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思想品德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的规定位
置上涂选答案的字母.每小题 2 分,共 24 小题,共 48 分)
)
1.(2 分).2015 年 9 月 3 日,我国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
法西斯战争胜利(
A.65 周年大会 B.70 周年大会 C.75 周年大会 D.80 周年大会
【分析】本题考查了时政,依据事实回答即可.
【解答】由题干描述得知,2015 年 9 月 3 日,我国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
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大会,所以 B 是正确的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
项 ACD.
故选 B.
【点评】要在准确掌握时政问题的基础上选择.
2.(2 分).2015 年 9 月 16 日,亚奥理事会决定将第 19 届亚运会的举办地点放在中国(
A.北京 B.上海 C.广州 D.杭州
【分析】本题考查了时政,依据事实回答即可.
【解答】由题干描述得知,2015 年 9 月 16 日,亚奥理事会决定将第 19 届亚运会的举办地
点放在中国杭州,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ABC.
故选 D.
【点评】要在准确掌握时政问题的基础上选择.
)
)
3.(2 分).2015 年 9 月 20 日,我国新型运载火箭成功将 20 颗微小卫星送入太空.该火箭
是(
A.长征四号 B.长征五号 C.长征六号 D.长征七号
【分析】本题考查了时政,依据事 实回答即可.
【解答】由题干描述得知,2015 年 9 月 20 日,我国新型运载火箭成功将 20 颗微小卫星送
入太空.该火箭是长征六号,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ABD.
故选 C.
【点评】要在准确掌握时政问题的基础上选择.
)
4.(2 分).2015 年 12 月 1 日,被国家货币基金组织宣布纳入 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
的货币是(
A.美元 B.欧元 C.日元 D.人民币
【分析】本题考查时政知识.依据时政知识,辨析题肢选项,作出正确选择.
【解答】依据时政知识,2015 年 12 月 1 日,被国家货币基金组织宣布纳入 SDR(特别提款
权)货币篮子的货币是人民币,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对时政知识的识记能力,难度一般.理解时政知识即可正确作答.
5.(2 分).2015 年 12 月 27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
定,自 2016 年 1 月起施行(
)
A.“双独两孩”政策 B.“单独两孩”政策
C.“全面两孩”政策 D.自由生育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时政知识.依据时政知识,辨析题肢选项,作出正确选择.
【解答】2015 年 12 月 27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的决定,
自 2016 年 1 月起施行“全面两孩”政策,C 正确;ABD 不符合题意.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对时政知识的识记能力,难度一般.理解时政知识即可正确作答.
6.(2 分).2015 年 12 月 4 日,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在南非开幕.在本次会议上,
我国提出把中非关系提升为(
)
A.战略互惠关系 B.合作伙伴关系
C.战略伙伴关系 D.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分析】本题考查时事政治.依据时政知识,辨析题肢选项,作出正确选择.
【解答】依据 依据时政知识可知,中非合作论坛我国 提出把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
伙伴关系,D 符合题意;ABC 不符合题意.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对时政知识的识记能力,难度一般.理解时政知识即可正确作答.
7.(2 分).2015 年 12 月,我国与韩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双方绝大多数商品贸
易将逐步迎来“零关税”时代;“一带一路”建设也蹄疾步稳.2015 年我国企业对“一带一
路”相关国家直接投资增长了 18.2%.下列关键词中,最能概括这段话的是(
A.同步增长 B.对外开放 C.和平与发展 D.改革与稳定
【分析】本题考查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必须走向世界,
我国虽然市场广阔、劳动力资源丰富,但资金短缺、技术和管理落后.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
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解答】我国与韩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直接投资增长
了 18.2%.这些都体现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所以 B 项正确;ACD 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据题意排除错误选项和干扰选项.
)
)
8.(2 分).儿子:“爸爸,你说我长大后能有出息吗?”
爸爸:“为什么这么问?”
儿子:“因为我在学校学习不算好啊…”
爸爸的回答最恰当的是(
A.“你需要学会自立.”
C.“你需要学会发泄情绪.” D.“你需要拒绝不良诱惑”
【分析】本题考查正确认识自我.要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自己,就要正视现实,实事求是,全
面客观地看待自己,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解答】评价一个人有多重方面,在学校的学习只是你获取知识的一个渠道,并不是唯一的
途径.所以需要正确认识自己.故 B 项是正确的;ACD 项材料未体现,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据题意排除错误选项和干扰选项.
B.“你需要正确认识自己.”
9.(2 分).小李在工地辛苦工作一年,工地负责人竟以种种借口拖欠工资不还.万般无奈,
小李要用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讨回工资,该手段是(
A.请求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调节
)
B.到当地人民法院状告工地负责人
C.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反映问题
D.通过媒体曝光工地负责人的行为
【分析】本题属于“财产属于谁,留给谁权利”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公民的合法私有财
产权,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私有财产权,公民的继承权受法律保护,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继
承权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由题干描述得知,小李在工地辛苦工作一年,工地负责人竟以种种借口拖欠工资不
还.万般无奈,小李要用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讨回工资,该手段是,到当地人
民法院状告工地负责人,所以 B 是正确的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ACD.
故选 B.
【点评】此题要准确掌握课本知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私有财产权这一重点知识,并学会分
析运用.
)
10.(2 分).2015 年,最高人民法院进一步落实了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这体现对未
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分析】本题属于“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未成年人受法律特殊保
护,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以及未成年人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等相
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司法保护: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
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司法保护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所以题干描
述的是司法保护.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ABC.
故选 D.
【点评】此题要准确掌握课本知识法律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在此基础上即可顺利选择.
11.(2 分).如图,有 1 处错误,错误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 分析】本题属于“面对生活 中的不良诱惑,预防违法犯罪”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不
良诱惑的内容,危害以及如何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关系,遵纪守法,防微
杜渐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由图画描述得知,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所以③是错误的观点,
正确的选项,排除正确的观点①②④.
故选 C.
【点评】此题要准确掌握课本知识犯罪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即可做出选择.
)
12.(2 分).临近期末,某学生因为手机被父母“没收”,赌气不吃饭.该中学生的行为是
(
A.从众心理的表现 B.逆反心理的表现
C.攀比心理的表现 D.闭锁心理的表现
【分析】本题考查了“相亲相爱一家人”,需要在掌握父母在子女成长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如
何孝敬父母,积极与父母沟通,克服逆反心理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
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由题干描述得知,临近期末,某学生因为手机被父母“没收”,赌气不吃饭.该中
学生的行为是,逆反心理的表现,所以 B 是正确的选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ACD.
故选 B.
【点评】此题要准确掌握课本知识逆反心理,在此基础上即可顺利选择.
④态度要圆滑.
13.(2 分).说话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某专家就说话之道给出建议:急事、慢慢地
说;小事,幽默地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这启示我们(
)
①说话要和气 ②谈吐要文雅 ③言语要真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如何同他人交往.依据教材知识,分析题干材料,辨析题肢选项,作出正
确选择.
【解答】“急事、慢慢地说;小事,幽默地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
说”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说话要和气、谈吐要文雅、言语要真诚讲诚信,①②③正确;题文中
未体现态度要圆滑,④说法错误,且不符合题意.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教材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难度一般.抓住题文中关键信息,
即可正确作答.
B.善待人.会宽容
14.(2 分).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甲不小心踩了乙一脚,甲连声道歉:“对不起”.乙笑了笑
说:“没关系,难免的”.车厢内和乐融融.下列最能表达这则材料主题的是(
A.讲法治,有秩序
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D.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分析】本题靠采宽容待人.依据教材知识,分析题干材料,辨析题肢选项,作出正确选择.
【解答】题干材料乙对甲的行为表示宽容的态度,B 符合题意;题文材料未涉及讲法治、“已
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助人为乐,A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教材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难度一般.抓住题文关键信息,即
可正确作答.
)
B.合作体现公平
15.(2 分).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企业的合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有分析称,互联网企业的
合并将是未来一段时期业界的常态.从合作角度看,互联网企业合并的原因是(
A.合作优于竞争
C.合作有助于成功 D.合作需要团队精神
【分析】本题考查合作知识点.依据教材知识,分析题干材料,辨析题肢选项,作出正确选
择.
【解答】从合作角度看,互联网企业合并的原因是加强合作有助于成功,实现双赢,C 符合
题意;A 明显错误,BD 与题意无关.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教材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难度一般.牢记教材知识,辨清题
意,即可正确作答.
)
16.(2 分).刑法修正案(九)规定,明知是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等信息,故意在信息
网络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要受到刑事处罚.面对网络谣言,公民要(
①维护言论自由 ②依法行使权利 ③自觉履行义务 ④自觉明辨是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分析】本题属于“看社会,辨是非”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社会中有是非善恶,是非善
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明辨是非善恶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正确对待是非善恶等相关知识的基
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由题干描述得知,.面对网络谣言,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自觉明
辨是非,所以②③④是正确的选项,排除错误的观点①.
故选 D.
【点评】此题要准确掌握课本知识怎样正确对待是非善恶,在此基础上即可顺利选择.
)
17.(2 分).如图,图中人物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
A.名誉权 B.姓名权 C.隐私权 D.肖像权
【分析】本题属于“法律保护我们的人格 尊严”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我们的人格尊严
不受侵犯、隐私权的涵义、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以及公民怎样依法保护自己的隐私权等相
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本题考察了隐私权,隐私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不愿公开或不愿让他人知悉的不危害
社会的个人秘密的权利.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结合材料和课本,刘某的行为侵犯了当
事人的隐私权,而不是名誉权、姓名权、肖像权.所以排除 ABD.
故选 C.
【点评】公民的合法权益有很多,要结合材料,认真分析,准确选择.
)
18.(2 分).2014 年,全国义务教育总投入 1.42 万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
到 1.36 万亿元.这说明了义务教育具有(
A.强制性特征 B.公益性特征 C.统一性特征 D.均衡性特征
【分析】本题考查义务教育的特点.依据教材知识,分析题干材料,辨析题肢选项,作出正
确选择.
【解答】全国义务教育总投入 1.42 万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达到 1.36 万亿元,
数据说明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特点,公益性事业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投入,强制性、统一性是义
务教育特点,但不符合题意,AC 排除;均衡性也不符合题意,D 排除.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教材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难度中等.牢记教材知识,分清义
务教育的特点,才能正确作答.
1 9.(2 分).国务院要求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行整合,让农民和城市
居民享受一样的待遇.这表明我国(
A.积极促进经济发展 B.积极推进社会公平建设
)
C.不断完善分配制度 D.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分析】本题属于“我们向往公平”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公平的涵义、维护公平的意义,
国家为维护公平采取的措施以及青少年要维护公平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
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由题干描述得知,国务院要求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行整合,
让农民和城市居民享受一样的待遇.这表明我国积极推进社会公平建设,所以 B 是正确的选
项,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 ACD.
故选 B.
【点评】课本中公平的内容有很多,注意掌握课本知识,还要注意叙述的严谨性和正确性.
)
20.(2 分).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这体现了
我国(
A.要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 B.各民族差异消失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各民族一律平等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的民族关系.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的新型民族关系,我国处
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解答】各民族都有 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可见国家既不偏袒哪一民族,也不
歧视哪一民族.各民族之间是平等的.所以 D 项正确,ABC 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D.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清题意,据题意排除错误选项和干扰选项.
)
21.(2 分).2015 年 12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反家庭暴力法让清官难断的“家务
事”实现了(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分析】本题考查依法治国基本要求.依据教材知识,分析题干材料,辨析题肢选项,作出
正确选择
【解答】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全国人大常委
会表决通过的反家庭暴力法是立法环节,是依法治国实现有法可依,A 符合题意;BCD 不符
合题意.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教材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难度中等.牢记教材知识,分清有
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的关系,即可正确作答.
22.(2 分).面对不断更新换代的手机,甲认为:我要追求新体验,总是尽量购买新款手机;
乙认为:手机能用我就不换新的,省下的钱可以买书看.下列对此评价正确的是(
A.甲有能力不断更换手机,令人羡慕
B.甲追求新体验,有助于彰显个性
C.乙能注重精神上的需求,值得赞赏
D.乙的观点不符合适度消费的需求
【分析】本题考查艰苦奋斗精神.依据教材知识,分析题干材料,辨析题肢选项,作出正确
选择.
【解答】“手机能用我就不换新的,省下的钱可以买书看”说明乙能注重精神上的需求,值
得赞赏,C 正确;“追求新体验,总是尽量购买新款手机”造成浪费,不值得提倡,AB 错误;
乙的观点符合适度消费原则,D 错误.故选 C
)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教材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难度中等.掌握适度消费原则和艰
苦奋斗精神,即可正确作答.
)
23.(2 分).某市在打造“满城书香”活动中,建设了一批流动的 24 小时自助图书馆,方
便群众申办新证、自助借书、自助还书等.“满城书香”活动有助于(
①建设和培育社会文明风尚
②杜绝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滋生
③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④丰富精神文 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分析】本题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
性,我国采取的措施,青少年怎样做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
出结论.
【解答】由题干描述得知,“满城书香”活动有助于,建设和培育社会文明风尚,丰富人民
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丰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所以①③④是正确的选项,排除太绝对
的观点②.
故选 C.
【点评】要准确掌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依据课本和材料选择.
24.(2 分).下列对图中人物疑问的回答 ,恰当的是(
①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
②要了解自己的个性和优势
③要学会套用他人成功模式
④要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分析】本题属于“人生追求无止境”这一知识点,需要在掌握人才,要立志成才,要不懈
追求,实现人生价值等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由漫画描述得知,对图中人物疑问的回答,恰当的是要弄清自己的真实需要,要了
解自己的个性和优势,要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能性,所以①②④是正确的选项,排除不恰当的
做法③,他人成功模式不一定适合自己.
故选 B.
【点评】此题要准确掌握课本知识确立个人成长目标,在此基础上即可顺利选择.
二、非选择题(共 3 小题,52 分)
25.(16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5 年 8 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了《中小学生守则(2015 年修订)》.新版守则既体现
了中华名族传统美德,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细落小落实.
(1)将图中守则的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正确连线.
(2)表中守则的内容体现了中华名族的哪些传统美德?(每格只填一个)
守则内容
不比吃和穿戴
热心志愿服务
传统美德
材料二 与 2004 年出台的守则相比,新版守则对“珍爱生命”的内容做了修订,如增加了
“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等具体行为规范.
(3)从不同角度简单回答,这一修订对中小学生有什么意义?(写出两点)
【分析】本题以《中小学生守则(2015 年修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材料,考查相关
知识.要注意两者的联系,结合教材知识,完成作答.
【解答】(1)本题属于连线题,根据自己所学及认识,作答即可.珍视国家荣誉﹣﹣﹣爱国
不说谎不作弊﹣﹣﹣诚信 学会合作共处﹣﹣﹣友善 好学多问肯钻研﹣﹣﹣敬业
(2)本题考查理解能力,难度较小.关键是要把握好传统美德的内涵.
(3)本题考查对“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的认识和理解.要注意
根据内容,从珍爱生命、生命健康权、自我保护等角度考虑作答.
故答案为:
(1)珍视国家荣誉﹣﹣﹣爱国
不说谎不作弊﹣﹣﹣诚信
学会合作共处﹣﹣﹣友善
好学多问肯钻研﹣﹣﹣敬业
(2)不比吃和穿戴﹣﹣﹣﹣勤俭节约
(3)有利于增强中小学生珍爱生命意识,学会珍爱生命;有利于促使中小学生积极行使生
命健康权;有利于增强中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自我保护;有利于警示中小学生远离毒
品的诱惑.
【点评】本题结合社会热点内容,体现了思想品德的时效性,所考查的内容为教材重点内容,
也是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深入理解本内容,既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也有利于
指导学生的实际行为.
热心志愿服务﹣﹣﹣﹣奉献精神
26.(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第五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
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安全、荣誉
和利益的行为
第一条 为了维护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改革
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宪法第五十四条、国家安全法第一条分别体现了法律具有什么作用?
(2)公民应该怎样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写出一点)
(3)材料表明宪法和普通法律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