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1年湖北华中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基础知识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料共3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1 年湖北华中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基础知识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 1、作物 2、经济产量 3、作物品种 4、种植制度 5、轮作 二、选择题(从下列各题 4 个备选答案中选出 1~4 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上。 答案选错或未选全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不同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不尽相同,但总体来说可归结为______ A.密度 B.单株产量 C.单铃重 D.出麻率 2.农业生产过程非常复杂,但概括起来其主要由_________等几个部分组成。 A.人类劳动 B.科学技术 C.农业生物 D.农业环境 3.作物对温度、光照等自然条件的反应是其长期适应的结果。因此,不同作物对温度和光照 有不同的反应类型,主要包括,_________。 A.长日高温型 B.长日低温型 C.短日低温型 D.短日高温型 4.引种是快速推广良种、提高生产力的有效措施之一。但要引种成功,必须注意∶_____。 A.相同或相近纬度地区间引种容易成功 B.相同或相近年代的品种引种容易成功 C.相同或相近经度地区间引种容易成功 D.相同或相近海拔高度地区间引种容易成功 5.根据肥料的养分组成和作用方式不同,现阶段生产上普遍使用的肥料可归纳为____类型。 A.物理肥料 B.有机肥料 C.无机肥料 D.生物肥料 6.精准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最高形式,但现阶段精准农业还存在诸多问题,如____等。 A.效率过低 B.产量数据存在误差 C.成本过高 D.依赖性强 7.长日照作物是指只有在__条件下才能完成花芽分化过程的作物。
A.短日 B.长日 C.低温 D.长于临界日长 8.生物灾难是指大量有害生物对______的侵害,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行为。 A.人类 B.农业生物 C.动物 D.环境 9.水分对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表现为______。 A.生态作用 B.生化作用 C.生理作用 D.同化作用 10.与工业、服务业相比,农业生产具有许多鲜明的特点∶其中主要包括,__。 A.对土地的特殊依赖性 B.季节性 C.地域性 D.连续性 11.作物生长发育受各种生态因子的影响,这些生态因子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或限制方式 遵循___ A.效益最大化律 B.报酬递减律 C.耐受律 D.最小因子律 12.作物生长发育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紧密联系的阶段。花芽形成就是生殖生长开 始的标志,但花芽形成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主要有,____。 A.营养条件 B.高温阶段 C.光照阶段 D.感温阶段 13.种植业结构调整实际上就是作物布局的改变,在结构调整过程中应坚持如下原则∶____。 A.社会需求是前提 B.作物适应性是基础 D.效益是目标 C.科学技术水平是条件 14.复种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有效措施之一。但一个地区能否复种、复种程度如何取决于 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包括∶____。 A.热量和水分 B.土壤肥力或施肥水平 C.劳动力数量或机械化水平 D.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15.间作是指在__,按照一定比例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A.同一时间内
B.同一年内 C.同一田地上 D.同一厢面上 三、填空题(在每个空格中填入适当的词或短语,使句子完整、并具有一定的专业涵义。每 个空 1.5 分,共 30 分。) 1.作物生态因子的作用机理分为∶主要作用和次要作用、相互作用、作用时期、以及 ______________。 2.作物根系是作物所有根的总称,其作用包括∶固定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分泌有机物质、 _____________、合成有机物质等。 3.作物种植密度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如计算播种量、_________________等。 4.一般来说,作物分类有两种方法,一类是______________法,另一类是_____________法。 5.整 地 能 够 协 调 土 壤 三 相 比 例 , 利 于 作 物 生 长 发 育 。 高 质 量 整 地 要 达 到 如 下 要 求 ∶ ____________、上虚下实、_____________、排灌方便。 6.人 类 对 农 产 品 的 需 求 一 般 分 为 三 个 层 次 , 第 一 层 是 ∶ 种 植 者 自 身 需 求 、 第 二 层 是 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层是__________________ 7.套种是指在前一季作物生长发育的后期,在其__________播种或移栽后一季作物的栽培方 式。 8.农业生产一般可分为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三个环节,他们是∶______________动物生产、 和______________。 9.选育作物新品种的方法很多,其中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杂交育种、______________ 诱变育种等等。 10.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实现是多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生态因子主要包括∶气候 因子、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因子等。 11.GPS 即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其由__________________、地面控制和用户接收系统等三 部分组成。 12.经济系数是指作物__________________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的效率 四、问答题(简要回答下列各题,要求观点突出,简明扼要。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1.科学技术解决农作物适应性的途径有哪些? 2.作物生长过程中,化学调节剂施用技术关键有哪些? 3.作物适宜施肥量如何确定? 4.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 五、运用所学知识论述∶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要求逻辑性强,条理清晰,层次 分明;论点鲜明,论据翔实,论证充分,共 30 分。)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