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地震资料处理流程.pdf

第1页 / 共37页
第2页 / 共37页
第3页 / 共37页
第4页 / 共37页
第5页 / 共37页
第6页 / 共37页
第7页 / 共37页
第8页 / 共37页
资料共37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使用 Vista 5.5 处理地震数据常规流程 长安大学 使用 vista5.5 处理地震数据常规流程 1 加载数据 1.1 新建项目 File→New project→填写保存项目的路径和名称→弹出如下对话框→项目类型:2-D survey;单位:Meters→单击 OK 进入软件界面。 1.2 加数据 在 处,按住 不放,出现按钮组合 ,选择 , 新建二维数据集(或者直接点击第一行 DATA#下面空格,也可新建二维数据集);然后按住 不放,在出现的按钮组合 中选择 segy 文件 ,在弹出的 Input 对话框中选 择数据文件,单击“打开”即得下面对话框。如果输入 sgy 文件很多,则还需要手动调整文 件顺序,使之按 1-N 顺序排列。系统自动读取道头信息如下,核对无误即可单击 OK 即可将 该数据加入到数据集中。 起始时间 采样点数 1 采样率 总道数
使用 Vista 5.5 处理地震数据常规流程 长安大学 / 可以单击 查看该数据集如下图: 2 建立或添加观测系统 2.1 加载观测系统 如果已经有之前保存过的观测系统文件, 选择则可以选择 中的 Read Geometry Spread-Sheet 图标下的 Read from geometry file 选项 ,加载已经做好的观测系 统文件。 2.2 新建观测系统 在 Data List 窗口的数据集 M(存放原始数据) 中点击 ,或者选择 Interactive /Geometry Window Display,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 M 数据集,选择“load”即可 出现观测系统界面,默认出现的是设置炮检关系及炮点坐标界面,其中已有参数是系统自动 从道头中读取的。 (1) 点击 ,输入道数、道间距、炮检距。 2
使用 Vista 5.5 处理地震数据常规流程 长安大学 接收道数(每炮) 检波点(移动)增量 炮点(移动)增量 (2)点击 ,键入炮检关系及炮点坐标参数 主要参数意义见下表: 名称 RECORD# FIELD# SHOT# FIRST CHAN# LAST CHAN# 表 1 炮检关系及炮点坐标主要参数释义 释义 说明 记录号 炮记录号 炮点桩号 当前排列中第一个有效道的编号 一般为 1 当前排列中最后一个有效道的编 号 顺序号 文件号 一般为单炮接收道数 BEFORE GAP FROM FIRST CHAN# 的桩号 BEFORE GAP TO LAST CHAN#的桩号 AFTER GAP FROM AFTER GAP TO SHOT BULK SHOT DEPTH SHOT UPHOLE SHOT ELEV SHOT X-COORD SHOT Y-COORD OFFSET 间断后第一个检波器桩号 间断后最后一个检波器桩号 因炮点高程造成的静校正量 炮点埋深 炮点高程 炮点 X 坐标 炮点Y坐标 偏移距 如果检波器排列没有间断时 这样填写 如果检波器排列没有间断时 这样填写 检波器排列有间断时填写 检波器排列有间断时填写 可以不填 对于简单的规则采集方式,观测系统不复杂或是没有外部半包文件的,可以使用 下的 对各列进行填充计算。对于可以从外部文件批量输入的数据,如炮点坐标等,可以选中此 3
使用 Vista 5.5 处理地震数据常规流程 长安大学 列,点击 下的 进行批量载入。注意数据是通过 FFID 连接的。 (3)点击 键入接收点参数。 首先选择 下的 Add(Append)Many Rows ,添加多行,使总行数等于测线桩号总数。 然后确认检波点桩号是从实际测线首桩开始的,如果不是则使用 下的 修改。 依次填写检波点的 x,y,z 坐标。如果可以从外部文件批量输入,可以选中此列,点击 下 的 进行批量载入。注意数据是通过 RECEIVE#连接的。 RECEIVER#:检波点桩号 DATUM:基准高程 STN ELEV:检波点高程 STN X-COORD:检波点 x 坐标 (4)然后点击 “AUTO-CALCULATE”自动计算出有关参数后再点“ok”,再点击 计算 CMP 及检波器叠加次数和炮检距离,以便写入道头相应的位置。 (5)可以点击 查看 CMP 及检波器叠加次数,并可以点击 中的其他选项, 查看判断建立的观测系统是否正确。其中上图为覆盖次数,指的是地下界面一点的信息采集 次数;下图为检波器—地面一点的总共接收次数,要比地下的高出一倍。 4
使用 Vista 5.5 处理地震数据常规流程 长安大学 (6) 把观测系统加入到 sgy 文件。按住保存按钮 不放,在出现的按钮组合中选择 保存观测系统到文件,以便下次使用;再选择 将相关的信息写入道头,即可关闭建观界面。 3 预处理及数据分析 3.1 预处理及信息查看工具 3.1.1 Project Data List 窗口 Project Data List 窗口为新建或打开项目后的主界面,包括地震数据工具栏(SEISMIC DATA TOOLS),地震数据信息显示窗和工程项目表(Project Data List)三部分。 (1) 地震数据工具栏 用于添加、查看、修改数据等; (2) 地震数据信息显示窗自动显示数据基本信息; (3) 工程项目表 管理每次操作结果,其中 用于打开地 震数据窗口, 用于加载观测系统, 打开 Attribute Window 显示记录道 头观测系统信息, 打开查看和编辑道头窗口 3.1.2 地震数据窗口 使用 打开地震数据窗口,在地震数据窗口中的工具栏中提供了很多预处理的工具和 信息查看工具。上侧 中: 坏道充零 极性反转 初至切除 初至拾取 5
使用 Vista 5.5 处理地震数据常规流程 长安大学 打开频谱分析窗口 LMO 速度分析 单击 ,弹出地震分析窗口工具栏,如下: 可以很方便地查看频谱信息,为滤波提供信息,如一维频谱和二维频波谱等,将在后边 介绍。 左侧 表示显示道集种类, 分别表示无序、共炮点、共接收点、共中心 点和自定义。 3.1.3 查看和编辑道头窗口 如果数据已加观测系统,可以选择 Interactive/Header View/Edit Window Display 或在 Project Data List 中单击要查看的数据集一列上的 ,打开道头查看/编辑器(如下图),按住 不放,出现按钮组合 ,可以查看不同的排列方式信息。 NO SORT ORDER 无序 SHOT ORDER 查看各共炮点道集数 6
使用 Vista 5.5 处理地震数据常规流程 长安大学 RECEIVE ORDER 查看各检波器的覆盖次数 CMP ORDER 查看各共中心点覆盖次数 7
使用 Vista 5.5 处理地震数据常规流程 长安大学 3.2 拾取初至 在数据显示窗口中,点击 初至拾取(first-break picking)功能, 再选 后填入合适参 数,再选手工方式拾取 ,即可将初至标示出来,然后存文件,则读取的初始时间以文件形 式存储起来(文本格式)。 3.3 频谱分析 一维频谱分析可以分析记录的频谱特征:频带范围,主频,相位特征等。在地震剖面图 窗口点击频谱分析按钮 ,即出现如下窗口: 如上选择分析类型,然后点击 选择分析的区域,最后点击执行图标 ,即可计入频 谱画面。下面介绍常用的分析方法。 3.3.1 振幅谱分析 Ampl.Spectrum 8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