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云南丽江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 1~7 小题,其中 1~6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7 小题 8 分,共
20 分)
1、给下面这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诗有精品,花有奇葩.( )。“花中君子”菊花向来为志 qù(
)高洁的仁人志士所
钟爱。诗人屈原“夕餐秋菊之落英”,彻彻底底地将菊花作为生命的汁液啜饮,写出了菊的
极致气 yùn ( );李商隐的“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点染出菊的婀娜.( )柔姿。
A.pā 趣
韵 nuó
B.bā 气
蕴 nuó
C.pā 气
蕴 nà
D.bā 趣 韵 nà
2.下面这段话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就写作而言,细节来自观察,语感源于积累,能力出于实践。唯有深入细致地观察,日.
复一日...地积累,冥思苦想....地实践,才能妙笔生花....,用极精炼的语言把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
A.日复一日
B.冥思苦想
C.妙笔生花
D.栩栩如生
3.在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贝聿铭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更是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他把古代传统
的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的建筑技术熔于一炉,进而
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2)中学生是祖国的希望,他们的心理健康需要全社会的共同
。
(3)不要靠你的馈赠去获得朋友,你须用你
的爱去赢得友谊。
(4)我省山区面积广,气候多样,开展山区物候
非常重要。
A.完成 关注 诚挚
观测
B.完成 关照
诚实
观察
C.形成 关照 诚实
观察
D.形成
关注 诚挚
观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丽江神奇的东巴文字、浓郁的纳西风情,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B. 一 辆
高速行驶的货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C.认真学习并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D.通过举办地震知识讲座,使同学们了解了很多科学防震的方法。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需要...重读的一项是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C.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D.花朵的红色是热情..的色彩,它强烈,奔放,令人精神振奋。
6.对下列名著中的人物,点评不恰当...的一项是
A.《水浒传》中的武松是一位打虎英雄,他武艺高强,光明磊落,干练果断,有胆有识,
嫉恶如仇。
B.《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取经队伍的核心人物,在取经路上,他义无反顾,无论遇到多
少困难与诱惑,其信念从未动摇过。
C.《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正直善良,吃苦耐劳,有骆驼一样坚韧的精神。但在接二连
三的打击下,他对生活彻底失去了信心。
D.《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一个探险家,他喜欢冒险,为人贪婪、残忍、野
心勃勃。在小人国,他随心所欲地干预政治。
7.根据提示填空。(①~⑤题必做,⑥⑦两题任选一题作答,每空 1 分,共 8 分。凡出现加字、
漏字、错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①
,不亦君子乎?(《论语》)
②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③谁道人生无再少?
(苏轼《浣溪沙》)
“
“
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⑤ 王 湾 在 《 次 北 固 山 下 》 一 诗 中 , 表 现 时 序 的 交 替 , 蕴 涵 自 然 理 趣 的 句 子 是
,
”。
⑥ 赵 翼 在 《 论 诗 》 中 , 主 张 诗 歌 创 作 贵 在 创 新 并 激 励 后 辈 的 句 子 是
,
”。
⑦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爱国思想的句子,请写出你最欣赏的连续的两句。
,
。(课内外均可)
二、语文综合运用(6 分)
8.毕业前夕,初三(2)班计划开展一次活动,活动前,班委会提出以下要求:
(1)请你根据下面这段话提炼一个活动主题。(2 分)
只有起程,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地;只有拼搏,才能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播种,才能
收获甜美的果实;只有奋斗,才能品味幸福的人生。
(2)请你在自己的“人生目标卡”上,用生动的语言写出你为自己设定的具体目标。(2 分)
人生目标卡
近期目标
长期目标
(3)请你从“生命、生存、生活”三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句话。(要求使用比喻或排比
的修辞方法)(2 分)
三、阅读(本大题含 9~24 小题,共 44 分)
(一)(3 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3 分)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 请找出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1 分)
(2) 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
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2 分)
(二)(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
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
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
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悦,则又请焉。故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
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
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
勤且艰若此。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 分)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于:
(2)同舍生皆被绮绣
(3)腰白玉之环
(4)媵人持汤沃灌
被:
腰:
汤: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2、第①段中叙述了作者勤苦求学的哪两件事?(2 分)
13、第②段对“同舍生”的穿戴作了详细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2 分)
14、阅读文中画线句子,联系实际,谈谈你所得到的启示。(3 分)
(三)(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8 题。
漫话溜索
①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山高谷深、水势险急处,往往可见以铁索、藤索或篾索联系
两岸的桥,这种桥,即所谓“溜索”,因它以铁索、藤索或篾连系两岸,也称“索桥”。
②横断山河谷,水流湍急,岸壁陡峭,雨季河水猛涨,船和竹筏都难以渡江。于是,各
式各样的索桥便成了这里的重要交通工具。
③溜索,古人称“撞”。《茂州志》中“悬撞度索”和《蜀中广记》中“度索寻撞之桥”
等记载,都是先民们对溜索的描述。
④最原始的溜索是如何建造的,直到如今,在怒江沿岸的各族群众中还有种种传说。流
传较广的一个传说是:当初,沿江种族民众在两岸各选一个臂力很好的精壮男子,在钓鱼线
上各拴一石头,两岸对抛,一旦拴着石头的两条钓鱼线在江中相钩连缠绕,就由其中一方把
钓鱼线徐徐拉上岸,一方面固定钩连,一方面在鱼线上拴好又粗又结实的藤绳,再由另一方
徐徐拉动,最后藤绳横贯两岸,并被固定在两岸的溜柱上,用木棍绞紧,即成溜索。这个传
说反映了怒江沿岸各族人民不畏艰难险阻征服自然的气概和智慧,也说明了溜索对怒江沿岸
各族人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⑤解放前,怒江上没有桥梁,洪水季节,两岸人民相互往来和运输物资无一不靠溜索。
那时的溜索,一般是用两根一头高一头低的竹篾索或藤索组成,再架上底兜,过溜时,人、
马都得捆在底兜上,离岸时用力推一下,靠“滑梆”在溜索上滑行,有时,还得手脚并用,
沿索攀援。常常有人因滑梆和溜索出事坠入江中。解放后,人民政府关心两岸人民群众的出
行安全,首先将竹溜、藤溜换成了钢丝溜,有些溜索还配上了滑轮。与此同时,还沿江修通
了公路,架起了不少吊桥,交通变得安全方便多了。
⑥如今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上,每隔一段都有一对钢质的溜索,一根溜过去,一根
溜过来,都有坡度,过溜进既省力,又迅速。在怒江、澜沧江、金沙江沿岸的各族群众中,
十来岁的小孩大多会过溜。有些靠近村庄的溜索,逢年过节,人们还把它当作游戏的工具,
你溜过来,我溜过去,欢声笑语,别有一番风趣。
15、文章具体说明了哪些内容?(2 分)
16、文章引用怒江沿岸的传说,有什么作用?(3 分)
17、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⑤段画线句中“无一不”的表达作用。(3 分)
18、随着社会的发展,你认为溜索在将来还有无保留的必要?请说说理由。(3 分)
(四)(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4 题。
与植物相处
李汉荣
①人们养猫、养狗、养鸟,养一些温驯可爱的动物,动机之一恐怕就是想在与“异类”
的相处中感受一种无忧的情趣。与这些动物相处,人可以回复到一种简单的心境。动物只要
你喜欢它,它就给你回报:猫偎在你的怀里,狗向你撒娇,鸟向你歌唱……在简单、纯洁的
动物面前,人会变得简单、纯洁,会以从容、宁静、无邪的心境,领略生命与生命交流的喜
悦。
②但是人能与之相处的动物的种类还是太少了。人不能和狼相处,麻雀好像只喜欢给人
类制造一些小麻烦,好像压根儿不想与人类建立什么亲近的关系,至于虎、豹子等凶猛的动
物,人们就只能在动物园里隔着铁栅栏远远地欣赏它们的英姿了。这样,我们就格外关注大
自然中的植物了,于是我来到植物面前,它们是我的老师和朋友。
③这泛绿的青草可是从白居易的诗里生长出来?蒙蒙细雨里,我几步就走进了唐朝,隐
约间仿佛看见了李商隐、王维们的背影,青草绿了他们的诗,绿了古中国的记忆。我看见了
车前草,还是在《诗经》里那么优美地摇曳着。三叶草,三片叶子指着三个方向,哪一个方
向都通向蝴蝶的翅膀。野百合悄悄地开了,洁白的手在风里打着手势,似乎谢绝与我相握。
它嫌我的手太粗糙,嫌我的气息太浑浊?太阳花开了,这么灿烂的笑。我看见太阳的颜色了,
我比天文学家看得清楚,我不用到天上去看,太阳的亲生女儿都告诉我了。
④茉莉、菊、栀子、玫瑰……轻轻地叫一声它们的名字,就感到灵魂里生出温柔、芬芳
的气息。是的,许多植物的名字太美了,美得你不忍心大声呼叫它们。含着感情轻轻叫一声
玉兰,那洁白如玉的花瓣会洒落你一身。静静地守着昙花凝神注视吧,夏夜清风中的悠悠开
放,是它漫长一生里难得的灿烂瞬间。竹子正直地生长着,芭蕉捕捉了风的动静,孤独的仙
人掌用一手的刺拒绝着轻薄的同情,青苔爬上了绝壁,野草莓想走遍夏天……
⑤有一小块自己的庄稼地多好啊!看一会儿书种一会儿庄稼,写一首诗侍弄..一会儿花草。
书里的思想抖落进泥土,会开出奇异的花;泥土的气息漫进诗,诗会有终年不散的充沛的春
墒[注]。看青翠挺拔的玉米怎样抱起自己心爱的娃娃,看聪明的辣椒怎样在寒冷的土里找到
一把一把的火,看豆豆躺在小床上如何构思,看韭菜排列得那么整齐,像杜甫的五律……
⑥与植物呆在一起,人会变得诚实、善良、温柔并懂得知恩必报。植物开花不是为了炫
耀自己,它是为自己开的,却无意中把你的眼睛照亮了。植物终生都在工作,即使埋在土里,
它也不会忘记自己的责任。你无意洒落一滴水,植物来年会回报你一朵花。没有谁告诉它生
活的哲理,植物的哲学导师是深沉的土地。
[注]春墒:“墒”音 shāng,田地里土壤的湿度,“春墒”即春天时节土壤里的湿度。
19、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3 分)
(文章有删节)
20、请说说“我来到植物面前,它们是我的老师和朋友”在文中的含义。(3 分)
21、第④段画线句使用了省略号,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其作用。(3 分)
22、“看一会儿书种一会儿庄稼,写一首诗侍弄一会儿花草”中“侍弄”一词流露了“我”
怎样的情感?(2 分)
23、请从内容和表现方法方面对“你无意洒落一滴水,植物来年会回报你一朵花”作简要赏
析。(4 分)
24、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你读出了作者对人们怎样的期望?(3 分)
四、写作(50 分)
25、请以“路”为题目,或自拟一个包含“路”这个词的题目上,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不限文体。 2、不少于 600 字。
3、作文中不能出现考生所在地地名、真实姓名及学校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