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青海省海北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玉树、果洛、黄南、海北州考生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其他地区考生用钢笔或中性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21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格物致知 摩肩接踵连翘(qiáo)
盎然(àng)
B.不言而喻 无精打采 酝酿(niàng) 褶皱(zhě)
C.轻歌曼舞 旁逸斜出 惆怅(chàng) 不辍(chuò)
D.屏息凝神 一代天娇 呜咽(yè)
褴褛(lǔ)
2.下面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B.医务人员面对疫情毫不退缩,始终奋战在抗疫第一线,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C.在学校组织的中秋晚会上,老师和同学们欢聚一堂,吃月饼,赏月色,共享天伦之乐。
D.几代“治沙人”面对重重困难,团结一致,锲而不舍,把千年沙漠变成了绿洲。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他们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
B.惊闻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人们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寄托哀思。
C.许多学校的学生都积极参加了“世界读书日·书香校园”系列活动。
D.为了后代能仰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4.下面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①记述了 6 至 7 世纪青藏高原上各民族部落由分散到统一的发展史实
②形成了世界性的专门研究学问的“格萨尔学”
③在说唱文学中,青海藏族民间史诗《格萨尔》(又名《格萨尔王传》)是一部名震世界的英雄史诗
④在国内外引起了各类社会科学专家的重视
⑤描述了格 萨尔王以神奇 的力量、善良勇 敢的禀赋,发 挥大智大勇,征 战南北,抑强 扶弱,除暴安 良
的英雄业绩
A.③①⑤④②
B.②③④①⑤ C.③②①⑤④
D.②④③①⑤
5.请补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10 个填空;若全填,则按前 10 个空计分)(10 分)
⑴
,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贺敬之《回延安》)
⑵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
。(李商隐《无题》)
⑶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描写自然风光的句子。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用“
,行舟绿水
前”描绘了令人陶醉的山水风光;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
,
”写出了初春时钱塘
湖边莺歌燕舞、欣欣向荣的景象。
⑷《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
,
。
⑸初中毕业典礼上,同学们用杜甫诗《望岳》中的“
,
”来抒发自己的凌云壮志。
⑹惜时是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的话题。请写出古诗词中表现惜时的连续的两
句:
,
。
6.根据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3 分)
话说严监生临死之时,伸着两个指头,总不肯断气。几个侄儿和家人都来讧( hòng 争吵,混乱)乱着问,
有说为两个人的,有说为两件事的,有说为两处田地的,纷纷不一,只管摇头不是。赵氏分开众人,走上
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
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合家大小
号哭起来,准备入殓,将灵柩停在第三层中堂内。
⑴这段情节出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讽刺小说《
》。(1 分)
⑵结合这一情节,简要分析严监生的形象。(2 分)
二、综合性学习能力展示(7 分)
7.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 20 个字)。(2 分)
青海新闻网规范设置分类投放点、签订《生活垃圾分类责任承诺书》……为切实发挥公共机构在生活
垃圾分类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西宁市积极打造机关生活垃圾分类新常态,从点滴抓起,从细微做起,
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活品味,改善城市生活品质。
据了解,全市 102 家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33 所学校和 6 所市属医院成立专门机构,配备垃圾分
类硬件设施,广泛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截至目前,规范设置分类投放点 6000
个,其中“四分类”桶近 2000 个。设置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 50 组,发放干湿两分垃圾袋 20 万个,更新分
类垃圾箱 8000 个。实现了回收、清运、分拣、再利用产业链,使生活垃圾处理高效运转,垃圾分类的效率
明显提升。(2020 年 10 月 29 日,有删改)
8.西宁北川学校为了解垃圾分类知识的普及情况,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下图是调查数据柱状图,请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信息。(2 分)
20
9.家住湟水小区 18 楼的王阿姨经常把纸屑、果皮等垃圾往楼下扔。她觉得这些东西很轻,没人看见,
也追查不到自己,没什么关系。作为邻居,请你结合表格中的相关材料进行劝说。(3 分)
三、古诗文阅读能力展示(16 分)
(一)阅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完成 10~11 题。(4 分)
辛苦遭逢 起一经,干戈 寥落四周星。山 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 萍。惶恐滩头 说惶恐,零丁 洋里
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0.诗的颔联用
和
六个字形象生动地揭示出国家及个人的命运。(2 分)
11.诗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信念?(2 分)
(二)阅读诸葛亮的《诫子书》,完成 12~17 题。(12 分)
夫君子之 行,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非 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 远。夫学须静 也,才须学也 ,非
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
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 分)
①非淡泊无以明志(
)
②险躁则不能治性(
)
③年与时驰(
)
④非学无以广才(
)
13.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意与日去/呼尔而与之
B.非志无以成学/可以为师矣
C.夫君子之行/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D.淫慢则不能励精/入则无法家拂士
14.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非/宁静/无以/致远
B.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C.险躁/则/不能/治性
D.非学/无以/广才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16.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2 分)
17.中国人历来崇尚、重视家教,无论是诸葛亮的《诫子书》《曾国藩家书》,还是《毛泽东家书》《傅
雷家书》,都体现了家教的魅力。《诫子书》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家教”的?( 2 分)
四、现代文阅读能力展示(26 分)
(一)阅读曹文轩的《我的语文老师》,完成 18~22 题。(13 分)
①我的语文 老师是南京大 学的高材生,是 一个高高的、 身体非常扁平的 女人。这位女 性是我心目中 最
高贵、最美丽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次寻找过,但是再也没有找到过一位这样的女性。
②我记得她 第一次走上讲 台,把两只手轻 轻地悬在讲桌 上,她没有带粉 笔,没有带备 课笔记,也没 有
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
给我们阐释什么叫“语文”。那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山东省平邑县金银花实验李传
③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傍晚的雨与夜里
的雨也不一样。”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
声音都是不一样的。”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都把脑袋转向了窗口,外面有一大片荷塘,千条万
条银色的雨丝正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塘里。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④大概一个星期后,她又走上讲台,那是一节作文课。她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
上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在此之前,我的历任语文老师都说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
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
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教室。
⑤晚上,我 回到学校,来 到了她的宿舍门 口。我记得自 己不是轻轻地把 她的门敲开, 而几乎是用脚 把
她的门踢开的。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
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
后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看这些字,前几本的那些作文,字非常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
认真。你再看看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⑥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本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在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
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的形容词吗?你的作文
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她说:“才
气,有时候是害人的。”(山东省平邑县金银花实验李传鹏输入)
⑦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舍,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好。月色如水,清激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
那个夜晚是值得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⑧我要说语 文和语文老师 ,对一个学生的 成长是至关重 要的。我这里无 意贬低其他学 科的老师们对 学
生的作用,我只是说语文和语文老师是无可替代的。语文老师永远是一所学校的品质的建构者和体现者。
我无法想象一个学校里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我也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 (节选自
《读者》,有删改)
18.选文讲述了“我的语文老师”的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2 分)
19.如果把第⑤段中的加点部分删去,再与原句比较,说说两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2 分)
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
20.选择适当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 分)
⑴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教室。
⑵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好。月色如水,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
21.阅读全文,说说“我的语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3 分)
22.读了本文,联系作者的成就,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子的理解。(2 分)
(二)阅读《耐心成就人生之美》(徐文秀),完成 23~28 题。(13 分)
①现在不少 人感觉到,焦 虑、着急和不耐 烦仿佛成了一 些人的常见病, 干什么事都显 得急不可耐, 总
是等不得、坐不住、慢不了和静不下心。
②比如,有 的人看到他人 成名成功了,一 下子会乱了自 己的方寸、节奏 和步伐,变得 焦躁不安、心 慌
意乱;有的人看到他人提拔重用了,顿时沉不住气,千方百计走捷径;有的人则经不起一点挫折,绕不得
一点弯路,不愿也不舍得花更多时间做那些默默无闻、精雕细琢的事,恨不得一蹴而就,早日梦想成真;
还有的人甚至变得有话不好好说,遇事不好好商量,碰到点问题动辄“一急二躁三冒火”;等等。一言以
蔽之,没耐心。
③耐心就是 不急躁、不厌 烦,它既是一种 性格,也是一 种品格,是“ 高尚的秉 性”,能够成 就事业,
更能成就人生。
④耐心成就成功之美。在相当意义上说,耐心是成功的“通行证”。在人生的征途上,哪有一帆风顺?
总会遭遇挫折,有时还布满荆辣,如果没有耐心,不能坚持到底,就很难看到成功的模样。“日日行,不
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很多时候,能否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坚持时间的长短,
更在于你能否坚持到底。
⑤耐心成就 过程之美。耐心是 一种积极的等待 和良好的心态。《 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 ”(君,主
宰)。《大学》里讲:“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丰子恺先生曾在《山中避雨》一文中提
到,他同友人游山遇雨而仓皇奔走,友人不耐烦,但他竟被“一种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了感兴,”“反
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遂借了把胡琴,信手而拉,一时把这苦雨荒山衬出了暖色。正是因为有这份
对世事的耐心,才能在细粒微毫间,得到人生真趣味。“心收静里寻真乐,眼放长空得大观”,心清才能
看到万物的生长,心静才能听到万物的声音,而这份静美唯有耐心才可获得。在人生的旅途上,多一份耐
心,就会多一些发现,多一重体验。
⑥耐心成就意志之美。哲人说:“无论何人,若是失去了耐心,就失去了灵魂。”耐心考验人的毅力和
定力。古往今来,滴水穿石也好,铁杵磨针也罢,愚公移山也好,精卫填海也罢,难在耐心,贵在耐心,
成也在耐心。俗话说,慢工出细活儿。我们做很多事情,往往要靠绣花功夫、工匠精神,而离开了耐心,
这些都无从谈起。好的人生需要文火慢炖、细水长流,这也正是对人的意志的锤炼和对品质的塑造。
⑦耐心是一 种修养,需要 修炼养成。耐心 不够,或因心 里想法太多、欲 望太强,或因 沉不住气、性 子
太急。少一点功利,多一份淡泊:
,
;
,
;少一点喧嚣,多一份宁静。如此,方
可保持耐心,成就人生之美。(选自《人民日报》2018 年 10 月,有删改)
23.解释文中第②段加点的词语。(2 分)
⑴心慌意乱:
⑵一蹴而就:_
24.本文表达了怎样的观点?(2 分)
25.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3 分)
26.文章第⑤段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2 分)
27.请根据语境,仿照上下文,在下面的横线上补写出第⑦段中所缺的句子。(2 分)
,
;
,
28.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本文对你的启示。(2 分)
五、写作能力展示(50 分,其中卷面整洁、字体规范美观 3 分)
29.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请以“就这样,我长大了”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标题作文。
有一种竹子,它用了四年的时间,仅仅长了 3 厘米。但是从第五年开始,它以每天 30 厘米的速度疯狂
地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 15 米。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已经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
米。
要求:⑴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⑵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⑶文中
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⑷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21 分)
1.D( 2 分) 2.C(2 分) 3.B(2 分) 4.A(2 分)
5.任选 10 个填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若多选,则按顺序评卷;出现错别字、多字、少字、倒字现象则
该题不得分。
(1)千万条腿来千万只眼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客路青山外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4)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示例: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
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砣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6.⑴《儒林外史》(1 分)⑵这一情节通过描写严监生吝啬灯油,伸出两个手指头不肯断气,妻子挑掉一
茎灯草他才断气(1 分) ,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严监生爱财如命(守财奴)形象(或“嗜财如命“吝啬”“小气
鬼”等亦可)(1 分)。
二、综合性学习能力展示(7 分)
7.西宁市打造机关生活垃圾分类新常态(2 分)
8.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大多数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知识,只有极少数学生对垃圾分类知识不了解(或“在
接受调查的学生中,对垃圾分类知识了解的占比最大,不了解的占比最小”)。(意思接近即可,2 分)
9.要求:有称呼语,结合表格所举事例,理由充分,语句通顺,达到劝说目的。(3 分)
示例:王阿姨,您好!高空抛物有很大的危险性,即使是一枚小小的鸡蛋,从 18 楼抛下,也能砸破人的
头骨。高空抛纸屑、果皮等垃圾的行为,不仅不文明,还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让我们一起改掉高空抛
物的陋习(习惯)吧!
三、古诗文阅读能力展示(16 分)
(一)( 4 分)
10.风飘絮
雨打萍(2 分)
11.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坚定信念。(答出两点即可,2 分)
(二)(12 分)
12.①明确、坚定;②修养 ③疾行,指迅速逝去 ④增长(2 分)
13.C(2 分)
14.B(2 分)
15.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2 分)
1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 分)
17.从做人和学习两个方面。(2 分)
18-29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