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资料共2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 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选项在答题卡中涂黑。每小 题 2 分,共 50 分) 1.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 赤道 B. 西经 20°和东经 160°经线 C. 0°和 180°经线 D. 回归线 考点: 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分析: 南北半球和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0°纬线)为界,赤道以北的属北纬,用 符号“N”表示,所有的北纬都在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属南纬,用符号“S”表示,所有的南 纬都在南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为界,东半球的经度范 围为 20°W→0°→160°E,西半球的经度范围为 160°E←180°←20°W. 解答: 解:东西半球的划分是以 20°W 和 160°E 组成的经线圈为界.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属于基础题. 2.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 昼夜更替 B. 四季变化 C. 时间差异 D. 太阳活动 考点: 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形成的基本原理. 分析: 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约成 66.5°的固定夹角.这就 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各地正午的太阳高度也随 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除了赤道,地球其他地方一年中都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南北极圈以 内,甚至会出现“极昼”和“极夜”现象.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季.在 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表现明显. 解答: 解: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 变化等.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属基础题.
3.读等高线地形图,某观光旅游团从山脚登到山顶,选择坡度最缓的路线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考点: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分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 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 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 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 河流. 解答: 解: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四条路线中, ①线等高线最稀疏,表示坡度最缓.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 4.2020 年 5 月 14 日,黑龙江省漠河突降大雪,局部最大雪深达 32 厘米,五月飞雪,立夏 变寒冬,下列天气符号代表大雪的是( ) A . B . C . D . 考点: 常用天气符号与天气图. 分析: 在天气预报图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符号,这些符号都是用来表示天气状况的,它 们都有特定的含义. 解答: 解:读图可知,A 图符号是晴,B 图符号是阴,C 图符号是中雨,D 图符号是大雪.选 项 D 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用天气符号的认读,学生要结合教材熟练掌握. 5.关于亚洲叙述错误的是( ) A. 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B. 河流呈放射状流入周围海洋 C.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D. 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考点: 亚洲的地形、地势及其影响. 分析: 亚洲地域十分辽阔,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从海陆位置来看, 亚洲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 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 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解答: 解:A、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亚洲中部,喜马拉雅 山脉等众多高大的山脉,以帕米尔高原为中心向四周延伸.故 A 符合题意; B、亚洲河网分布主要有两大特点:一是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 四周奔流入海;二是内流区面积广大.故 B 不符合题意; C、亚洲面积约 4 400 万平方千米, 是世界第一大洲.故 C 不符合题意; D、亚洲面积广大,地跨寒、温、热三带,且地形复杂多样,除温带海洋性气候外,世界上 的各种气候在亚洲都有分布.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海陆差 异特别显著.在世界各大洲中,亚洲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考查亚洲的概况,要理解记忆. 6.如图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地中海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考点: 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 分析: 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 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
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量柱状图,可 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解答: 解:从图中观察得知,该地气候特点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应为地中海 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30°~40°的大陆西岸.根据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球上三分海洋,七分陆地 B.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C.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D.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考点: 海陆分布概况. 分析: 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表面 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 29%,概括地说,地球上 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 家,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解答: 解:地球上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故 A 错误,符合题意;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故 B 正确;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故 C 正确; 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故 D 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但属于基础题,牢记即可. 8.如图是哪种宗教的代表性建筑( ) A. 基督教 B. 伊斯兰教 C. 道教 D. 佛教 考点: 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 我们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
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 教是基督教. 解答: 解: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建筑物是伊斯兰教的代表建筑清真寺.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不同宗教的代表建筑及不同宗教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9.能看到风车和埃菲尔铁塔景观的国家是( ) A. 荷兰、法国 B. 意大利、丹麦 C. 英国、比利时 D. 德国、西班牙 考点: 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概况. 分析: 欧洲西部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异常丰富.挪威陡峻幽深的峡湾、瑞士冰雪皑皑的 山峰、西班牙阳光灿烂的海滩、法国景色如画的田园、风光旖旎;千年古都罗马、音乐之都 维也纳、艺术之都巴黎,精湛典雅;古老的城堡、庄严的教堂、为数众多的博物馆,风格各 异;西班牙的斗牛场、意大利的狂欢日以及慕尼黑的啤酒节. 解答: 解:风车位于荷兰,荷兰有风车王国之称;法国的旅游业发达,主要的旅游建筑有 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等.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欧洲西部国家的旅游业,牢记即可. 10.关于我国国情叙述错误的是( ) A. 我国有 56 个民族 B. 我国陆地面积 960 万平方千米 C.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不足,人均丰富 D. 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考点: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分析: 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源、 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等. 解答: 解:A、我国是一个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汉、壮、蒙古、回、藏、维吾尔、 苗族等 56 个民族成员.故 A 不符合题意; B、我国幅员辽阔,疆域广大,陆地总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 等,在世界各国中居第 4 位,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国家.故 B 不符合题意; C、我国拥有辽阔的国土,无论蓝色的海洋,还是浩瀚的沙漠,无论绵延的山区,还是奔腾 的江河,都蕴藏着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从这方
面看,中国又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故 C 符合题意; D、自 20 世纪 60 年代末至 21 世纪初,日本一直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人均国 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2020 年,日本的经济总量 被中国超过,居世界第 3 位.故 D 不符 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考查知识较多,要理解记忆. 11.下列四个省级行政区中属于特别行政区的是( ) A. 新疆 B. 天津 C. 香港 D. 海南 考点: 我国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位置. 分析: 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 镇(乡)三级.直辖市和较大的市分为区、县.国家还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设立特别行政区. 解答: 解:我国共有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23 个省、5 个自治区、4 个直辖市和香港、 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 故选:C. 点评: 考查我国的行政划分,要理解记忆. 12.关于台湾省叙述错误的是( ) A. 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B. 泰山、日月潭是台湾省旅游景点 C. 享有“东方甜岛”美誉 D. 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 考点: 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地域组成. 分析: 台湾省位于我国东南海域,主体是台湾岛.此外,还有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 赤尾屿、兰屿、绿岛等 200 多个岛屿.2001 年全省人口 2 240.6 万.省内居民以汉族为主, 约占总人口的 97%.全省约 80%的人口祖籍为福建省,少数民族主要是高山族. 解答: 解:A、台湾岛是我国第一大岛,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故 A 正确; B、泰山是山东省的旅游景点,故 B 错误; C、台湾盛产甘蔗,享有“东方甜岛”,故 C 正确; D、台湾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故 D 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台湾省的概况,属基础题.
13.下列对日本描述正确的是( ) A. 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B. 资源丰富的国家 C. 工业主要分布在日本海沿岸 D. 日本是发展中国家 考点: 日本工业布局的特点和地理意义. 分析: 日本的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交通运输便利,日本矿产资源贫乏,市场狭小, 经济对外依赖性强,日本进口原料,出口产品,形成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日本工业主要分 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 解答: 解: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日本多火山、地震,故 A 正确; 日本的自然资源缺乏,主要依靠进口,故 B 错误; 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故 C 错误; 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故 D 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日本的资源、自然灾害、工业分布及经济发展水平,牢记即可. 14.春节期间,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省的三亚鲜花盛开,影响两地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地形因素 D. 人类活动 考点: 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分析: 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 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只有在高山地区才有终年冰雪带. 解答: 解:春节期间,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省的三亚鲜花盛开,影响两地气候的主要因 素是纬度因素,我国南北跨纬度约 50°.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我国的纬度位置,理解解答即可. 15.2020 年 5 月 18 日李克强总理访问拉美四国,查找智利、巴西、秘鲁、哥伦比亚的国家 位置,应选择的地图( ) A. 世界政区图 B. 世界地形图 C. 世界气侯图 D. 六大板块图 考点: 电子地图和影像地图. 分析: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 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解答: 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 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
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查想找智利、巴西、秘鲁、哥伦 比亚的国家位置,应选择政界政区图. 故选:A. 点评: 考查地图的应用,要理解记忆. 16.读如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区( ) A. 东部 B. 西部 C. 东北部 D. 中部 考点: 人口分布状况与人口增长的变化. 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死 亡率大幅度下降,中国人口快速增长.根据 2020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中国总人口 为 13.7 亿,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解答: 解:中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如图,东部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37.8%,西部地区 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27.04%,中部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 26.76%,东北部地区人口占全国人 口的 8.22%,所以我国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区是东部地区. 故选:A. 点评: 考查我国的人口分布特点,要理解记忆. 17.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 ) A. 汉语 B. 俄语 C. 英语 D. 德语 考点: 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 世界联合国的工作语言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汉 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语言. 解答: 解:世界上使用最广泛 的语言是英语,历史上,英国的殖民地遍及全球,所以英 语的分布广泛. 故选:C.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