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7年广西百色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资料共13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7 年广西百色市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6 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煤 B.石油 C.天然气 D.太阳能 【答案】D 命题立意:能源的分类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能源的分类。明确能源可分为可再生: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并有规律地得到补充 或重复利用的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潮汐能等。不可再生:泛指人类开发利用后, 在现阶段不可能再生的能源资源,叫“非可再生能源”。如煤和石油都是古生物的遗体被掩压在地下深层 中,经过漫长的演化而形成的(故也称为“化石燃料”),一旦被燃烧耗用后,不可能在数百年乃至数万年 内再生,因而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除此之外,不可再生能源还有,煤、石油、天然气、核能、油页岩。 所以选项 D。 2.四冲程汽油机工作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答案】B 命题立意:汽油机冲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冲程及能量转化。四冲程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分别 是:吸气冲程:依靠飞轮的惯性活塞从上向下移动;压缩冲程:活塞从下向上移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燃气 的内能;做功冲程:活塞从上向下移动,对外做功,将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排气冲程:依靠飞轮的 惯性活塞从下向上移动。故选 B。 3.下列防治噪声的事例中,不属于从噪声的产生环节进行防治的是: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道路两旁建隔音墙 C.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喇叭 D.在阅览室请勿高声喧哗 【答案】B 命题立意:噪声的产生及防治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活中噪声的产生及防治。减弱噪声主要从三种途径入手,一是在声源处减弱,二是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人耳处减弱。对选项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 意;对选项 B,道路两旁建隔音墙,属于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对选项 C,学校附近 禁止汽车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对选项 D,在阅览室请勿高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 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 B。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比 0℃的水冷 B. -6 读作“零下 6 摄氏度”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 25℃ D.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 100℃ 【答案】B 命题立意:温度的估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生活中温度高低的估测。对选项 A,0℃的冰比 0℃的水冷,根据温度是表示物体的 冷热程度,所以选项 A 不正确;对选项 B,-6 读作“零下 6 摄氏度”,该温度的读法:零下 6 摄氏度(或 负六摄氏度),所以选项 B 正确;对选项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 37℃,所以选项 C 不正确;对选项 D,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 100℃,对于水的沸点高低与外界的大气压强大小有关,所以选项 D 不正确。 故选:D。 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有惯性 B.汽车行驶时有惯性,停车后没有惯性 C.系安全带可以减少驾驶员的惯性 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答案】D 命题立意:惯性现象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惯性现象的理解。惯性是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即保持运动 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惯性大小与物体质量大小有 关。所以选项 A、B、C 不符合题意;对选项 D,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所以选项 D 符合题意。故 选:D。 6. 如图 1 所示,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答案】A 命题立意:杠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 以 及 在 生 活 中 的 杠杆的特点 应用。首先 明确杠杆分费力杠杆和省力杠杆,杠杆原理亦称“杠杆平衡条件”。要使杠杆平衡,作用在杠杆上的两 个力力与力臂的乘积大小必须相等。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代数式表示为 F1·L1=F2·L2, 一般人施加的力看作动力。对选项 A,镊子属于费力杠杆,故 A 正确;对选项 B,瓶盖启子,属于省力杠 杠;对选项 c,钳子属于省力杠杆;对选项 D,天平属于等臂杠杆。故选 A。
7. 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试电笔辨别火线、零线时,手指不能接触笔尾金属体 B.使用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时,应将其外壳接在零线上 C.发现有人触电或电线起火时,首先要做的是立即切断电源 D.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一定发生了短路 【答案】C 命题立意:生活用电常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活电路及用电常识等知识的理解。对选项 A,试电笔的使用应该满足笔尖接触导线, 手指接触笔尾金属体,发光接触的是火线,所以选项 A 不正确;对选项 B,使用有金属外壳的大功率家用 电器时,应将其外壳接在零线上,故选项 B 不正确;对选项 C,发现有人触电或电线起火时,首先要做的 是立即切断电源,这样才能保证安全,故选项 C 正确;对选项 D,家庭电路中空气开关跳闸,可能是短路, 也可能是电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故选项 D 不正确。故选:C。 8.关于电磁波和现代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移动电话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B.光不能在弯曲的光纤中传播 C.中央电视台与广西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在同一区域内传播的速度不同 D. 我国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的 【答案】A 命题立意:电磁波与现代通信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的理解。对选项 A,移动电话是利用无线电的接收和发射装置,它是 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选项 A 正确;对选项 B,光在光纤中是通过多次反射进行传播,与光纤的弯曲 无关(但不能过度弯曲),故选项 B 错误;对选项 C,中央电视台与广西电视台发射的是相同的电磁波, 只是波长不相同,所以在同一区域内传播的速度相同,故选项 C 错误;对选项 D,我国建立的“北斗”卫 星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的,超声波属于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选项 D 错误。故选 A。 9. 如图 2 所示是发电机线圈在磁场 圈的过程中经过的四个位置,电路中 流的是: 【答案】D 命题立意: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中 转 动 一 有 感 应 电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影响感应电流方向的因素。解答这类题目的思路是先明确产生
感应电路的条件:①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②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这两个条件。(1)甲图和丙图中, 线圈与磁感线垂直时,不切割磁感线,不能产生感应电流,故选项 A、B、C 错误;(2)乙图中 a 导线向 下切割磁感线,而丁图 a 导线向上切割磁感线,两图中 a 导线切割磁感线的方向相反,所以感应电流的 方向相反,故选项 D 正确。故选 D。 10.分别由甲、乙两种物质组成的两个实心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 3 所 示,由图象 可知,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为: B.2:1 D.8:1 A.1:2 C.4:1 【答案】C 命题立意:密度与图象 解析:本题将密度知识与图象结合起来综合考查。由ρ=m/v 可得:体积 v 一定时,质量 m 越大,密度越大。 根据所给“m-v”图象,即ρ甲:ρ乙=m 甲:m 乙=40:10=4:1;故选项 C 正确。 的 溢 水 杯 体 的 重 力 11.如图 4 所示,将一个小球先后放入甲、乙两个盛满不同液体 中,小球在甲杯中漂浮,在乙杯中沉底,甲、乙两杯中溢出液 分别为 0.5N 和 0.4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在甲杯中受到浮力作用,在乙杯中不受浮力作用 B. 小球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为 0.5N,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小于 0.4N C. 小球的质量为 50g D. 甲杯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杯液体的密度 【答案】C 命题立意:阿基米德原理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阿基米德原理和重力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理解和运用漂浮条件、下沉条件(密度关 系)得出两液体的密度关系。对选项 A,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 浮=ρgV 排可知,只要物体浸入水中,就会受到 浮力,与浮沉状态无关,故选项 A 不正确;对选项 B,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F 浮=ρgV 排可知,甲杯中小球受到 的浮力: F 甲=G 排甲=0.5N;小球在甲杯漂浮,G 甲=G 排甲=0.5N; 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乙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F 乙=G 排乙=0.4N;故 B 不正确; 对选项 C,根据 G=mg 和甲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F 甲=G 排甲=0.5N; 小球的质量:m=G/g =0.5N/(10N/kg)
=0.05kg=50g,故 C 正确; 对选项 D,小球在甲杯漂浮,有:ρ甲>ρ球, 小球在乙杯下沉,沉入水底,有:ρ乙<ρ球, 所以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故 D 错误。所以选项 C 符合题意。 12.运动会男子 100m 决赛,同学们测量了运动员跑到离起点 20m、 80m 、 100m 处的时间,其中前三名的时间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名运动员全程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全程王小兵的平均速度最大 C.在 20~80m 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D.在每段距离内,周伟的平均速度都是最大的 【答案】C 命题立意:机械运动 解析:本题考查了机械运动中速度的计算。对选项 A,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选项 A 三名运动员全程不 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选项 A 不正确;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时间越小, 物体运动越快;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路程越长,物体运动越快。故三名运动员通过的路程相同,时间越 少,运动越快,即 v=s/t 得:表中可知:周伟用时最少,平均速度最大,对选项 B 不正确;对选项 C,根据 v=s/t 得:在 20~80m 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 v 刘=s/t 刘=60m/(8.3-2.4)s=60m/5.9s≈10.17m/s v 周=s/t 周=60m/(8.4-2.5)s=60m/5.9s≈10.17m/s 对选项 C 正确; 对选项 D,根据 v=s/t 得:在 20~80m 内,刘磊和周伟的平均速度相等;所以选项 D 不正确。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6 分) 13.在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不少前辈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0 世纪杰出物理学家 提出了相对论, 冲击了经典的时空观;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 组成的。 【答案】爱因斯坦;电子 命题立意:物理史;物质的微粒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物理学史和物质的组成及微粒。20 世纪提出相对论理论的杰出物理学家是爱因斯坦; 卢瑟福在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答案: 爱因斯坦;电子。 14.一束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 现
象;在这七种颜色的光中,红、 、蓝三种颜色的光被称为光的“三基色”。 【答案】折射;绿 命题立意:光的色散 解析:本题考查了光的色散现象及色光的组成。太阳光属于色光,当经过三棱镜后,由于光的折射现象而 发生色散现象,自然界中的色光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照一定的比例组成的;答案:折射;绿。 15.水的物态变化使自然界有了云、雨、露、雾、霜、雪等千姿百态的奇观。霜的形成是 现象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这过程中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答案】凝华;放出 命题立意:物态变化过程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凝华现象。分析物态变化现象时,主要看物体由什么状态变为了什 么状态,从而根据物态变化的知识来判断。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放热。自然界中 霜,是因为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故答案为:凝华;放出。 16.使用量筒时,按正确的读数方法,小明应沿如图 5 所示虚线 的 方 向 观 察 量筒刻度,此时的读数是 mL。 【答案】b;60 命题立意:量筒的使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量筒的正确使用方法。注意使用任何测量工具前,都要看清其量程和分度值.使用 量筒读数时视线要和液面的凹面底部相平,既不能仰视,也不能俯视。利用量筒测液体的体积时,首先 要观察量筒壁上的刻度线,看清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时,视线要和液柱的凹面底部相平;如图 5, a 是俯视,读的数据比实际偏大;c 是仰视,读的数据比实际偏小;b 视线要和液柱的凹面底部相平的读 数方法是正确的;量筒的分度值是 1ml,液面在 60ml 处,液体的体积为 60ml。答案:b;60。 17.如图 6 所示,重力为 500N 的物体在拉力 F 的作用下沿水平向左匀速运动, 到地面摩擦力的大小为 10N,不计细绳、滑轮的重力及细绳与滑轮的摩擦, 的大小 N,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 (选填“变小”、“不 若 物 体 受 则 拉 力 F 变”或“变 大”)。 【答案】5;不变 命题立意:简单机械滑轮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简单机械滑轮组的理解和掌握。解决问题前,分析滑轮组问题时首先明确两点:哪 个(哪些)是动滑轮,哪个(哪些)是定滑轮;作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有几股。在本题中由图可知:物
体受到地面摩擦力的大小为 10N,所以作用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每段承担的拉力都是 5N,定滑轮只能改变 力的方向,也就是人通过滑轮组施加的水平向右 5N 的拉力;由于物体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 物体的机械能大小不变。故答案为:5;不变。 18.“五一”假期小明乘坐火车外出旅游,他在站台候车时,看见动车缓缓驶来,若以驶来的动车为参照物, 站立着的小明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此时小明应站在安全线外,这是因为动车 行驶时使周围空气流速增大,气压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若小明站在安全线内极易 被“吸”向动车,造成事故。 【答案】运动;减小 命题立意:参照物及其选择;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及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掌握。小明以动车为参照物,与动车之间的 位置发生了变化,小明是运动的,所以会看到动车缓缓靠近他;当列车驶进站台时,会带动人和车之间 的空气流动速度加快,此时人外侧的空气流动速度慢,根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可知:人外侧空气流 速慢压强大,而内侧流速快压强小,会产生一个向内侧的压强差,将人推向火车,易出现危险。故答案 为:运动;减小。 19.如图 7 所示,闭合开关,在轨道上原来静止的金属杆向左运动, 通电金属杆会产生 的作用,如果只改变通过金属杆的电流 这 表 明 对 方向,金属 杆将向 (选填“左”或“右”)运动。 【答案】力;右 命题立意: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了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由题意知,闭合开关,金属杆中有电流,金属杆由于受到磁场 的力的作用,向左运动,这个现象说明了磁场对通电导体具有力的作用;当磁场方向不变,只改变电流 的方向时,物体的运动方向也将向相反的方向运动,所以金属杆将向右运动。故答案为:力;右。 20.如图 8 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一定,闭合开关 s 后,当滑片 P 向右移动 时,电压表的 示数将 ,电流表 A1 的示数与电流表 A2 的示数的比值将 (均 选填“变小”、 “不变”或“变大”)。 【答案】不变;变小 命题立意:电路的动态分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公式的掌握和运用。分析电路图得出电路的连接方式和三表的测 量对象是本题的突破口。(1)当电键 S 由断开到闭合时,电压表测量的对象不会改变,始终是测量电源电
压,因此电压表的示数不变;(2)开关闭合后,电灯 L 和 R 并联,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移动时,根 据 I=U/R 可得:U、电灯 L 的电阻大小不变,R 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所以通过电灯 L 的电流不变,通过 R 的电流 IR 变小;(3)根据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电流表 A1 的示数为 I1=IL+IR,所以电 流表 A1 示数与电流表 A2 示数的比值,根据 I=U/R 可得: 电流表 A1 的示数:I1=U/[RLRR/(RL+RR)] 电流表 A2 的示数:I2=U/RL 有:I1/I2={U/[RLRR/(RL+RR)]}/(U/RL) 化简得:I1/I2=(RL+RR)/RR 可知:电流表 A1 的示数与电流表 A2 的示数的比值将变小。故答案为:不变;变小。 三、作图、实验与探究题(21、22 题各 2 分,23 题 5 分,24 题 7 分,25 题 8 分,共 24 分) 21.在图 9 的括号中标出磁体的磁极(用“N”或“S” 表示)和在 A 点标出磁感线方向。 【答案】如图所示 命题立意:磁体的磁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磁体的磁场分布情况。根据磁体周围的磁场总是由北极(N)出发,回到南极(S)。所 以答案为:如图所示。 22.在图 10 中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把电路元件连接起来,要求 L1 和 L2 并联,滑动变阻器控制两只灯泡的亮度。 【答案】如图所示 命题立意:电学作图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物电路中串并联电路的连接。关键是对于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注意滑动变阻器的接线原则。由题可知,L1、L2 并联,因为滑动变阻器控制两只灯泡的亮度,说明滑动变 阻器同时调节两灯亮度,所以它应串联在干路上。根据电流的流向,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先连接滑 动变阻器后分成两支,分别连接两灯,然后在开关处汇合后回到电源负极,如图所示。故答案为:如图 所示。 23.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 关”的实 验中,小明提出了以下猜想: A.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B.可能与接触面之间的压力有关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