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20下半年黑龙江教师资格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资料共9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20 下半年黑龙江教师资格高中美术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6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2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 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美术学属于艺术门类中的( )学科。 A.一级学科 C.三级学科 【答案】A 美术学属于艺术学门类中的第一级学科。 2.如图该作品(局部)的名称是( )。 B.二级学科 D.四级学科 B.《列女传仁智图》 D.《虢国夫人游春图》 B.金陵画派 D.长安画派 A.《簪花仕女图》 C.《挥扇仕女图》 【答案】C 3. 主张“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创作原则的画派是( ) A.岭南画派 C.新安画派 【答案】D 4.下列年画题材中,蕴含着祈盼家族世代生息繁衍美好理想的作品是( ) A.《瓜瓞石榴》 C.《女十忙》 【答案】A 5.下列选项中,属于版画作品的是( )。 A.司徒乔《放下你的鞭子》 C.李桦《怒吼吧!中国》 《怒吼吧!中国》是李桦创作于 1935 年的木版单色版画。 6. 如图,该作品的作者是( )。 B.蒋兆和《流民图》 D.徐悲鸿《愚公移山》 B.《吉庆有余》 D.《门神秦琼》
B.贝聿铭-《朗香教堂》 D.伍重-《蓬皮杜艺术中心》 B.贝尼尼 D.多纳太罗 A.罗丹 C.吕德 【答案】C 7. 以下作者与作品( )。 A.莱特-《流水别墅》 C.柯布西耶-《悉尼歌剧院》 【答案】B 8. 法国画家达维特的艺术风格属于()。 A. 现实主义 B. 浪漫主义 C. 表现主义 D. 新古典主义 【答案】D 9.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米勒绘画作品的是 A.
B. C. D. 【答案】B 10.如图,该线描类型属于( )。
B.抱石皴 D.披麻皴 B.钉头鼠尾描 D.柳叶描 B.头部正面的宽度比例关系 D.头部侧面的宽度比例关系 A.铁线描 C.高古游丝描 【答案】B 1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古代山水画法的是( )。 A.斧劈皴 C.米点皴 【答案】B 12.绘画用语“三庭五眼”中的“五眼”指的是( )。 A.头部正面的大小比例关系 C.头部侧面的长度比例关系 【答案】B 13.下列选项中,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属于美术课程基本理念的是( )。 A.体现基本性、全面性、范例性,满足发展需求 B.体现全员性、基本性、生成性,满足发展需求 C.体现个体性、基础性、发展性,满足发展需求 D.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满足发展需求 【答案】B 14.《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学会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美术作品和美 术现象的方法”,主要指向的学习活动是( )。 A.造型表现 C.美术创作 【答案】B 15.某高中生想学习“室内装饰”,他应该选修的课程系列是( )。 A.设计・工艺 C.电脑美术 【答案】A 16.下列选项中,属于《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绘画・雕塑”系列“学习活动建议” 的是( )。 A.使用多种工具、材料,体验不同的艺术效果 B.使用多种毛笔进行创作,体验线条的表现性 C.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积极开展学习 B.美术鉴赏 D.工艺制作 B.绘画·雕塑 D.书法·篆刻
B.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D.空间与想象 D.积极参与绘画或雕塑造型活动 【答案】A 17.李老师为《美术与环保》一课设置的教学目标之一是“通过开展美术活动,宣传环保理 念,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这一目标所属的目标维度( )。 A.知识与技能 C.知识与技能 【答案】B 18.王老师上版画创作课时,在上稿、执刀、刻制后,再安排学生参照老师的方法练习,这 种教学方法属于( )。 A.讨论法 B.游戏法 C.讲述法 D.示范法 【答案】D 19.那老师进行雕塑教学时,下列教学行为不恰当的是( )。 A.以鼓励的方式,对学生的美术学习做出反馈 B.学习内容应满足学生的需要,与生活经验相联系 C.多做一些强化训练,让全体学生都达到专业水平 D.使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获得愉悦和创作的体验 【答案】C 20. 张老师上《山石画法》课时,讲解完传统中国画“山石画法”知识之后,应让先练习的 是( )。 A.作品题款 B.山石染色 C.点苔用笔 D.山石勾勒 【答案】D 21.某地以汉画像石闻名,因此,当地教育部门在该地区普通高中推广汉画像石专题列美术 课程。该课程属于( )。 A.职业课程 B.校本课程 C.地方课程 D.国家课程 【答案】C 22.张老师在上“纤维艺术”课时,由于学校无法提供材料,因此,他在课前搜集了旧的衣 裤、麻袋、报纸等多种材料,让学生认识到废物利用的价值,开拓了创作了多件创意十足的 纤维艺术作品。这种教学行为体现的是( )。 A.教学机智 B.教学评价 C.教学技法 D.教学理想 【答案】A 23.梁老师在开展《走进敦煌》鉴赏教学时,在教室里贴上了许多敦煌壁画的图片,播放了 关于敦煌的专题片。这种教学方法属于( )。 A.示范法 B.发现法 C.情境法 D.演示法 【答案】C 24.依据《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篆刻”模块教学容的是( )。 A.墨法 B.刀法 C.篆法 D.章法 【答案】A 25.蒋老师在美术鉴赏课中,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自主备课并扮演“小课”,其他小组
则从学科知识、语言表达等方面对“小老师”教学进行评这价方法是( )。 A.自评 B.互评 C.师评 D.测评 【答案】B 26.朱老师在开始头像写生教学之前,对全班同学掌头部结构知识的进行了测试,以便开展 有效教学。这种评价方法属于( )。 A.形成性评价 B.总结性评价 C.相对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答案】D 二、简答题 (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7 分,共 28 分) 27.用线条勾勒出罗中立油画作品《父亲》的构图样式、主体形象及标志性细节,并简述其 艺术特点。 【参考答案】 画家采用纪念碑式的构图,照相写实主义手法,饱含深情地刻画出农民父亲艰苦朴素的形象。 人物皮肤刻画以棕褐色为主,深沉又富有内涵,容貌刻画得极为细腻、情感深邃而含蓄。棕 褐色的皮肤与背景的金黄色形成鲜明对比,加强了画面的空间感,体现了人物形象外在质朴 美和内在的高尚美。 28.简述《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课程性质中“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的 基本内涵。 【参考答案】 我国的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美术共同构成世界美术的多 元化。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 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 理解美术文化,形成人文素养。 29.从三维目标的角度,拟定《海报设计》一课的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 ①知识与技能:了解海报设计的特点,学习海报设计的基本规律,设计一幅有创意的海报。 ②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掌握海报的构成要素,提高设计创新能力。 ③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观察生活中的海报,善于发现美,用艺术思维丰富生活,提高审美 素养。 30.简述《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中“现代媒体艺术”系列的成就标准 【参考答案】 (1)积极参与现代媒体艺术活动。 (2)恰当地使用美术及相关的术语,从观念、创意、制作技巧等方面,以自己的观点评论 中外两件以上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 (3)了解相关的现代媒体设备和器械的基本特点,并能独立操作现代媒体设备和使用相应 软件。 (4)发现生活中有意义的题材,并用现代媒体艺术的形式加以记录或表达;充分利用图像资 料库和网络资源,有创意地完成两件以上的现代媒体艺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 (5)以多种形式大胆地展示和交流,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自己和他人的现代媒体艺术作 品作出评价。 (6)理解现代媒体艺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其运用于研究性学习的表达和展示之 中。 三、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
31.案例 在“中国工笔花鸟画”教学中,王老师与李老师分别开展了以下教学活动王老师为学生讲解 了中国花鸟画的分类。发展脉络、技法特点,最后进行了总结李老师让学生根据教材查询相 关资料进行自学,然后组织课堂讨论,在学生讨论遇到困惑的时候进行点拔,最后一起进行 了总结。 问题: (1)两位教师的教学导致了学生什么样的学习方式?(6 分) (2)两位教师的教学活动各有什么利弊?(14 分) 【参考答案】 (1)王老师的教学导致学生的学习呈现出一种接受的学习方式。 李老师采用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 (2)接受学习优点:经济性、快捷性,有利于我们在非常短的时间里快速地接受人类丰富 的精神和文化遗产,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有组织的知识系统。接受学习对人力、空间和时 间方面的要求也比较低,在操作上比较方便。弊端和不足主要表现在可能导致学生学习的被 动性和依赖性,学习活动过于局限于书本知识,死记硬背,容易消泯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感 到学习是一种外在的强加。 自主学习优点:自主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学生可以自主安排学习内容、学习方式、 学习目标,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是完全了解的,这样学生会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整个学习过 程中,有明确的目的、方向,在自觉状态下主动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自主学习能 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弊端:学习时间较长,不容易掌控,需 要老师调动其积极性并进行引导。 32.案例 段老师在引导学生鉴赏董希文油画作品《开国大典》时,要求学生以自主学习形式集相关资 料,鉴赏作品并提出了评价点:是否完全理解了中国油画的特点和作品的内涵。 问题: 对段老师“评价要求”的优、缺点进行评析(12 分),并提出改进建议。(8 分) 优点:①段老师注重表现性评价。《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评价建议中提出教师应运用观 察、记录、访谈、录像、录音、摄影等方式收集学生学习表现的信息,对学生在参与美术学 习过程中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材料中的段老师引导学生自己搜集相关资料分析作品,说明 更注重学习过程,不仅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适合 自己的学习方法。 ②注重质性评价,提倡成长记录评定。成长纪录主要有“过程性成长记录”和“成就性成长 记录”两类。成长记录评定的主要意义在于提供能使学生学会判断自己进步的机会。学生在 成长记录中收集美术学习全过程的重要资料,这一过程能使学生多感悟理解美术作品,提高 自身的审美品位和审美判断能力。 缺点:重点不突出,鉴赏课的知识目标没有达成,学生没有掌握住欣赏作品的方法和技巧。 段老师针对学生的答案也没有做出针对性的评价建议。 建议:①鉴赏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要带领学生赏析作品,并掌握赏析作品的方法和角度,以点 带面、举一反三。建议段老师在学生搜集完资料后,从造型、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的各角 度带领学生赏析,明确鉴赏的角度。在明确了《开国大典》美术语言的特点后再讲解作品中 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最后在总结油画的特点。这一过程需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符合学生 正常的认知特点。这样做的优势能突出课程重难点及目标的实现。②根据《普通高中美术课 程标准》评价建议中的要求,建议段老师评价时应采用多主体评价。采用学生自评、互评以 及教师和家长对学生评价等方式,尤其应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同时,可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包括分数或等级、评语、等级与评语相结合、座谈、学生作品展示等 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明确需要克服的弱点与发展方向。③建立促进美术教师 成长的评价体系。教师应转变在教学评价活动中的角色,能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 思,及时记录教学体会、教学成果以及需要改进之处。④建立以美术教师自评为主,校长、 教师、学生、家长等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美术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不断改进 教学,促进自身能力。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30 分) 33.请按所提供的教材页面,设计 1 课时的教学简案。 要求: (1)写出一篇规范、完整的课时教学简案(也可以是单元中的一课) (2)恰当设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合理地设计学习活动和作业要求。 (4)设计至少三个课堂提问。 【参考答案】 《版画——黑白木刻版画》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木刻版画的基本材料及艺术特色,掌握制作黑白木刻版画的方法,完成一 幅木刻版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作品的观察、对比、分析,了解木刻版画的相关知识,掌握刻版方法, 提高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木刻版画的艺术魅力,激发对美术课堂的持久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黑白木刻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 难点:完成一幅充分体现木刻版画效果的作品。 三、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PPT 展示《鲁迅先生》的人物肖像,讲述鲁迅与版画的渊源故事。引导学生仔细聆听并提出 问题:鲁迅先生对于美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你能想到用何种方式来纪念他?学生回 答后,引出课题《版画——黑白木刻版画》。 初步感知: 1.初识木刻版画 教师播放课件,展示不同绘画材料工具,提出问题:结合课前所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木刻 版画的了解,并选一选木刻版画所需要的工具。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木刻属于版画的一种, 最早的版画起源于中国唐代,兴起于欧洲 19 世纪,其特点是由创作者自绘、自刻、自印…… 其独特的刀味与木味使它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 2.木刻版画的特点(1)继续引导学生欣赏《林中小屋》,并提出问题:①作品表现了什么内 容?学生积极回答,教师总结:在层岩起伏的山峰中有几座静谧的屋舍。②其在线条和色彩 方面有何特点?学生认真观察并回答,教师总结:画面中的事物造型更加简练、概括、美观, 线条坚劲有力,粗细疏密变化丰富,肌理感强,色彩只有黑白两色,单纯简洁,对比强烈。 使得作品产生出震撼人心的力度之美。 3.刀法的认识 教师出示《黑白与点线变化的练习》,组织学生四人为一组进行观看,提出问题:这四幅内 容一致的作品之间有何不同之处?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虽表现内 容都是餐桌一角,但因使用的刀法不同,给人的感受也各不相同,再刀法中的分类很多,常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