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1996年黑龙江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1996 年黑龙江高考文科数学真题及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 65 分) 注意事项: 1.答案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第 1—10 题每小题 4 分,第 11—15 题每小题 5 分,共 6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全集  I  1,2,3,4,5,6,7  ,集合 A    1,3,5,7 , B    3,5 .则 A. I A B   B. I A B   C. I A B   D. I A B   【答案】C 【解析】显然 C 正确. 2.当 1a  时,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 y x a 与 loga  y x 的图像 【答案】A 【解析】当 1a  时,函数 y 且过点 (1,0) . x a 是减函数,且过点 (0,1) ;而函数 loga  y x 为增函数, 3.若 2 sin x  2 cos x ,则 x 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            2 kx   3 4 2 kx   1 4  x 2  x 2 , k   1 4 , k   5 4 Zk  Zk        kx   1 4 kx   1 4  x  x , k   1 4 , k   3 4 Zk  Zk        【答案】D 【解析】 2 sin x  2 cos x  2 sin x   1 2 sin x  2 2 或 sin x   2 2 ,解得 2 k   4  x k    ,即 (2 k Z ) k  1)     x (2 k  1)    2 k 3  ( 4 k Z  或 ) 2 k   3  4   x 2  3 (  4  ,所以 x 的取值范围是 k Z )    4.复数 4 )22( i  )3 1( i  等于 5  ( 4 1 4 kx    x , k   3 4 Zk   4    . A. 1 i3 B. 1 i3 C. 1 i3 D. 1 i3 【答案】B 【解析】 4 (2 2 ) i  (1 3 ) i  5   4 2 (1 1 2  5 2 (  2 (2 ) i ) 2(   5 4 5 i ) ) i 3 2 1    3 i . 5.6 名同学排成一排,其中甲、乙两人必须排在一起的不同排法有 A.720 种 【答案】C B.360 种 C.240 种 D.120 种 【解析】将甲、乙两人捆绑在一起,不同的排法有 5 A A  5 2 2 240 . 6.已知是第三象限角且 sin   ,则 tan 24 25  2 
A. 4 3 【答案】D B. 3 4 C.  3 4 D.  4 3 【解析】由已知得 cos   ,所以 7 25 tan  2  sin cos  2  2   ) 7 1 (   25 24 25    4 3 . 2sin 2  2 cos   2 2 2sin  1 cos   sin  7.如果直线 ,l m 与平面 , ,满足: l  有      m //  , l , 和 m  ,那么必 A.  且l m B.  且 //m  C. //m 且l m D. // 且  【答案】A 【解析】略. 8.当   2   时,函数 ( ) f x x  2 A.最大值是 1,最小值是 1 C.最大值是 2,最小值是 2  sin x  3 cos x 的 B.最大值是 1,最小值是 1 2 D.最大值是 2,最小值是 1  【答案】D 【解析】因为 ( ) f x  sin x  x    3 2  ,即 x 最小值是 1 .  时, ( )  6  .故当 5   3 6   时, ( ) f x 有  2 x  3 cos 2sin(  ) 3 f x 有最大值是 2;当 x  ,由已知    x  6 x    3 6   ,即 x 9.中心在原点,准线方程为 x   ,离心率为 4 1 2 的椭圆方程是 A . 2 x 4 2 y 3  1 B . 2 x 3 2 y 4  1
C. 2 x 4 2 y  1 【答案】A D. 2 x  2 y 4  1 【解析】由题设可得 2 a c  4, c a  ,解得 2, c a 1 2  ,所以椭圆方程是 1 2 x 4 2 y 3  . 1 10.圆锥母线长为 1,侧面展开图圆心角为 240 ,该圆锥的体积是 A.  2 2 81 B. 8  81 C.  4 5 81 D. 10  81 【答案】C 【 解 析 】 设 圆 锥 底 面 半 径 为 r , 则 2 r 1  240 360    2  , 得 r  , 则 圆 锥 高 为 2 3 1 (  22 ) 3  5 3 , 圆锥的体积是 1 3 (  2 3 2 ) 5 3   4 5 81 . 11.椭圆 2 x 25  150 x  9 y 2  18 y   的两个焦点坐标是 9 0 A. ( 3,5),( 3, 3)    B. (3,3),(3, 5) C. (1,1),( 7,1)  【答案】B D. (7, 1),( 1, 1)    【解析】椭圆的标准方程为 ( y 2 1)  2 5 ( x  2 3)  2 3  ,而 1 2 2 y 5 2 x 2 3  的焦点为 (0, 4) ,所以 1 ( y 2 1)  2 5 ( x  2 3)  2 3  的焦点坐标是(3,3),(3, 5) . 1 12.将边长为 a 的正方形 ABCD 沿对角线 AC 折起,使得 BD a ,则三棱锥 D ABC  的
体积为 A. 3a 6 【答案】D B. 3a 12 C. 3 3 a 12 D. 3 2 a 12 【解析】取 AC 的中点O ,连接 ,BO DO ,如图所示.  ABC ADC  ,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BO DO  AC 2  2 a 2 , ∴  BOD  ,则 DO  面 ABC ,DO 就是三棱锥 D ABC   2 的 高,所以 V D ABC    1 1 3 2 2 a  a 2 2  2 12 3 a . 13.等差数列 na 的前 m 项和为 30,前 2m 项和为 100,则它的前3m 项和为 A.130 B.170 C.210 D.260 【答案】C 【解析】由已知得 S m  30, S 2 m  100 ,则 , S S m 2 m  , S S m 3 m  成等差数列,所以 S 2 m S 3 m  23( S m  S m )  210 . 14.设双曲线 2 2 x a  2 2 y b  0(1  a b ) 的半焦距为 c ,直线l 过 ( ,0),(0, ) b 两点.已知原点 a 到直线l 的距离为 c 3 4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2 B. 3 C. 2 D. 32 3 【答案】A 【解析】直线l 的方程为 bx ay ab    ,原点到直线l 的距离为 0 ab 2  a 2 b  3 4 c ,则 2 2 a b 2 b a  2  3 16 2 c ,即 2 ( a c 2 c 2 a )  2  3 16 2 c ,解得 2 e  或 e  2 3 3 ,又 0 a b   ,所以
e  2 a 2 b  2 a  1  2 2 b a  ,所以 2 e  2 3 3 不合题意. 15. ( ) f x 是 (   上的奇函数, ( f x ) ,  2)   ( ) f x ,当 0 1x  时, ( ) f x x ,则 f (7.5) 等于 A. 0.5 B. 0.5 C.1.5 D. 1.5 【答案】B 【解析】 (7.5) f  f (5.5 2)    f (5.5) [    f (3.5)]  f (3.5)   f (1.5) f  (0.5)   . 0.5     ( 0.5)] [ f 注意事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85 分) 1.第Ⅱ卷共 6 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6.已知点 ( 2,3)  与抛物线 2 y  2 ( ppx  )0 的焦点的距离是 5,则 p  . 【答案】4 【解析】由已知得 ( p  2 2 2)  2 3  ,解得 5 p  . 4 17.正六边形的中心和顶点共 7 个点,以其中 3 个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共有 个.(用 数字作答) 【答案】32 【解析】从 7 个点中取 3 个点有 3 7C 种取法,3 个点共线的有 3 种,三角形共有 3 7 C   个. 3 32
18. tg20   tg40   3tg20 tg40   的值是 . 【答案】 3 【解析】∵ tg(20   40 )    tg20 tg40   1 tg20 tg40     3 ,∴ tg20   tg40   3(1- tg20 tg40 )  ,  tg20   tg40   3tg20 tg40    3 . 19.如图,正方形 ABCD 所在平面与正方形 ABEF 所在平面成 60 的二面角,则异面直线 AD 与 BF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 【答案】 2 4 【解析】由于 //AD BC ,所以 CBF 即为异面直线 AD 与 BF 所成角,设正方形边长为 a ,在 CBF  中, BF  2 , a BC a FC  ,  2 FD CD  2  2 AD FA  2  2 AD FA  cos60   CD 2  2 a , cos  CBF  2 BF FC 2 BC   2 BF BC  2  2 4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69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0.(本小题满分 11 分) 解不等式 log ( a x 1   a ) 1  . 【解】本小题考查对数函数性质,对数不等式的解法,分类讨论的方法和运算能力,满分 11 分. (Ⅰ) 1a 时,原不等式等价于不等式组: 1 x a         1 x a  0, . a 解得 2 a x 1  . (Ⅱ)当 0 1a  时,原不等式等价于不等式组: 1 x a         1 x a  0, . a ——2 分 ——5 分 ——7 分 解得 1    a x 2 a 1  . 10 分
综上,当 1a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x x 2 a  1  ; 当0 1a 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x a 1    x 2 a  1  . ——11 分 21.(本小题满分 12 分) 设等比数列 na 的前 n 项和为 nS .若 3 S  S 6  92 S ,求数列的公比 q . 【解】本小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基础知识,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满分 12 分. 若 1q  ,则有 3 S  3 , a S 1 6  6 , a S 1 9 9  .但 1 a 1 a  , 0 S 即得 3  S 6  92 S ,与题设矛盾,故 1q  . ——2 分 S 又依题意 3  S 6  92 S 可得 a 1 (1 q  1 q  3 ) a 1  6 ) (1 q  1 q   9 ) 2 (1 q a  1 1 q  . 整理得 3 q (2 q 6 3 q 1) 0   . 由 0 q  得方程 6 q 2 3 q   . 3 1 0 q (2  1)( q 3 1) 0   , —— 9 分 ∵ q 31, q  ,∴ 32 q   ,∴ 1 0 1 q   . 3 4 2 ——12 分 22.(本小题满分 11 分) 已知 ABC 的三个内角 , ,A B C 满足: CA   ,2 B 1 cos  A 1 cos C  2 cos B ,求 cos CA  2 的值. 解法一:由题设条件知 B  60 ,  A C   120  . ——2 分 ∵ 2  cos60    2 2 ,∴ 1 cos  A 1 cos C  22 . 将上式化为 cos A  cos C  22 cos A cos C . 利用和差化积及积化和差公式,上式可化为 2 cos CA  2 cos CA  2  2 [cos( CA  )  cos( CA  )] . ——6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