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04年河南教师资格高中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真题及答案B.doc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资料共4页,全文预览结束
2004 年河南教师资格高中教师职业素质和技能真题及答案 B ( ) ( ( ) )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D:沉思型 ) ) B:场独型 C:场依型 ( ) ( ( D:壬戌学制 C:指导学习 D:掌握学习 C:下位学习 B:自我认识 C:自我体验 B:壬子学制 C:癸卯学制 B:合作学习 B:上位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B:进行技术发明 D:创造性的运用教育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 得 1 分,选错或不选得 0 分。 1 中国制定并颁布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王寅学制 2.关于儿童发展的动力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和观点。其中,中国古代“内法论” 的典型代表人物是 A:孟子 3.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A:进行科学发现 C: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4.把人格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是 A:自我调节 D:自我意思 5.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自主型 6.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称为 A:概念学习 7.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是 A:程序教学 8.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准则是 A:恪尽职守 9.社会主义师德体系的灵魂是 A:爱岗敬业 10.教育法律责任作为一种社会责任,其区别于其他社会责任最突出的特点在于 它的 A:规范性 11.教师申诉制度建立的直接法律依据是 A:《宪法》 12.从技能分类上看,教学技能应属于 A:心智技能 13.下列各组上课技能属于不直接传授知识,而是为传授知识服务的技能的一组是 ( A:导人的技能、演示的技能、结束的技能 B:组织教学的技能、强化的技能、板书的技能 C:导人的技能、强化的技能、变化的技能 D:演示的技能、结束的技能、板书的技能 14.在素质教育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德育教育 15.衡量一个班级是不是一个良好的集体,关键要看 A:有没有浓厚的学习气氛 C:有没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16.“教必有法”,但“教无法定”讲的是教学方法的运用必须 B:班干部队伍是否建立起来 D:班主任与任课教师是否团结合作 D:《义务教育法》 D:锐意创新】 B:《教学法》 C:《教师法》 B:依法执教 ( ( ( ) ) ) ( ( ( ) ) ) B:热爱学生 C:严谨治学 B:动作技能 C:言语技能 B:智育教育 C:体育教育 D:美育管理 C:廉洁从教 D:热爱学生 D:交际能力 ( ( ( ) ) ) B:强制性 C:导向性 D:有序性 )
) ) ( ( ( ( B:参观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 ) B:实验法 C:讨论法 ) ) ) C:道尔顿制 D:现场教学 B:专题作业法 D:实验法 B: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D:做到优化组合 A:坚持以启发式为指导思想 C:做到最佳选择 17.整个教学方法体系中运用最多、最广泛的一种方法是 A:讲授法 18.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方法是 A:愉快教学法 B:成功教学法 C:情境教学法 D:尝试教学法 19.汇集学生作品的样本,展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状况的教学评价方法叫 ( A:测验法 C:档案袋评定法 20.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研究,从而使学生获取新知识 ,巩固、验证旧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的五个选项中选出二个或者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 的括号内,选对得 2 分,多选、少选或不选得 0 分。 1.我国的教学组织形式有 A:班级授课制 B:个别教学 E:复式教学 2. 下列对迁移的描述正确的有 A:是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B:也称训练迁移 C:广泛存在于各种行为规范和态度的学习中 D: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中 3.热爱学生的基本道德是 A:关系爱护学生 C:保证学生的合法权益 E: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 4.按照教育法律规则内容确定性程度不同,教育法律规则可以分为 A:确定性规则 B:委托性规则 C:准用性规则 D:构成性规则 E 调整性规则 5.课堂教学演示技能由以下互相紧密联系的几个部分构成 A:准备教具的技能 D:启发思维的技能 6.学科教学目标体系按层次划分,可以分为 A:学科教学目标 D:课堂教学目标 7.现代学生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A:德育教育 D:常能训练 8.下列行为中属于人格性问题行为的有 A:暴躁 D:说谎 9.在中学教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中经常运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A:讲读法 B:平等公正对待学生,搞好师生关系 D:尽量不讽刺挖苦学生 B:单元教学目标 E:每个知识点的教学目标 B:演示操作的技能 E:理论概括的技能 B:学习指导 E:环境管理 B:孤僻 E:骂人 C:指导观察的技能 C:章节教学目标 ( ( ( ) ) ) C:常规管理 ( ) ( )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参观法 C:起哄 ( ) )
E:阅读指导法 D:谈话法 10.教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 A:观察法 D:资料研究法 三、判断题(本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判断下列命题正误,请将正确的再题后的括号内大“√”号,错误的打“×”号 B:调查法 E:经验总结法 C:实验法 ( ( ) ( ( ( ( ( ( ( ( 1.因材施教的实质就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教材向学生施教。 2.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独立于其他社会活动的特性。 ( 3.教学大纲就是由学校制定并颁布的,对某们学科的教学作出统一要求的重要 文件。 4.现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都渗透力教育的作用。因此,就其基本质来说, 教育就是生产力。 5.学生是学习得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其作用。 6.一般认为,态度和品德形成过程必须经历认知、依从和内化三个阶段。 7.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神经症称为焦虑症。 8.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队伍件事中具有首要和基础作用。 9.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因为教师享有管理学生的权利。 10.教育法律关系变更和消亡的根据是发了吧规范的存在。 11.狭义的教育司法,是指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处理教育违法案件或裁决 教育纠纷的专门活动。 12.熟练掌握教学技能看减少教师精力的消耗,延缓疲劳的产生,节约教学时间, 提高教学效率。 13.人们的苦笑,冷笑,是由于缺乏内心体验所造成的。 14.尊重学生文化,就是允许学生文化自由发展。 15.班主任必须适应学生的个性,而不能让学生适应自己的个性。 16.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服务的。 17.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历史的 必然选择。 18.直观的方法是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教学中不能为直观而直观。( 19.诊断性评价只局限于在学科教学开始的时候进行。 20.运用练习法就是人那个学生多做各种类型的习题。 四、简答题(本题共 6 题,每小题 6 分,共 36 分) a) 中小学教学的一般任务是什么? b) 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3 . 什么是心理发展?学生心理发展有哪些基本特征? 4.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5.简述教学技能训练的一般程序。 6.中学共青团的思想教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本题共 2 题,每小题 8 分,共 16 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高中班主任张某脾气较为暴躁,对学生经常采取罚款、不许进教室,甚至罚站、罚跑步等 方式来惩罚犯错的学生,学生和家长对此意见很大,但是小张却不以为然。从教室职业道德 的角度如何看待张某的做法,试做分析。
2.某中学初一班主任李某,一天子在上课时发现一女学生烫了头发而且抹了很浓的化妆品, 便责令其当着所有学生的面洗脸,该学生没有服从,李某就把她的书包扔到走廊里,并说: “今天你别上课了,你什么时候吧头发剪掉,什么时候再来上学。”致使该生俩天没来上课。 教师李某的做法对吗?请结合教育法规予以分析。 六、论述题(本题共 3 题,第 1、2 小题每小题 13 分,第 3 小题 12 分,共 38 分) a) 试用“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教学规律,简评“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 b) 联系实际谈一谈教师如何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3.人们赞美教师职业,时常形容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人梯”,教师是“红 烛”。结合上述观点,谈谈你对教师职业的看法,在新的教育改革形势下,你认为作为一名 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现代观念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