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北京大兴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N 14
C 12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O 1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25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 B.酒精燃烧 C.铁丝弯曲 D.西瓜榨汁
2.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Na 23
Ca 40
Ti 48
3.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 78%的是
A.氮气
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B.镁条
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木炭
6.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糖水
7.下列气体中,有毒的是
C.米粥 D.豆浆
C.红磷
B.牛奶
D.铁线
8.下列生活用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
9.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A.铜
10.下列物质中,能用作氮肥的是
B.镁
C.铁
D.银
11.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A.潜水
C.灭火
1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B.急救
D.气焊
13.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4.下列符号表示 1 个氢分子的是
,此反应属于
15.下列化学方各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16.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你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很小
D.分子的体积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
17.鉴别一瓶气体是否为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闻气体的气味
C.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18.下列物质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增加的是
A.食盐水
19.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已知一种氧原子,原子核外含有 8 个质子和 10 个中子,则
该氧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2
C.浓盐酸
D.浓硫酸
B.石灰石
B.8
C.10
D.18
20.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质子数为 11
C.元素符号为 Na
21.将下列固体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硝酸铵
22.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元素名称为钠元素
D.核外电子数为 22.99
B.生石灰
C.烧碱
D.食盐
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B.图 1 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C.图 1 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
D.若将图 2 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24. 甲 、 乙 两 种 固 体 的 溶 解 度 曲 线 如 右 图 所 示 。 下 列 说 法 中 , 正 确 的 是
A.20℃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
B.40℃时,分别在 100g 不中加入 50g 甲、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40℃时,分别在 100g 不中加入 30g 甲、乙,同时降温至 20℃,甲、乙溶液均为饱和溶
液
D.20℃时,分别在 100g 不中加入 40g 甲、乙,加热到 40℃时,甲溶液为饱和溶液
25.某同学对下列 4 个实验都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方案 1 合理,方案 2 不合理的是
二、真空题(共 5 个小题,共 30 分)
26.(5 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青少年成长需要充足的蛋白质和钙。这里的“钙”是指______(填“分子”或“元
素”)。下列食品中,能提供丰富蛋白质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 2 ) 将 浑 浊 的 河 水 用 右 图 所 示 的 简 易 净 水 器 进 行 净 化 , 其 中
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用此装置净化后得到的水属于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
物”)
(3)北京属于极度缺水城市,应大力提倡节约用水,请你写出一条节水
措施______。
27.(5 分)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煤、______和______常称为化石燃料。
(2)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_____。
(3)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
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
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
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
放”,这种产物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5)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_____。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28.(6 分)在点燃条件下,A 和 B 反应生成 C 和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
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1 个 B 分子中含有______个原子。
⑵ A 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⑶ 4 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 (填图中字母)。
⑷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⑸ 在该反应中,生成 C 和 D 的质量比为______(计算结果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9.(6 分)铜和铁是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金属。
(1)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铜表面也容易生成绿色铜绿,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
铜,化学式为
,其组成元素有______种。
(3)老师用生锈的铜片,铁粉和稀硫酸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
去)。
1 紫红色固体 C 的化学式为______;
2 写出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0.甲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⑴若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一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该气体的化学式为:
______,甲在常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位置是______。
⑵若甲是一种红色的氧化物,能溶于稀盐酸,得到黄色溶液,则甲的化学式为______。
⑶若甲既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X,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 Y,且 X 与 Y 能反应。则甲
的化学式可能是______(写出一种既可),X 与 Y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⑷若甲能与水反应,将少量甲加到饱和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__(填字母序号)。
A.甲一定是二氧化碳
B.反应后溶质的质量一定减少
C.反应前后溶剂的质量保持不变
D.反应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
三.实验题(共 3 个小题,共 19 分)
31.(6 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装置中标“a”的仪器名称是______。
⑵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
是 C 或______。
⑶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各程
式为______。该反应还可用于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2.小刚和小丽两位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都能发生反应。
⑴小刚关闭 K,通入二氧化碳,A、B 中均无明显变化。B 中盛放______溶液。
⑵小刚关闭 K,继续通入二氧化碳,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此步实验目的是
______。
小丽认为:通常状况下,1 体积的水约能溶解 1 体积二氧化碳,因此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⑶小丽用洗涤干净的上述装置重新实验,分别量取 50ml 上述溶液放入 A、B 中,关闭 K,
通入约 500ml 二氧化碳,A、B 中均无明显变化。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
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
33.某校化学小组同学从家里带来食盐、水垢、纯碱、淀粉和洗
衣粉 5 种物质。老师从中取出 3 种物质,研磨混合均匀(如右图
所示),让同学们检验其成分。他们在查阅资料后,用 5 种已知物
质的性质实验作参照,探究未知粉末的成分。
(1)小组同学用 5 种已知物做性质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记录回答:
①该洗衣粉溶液 PH______7(填“>”、“<”或“=”);
②写出纯碱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小组同学用未知粉末重复上述实验进行成分探究。
未知粉末的实验记录:
参照 5 种已知物质的性质实验,分析未知粉末的成分。
未知粉末中一定含有的两种物质是______和______,还含有的第三种物质是______或
______,请你设计检验第三种物质的实验方案______。
四、计算题(共 2 个小题,共 6 分)
要求:34、35 题均写出计算过程。
34.(3 分)钛(Ti)和钛合金被认为是 21 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得
,若要制得 24g 钛,需要镁的质量是多少克?
35.(3 分)某小组同学将 530g 碳酸钠溶液加入到 280g 石灰乳(水和氢氧化钙的混合
物)中,使之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计算加入的碳酸钠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