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 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16 分)
1.(2 分)(2016•枣庄)2015 年 8 月,天津一集装箱码头发生危化品大爆炸,再次敲响了
人们对危化品管理的警钟,实验室常备的氢氧化钠属于危化品,你认为其包装箱上应贴的
标识是(
)
A.
B.
C.
D.
2.(2 分)(2016•枣庄)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铁矿石冶炼成铁 B.石灰石等物质烧制玻璃
C.粮食酿成白酒 D.直饮水机中活性炭吸附杂质
3.(2 分)(2016•枣庄)比较下列三种物质,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
B.组成上都含碳元素
C.属于单质的是干冰
D.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大理石
4.(2 分)(2016•枣庄)关于能源和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B.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C.作为自然资源的空气是混合物
D.可以利用海洋资源制备金属镁
5.(2 分)(2016•枣庄)用 pH 试纸测定石灰水的 pH,如图所示,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
)
)
A.偏高 B.偏低 C.相等 D.无法确定
6.(2 分)(2016•枣庄)X、Y、Z 为三种金属,已知①X+H2SO4=XSO4+H2↑ ②Y+2ZNO3=Y(N03)
2+2Z ③Y 与稀硫酸不反应,则下列符合要求的 X、Y、Z 分别是(
A.Fe Cu Ag B.Cu Hg Ag C.Mg Zn Fe D.Fe Ag Cu
7.(2 分)(2016•枣庄)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下列四种试剂中
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A.AgNO3 溶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K2CO3 溶液 D.Na2SO4 溶液
)
)
8.(2 分)(2016•枣庄)如表给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推断
合理的是(
)
温度/℃
溶解度/g
10
20
氯化钠35.8
碳酸钠12.2
30
36.0
21.8
40
36.3
39.7
36.6
49.6
A.20℃时,将 100g 水加入 30g 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不饱和溶液
B.20℃时,将 100g 水加入 30g 氯化钠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30%
C.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 20℃﹣30℃之间应出现交点
D.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二者的混合物中提纯氯化钠
二、解答题(共 6 小题,满分 34 分)
9.(4 分)(2016•枣庄)
是枣庄人非常喜爱的三种
特色美食,请回答:
(1)菜煎饼中煎饼富含糖类,蔬菜富含
(2)羊肉汤一端上来就能闻到香味,原因是
(3)炒辣子鸡时要急火大油,若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
一种即可),盛过辣子鸡的餐具可用洗洁精清洗,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10.(5 分)(2016•枣庄)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
(填一种有机营养素)
(填分子的一种性质)
(写出
作用.
(1)①处元素和②处元素形成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的化合价为
.
,该化合物中②处元素
(2)
表示如表中
(填表中序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易
(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11.(4 分)(2016•枣庄)1926 年的“联合制碱法”改进了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主要流程
如图所示:
(1)它是由我国著名化学家
(2)如何取出从沉淀池中不断结晶析出的碳酸氢钠:
氢钠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3)它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 70%提高到 96%,主要是因为设计了
程图中的编号)的循环.
(填操作名称);碳酸
(写出一种即可).
(填流
.
创立的.
12.(6 分)(2016•枣庄)A、B、C、D、E 分别是锌、硫酸、氢氧化钡、硫酸铜和碳酸钠五
种物质中的一种,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发生反应,其中 D 的溶液呈蓝
色,A 与 B 反应生成的气体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1)D 的化学式是
(2)A 与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C 与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下列可以替代 E 的是
②氢氧化钾
①氯化铜
;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填序号)
③银.
.
.
.
(填字母)
13.(10 分)(2016•枣庄)某兴趣小组围绕“实验室制取氧气”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1)药品选择:下列物质中不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物的是
A.水 B.过氧化氢 C.氯化钾 D.高锰酸钾(KMnO4)
原因是
(2)装置连接,所需的一些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
仪器 a 的名称是
燃性 C.溶解性 D.密度,必须考虑的是
燥的氧气,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3)气体检验:如图 2 甲装置中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乙装置中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
原因是
(4)实验探究:如图 3 所示,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浓度相同的三种溶液,观察可见:实
验①中无明显现象,实验②中产生气泡,实验③中产生气泡更快,据悉你能得出的结论
是
;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A.颜色 B.可
(填字母);要制取并收集一瓶干
(填装置字母序号).
.
.
14.(5 分)(2016•枣庄)生活中常见的铁制品大多为铁合金(成分为铁和碳)材料,而非
纯铁,铁合金又因其含碳量不同分为生铁和钢(生铁含碳量为 2%﹣4.3%,钢含碳量为 0.03%
﹣2%).将一块质量为 5.8g 的铁合金放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 98g 稀硫酸,恰好与铁
合金中的铁完全反应,所得氢气的质量为 0.2g,通过计算回答: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 0.1%)
2016 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16 分)
1.(2 分)(2016•枣庄)2015 年 8 月,天津一集装箱码头发生危化品大爆炸,再次敲响了
人们对危化品管理的警钟,实验室常备的氢氧化钠属于危化品,你认为其包装箱上应贴的
标识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结合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其包装箱上应贴的标识腐蚀品标志.
A、图中所示标志是有毒品标志,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选项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品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各个常见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
类题的关键.
)
2.(2 分)(2016•枣庄)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铁矿石冶炼成铁 B.石灰石等物质烧制玻璃
C.粮食酿成白酒 D.直饮水机中活性炭吸附杂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
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
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铁矿石冶炼成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石灰石等物质烧制玻璃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粮食酿成白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直饮水机中活性炭吸附杂质的过程中,只是吸附异味和色素,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
理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
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化学变化.
3.(2 分)(2016•枣庄)比较下列三种物质,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
B.组成上都含碳元素
C.属于单质的是干冰
D.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大理石
【分析】A.根据碳单质的物理性质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C.根据单质与化合物的概念来分析;
D.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来分析.
【解答】解:A.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故正确;
B.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金刚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大理
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是由钙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三种物质中都含碳
元素,故正确;
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错误;
D.在实验室中,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故正确.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辨别以及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难
度不大.
)
4.(2 分)(2016•枣庄)关于能源和资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是可再生能源
B.干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C.作为自然资源的空气是混合物
D.可以利用海洋资源制备金属镁
【分析】根据能源的不同方式分类的定义来区分.太阳能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转换成化学能,
使植物生长;像太阳能、风能、水能以及动植物等可以长期提供或可以再生的能源叫可再
生能源;像煤、石油、天然气等一旦消耗就很难再生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
【解答】解:A、化石燃料是常规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故说法错误;
B、干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说法正确;
C、空气是混合物;故说法正确;
D、海洋中含有大量的镁资源,人们经常利用海洋资源制备金属镁,故说法正确.
故选:A.
【点评】该题考查了能量的转化及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判断,是一道基础题.
5.(2 分)(2016•枣庄)用 pH 试纸测定石灰水的 pH,如图所示,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
)
A.偏高 B.偏低 C.相等 D.无法确定
【分析】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显碱性;若某溶液显碱性,则用蒸馏水润湿后,溶
液的碱性变弱,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显碱性;用蒸馏水润湿后,溶液的碱性变弱,
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且 pH 越大,碱性越强,则测得的 pH 结果比实际值偏小.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 pH 大小之间的关系、用蒸馏水润湿后稀
释了待测溶液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6.(2 分)(2016•枣庄)X、Y、Z 为三种金属,已知①X+H2SO4=XSO4+H2↑ ②Y+2ZNO3=Y(N03)
2+2Z ③Y 与稀硫酸不反应,则下列符合要求的 X、Y、Z 分别是(
A.Fe Cu Ag B.Cu Hg Ag C.Mg Zn Fe D.Fe Ag Cu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
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
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解答】解:X、Y、Z 为三种金属,已知①X+H2SO4=XSO4+H2↑,说明了活动性 X>氢;②Y+2ZNO3=Y
(N03)2+2Z,说明了活动性 Y>Z;③Y 与稀硫酸不反应,说明了 Y 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
即 H>Z.
A、Fe、Cu、Ag,符合上述条件,故选项正确.
B、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Cu、Hg、Ag 不符合上述条件,故选项错误.
C、铁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Mg、Zn、Fe 不符合上述条件,故选项错误.
D、银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弱,Fe、Ag、Cu 应不符合上述条件,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
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
7.(2 分)(2016•枣庄)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下列四种试剂中
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A.AgNO3 溶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K2CO3 溶液 D.Na2SO4 溶液
【分析】根据两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
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解答】解:A、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均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不能出
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分别显酸性、
中性,使酚酞溶液分别显示无色、无色,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故选
项错误.
C、K2CO3 溶液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与氯化钠溶液不反应;分别滴加 Na2CO3 溶液,
产生气泡的是盐酸,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钠溶液;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可以鉴别,
故选项正确.
D、硫酸钠溶液与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均不反应,不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现象,不能鉴别,
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在解决鉴别物质题时,判断的依据是:所选试剂需要与待鉴别
的物质反应并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
8.(2 分)(2016•枣庄)如表给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推断
合理的是(
)
温度/℃
溶解度/g
10
20
氯化钠35.8
碳酸钠12.2
30
36.0
21.8
40
36.3
39.7
36.6
49.6
A.20℃时,将 100g 水加入 30g 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不饱和溶液
B.20℃时,将 100g 水加入 30g 氯化钠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30%
C.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 20℃﹣30℃之间应出现交点
D.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二者的混合物中提纯氯化钠
【分析】A、2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21.8g,进行分析解答;
B、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进行分析;
C、根据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D、根据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进行解答.
【解答】解:A、2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21.8g,将 100g 水加入 30g 碳酸钠中将会有部
分碳酸钠不能溶解,得到的是饱和溶液,故错误;
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36g,将 100g 水加入 30g 氯化钠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
溶质质量分数为:30g/(100g+30g)×100%=23.1%,故错误;
C、根据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在 20℃﹣30℃之间两曲线应出现交点,故正
确;
D、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碳酸钠溶
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通过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而氯化钠
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故错误;
故选 C.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溶解度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二、解答题(共 6 小题,满分 34 分)
9.(4 分)(2016•枣庄)
是枣庄人非常喜爱的三种
特色美食,请回答:
(1)菜煎饼中煎饼富含糖类,蔬菜富含 维生素 (填一种有机营养素)
(2)羊肉汤一端上来就能闻到香味,原因是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填分子的一种性质)
(3)炒辣子鸡时要急火大油,若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 盖上锅盖 (写出
一种即可),盛过辣子鸡的餐具可用洗洁精清洗,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 乳化 作用.
【分析】(1)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进行分析;
(2)根据分子是运动的性质分析回答;
(3)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根据洗洁精的乳化作用进行分析.
【解答】解:(1)蔬菜中富含维生素;
(2)能闻到羊肉汤的香味,是因为羊肉汤中含有香味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
人在羊肉汤一端上来就能闻到香味;
(3)炒辣子鸡时要急火大油,若油不慎着火,可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盖上锅盖;盛过辣子
鸡的餐具可用洗洁精清洗,这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
故答案为:(1)维生素;(2)分子在不断运动;(3)盖上锅盖;乳化.
【点评】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0.(5 分)(2016•枣庄)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
(1)①处元素和②处元素形成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l2O3 ,该化合物中②处元素的化
合价为 +3 .
表示如表中 ④ (填表中序号)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原子易 得 (填
(2)
“得”或“失”)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Cl﹣ .
【分析】(1)根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来确定元素种类,然后结合其常显化合价来
书写化学式;
(2)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以及离子符号的写法来分析.
【解答】解:(1)①是氧元素,在化合物中常显﹣2 价,②是铝元素,常显+3 价;二者组
成的化合物氧化铝的化学式为 Al2O3;故填:Al2O3;+3;
(2)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这是 17 号元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元素位于元素周
期表的④位置;其最外层有 7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 1 个电子,而形成带一个单位
负电荷的氯离子;故填:④;得;Cl﹣.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
图的意义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1.(4 分)(2016•枣庄)1926 年的“联合制碱法”改进了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主要流程
如图所示:
(1)它是由我国著名化学家 侯德榜 创立的.
(2)如何取出从沉淀池中不断结晶析出的碳酸氢钠: 过滤 (填操作名称);碳酸氢钠
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食品发酵粉 (写出一种即可).
(3)它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 70%提高到 96%,主要是因为设计了 Ⅰ (填流程图中
的编号)的循环.
【分析】根据 NH3+H2O+CO2+NaCl═NH4Cl+NaHCO3↓及流程图知,母液中溶质为氯化铵,向母
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循环Ⅰ中的氯化钠有又返回到沉淀池;
【解答】解:
根据 NH3+H2O+CO2+NaCl═NH4Cl+NaHCO3↓及流程图知,母液中溶质为氯化铵,向母液中通氨
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循环Ⅰ是将未反应的氯化钠返回沉淀池中,煅烧
碳酸氢钠时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循环利用,所以 X 是 CO2,从固液混合物中分离出固
体的方法为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