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四川南充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1.文科综合试卷包括道德与法治、历史两部分,满分 200 分。其中道德与法治 100 分(按 50 分
折合计入总成绩),历史 100 分(按 50 分折合计入总成绩)。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将姓名、座位号、身份证号、准考证号填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所有解答内容均需涂、写在答题卡上。
4.选择题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对应选项涂黑,若需改动,须擦净另涂。
5.非选择题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位置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笔书写。
历史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下列各题只有一个备选项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
对应选项涂黑。
1. 19 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就社会转型而言,这场战
争对中国的影响是
A. 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B.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 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B
2.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不断探索的历史。下列选项与之关联正确的是
A.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
B. 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戊戌变法
C. 反帝反封建的完成——辛亥革命
D. 民主共和的实现——新文化运动
【答案】A
3. 它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根本性制度变革,这是武装斗争手段换来的制度成果,在这一过程中,清帝
退位诏减少了流血冲突,缩短了革命进程,确有积极作用。材料中的“它”指
A. 太平天国
B. 中华民国
C. 南京国民政府
D.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答案】B
4. 20 世纪初期《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断送!中国的人
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该材料最能体现
A. 反对封建军阀的斗争性
B. 各阶层抵制侵略的一致性
C. 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决性
D.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答案】D
5.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这首《七律·长征》体现了
A.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
B. 不怕牺牲乐观向上的精神
C. 万众一心共御外辱的精神
D.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精神
【答案】B
6.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西安事变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台儿庄战役
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武汉会战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B. ②
C. ③
D. ④
①
②
③
④
A. ①
【答案】B
7. 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中绘的一幅简图,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A. 转战陕北、战略防御
B. 御敌于外、自卫反击
C. 战略决战、全胜可期
D. 千里跃进、战略进攻
【答案】D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下列选项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B. 建立了土地的公有制
C.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 为国家的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答案】B
9. 1978 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 18 户农民私下立了一份将田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的契约。这种新的土地
经营形式是指
A. 农业合作化
B. 人民公社化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土地集体经营
【答案】C
10. 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
的评判表述。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 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 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D. 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答案】C
11. 史学家布克哈特在评论一场运动时说“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意大利烟消
云散了。”这场运动
A. 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
B. 以理性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C. 提倡教会“神权至上”
D. 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答案】A
12. 德国马克思博物馆中的一个展室的主题为“转折点 1848 年”。对这一主题认识正确的是
A.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B. 马克思主义得到社会各阶层的普遍认可
C.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建立
D. 无产阶级的斗争开始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答案】D
13. 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必须分立,否则自由便不复存在。在资产阶级创立新体制的
过程中,下列哪国的法律文献最能体现孟德斯鸠的观点
A. 英国
【答案】C
B. 法国
C. 美国
D. 德国
14. 他虽然当上了皇帝,但在欧洲君主眼中,仍然是革命的后继者:他撼动了欧洲各国的旧制度,并将近
现代欧洲各国的新秩序的各项原则推广到了欧洲其他地区。材料中的“他”是
A. 克伦威尔
B. 罗伯斯庇尔
C. 拿破仑
D. 亚历山大二世
【答案】C
15. 下图为某同学整理的框架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他整理的笔记是
1765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纺纱
机
1785 年瓦特改进蒸汽机
1825 年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
车
时代特征:
“蒸汽时代”
A.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C.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答案】B
B. 第一次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16. “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
破除农奴制。”该材料描述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的
A. 背景
【答案】A
B. 内容
C. 性质
D. 影响
17.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科学研究取得了巨大进步。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他们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由此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A. 几乎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进行
B. 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
C. 世界各国都取得跨越式发展
D.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答案】D
18. “在这里,文明创造了自己的奇迹,而文明人则几乎又变成野蛮人……从这条污浊的排水管中,排出
人类工业的最大一股潮流去滋润全世界;从这条肮脏的下水道中,流淌出纯金。”下列说法最能体现作者观
点的是
A. 工业化创造了人类文明的奇迹并使人逐渐变得野蛮
B. 工业化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并提高了大众文化水平
C. 工业化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并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
D. 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并造成了贫富分化的加剧
【答案】C
19. 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的著作是
A. 《神曲》
B. 《战争与和平》
C.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D. 《物种起源》
【答案】D
20.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观察下列年代尺,③处应填
A.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 德军突袭波兰
C. 日本签署投降书
D. 日军偷袭珍珠港
【答案】A
二、材料解析题(每题 20 分,共 40 分)
21.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红船启航】
材料一 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小船。从此,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的航船,劈波斩浪,开天辟地,使中
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团结御侮】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人
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5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根据材料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作用。并举一例说明。
【当家做主】
材料三 中共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我们要永远铭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我国
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哪次会议确立的?
【辉煌成就】
材料四 看中国数据——关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
年份
贫困人口规模(亿人)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
2017
7.7039
0.3046
2020
0.0551
171
25974
32189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网
(4)根据材料指出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1)意义: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作用: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举例:百团大战;平型关大捷;开辟敌后战场(任答一点)
(3)标志:新中国的成立:(或开国大典);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
(4)变化: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提升;主要原因:改革开放;
22. 社会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常常伴着危机,面对危机,不同的国家或地区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方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
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 18、19 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1)材料中“新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这种新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大约在 150 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
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
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
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2)根据材料指出当时日本的社会现状。日本为了“弃旧图新、迎头赶上”而行的重大改革是什么?根据
——摘编自《大国崛起》
材料概括其影响
材料三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人类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战而胜之……在应对这场全球
公共卫生危机的过程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
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维护人美共同家园。
(3)面对当前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材料提出“维护人类共同家园”的方案是什么?回顾二战历史,试
——编自《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武器》
举两例“维护人类共同家园”的典型事件。
【答案】(1)制度:君主立宪制;影响: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和平地实现现代化;
(2)社会现状: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或出现了民族危机);改革:明治维新;影
响: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实现现代化;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3)方案:团结协作、携手应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任答一点)。事件: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苏联对日宣战:美国对日投放原子弹等。(任答两点)
三、探究题(20 分)
23. 当今,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根据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
题。
【美国崛起】
材料一 有人说,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罗斯福拯救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人的主要贡献。
【中国亮剑】
材料二 战争的胜利,顶住了美国侵略扩张的势头,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
空前提高。包括美、苏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感到必须重新估计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分量。中国
的东北边疆得到巩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共党史出版社《中国共产党历史》
(2)材料中的“战争”是指哪次战争?根据材料分析这次战争的影响。
【中国腾飞】
材料三 见下图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丑条约》为什么是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从屈辱外交走向强硬外交的原因。
【答案】(1)华盛顿领导了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制定 1787 年宪法;
林肯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罗斯福实行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摆脱了经济危机;对
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影响:使新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中国的东北边疆得到巩固;国家的经济
建设和社会改革获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任答两点)
(3)原因: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4)原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霸权主义的衰落;世界爱好和平民主
力量的增强。(任答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