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上半年广西教师资格高中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
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海底地形中构造运动最活跃的是( )。
A、海沟
B、大陆架
C、大陆坡
D、大洋盆地
【答案】A
2、海底锰结核主要分布在( )。
A、洋中脊
B、大陆坡
C、大洋盆地
D、海沟
【答案】C
3、50°N 附近同一大洋东部与西部相比,海水温度和盐度的差异是( )。
A、温度高、盐度高
B、温度高、盐度低
C、温度低、盐度低
D、温度低、盐度高
【答案】A
4、下列大气圈层中,能够反射无线电波的是( )。
A、对流层
B、中间层
C、平流层
D、暖层
【答案】D
5、若流星体穿过地球大气层,坠人陆地表面的可能性约是( )。
A、100%
B、70%
C、50%
D、30%
【答案】D
6-7 下图为某日太阳光照图,读图回答第 6~7 题。
6、 图中所示各点中,正值中午 12 时的是( )。
A、④②⑤
B、④①⑥
C、②⑤⑥
D、④③⑥
【答案】C
7、图中①②③④各点中,线速度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8、下图为某小区规划示意图,该小区位于 21°34´N,拟在乙处建一新楼,为保证乙楼房一
层全年均可采光,甲、乙楼距 X 最小应是( )。
A、15m
B、20m
C、25m
D、30m
【答案】C
9-10 下图为一种风力堆积地貌等高线图,读图回答第 9~10 题。
9、 图示风力堆积地貌的移动方向是( )。
A、西北
B、东北
C、东南
D、西南
【答案】A
10、该类地貌在我国可能广泛分布的省份是( )。
A、吉林
B、云南
C、甘肃
D、江苏
【答案】C
11、某校地学夏令营队员在攀登一座山峰前,测得出发地的温度是 25℃,到达山顶后测得
温度是 19℃,可推知队员们的攀登高度约为( )。
A、1 500 米
B、1 200 米
C、1 000 米
D、700 米
【答案】C
12-13 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的气压带、风带。读图回答第 12-13 题。
12、 图中丁风带的名称是( )。
A、极地东风带
B、盛行西风带
C、东北信风带
D、东南信风带
【答案】D
13、P 地干湿季明显,主要原因是( )。
A、甲气压带与乙风带交替控制
B、乙风带与丙气压带交替控制
C、乙风带与丁风带交替控制
D、丙气压带与丁风带交替控制
【答案】B
14-15 下图为河流等潜水位线示意图,读图回答第 14-15 题。
14、 图中潜水与河水补给的关系正确的是( )。
A、甲为河水补给潜水
B、乙为河水补给潜水
C、丙两岸均为河水补给潜水
D、丙两岸均为潜水补给河水
【答案】B
15、等潜水位线可以用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是( )。
①潜水流向
②潜水水质
③潜水面的水力坡度
④潜水面的压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16-17 下图为 1929 年芝加哥大学社会学家伯吉斯提出的城市内部地域结构的同心圆模型。
读图回答第 16~17 题。
16、 下列关于同心圆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高收入阶层的居住区域
B、乙是中产阶级住宅区域
C、丙是产业工人集中的住宅区
D、丁、戊都是工业地带
【答案】C
17、关于城市地域结构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对优良环境的要求是重要集聚力
B、小汽车的普及是重要集聚力
C、市中心商业发达是重要离散力
D、市中心地价高是重要离散力
【答案】D
18、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消费者购买量(Q)及其与零售区位距离(K)关系的是( )。
【答案】D
19、《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
①地形②土壤
③气候④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D
20-21 某跨国公司在我国某沿海城市投资建设自动化食用油生产厂,用国际市场上的大豆为
原料生产食用油。据此回答第 21~22 题。
20、 该跨国公司在我国投资建设食用油生产厂,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良好的自然环境
B、廉价的劳动力
C、先进的科学技术
D、广阔的消费市场
【答案】B
21、该食用油厂最接近( )。
A、机场
B、港口
C、火车站
D、商业中心
【答案】D
22、下图表示三种运输方式运输距离与运费的相关变化。从运费最省角度考虑。运输方式选
择合理的是( )。
A、OA 区间采用铁路运输
B、AB 区间采用铁路运输
C、BC 区问采用水路运输
D、C 点之外采用公路运输
【答案】B
23-25 下图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完成 24~25 题。
23、 该专题研究的是( )。
A、农业用地分类和评价
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商业分布和规划
D、居民点和学校分布
【答案】B
24、该专题研究的是( )。
A、农业用地分类和评价
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
C、商业分布和规划
D、居民点和学校分布
【答案】A
25、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的选址,还应增加的图层是( )。
①大气污染分布图②区域规划图
③造纸厂分布图④水文地质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二、简答题
33、简述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对地理科学方法掌握的评价”这一评价建
议的理解。(提示:从对地理科学方法内容和应用程度等方面思考)(12 分)
【参考答案】
高中地理课程目标中明确规定“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故
而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和课程结束之后,都应对学生关于地理科学方法的掌握做出相应的评
价。在评价内容上,应重点评价学生对地理观察、区域分析与综合、地理比较等常用的地理
研究方法的领悟、掌握状况和运用水平。
在应用程度评价上,一是评价学生是否了解地理方法运用的步骤、要领:二是评价学生能否
灵活运用正确的地理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34、绘制地球的内部圈层示意图,注明圈层名称和界限,并简述其在地理教学中的教学意义。
(12 分)
【参考答案】
(1)
(2)绘制地球的内部圈层示意图在地理教学中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简单明了。重点突出地球圈层结构涉及知识点相对较多,以文字形式呈现往往会显得纷杂
凌乱,不容易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具象的概念。而通过教师
讲课时在黑板上画出来的示意图呈现相关知识点,则相对来说内容简单,分层原理、分层界
线、各层级名称都可以得到呈现,重点突出,区别明显,学生一目了然。
②加强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部分的知识点主要为记忆的内容,理解内容较少,
对于学生来说,相对较为枯燥,而在本部分的教学过程中运用黑板简图,可以边讲边画,还
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画法,自己进行练习。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增加学生
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结合简图,重点突出,且较为形象,有利于学生记忆。
③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示意图可以将地球圈层划分的相关知识点都鲜明地反映、添加在其中,使学生易于理解,并
可以激发想象,从而达到培养地理思维能力的目的。
④板图可增加课堂的美感,树立教师的威信教师在课堂上边讲边画的熟练的绘画技巧和扎实
的基本功,再加上不同地理事物颜色的协调和一些简单漂亮的板画点缀。同时配合优美的讲
述使小小的讲台变成一个教师表现自己才华的舞台。一堂课下来教师的出色“表演”会给学
生留下美好的印象。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简直是一种精神享受。教师的威信也得以在
学生中树立起来。
三、材料分析题
3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如下图)以吉林省长春、吉林和图们一代为核心,中蒙大
通道贯穿其中,向外辐射东北经济区、大图们经济圈和东北亚经济区,建成后有望成为我国
乃至东北亚地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材料二图们市位于吉林省东部边境.具有明显的温带
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最高气温 33℃,最低气温-25℃,年降水量 602mm,降水量变化大,
季节分布不均,多集中于 6-9 月。图们市地处图们江与嘎呀河冲积而成的山间盆地之中,地
貌类型多样,素有“八山半草半水一分田”之说,山区森林覆盖率高,草药类植物资源丰富
多样。图们市地广人稀、环境污染少。材料三长春、吉林、图们江开发开放先导区(据人民
日报图片)。
问题:
(1)简要从位置、经济方面说明“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区位优势。(6 分)
(2)简要分析图们地区的自然条件,并从三大产业的角度说出该区发展的方向。(10 分)
【参考答案】
(1)距海较近,靠近边界,有中蒙大通道横贯其中,处于东北亚经济圈、东北经济圈、大图
们经济圈的中心地区。
(2)冬季严寒,夏季较热,降水较多且季节分布不均,多集中于 6-9 月;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多山地;河流较多、水网密集:植被覆盖率高。
第一产业:发展绿色(立体、特色)农业;第二产业:发展生物制药(中药制药)、水电、特色
农产品加工业等;第三产业:发展旅游业、边境贸易、现代物流(交通运输)等。
3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下面是刘老师编写的一道简单的选择题。
气候的形成与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会带来气压
带、风带的移动。因此,气候的形成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有关,其表现是( )。
A.上海经济发达
B.东京地震多发
C.郑州夏季多雨
D.罗马冬季温和
问题:
(1)指出该试题编制有什么不足。(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