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年湖北武汉科技大学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研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资料共6页,全文预览结束
2020 年湖北武汉科技大学公共建筑设计原理考研真题及答 案 一、条目解释(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公共建筑 2、功能关系图 3、黄金矩形 4、借景 二、单选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关于教室的采光,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满足结构要求下,尽量缩小窗间墙宽度 B.一般教室窗户的采光玻璃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比为 1:6 C.防止黑板眩光,加大靠近黑板处的外墙宽度 D.一般教室的外窗位于学生座位的右手边 2、下列哪一类的公共建筑的人流特点具备集中性?() A.旅馆 B.电影院 C.医院 D.商业铺面 3、在研究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时,下列哪项不属于研究范畴?() A.空间联系的“内”与“外”B.空间的“动”与“静” C.单一空间的“明亮”与“灰暗”D.空间的“主”与“次” 4、下列公共建筑交通空间哪一项不属于内部交通枢纽空间?() A.通廊 B.出入口 C.中庭 D.门厅 5、高层公共建筑的交通组织以下列哪种方式为主?() A.交通枢纽 B.走道交通 C.垂直交通结合水平交通 D.楼梯交通
6、公共建筑的人流疏散,在发生火灾情况下表现下列哪一项特征?() A.连续性 B.集中性 C.缓慢性 D.紧急与集中 7、关于楼梯的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A.单跑楼梯方向感较弱 B.公共建筑中的楼梯位置和数量,只根据用途来设置 C.旋转楼梯不能作为疏散楼梯使用 D.楼梯应设在公共建筑转角部位 8、下列哪组房间是教学楼中的主要使用房间?() A.教室、卫生间、交通联系空间 B.教室、实验室、办公室 C.教室、办公室、交通联系空间 D.教室、休息室、卫生间 9、小型展览馆建筑一般主要采用下列哪种方式组织人流疏散?() A.平面的组织方式 B.综合的组织方式 C.三维的组织方式 D.立体的组织方式 1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对比的内容?() A.体量的对比 B.虚实的对比 C.质感的对比 D.色彩的渐变 11、公共建筑室内空间环境的划分,采用下列那种方法可以达到隔而不死的效果?() A.博物架、空花墙 B.砌筑砖墙 C.轻质隔墙 D.填充壁柜与镶嵌大理石 12、公共建筑室内设置自动扶梯,为了使用方便与安全,自动扶梯的坡度通常为()。 A.45°左右 B.30°左右 C.60°左右 D.75°左右 13、在高层公共建筑中,双侧排列电梯的数量不宜超过()台。
A.2X3B.2X4C.2X2D.2X6 14、公共建筑空间按使用性质可以划分为()。 A.室内空间、室外空间、共享空间 B.公共使用部分、半公共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 C.主要使用部分、次要使用部分、交通联系部分 D.公共空间、共享空间、私密空间 15、关于色彩感觉的表述,下列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暖色使人兴奋,冷色使人沉静 B.明度一样时,暖色感觉轻,冷色感觉重 C.面积一样大的两种色彩,明度高而色浅的有放大的感觉,反之则有缩小的感觉 D.明度高的暖色使人感到距离缩小,明度低的冷色使人感到距离增大 16、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空间组合采用的是下列哪种形式?() A.单元式组合 B.自由灵活的空间组合 C.串联式组合 D.走道式组合 17、北京故宫的总体布局中,建筑艺术处理上的三个高潮是()。 A.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B.前门、天安门、太和殿 C.天安门、太和殿、景山 D.天安门、午门、太和殿 18、设计长途汽车客运站,应以下列哪一项作为核心考虑的因素。() A.旅客流线 B.工作人员流线 C.管理人员流线 D.出租车行进流线 19、设计医院,常采取的空间组合方式是()。 A.单元式 B.走道式 C.内廊式 D.外廊式 20、幼儿园建筑功能分区时主要考虑()。 A.内外关系 B.疏密关系 C.动静关系 D.主次关系
三、判断改错题(对于正确的命题在答题纸上的题号旁打√;对于错误的命题在答题 纸上的题号旁打×,并在×后写出改正后的正确命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公共建筑是随着原始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 ()2、著名的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曾说过“环境意识就是现代意识”。 ()3、一个不具有任何特点、中性的不确定的空间不能称之为场所,其以“隔断性” 为特点。 ()4、位于泰国的泰姬陵应用了集中式的构图原理。 ()5、塔式高层办公建筑的空间组合中,常将办公空间布置在外围,而将垂直交通空 间、洗手间、设备管道等集中布置在核心筒内。 ()6、位于美国的西尔斯大厦采用了筒中筒结构技术。 ()7、四位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分别是:勒.柯布西耶、迈耶、赖特和密斯.凡.德. 罗。 ()8、悬索结构是由刚性受拉索、边缘构件及支撑构件等三部分组成的一种承重结构。 ()9、板式高层公共建筑与塔式高层公共建筑相比,后者更有利于抵抗水平推力。 ()10、我国古代塔身的形体变化多采用渐变或重复的韵律。 四、问答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对称与均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如何理解建筑中欲扬先抑的手法? 3、美术馆的陈列室采光有什么特点? 五、论述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如何理解老子的“埏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 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句话在建筑设计上的含义。 2、结合设计实例,阐述在公共建筑设计中如何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公共建筑:满足人们进行社会活动不可缺少的建筑和场所。 2、功能关系图:为了清楚地表示建筑物内部的使用关系,以一种简明的分析图表示公 共建筑的内部使用程序。 3、黄金矩形:矩形的长边为短边的 1.618 倍(或短边为长边的 0.618),黄金矩形能够 给画面带来美感,令人悦目。 4、借景:中国园林的传统手法,即为有意识地把园外的景物“借”到园内视景范围中 来,有收无限于有限之中的妙用。 二、单选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1、D2、B3、C4、A5、C6、D7、C8、B9、A10、D 11、A12、B13、B14、C15、D16、B17、D18、A19、B20、C 三、判断改错题(对于正确的命题在答题纸上的题号旁打√;对于错误的命题在答题 纸上的题号旁打×,并在×后写出改正后的正确命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2 分)公共建筑是随着奴隶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1 分) 2、(×)(2 分)著名的建筑师阿·埃里克森曾说过“环境意识就是现代意识”。(1 分) 3、(×)(2 分)一个不具有任何特点、中性的不确定的空间不能称之为场所,其以“广 阔性或中心性”为特点。(1 分) 4、(×)(2 分)位于印度的泰姬陵应用了集中式的构图原理。(1 分) 5、(√)(3 分) 6、(×)(2 分)位于美国的西尔斯大厦采用了束筒结构技术。(1 分) 7、(×)(2 分)四位著名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分别是:勒.柯布西耶、格罗皮乌斯、赖 特和密斯.凡.德.罗。(1 分) 8、(×)(2 分)悬索结构是由柔性受拉索、边缘构件及支撑构件等三部分组成的一种 承重结构。(1 分) 9、(√)(3 分) 10、(√)(3 分)
四、问答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30 分) 1、对称与均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要点:凡是对称的建筑都是均衡的(4 分)。但均衡的建筑处理不一定是对称的(4 分)。 或者可以说对称只是一种规则性的均衡(2 分)。 2、如何理解建筑中欲扬先抑的手法? 要点:以小空间来衬托大空间(4 分),利用大小不同(2 分)、形状不同(2 分)、开敞 与封闭的程度不同求得小中见大的效果(2 分)。 3、美术馆的陈列室采光有什么特点? 要点:美术馆的陈列室由于对采光质量要求特别高,既要求光线均匀又不能产生反光、 眩光等现象(5 分),则必须考虑采用合适的采光方式,如开设高侧窗、顶部采光等(5 分)。 五、论述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5 分,共 30 分) 1、如何理解“埏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句话在建筑设计上的含义。 要点:本意是“揉和陶土做成器皿,有了器具中空的地方,才有器皿的作用。开凿门 窗建造房屋,有了门窗四壁内的空虚部分,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有”给人便利,“无” 发挥了它的作用”(5 分);其用意就在于强调出建筑对于人来说,真正具有价值的不是围成 建筑的实体的外壳,而是当中“无”的部分,即空间本身(5 分);各种物质材料如门、窗、 墙体、屋顶等以及建造方法,都不是建筑的真正目的,而是达到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建筑 的目的在于空间(5 分)。 2、结合设计实例,阐述在建筑设计中如何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 要点:分析环境条件、建筑使用功能、地质条件、结构体系等特点(5 分);因地制宜, 因时制宜,使建筑设计与结构选型相辅相成(5 分);结合实例阐述出常用结构形式如混合 结构、框架结构或空间结构与建筑空间的关系(5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