 2 1 ( 2 x   或 0 1x  (答对一个得 2 分) 1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10 题,满分 64 分,超量分 16 分,共 80 分) 13.(6 分)解:解不等式 3 x 1 8   ,得 3 x   .··················································2 分 x  ≤ ,得 x ≤1.········································································ 4 分 5) 3 解不等式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x   .·············································································· 5 分 3 3 2 1 0 1 14.(6 分)解:点 A 表示的数是 2 ,且点 B 与点 A 关于原点对称, 点 B 表示的数是 2 ,即 x   .································································ 3 分 2 ( x  0 2)  2 x (   2  0 2)  2 (   15.(9 分) (1)(3 分) 回答内容 是 有时 否 频数 频率 10 17 39 0.151 5 0.257 6 0.590 9 2) 1 2     .···································· 6 分 1 (2)(3 分)如图示 (频数) 40 30 20 10 是 有时 否 说明:作出条形、扇形、折线图或频数分 布直方图均可. (3)(3 分)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现在的孩子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比较淡薄,学校和社会应 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我们首先应当从自己做起.(答案不唯一,只要有积极意义即可) 16.(8 分)解:设平均增长率为 x .···································································1 分 根据题意列方程: 50 50(1   ) 50(1 x   2 ) x  450 ,············································ 4 分 整理得: 2 3 x x   .·················································································· 5 分 6 0 x 解得: 1  33 3   2 x (舍), 2  33 3   2 ≈ . ≈ 137 137% .······························ 7 分 答:平均增长率为 137%.··················································································8 分 (不答不扣分) 17.(9 分)(1)(3 分)取 2 所以此命题是假命题. a b   ,但 ab    .  , 2 0 1 0 1 ,则  a b A B C O
(2)(3 分)取 1   a 2 1 , = b 2 , ,b 均为无理数. a 2 与 ABD△ a b  是有理数,所以此命题是假命题. 但 (3)(3 分)如图所示,在 ABC△ 与 ABD△ 但 ABC△ 所以此命题是假命题. 评分说明:如只画出图形得 2 分. 18.(8 分)(1)(6 分)解:作OC AB ,垂足为 C 连接 AO ,……1 分 AC  .…………………………………………………………………3 分 则 中,AB AB 显然不全等. 8 ,AD AC , ABD ∠  ∠ ABC , 在 Rt △ AOC 中, OC  2 OA  AC 2  2 12 2  8 ,  80  4 5( 或 OC 8 944) . .………………………………… ………6 分 (2)(2 分)形成一个以O 为圆心, 4 5 为半径的圆. (答“以O 为圆心,OC 长为半径的圆”亦可,如果只答“是一个圆”得 1 分) 19.(8 分)举例:要编织一块面积为 2 米 2 的矩形地毯,地毯的长 x (米)与宽 y (米)之 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y  2 ( x x  . 0) (只要是生活中符合反比例函数关系的实例均可) 评分说明:①举出例子 4 分,写出关系式得 2 分,作出图形得 2 分. ②作图如不符合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得 1 分. 20.(8 分) 拼法(1) 拼法(2) S 菱形  S 1 矩形( )     1 2 a  1 2 a     1 2 b  1 2 ab , 或 S 菱形  S 2 矩形( )     1 2 b  1 2 b     1 2 a  1 2 ab . 结论:菱形的面积等于两对角线乘积的一半. 说明:拼出一种图形得 4 分,写出表达式或结论得 4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