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卷 第 3期
2011年 5月
机 电 产 品 开崖 与 崭
Development& Innovation of Machinery& Electrical Products
Vo1.24.No.3
May..201 1
文 章编 号 : 1002—6673 (201 1)03—102—02
双 闭环控制 的串级调速 系统仿真模 型的建立与分析
陈 晓娟
(大 连 职业 技 术 学 院 ,辽 宁 大 连 116037)
摘 要 :分析 了异步 电动 机 串级 调 速 系统 的组 成和 工作原 理 ,利 用 Maflab/simulink软 件 ,建 立 系统 的仿 真
模 型 ,一 改 常规仿 真 方法 的繁 杂 ,并通 过 实例进 行 实时仿 真 ,从 而证 明 了系统仿 真模 型 的 有效 性
和 可行 性 。
关 键 词 : 异 步 电 动 机 : 串级 调 速 ;Madab仿 真
中图分类 号 :TP391.9 文 献标 识码 :A doi:lO.3969/j.issn.1002—6673.2011.03.042
M odeling and Sim ulation of an Double Closed Loop Controlled AC Cascade Speed Regulating System
(Dalian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Dalian Liaoning 1 16037,China)
CHEN Xiao—Juan
Abstract:The com position and principle of the asynchronous m otor cascade speed regulating system are analyzed.Using the dynamic sim u—
lation software M adab/sim ulink.the simulation m odel of the system is est如 fished.which reduces the complexity of the conventionM sim ula—
tion m ethod.Through real—tim e simulation of som e exam ples,the simulation model is tested to be valid and feasible.
Key words:asynchronous motor; cascade speed regulating; M adab simulation
0 引言
I
f
交流 串级 调速 是利 用在 电动机 转子 中 串入 附加 电动 l
速 系统 框 图如 图 1所 示 。它 主要有 绕线 转子 异 步 电动机
M、 相 桥 式二 极 管 整 流 器 UR、 相 桥 式 晶 闸 管 有 源
逆 变 器 UI、逆 变 变 压 器 TI、触 发 装 置 、电 流 调 节 器
势 ,以改 变转 差功 率从 而 实现 转速 调节 。具 有 高效 率和 ‘
ACR、速 度调 节器 ASR和信号 检测 等部 分组成 。图 中转
良好 的调 速性 能 。串级 调速 的关 键 点不 是去 控制 电动机 I
速 反 馈 信 号 取 自与异 步 电动 机 同轴 连 接 的测 速 发 电机
的定子侧 ,而是控制电动机的转子侧 ,由于串级调速装 l
TG,电流 反馈信 号 取 自逆 变器 交流 侧 的 电流互 感器 TA。
置承 受 的是转 子 回路低 得多 的 电压 和较 电机 额定 功 率小 :
通 过改 变 转 速 给定 信 号 U 的值 ,可 以实 现 调速 。为 防
得 多的转 差功 率 ,所 以高压 串级调 速 的经济 性 明显 优 于 I
变频调速 。因此 ,在高压大容量风机泵类方面 ,串级调 I
速具有突出的优势 。
I
本 文 为实 现 电动机 的 串级 调速 ,利 用 Matlab/Simulink :
软件 ,建立交流 串级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并通过 实例 l
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仿真分析 ,一改常规仿真方法 I
的 繁杂 ,为控 制系 统研 究带来 了极 大 的方便 。
1 双 闭环 串级 调 速 系统
1.1 双 闭环 串级 调速 系统 的组成
I
l
I
{
双 闭环 串级 调速 系统 不仅 具有 较 硬 的机械 特性 ,而 :
且 动 态 响 应 速 度 快 ,抗扰 动 能 力 强 ,容 易 实 现 过 流保 I
护 ,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典型的低同步串级双闭环调 I
收 稿 日期 :2011—03—22
l
作 者 简 介 :陈 晓 娟 (1978-),女 , X-程 硕 士 ,讲 师 。 主要 研 :
究方向:电气控制。
l
102
ACR都 采用 PI调节 器 。
1.2 双 闭环 调速 系统 的动 态结 构 图
在晶 闸管 串级 调 速系 统 主 电路 和 控制 电路结 构 完全
确 定 的情 况下 ,可 以 根据组 成 系统 各个 环 节 的传 递 函数
和控 制信 号 的传递 关 系 ,建立 系 统 的动 态结 构 图 ,双 闭
环 串级 调 速系统 的动态 结构 图如 图 2所示 。
· 制造 业 信 息 化 ·
图 4 突 加 给 定 时 转 速 n的 波 形 (U锄=5V)
Fig.4
Rotational speed waveform with sudden given signal
(2)抗扰 仿 真 。给定 信号 U =5V,在 带 负载起 动 情
况 下 ,在第 1.5秒 时加 上 负载 IL=50A,得 到 转 速 n的波
形如 图 5所 示 。 由图可 以看 出 ,带负 载起 动 后 由于 电机
在 1.5秒 时加 上 了负载 ,此 时电 机转 速 开始 下 降 。在 经
过 了大 约 0.14秒后 .电机 的转速 又趋 于稳定 ,稳 定时 转
速 为 44 3rpm。且 稳 定 性 能 较 好 ,基 本 不 受 负 载 变 化 的
影 响
本 文 中 ,双 闭环 串级 调 速系 统 的参 数为 :晶 闸管触
发 逆 变 装 置 放 大 倍 数 K =42.1,平 均 延 迟 时 间 常 数 rrs=
0.O017s;l_相桥 式整 流 电路理 想空 载输 出电压 Udo=1.35。
E =459V;转 子 直 流 回 路 放 大 系数 Kh=1.8,时 间 常 数
TI =0.037s; 异 步 电 动 机 的 同 步 转 速 n=1500rpm, 机 电 时
间常数 Tm::O.14s;速 度调 节器 的 比例 系数 K =14.7,时 间
常 数 Ttl=O.087;电 流调 节器 的 比例 系数 K__1-45,时 间常
数 --0.037s; 电 流 反 馈 系 数 13--o.0344, 滤 波 时 间 常 数
= 0.O02s;转 速反 馈系数 13=o.01127,滤 波 时间 常数 Tm=
0.Ols。
由上 述 参 数 ,根 据 双 闭环 串级 调 速 系统 的动 态结 构
图 2。用 Matlab/Simulink可 以建立 双 闭 环 串级 调 速 系统
的仿 真模 型 ,如 图 3所 示 。
图 5 突 加 负 载 时 n的 波 形 (U 5V)
Fig.5 Rotational speed waveform with sudden load
根 据 以上仿 真 结果 可 知 .该 晶闸管 串级 调速 系 统具
有 响应 快 、超 调量 小 、精度 高 、抗 扰动 性强 、运 行稳 定
等优 点 。
匝—纠 三=}rf
垌
3 结 束 语
馕 难瞧 蛩 僧
L
… 三: 墅 二二』
L…一……一一豆 竺一 :::::::::: :::::::{
…
图 3 双 闭 环 串级 调 速 系统 仿 真 结 构 图
Fig·3 Simulation structure of double dosed loop Cascade
speed regulation system
2.2 双 闭环 调速 系统 仿真 波形 及 其分析
利用 Matlab/simulink软件 可 以方 便迅 速 地建 立 系 统
框 图模 型 ,高 效率 地 完 成 电机 调 速 系 统 的仿 真 和分 析 ,
仿真 结果 能 比较 准确 地 反映 实 际情况 .使 系 统设 计周 期
大 为 缩 短 ,并 且 可 以 减 少 不 必 要 试 验 经 费 的 投 入 ,从 而
减少 了系统 的设 计及 调 试费 用 。在一 定 程度 上有 助 于系
统 的进 一步 开发 与 扩展 ,为 以后 验证 设 计思 想 、并进 行
高效 成功 的设 计 打下 良好 的基础 。
(1)突加 给定起 动 。给定 信号 U =5V时 ,令 负载 电
参考 文献 :
流 为 100A,得 到 系 统带 载 起 动 时 转 速 n的仿 真 波形 如
[1】周 渊 深 .交 直 流 调 速 系统 与 MATLAB仿 真 [M】.北 京 :中 国 电 力 出
图 4所 示 。 由图 可 以看 出 ,系统 由静 止上 升 至 给定 转速
版 社 ,2003.
44 3rpm 所 需 时 间 为 0.32s, 超 调 量 盯 %=[(485—443)/443】
【2】T N,韩 曾晋 .基 于 SIMULINK 的交 流 传 动 系 统 仿 真 [J】.电气 传 动 ,
x100%=9.5% ,调 节 时 间 t O.48s。表 明 曲 线 响 应 快 且 稳
2002,3.
定 性 能 好
【3]竺 伟 ,陈伯 时 .异 步 电动 机 仿 真 模 型 的研 究 [J1.电 气 传 动 ,1996,3.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