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案(完整版).doc

第1页 / 共202页
第2页 / 共202页
第3页 / 共202页
第4页 / 共202页
第5页 / 共202页
第6页 / 共202页
第7页 / 共202页
第8页 / 共202页
资料共202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齐齐哈尔职业学院高职培训教程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教案 班级: 姓名: 四川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 - 1 -
齐齐哈尔职业学院高职培训教程 第一节 计算机系统概述 教学目的: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简史 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网络的基本要素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网络的基本要素 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网络的基本要素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投影、多媒体计算机 授课时间: 课时计划:3 课时 教学过程: 言: 导 计算机发展到今天,已不再是一种应用工具,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和潮流,并给各 各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变化。同时,计算机文化也在改变着生活模式和思维模式, 从来没有一种文化会像计算机文化一样得到如此一致的认同。 所为计算机是电子数字计算机的简称,是一种自动地、高速地进行数值运算和信息 处理的电子设备。本章介绍计算机的特点、分类、应用以及计算机的组成,并阐述硬件 和软件之间的关系。 新课内容: IBM 公司生产的 PC 机采用了“开放式体系结构”,即主板上大都有 6---8 个扩展插 槽,供 PC 机外围设备使用,通过更换板卡,对微机的相应子系统进行局部升级,使其具 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扩充性,并且公开了其技术资料,因此其它公司先后为 IBM 系列 PC 机推出了不同版本的系统软件和丰富多样的应用软件,以及种类繁多的硬件配套产品。 因此当今以 IBM PC 微型计算机中的主流产品。 一、计算机的发展 1946 年 2 月 14 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 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人类进入科学计算的新纪元,进入了信息时代。 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第一代计算机发展时间从 1947 年到 1957 年,近 11 年的时间。其主要采用电子管作 为主要的逻辑元件。主要特点:存储量小,体积庞大,价格昂贵,功耗巨大,运算速度 慢。应用在科学计算和军事等方面。 2、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第二代计算机发展时间从 1958 年到 1964 年,近 7 年的时间。其主要采用晶体管作 为主要的逻辑元件。主存储器还是用磁芯,外存储器开始用磁盘。主要特点:存储容量 增加,运算速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3、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第三代计算机发展时间从 1965 年到 1970 年,近 6 年的时间,用中、小集成电路晶 - 2 -
齐齐哈尔职业学院高职培训教程 体代替分立元件晶体管。这时,计算机开始广泛应用于大型企业中的工业控制,数据处 理和科学计算等各个领域。 4、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第四代计算机发展时间从 1971 年直到现在,其特点为:集成程度更高,计算机更加 微型化,运算速度,达到每秒上亿次,计算机的外部设备向高性能、多样化发展,软盘 和硬盘得到推广。 二、计算机发展的趋势 1、计算机的处理技术不断提高 2、计算机的体积不断减小 3、计算机的价格不断降低 4、计算机信息处理的多媒体化 5、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结合进入“网络化”时代。 三、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在的应用领域可以说包含当今社会的各个方面,大致可以分为六类。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辅助系统 5、智能模拟 6、上网应用 四、计算机的分类 1、按规模分类 巨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其中微型计算 机还包括台式机、笔记本、掌上电脑、单板机、单片机等。 2、按组装方式分类 原装机:计算机中的全部器件均由 IBM 公司生产,并组装的计算机。 品牌机:由某一个厂家组装、但计算机中的器件由多种品牌构成。 兼容机:用户自己组装的多种品牌器件构成的计算机。 3、按用途分类 专用机、通用机 五、计算机系统概述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 1、硬件系统 计算机的硬件是指构成计算机的各种实体部件,即看得见、摸得着的部件。 2、软件系统 软件系统是指为计算机运行提供服务的各种计算机程序。 六、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 目前所使用的各种型号的计算机均属于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主要由控制器、运算 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 3 -
齐齐哈尔职业学院高职培训教程 1、控制器 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的指挥控制中心,它从存储器取出相应的控制信息,经过分析 后,按照要求向其它的设备发出控制信号,使计算机中的各部件正常协调地工作。 2、运算器 运算器是计算机中信息加工场所,相当于工厂中的生产车间。大量数据的运算和处 理工作就是在运算器中完成的。其中的运算主要包括基本算术运算和基本逻辑运算。 3、存储器 存储器是计算机中用来存放中间数据和程序运行结果的地方,并根据指令要求提供 给有关设备使用。计算机中的存储器可分为主存储器(内存)、辅助存储器(外存)和高 速缓冲存储器。 4、输入设备 输入设备的主要作用是把程序和数据等信息转换成计算机所能识别的编码形式,并 按顺序送到内存。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扫描仪、数码相机等。 5、输出设备 输出设备的主要作用是把计算机处理的数据、计算结果等内部信息转换成人们所能 识别的文字、图形、图像等信息并输出,常见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音箱等。 七、计算机的硬件结构 对于微型计算机的维修人员和用户来说,最重要的是微机的实际物理结构,即组成 计算机的各个部件。PC 系列微机是根据开放式体系结构来设计的,系统的组成部件大都 遵循一定的标准,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灵活配置。 1、主板 从功能上讲主板就是主机,所以也称为主机板,有时叫做系统板(System Board), 母板,它是一块多层印制电路板,按其结构分为 AT 主板和 ATX 主板,按其大小分为标 准板、Baby、Micro 板等几种。 2、CPU CPU(中央处理单元)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是包含有运算器和控制器的一 块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称为 CPU。衡量一个 CPU 性能好坏的指标有 CPU 所能处理数 据的位(机器字长)、CPU 的主频等。 3、内存 内存槽用来插入内存条,一个内存条上安装有多个 RAM 芯片。这种“内存条结构” 可以节省主板空间并加强配置的灵活性。现在常用内存条的容量有 32M、64M、128M 和 256M 等规格。 图 1-6 典型的计算机系统 4、软、硬盘驱动器 软、硬盘驱动器是微机系统中最主要的外部存储设备,它们是系统装置中重要的组 成部分,通过主板上的软、硬盘适配器与主板连接。 5、各种接口适配器 各种接口适配器的作用是勾通主板与各种外部设备之间的联系渠道。通常配置的适 配器用于连接显示器的显示卡,具有连接磁盘驱动器、打印机和构成串行通信接口等功 能的多功能卡等。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重新进行配置和扩充。 - 4 -
齐齐哈尔职业学院高职培训教程 6、显示器 显示器通过显示卡接到系统总线上,两者一起构成显示系统,显示器是微型计算机 与用户进行沟通互不可缺少的部件。 7、电源 电源是安装在一个金属壳体内的独立部件,它的作用是为系统装置的各种部件和键 盘提供工作所需的电源,机箱中的电源有两种:老式的 AT 电源和新型的 ATX 电源。 8、主机箱 主机箱由金属体和塑料面板组成,分卧式和立式两种,在具体细节结构上稍有差异。 9、键盘和鼠标 键盘和鼠标是现代微型计算机中最主要的输入设备,计算机所需要处理的程序、数 据以及各种操作命令都是通过它们输入的。 八、软件系统 软件:计算机系统中各种程序和文档资料的统称 1、系统软件:计算机的基础,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为应用软件提供一个操作平 台。。 2、应用软件:为解决某项具体问题而设计的程序。 课堂作业: 小 结: 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 5 -
齐齐哈尔职业学院高职培训教程 第二节 计算机系统概述 教学目的:1、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简史 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网络的基本要素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网络的基本要素 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网络的基本要素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投影、多媒体计算机 授课时间: 课时计划:3 课时 教学过程: 言: 导 本节主要对计算机系统组装过程进行简要介绍,以引导读者学习本章后面的内容, 希望读者看完本节后能抓住本章主要线索——计算机组装过程。 新课内容: 一、计算机组装设备 自己组装计算机的用户,在组装前要先将所装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部分准备齐全, 这些硬件系统可以分为三个大的部分。 1、主机系统 2、输入设备 3、输出设备 二、计算机系统组装步骤简介 有了装机用的组件,下面可以自已动手组装调试计算机,其大致过程是: 1、硬件系统的组装 2、CMOS 设置 3、硬盘规划 4、操作系统安装 5、系统调试 以上对计算机系统安装进行了一个整体介绍,下面的几节将要对以上几个步骤进行 详细介绍。希望读者认真阅读以下详细安装过程。 三、计算机硬件安装过程简介 1、准备工作 2、安装 CPU 和 CPU 散热风扇 3、跳线设置 4、安装内存条 5、连接主板电源 6、在机箱底板上固定主板 7、安装各种接口卡 - 6 -
齐齐哈尔职业学院高职培训教程 8、安装软盘驱动器 9、安装硬盘驱动器 10、安装光盘驱动器 11、连接主板与机箱面板上开关、指示灯、电源开关等连线 12、连接外设 13、通电测试基本系统 四、准备工作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 1、阅读各个部件的用户使用说明书,并对照实物熟悉部件。 2、准备好安装工具。 3、释放身体静电。 五、安装 CPU 和 CPU 散热风扇 1、Socket 型 ⑴.在 Socket 插座上安装 CPU ⑵.安装 CPU 风扇 ⑶.连接 CPU 风扇电源线 2、Slot1 型 ⑴.安装 CPU 支架 ⑵.安装 CPU ⑶.安装风扇电源 六、跳线设置 1、CPU 电压设置 2、CPU 工作频率设置 3、内存电压选择跳线设置 七、安装内存条 安装 168 线内存条时,内存条底部金手指上的两凹部用于安装时正确对位,两侧的 凹部用于安装就位后的卡位。将 168 线内存条底部金手指上的两凹部对应 168 线内存插 槽中的两凸部,对准方位后将内存条垂直向下压入插槽中,听到内存插槽两侧的弹性卡 发出“咔”的声响后,内存条即安装就位。此时内存插槽两侧的弹性卡已向上直立并卡住 内存条两侧的缺口。 八、连接主板电源 1、连接普通电源 2、连接 ATX 电源 九、在机箱底板上固定主板 在完成了 CPU 和内存条的安装之后,就可以把主板装入机箱了。在主板边缘和中间 有一些圆孔,这些圆孔和机箱底板上的圆孔相对应,利用这些定位圆孔可将主板固定在 机箱底板上。 定位金属螺柱和塑料定位卡是在机箱底板上固定主板的紧固件,定位金属螺柱和塑 料定位卡,由机箱供应商与机箱配套提供。 - 7 -
齐齐哈尔职业学院高职培训教程 十、安装各种接口卡 电脑主板上根据需要可安装各种接口卡,通过这些接口卡完成相应功能。如显示卡、 声卡、网卡、内置 Modem 等等。 目前 586 主板采用的 I/O 总线插槽有 ISA、PCI、AGP 三类(中、低档主板一般没有 AGP 总线),相应的接口卡也分为 ISA 卡、PCI 卡和 AGP 卡。 机箱后面板处有一个竖直条形窗口,可把接口卡尾部的金属接口挡板用螺丝固定在 条形窗口顶部的螺丝孔上,通过挡板上的接口与外部设备相联。 安装 ISA、PCI、AGP 卡的方法大致相同,只是各自均应安装在相应的扩展槽中,以 下以安装 PCI 显示卡为例。 十一、安装软盘驱动器 连接软盘驱动器与主板软驱接口之间的数据线是一条 34 线扁平电缆。数据电缆线共 有 5 个插头,其中右端电缆较长的一端连接主板软驱接口;左边的一大一小两个插头分 别用于连接 5 英寸软驱和 3 英寸软驱,但仅使用其中的一个插头。与这个插头连接的软盘 驱动器的编号是“A”。中部两只插头用于连接驱动器“B”。 十二、安装硬盘驱动器 1、硬盘的主从跳线及设置 2、安装硬盘 安装方法: ⑴.设置跳线 ⑵.连接硬盘数据电缆: ⑶.固定硬盘: 十三、安装光盘驱动器 1、光驱的主从跳线设置 2、安装光驱 ⑴.设置跳线 ⑵.连接光驱数据电缆 ⑶.固定光驱: 十四、连接主板与机箱面板上开关、指示灯、电源开关等连线 1、插接主板与机箱面板的连线 2、连接普通机箱电源开关 3、安装接口连接器 十五、连接外设 1、连接显示器 ⑴.连接显示器: ⑵.连接显示器电源线: 2、连接键盘 ATX 规范取消了普通的 AT 键盘接口使用了 PS/2 接口,这两种键盘接口在外型和引 脚功能上是不同的,因此传统的键盘不能用在 ATX 机上。如果要在 ATX 机上使用传统 的 AT 键盘,可以通过接口转换器连接。这种转换器在电脑公司可以买到。 - 8 -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