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6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资料共4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6 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Na—23 C—12 Fe—56 N—14 Cu—64 O—16 S—32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2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缺钙会产生龋齿 B.超市里所有食品都不含食品添加剂 C.生活中常用的塑料、纤维、合金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D.为减少“白色污染”,可用降解塑料代替传统塑料 2.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煮熟鸡蛋 C.燃放鞭炮 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D.用小苏打发酵面粉 3. 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及其类别均正确的是 A B C D 俗名 消石灰 纯碱 酒精 水银 化学式 CaO Na2CO3 C2H6O Ag 类别 氧化物 碱 有机物 单质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净物只含一种元素 B.凡是有氧元素参与的反应就是氧化反应 C.任何饱和溶液升高温度均能变为不饱和溶液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会改变 5.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 B.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原因是水分子受热后运动速率加快 C.气体比液体容易被压缩,原因是物质的气态分子小而液态分子大 D.过氧化氢分子能分解成水分子和氧分子,说明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7.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 是 化学方程式 CO + O2 CO2 2KMnO4 K2MnO2+MnO2+2O2 ↑ A B 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C D 2Ag + H2SO4 CuSO4 + BaCl 2 Ag2SO4 + H2 ↑ CuCl2 + BaSO 4 ↓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8.下列事例,用化学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用食醋清除水垢,是利用了食醋的酸性 B.在空气中铝比铁耐腐蚀,是因为铝不与空气中氧气反应 C.家用净水器内部含大量的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杀菌作用 D.把可燃物粉碎后燃烧效率更高,是因为粉碎后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9.下列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海水晒盐的方法获得粗盐 B.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别氧气和空气 C.用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氯化钠中混有的木炭粉 D.向未知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检验未知液是否含有 CO3 2- 10.如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温度升高,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均增大 B.t2℃时,把 50g a 放入 50g 水中,可得到 100g a 的饱 和溶液 C.将 t2℃时等质量的 a、b 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析出 晶体的质量 a 大于 b D.t1℃时,a、c 的溶解度相等,则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数也相等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50 分) 二、填空题(本题共 3 个小题,共 22 分) 11.(5 分)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最理想的燃料 (3)草木灰中的碳酸钾 (2)铝土矿中的氧化铝 (4)氨水 (5)5 个镁离子 12.(9 分)医疗上的生理盐水含有 A、B、C、D 四种元素,A、B、C、D 的原子序数 依次增大。 (1)D 元素的名称是 (2)A 与 B 可形成原子个数比 1︰1 的分子,其化学式为 。C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该分子中 B 的化合价 是 。 (3)A、B、C 形成化合物 X 的名称为 ,其固体溶于水时要 (填“吸热” 或“放热”),在 X 的水溶液中滴加少量 CuSO4 溶液,现象是 。 (4)A 与 D 形成化合物 Y,Y 与 X 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8 分)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仪器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D 中仪器 a 的名称是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 装置为 (选填装置编号,下同)。
(2)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 为______,为防止气体从发生装置泄漏的必要措施是 。 (3)F 装置有多种用途。用于气体干燥、除杂时,气体应从 处进入(选填导管 (选填下列试剂编号,下同); 口编号)。干燥二氧化碳时,瓶中液体可以是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时,瓶中液体可以是 ①浓硫酸 ②烧碱溶液 ③稀硫酸 。 ④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三、分析题(本题共 2 个小题,共 10 分) 14.(4 分)经测定,在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一定数量的 H+〔用 n(H+)表示〕和一定数量 的 OH-〔用 n(OH-)表示〕,n(H+)与 n(OH-)的相对大小对应溶液的酸碱性如表所示: n(H+)与 n(OH-)的相对大小 溶液的酸碱性 n(H+)>n(OH-) n(H+)=n(OH-) n(H+)<n(OH-) 酸性 中性 碱性 据此分析 (1)常温下测得水中 pH=7,可知水中 n(H+) “<”,下同)。 n(OH-)(填“>”或“=”或 (2)向盛有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现象是 ,原因是该溶液中 n(H+) n(OH-)。 (3)往上述试管中再滴人适量的硫酸氢钠溶液,溶液颜色褪去,说明硫酸氢钠溶液 中 n(H+) n(OH-)。 15.(6 分)白铜(Cu 、Ni 合金)因为光泽好、耐腐蚀、容易加工等优点,常代替银做饰品。 下图所示是某实验室分离废弃白铜饰品成分的流程(部分反应产物在图中已略去)。 已知溶液 B 中含有一种二价金属硫酸盐,溶液 D 中只有一种溶质。 分析该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 A 的化学式为 (2)过程Ⅰ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u、Ni、Zn 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四、探究题(本题共 1 个小题,共 8 分) ,过程Ⅱ中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 。 。 16.(8 分)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原溶质质量分数 16%)是否变质,同学们提出 了多种方案,其中一种方案设计如下: 【查阅资料】: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 接触可能发生的反应: Na2CO3+H2O 2NaOH+CO2 Na2CO3+C O2+H2O NaOH 与 NaHCO3 在溶液中发生反应: NaOH+NaHCO3 Na2CO3+H2O 2NaHCO3 【假设猜想】:1.该溶液未变质,溶质成分只有 NaOH 2.该溶液已变质,…… 【实验探究】:向一定质量的洁净烧杯中加入 m1 g 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溶质质量分 数为 20%硫 酸 m2 g(硫酸足量),充分反应、冷却后称量。根据溶液总 质量 m 判断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试结合该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进行上述实验使用的称量仪器名称是 ,称量时,烧杯应放在该仪器的 盘。 (2)实验探究中,烧杯内溶液总质量 m 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的对应关系是: m<(m1 + m2)g,猜想 成立;m=(m1 + m2)g,猜想 成立。 (3)补充完善猜想 2:如果该溶液部分变质,溶质的成分为 (填化学式,下同); 如果该溶液完全变质,溶质成分可能为 Na2CO3 或 NaHCO3 或 。 五、计算题(本题共 1 个小题,共 10 分) 17.(10 分)某铁矿粉,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FeXOy),一学生利用实验作进一步分析, 过程及数据如下。(注:铁矿粉中杂质不参与下列过程中的反应) ⅰ.取 29g 该铁矿粉在 CO 气流中充分加热,将反应后的气体用烧碱溶液充分吸收, 烧碱溶液增重 17.6g ⅱ.将上述加热后的固体取出后,再向固体逐滴加入稀硫酸,测得产生气体与滴入 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 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ⅰ中生成气体的质量 g。 g,过程ⅱ中固体充分反应后,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2)所用稀硫酸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29g 铁矿粉所含铁的氧化物中,铁元素的质量为 (4)该铁的氧化物化学式中,x、y 的最简整数比 x︰y= 。 g,氧元素的质量为 g。 。 参考答案 2.B 3.C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二、填空题(本题共 3 个小题,共 22 分) 11.H2;Al2O3;K2CO3;NH3·H2O;5Mg2+ 6.B 7.D 4.D 5.A 8.A 9.D 10.C 12.(1)氯元素; (2)H2O2,-1 (3)氢氧化钠;放热;生成蓝色沉淀 (4)NaOH+HCl==NaCl+H2O 13.(1)集气瓶;B (2)A;D;装药品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c;①;② 三、分析题(本题共 2 个小题,共 10 分) 14.(1)= (2)溶液变红;< (3)> 15.(1)Cu;过滤 (2)Ni + H2SO4 === NiSO4 + H2↑ (3)Zn、Ni、Cu 四、探究题(本题共 1 个小题,共 8 分) 16.(1)托盘天平;左 (2)2;1 (3)NaOH 和 Na2CO3 ;Na2CO3 和 NaHCO3 五、计算题(本题共 1 个小题,共 10 分) 17. (1)17.6;0.6 (2)49% (3)16.8;6.4 (4)3︰4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