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福建省龙岩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注意:
(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60 分钟)
请把所有答案填涂或书写到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
在本试题上答题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第Ⅰ卷 选择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每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
项符合题意)
1.下列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蜡烛燃烧
C.食物腐败
D.食醋除水垢
2.氧化铟锡是触摸屏技术重要材料,它由氧化锡和氧化铟熔融而成。氧化铟(Y2O3)中,铟
元素(Y)的化合价为
A.0
B.+2
C.+3
D.+6
3.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日用洗涤剂去除油污
B.用碳酸钠做面点发酵粉
C.用石油炼制汽油与煤油
D.用甲醛溶液泡制海产品
4.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饮用水源受到污染。为保证居民正常生活,必须对饮用
水源净化处理。若用下述方法处理饮用水源:①消毒②自然沉降③过滤,处理先后顺序
是
A.②③①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5.维生素 C(C6H8O6)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维生素 C 不属于氧化物
B.维生素 C 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1∶1
C.维生素 C 能增强人体抗病能力
D.新鲜水果和蔬菜中富含维生素 C
6.O2、H2O 和 CO2 都是身边常见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2 能支持燃烧,可用作燃料
B.H2O 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C.可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 O2 和 CO2
D.CO2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空气中含量越高 越好
7.下列事实与对应的解释不相符...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不断运动
B.水烧开后,壶盖被顶开――分子体积变大
C.甘蔗甜,柠檬酸――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D.物质热胀冷缩――微粒间的间隙变化
8.Mg(OH)2 分解需吸收热量,生成耐高温的 MgO 和水蒸气。利用这一性质,可将 Mg(OH)2 添
加到易燃性材料中做阻燃剂。关于 Mg(OH)2 能起阻燃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Mg(OH)2 分解要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Mg(OH)2 分解能够降温,使可燃物不易达到着火点
C.Mg(OH)2 分解生成的 MgO 覆盖在可燃物表面,隔绝了空气
D.Mg(OH)2 分解生成大量水蒸气,降低可燃物周围氧气的浓度
9.“接龙”是化学扑克(和普通扑克相似,牌面标注物质的化学式)的一种游戏,其规则是:
当上家出牌时,下家跟出的牌所标注的物质必须能与上家的反应。某局游戏中,甲到戊
五人各有一张不同的牌,牌面标注“CuSO4”、“H2SO4”、“NaOH”、“Fe”、“Fe2O3”。若甲的
牌为“Fe2O3”,且按甲-乙-丙-丁-戊依次出牌时能满足“接龙”规则,则丁的牌是
A.NaOH
B.Fe
C.H2SO4
D.CuSO4
10.右图为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温度升高,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B.50℃的 Na2SO4 饱和溶液降到 40℃时有晶体析出
C.40℃时,75g 饱和 Na2SO4 溶液中含 25g Na2SO4
D.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含少量 Na2SO4 的 NaCl
第Ⅱ卷 非选择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8 题,共 70 分)
11.(6 分)右图是燃气热水器示意图。
(1)某热水器以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CH4)为燃气。
①写出 CH 4 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当“空气进气孔”被部分堵塞,燃烧将产生有毒气体 M。M 的化学式为_______。
(2)1kg 不同燃料燃烧产生 CO2 和 SO2 的质量如右表。
①最不会污染环境的 燃料是______________;
②燃烧时最会促成酸雨的燃料是______________。
12.(7 分)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
(1)现有下列化学式或微粒符号:①2CO、②Ca2+、③2H、④O2。其中,“2”表示 2 个分
子的是
(填序号,下同),表示每个微粒带 2 个单位电荷的是_______。
(2)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四
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微观示意
图如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选项)。
A.反应前后共有 4 种原子
B.该反应有单质生成
C.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D.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均可再分
E.该化学反应中,甲、丁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 2∶3
(3)胃酸过多须服用抗酸药。下表为两种抗酸药的有效成分及其构成微粒:
抗胃酸药
有效成分
构成微粒
复方氢氧化镁片剂
Mg(OH)2
M g2+、OH—
铝碳酸镁片
AlMg(OH)3CO3
Al3+、Mg2+ 、OH-、CO3
2-
由于抗酸药有效成分不同,起抗酸作用(即消耗胃液中盐酸)的微粒也有差异。
①Mg(OH)2 起抗酸作用的微粒是
(填微粒符号,下同)。
②铝碳酸镁与盐酸的反应为:AlMg(OH)3CO3+5HCl=MgCl2+AlCl3+4H2O+CO2↑。则
铝碳酸镁起抗酸作用的两种微粒是
、
。[来源:]
13.(6 分)二氯异氰脲酸钠(C3O3N3Cl2Na)是一种预防 H7N9 禽流感
的有效消毒剂。右图为某工厂生产的二氯异氰脲酸钠产品的标签。
(1)1%的二氯异氰脲酸钠溶液呈
性(填“酸”或“碱”)。
(2)25℃时,饱和二氯异氰脲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3)已知:C3O3N3Cl2Na 相对分子质量为 220。请计算分析,标签
中“有效氯(Cl%)≥60%”是否为 C3O3N3Cl2Na 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
计算过程(列出计算式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有效氯(Cl%)”________(填“是”或“不是”)指 C3O3N3Cl2Na 中氯元素质
量分数。
14.(11 分)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1)酸菜等酸性的食物不宜用铁质器具长期盛放,因为______________。
(2)为减缓海水对铁质海轮外壳的腐蚀,制造海轮时,会在海轮船底四周镶嵌比铁更
活泼的金属。下列金属适宜船底镶嵌的是________(填选项)。
A.Pb(铅)
B.Cu
C.Pt(铂)
D.Zn
(3)对铁“发蓝”处理,其表面将形成致密氧化膜而有效避免腐蚀。
①致密氧化膜能有效阻止铁锈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发蓝”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式中 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
36Fe + 4NaNO2 + 9NaNO3 + 26H2O = 12X + 13NaOH + 13NH3↑
③为检验“发蓝”处理的铁质零件表面是否形成致密氧化膜,将该零件浸泡于硫
酸铜溶液中,发现零件表面出现红色物质。由此可知该零件“发蓝”处理效果______(填“好”
或“不好”),因为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5.(8 分)据报道:我省某渔船在霞浦海域捕鱼时,船上 4 名进入船舱的船员突然中毒倒
地。医生介绍,船员中毒是因为吸入鱼虾高度腐烂产生的、高浓度的硫化氢(H2S)。已知,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剧毒、可燃性气体。
(1)鱼虾腐烂会产生硫化氢,与鱼虾富含
有关(填选项)。
A.糖类
B.维生素
C.蛋白质
(2)实验室常用湿润的硝酸铅试纸检验 H2S。已知硝酸铅[Pb(NO3)2]与 H2S 发生复分解反
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有同学建议,将燃着的蜡烛带入船舱,观察舱内气体是否燃烧,可确定船舱内 H2S
浓度是否较高。这一做法非常危险,因为
。
(4)若有渔民向你请教,如何避免进入堆放鱼虾的密封船舱因吸入高浓度的 H2S 而中毒。
你的一条建议是
。
16.(10 分)右图装置用于制取某些气体。
(1)填写下列仪器的名称:
a:
b:
;
。
(2)若用 KMnO4 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不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3)虽然常温常压下乙烯(C2H4)不与空气反应,但因密度很接近空气而不用排空气法
收集。若用排空气法收集乙烯,将
;排水法收集乙烯时,待
导气管口连续稳定地冒出气泡才开始收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2 分)小李在化学实验技能考查中,完成“用稀盐酸鉴别氢氧化钠溶液
和碳酸钠溶液,并测碳酸钠溶液的 pH”实验。
【实验一】小李取待测液甲、乙分别放置在试管①和②,再往两支试管中
滴入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根据现象推知,乙为碳酸钠溶液。
(1)实验中,小李应观察到试管②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指出:除盐酸外,还可使用其它试剂鉴别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请你选择
一种不属于酸....的试剂,并将鉴别实验中的预期现象以及化学方程式填入下表。
选择的试剂
预期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支试管无明显现象;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支试管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小李用玻璃棒蘸取“实验一”后试管②中的溶液沾在 pH 试纸上,观察试纸
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 pH。小李的记录如下:
实验现象
结论
溶液沾在试纸上时,试纸缓慢地变色
与标准比色卡对比,Na2CO3 溶液 pH=3
(3)小李因操作错误,得出“Na2CO3 溶液 pH=3”的错误结论。指出小李操作错误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小李记录的“实验现象”中不科学的地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 分)尿素[CO(NH2)2]溶液可用作柴油汽车尾气处理液。
(1)若在实验室配制尿素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胶头滴管、烧杯、
和
______________。
(2)右图为某公司生产的车用尿素溶液的标签,用尿素溶液处理柴油汽车尾气(含 NO)
时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反应条件略去):
2CO(NH2)2 + 4NO + O2 = 2CO2+ 4N2 + 4H2O。
现有一瓶未开启的该车用尿素溶液:
①所含尿素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_;
②若用该瓶溶液处理汽车尾气,可吸收 NO 的质量是多少?
(相对分子质量:CO(NH2)2 60;NO
30)
[来源:ZXXK]
总说明:
1.考生若写出其它正确答案,可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参考答案:
2.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写错的不给分,化学式对而未配平的扣 0.5 分.
3.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别字、元素符号有错误的均不给分。
4.凡试题中未特别指明某物质是写名称还是化学式,正确写出其一即可给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题,每题 3 分,共计 30 分)
题号
答案
1
A
2
C
3
D
4
A
5
B
6
C
7
B
8
A
9
D
10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题,共 70 分)
11.(6 分)
(1)①CH4+2O2
点燃
CO2+2H2O…………………………………………(2 分)
②CO……………………………………………………………………(2 分)
(2)①天然气…………………………………………………………………(1 分)
②煤……………………………………………………………………(1 分)
12. (7 分)
(1)①
②…………………………(每空 1 分,共 2 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
(2)BE…………………………………(各 1 分,共 2 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
(3)①OH-……………………………………………………………………(1 分)
②OH-、CO3
2-…………………………………………(每空 1 分,共 2 分)
13. (6 分)
(1)酸………………………………………………………………………(1 分)
(2)20 %……………………………………………………………………(2 分)
(3)
35.5 2 100%
220
不是…………………………………………………………………(1 分)
…………………………(2 分。其他合理答案参照给分)
14. (11 分)
(1)铁会与酸反应而使铁质器具被腐蚀…………………(2 分。其他合理答案参照给分)
(2)D…………………………………………………………………………(2 分)
(3)①致密的氧化膜使铁与氧气(或空气)和水隔绝……(2 分。只答氧气或水给 1 分)
②Fe3O4 ………………………………………………………………(2 分)
③不好…………………………………………………………………(1 分)
Fe+CuSO4=Cu+FeSO4………………………………………………(2 分)
15. (8 分)
(1)C………………………………………………………………………(2 分)
(2)Pb(NO3)2+H2S=PbS↓+2HNO3…………………………………………(2 分)
(3)H2S 气体与氧气(或空气)的混合物点燃时易发生爆炸
…………………………(2 分。其他合理答案参照给分)
(4)打开舱门通风……………………………(2 分。其他合理答案参照给分)
16. (10 分)
(1)酒精灯
(2)2KMnO4 K2MnO4+MnO2+ O2↑……………………………………(2 分)
集气瓶……………………………………(每空 1 分,共 2 分)
A
E……………………………………………………(每空 1 分,共 2 分)
(3)不易排尽瓶内空气,导致收集到的气体不纯………(2 分。其他合理答案参照给分)
以免收集到的气体因混有空气而不纯………………(2 分。其他合理答案参照给分)
17. (12 分)
(1)有气泡冒出………………………………………………………………(2 分)
Na2CO3+2HCl=2NaCl+H2O+CO2↑……………………………………(2 分)
(2)
选择的试剂
预期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出现白色浑浊)[来源:]
Ca(OH)2+Na2CO3=CaCO3↓+2NaOH
…………(现象 1 分,试剂及方程式各 2 分,共 5 分。其他合理答案参照 给分)
(3)小李所取溶液为盐酸与碳酸钠反应后的溶液………(2 分。其他合理答案参照给分)
(4)试纸立即变色而非缓慢地变色………………………………………(1 分)
18. (10 分)
(1)玻璃棒 量筒…………………………………………(每空 1 分,共 2 分)
(2)①3.25kg…………………………………………………………………(2 分)
②解:设可吸收 NO 的质量为 x
2CO(NH2)2+4NO+O2=2CO2+4N2+4H2O
120
3.25kg
120
x
……………………………………(2 分)
120:120=3.25kg:x
………………………(2 分)
x=3.25kg
………………………(2 分)
答:可吸收 NO 的质量为 3.25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