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3年1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众传播学真题.doc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3 年 1 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众传播学真题 课程代码:0486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 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在传播学中,L·费斯廷格的代表性理论是 A.象征互动论 B.镜中自我理论 C.首属团体理论 D.认识(知)不和谐理论 2.以下哪位学者主持了一系列以鼓舞士气为宗旨的有关宣传效果的心理实验,研究军内 教育电影对提高士气所起的作用和效果? A.拉斯韦尔 B.勒温 C.霍夫兰 D.拉扎斯菲尔德 3.1833 年由美国人本杰明·戴伊创办的哪份报纸,面向广大平民百姓大量印行,售价 仅为 1 个便士,是第一份便士报。 A.《纽约时报》 B.《纽约太阳报》 C.《今日美国》 D.《新闻报》 4.尼尔·波兹曼是世界著名的媒介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他提出了什么媒介理论? A.媒介偏倚论 B.媒介游戏论 C.媒介失控论 D.媒介环境论 5.1898 年美国对西班牙宣战的事件中,人们认为谁对挑起支持战争的公众舆论功不可 没? A.赫斯特 B.李普曼 C.克里尔 D.威尔斯 6.社会主义国家的媒介体制理论是建立在_______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是在无产阶级革 命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 A.马克思主义 B.集权主义 C.自由主义 D.社会责任论 7.特点是“用一句话随意记录生活,用手机随时随地发”的网络传播新形式是 A.网络社区 B.SNS C.维基 D.Twitter 8.“地球村”概念的提出与“全球化”概念的真正到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真正明确提 出“全球化”概念的人是 A.拉斯韦尔 B.麦克卢汉 C.布热津斯基 D.拉扎斯菲尔德 9.1979 年 1 月 28 日,_______电视台播出了新中国电视的第一个广告。 A.北京 B.中央
C.上海 D.浙江 10.报纸期刊的采写、编辑、印刷、发行,广播电视的策划、拍摄、编导、放送,遵循 的就是周而复始的媒介_______规律。 A.生物钟 B.生态位 C.适度性 D.食物链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11.以下哪些是杂志发展趋势? A.品牌化 B.全球化 C.数字化 D.女性化 E.集团化 12.以下哪些是麦克卢汉的著作? A.《机器新娘》 B.《理解媒介:人的延伸》 C.《古登堡星汉璀璨》 D.《童年的消逝:家庭生活的社会史》 E.《传播的偏向》 13.电子邮件的传播特点有 A.点对点的传播方式 B.多样化的传播内容 C.快捷的传播速度 D.低廉的传播成本 E.异步的传播过程(即非同时) 14.社会学家查尔斯·赖特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中,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以下哪 些功能? A.社会化功能 B.娱乐功能 C.环境监视功能 D.解释与规定 E.麻醉受众神经 15.国家和政府对大众媒介的政治控制手段有以下哪几种? A.对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管理 B.对媒介的活动进行道德管理 C.对媒介的活动进行行政管理 D.通过对信息源的控制来控制媒介 E.通过对读者的控制来控制媒介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6.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_______。 17.1989 年,CERN(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的蒂姆·伯纳斯·李提出了_______的技术构 想,并于 1991 年开发成功。 18.英尼斯认为媒介可分为两类,一是_______的媒介,二是空间偏倚的媒介。 19.有一种媒介效果理论认为,受众就像一个个的靶子,而媒介的信息就像发射中的子 弹,受众只要被子弹击中,就会应声倒地。这种媒介效果理论称作_______。 20.传播学研究中“守门”理论的创立者是_______,这一理论成为揭示新闻或信息传播 过程内在的控制机制的重要理论。 21.法兰克福学派,是西方研究_______主义的派别形式。 22.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_______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 23.大众媒介的内容完全_______,而不局限于少数人或特定群体,与人际传播媒介的隐
密性、组织传播媒介的特定性等都有区别。 24.如果其中任何一项因素的性质或含量“过”或“不及”,超出大众媒介的生态耐力的 界限之外,违反了_______规律,就会对它的生存与发展构成致命的损害。 25.通常人们认为他人更容易受到媒介的影响而被说服,而自己则很难被说服,这被称 为_______效果。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26.“镜中自我” 27.调频广播 28.热媒介 29.人内传播 30.哈钦斯委员会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5 分) 31.印刷媒介出现的意义是什么? 32.简述戈夫曼的“拟剧论”。 33.媒介生态环境对媒介发展有什么意义? 34.Web3.0 的特点是什么? 35.科林·斯巴克斯认为充分型全球化理论具备哪些要素? 六、论述题(本大题 15 分) 36.结合实例论述提高媒介说服效果的原则。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