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信息技术面试真题.doc

第1页 / 共48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5页 / 共48页
第6页 / 共48页
第7页 / 共48页
第8页 / 共48页
资料共48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信息技术面试真题
2019 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信息技术面试真题 (第一批) 《插入表格》 1 题目:插入表格 2.内容: 使用表格可以简捷、直观地展示文档内容,使分类更加清晰,也会方便读者对文档 内容的 理解。 本课任务:插入表 高和列宽。 任务一:插入表格 (1)将光标定位到要插入表格的位置; (2)单击【插入】选项卡中的【表格】 (3)移动鼠标选择表格的列数和行数,如”2*8“,单击左键,文档中就插入了一个 2 列 8 行的表格; (4)将光标定位到单元格中,按图 1 提示输入文字内容。 任务二:增加与删除行或列
(1)将光标定位到表格第一行的第一个单元格内; (2) 【表格工具】-【布局】选项卡中单击“行和列”功能区中的【在上方插入】按钮,在 第一行的上方就插入了一行如图 2; (3)将光标定位到最后一行的第一个单元格内; (4)单击【删除】按钮,选择【删除行】 命令,最后一行就被刪除了,如图 3。 【在左侧插入】和【在右侧插入】按钮可以实现表格在某一列的左侧、右侧增加列的操作。 同样,执行【删除】-【删除列】命令可以进行删除列的操作。 任务三:调整表格的行高和列宽 (1)将鼠标指针移动到两列表格之间的表格线上; (2)当指针变成“夹子形”时,按住鼠标左键左右拖动,会出现一条虚线; (3)移到合适的位置,松开鼠标,表格的列宽就发生了变化。 调整行高的操作相同,同学们自己尝试-下吧!
练一练 (1)新建一个空白文档,插入一个“3*5”的表格。 (2)对表格进行增加 3 行、删除 2 列的操作。 (3)调整表格的行高与列宽,在表格中输入文字或数据。 3.基本要求: (1)请在 10 分钟内完成试讲。 (2)配合讲解进行必要的板书设计。 (3)插入表格的过程。 答辩题目: 1 精确调整行高和列宽的方法? 2 这节课这样设置板书的目的是什么?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两篇文档,一篇是纯文字的文档,一篇是通过表格展示的内容,提问学生哪一篇更 直观? 学生给出的回答是“带有表格的”。 教师:“表格可以让我们的文档更加简洁明了,那如何插入表格呢?”
——引入新课——插入表格。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插入表格 教师提出问题:有时候我们为了表示不同的事物我们需要在 Word 中插入表格,让我们的文 档更加直观的表现出来。如何插入表格呢? 学生进行思考,并且进行操作,教师对学生操作指导。 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对,有的同学们说仍然是在插入选项卡中,我们试着来操作。 教师示范,学生操作。 师生共同总结插入表格的步骤: 1.将光标定位到要插入表格的位置; 2.单击【插入】选项卡中的【表格】按钮; 3.移动鼠标选择表格的列数和行数,如“2*8”,单击左键,文档中就插入了一个 2 列 8 行 的表格; 4.将光标定位到单元格中,按提示输入文字内容。 完成练一练的第一题。(新建一个空白文档,插入一个“3*5”的表格) 任务二:增加与删除行或列 教师提问:“假如我们的表格不够或者是有多余的行或者列怎么办?”学生摇摇头,教师继 续引导:“这时就需要运用表格的行列增删的操作了。” 教师示范操作,学生按照示范,进行操作,最后总结增加与删除行或列的步骤:
1.将光标定位到表格第一行的第一个单元格内; 2.在【表格工具】→【布局】选项卡中,单击“行和列”功能区中的【在上方插入】按钮, 在第一行的上方就插入了一行; 3.将光标定位到最后一行的第一个单元格内; 4.单击【删除】按钮,选择【删除行】命令,最后一行就被删除了。 【在左侧插入】和【在右侧插入】按钮可以实现表格在某一列的左侧、右侧增加列的操作。 同样,执行【删除】→【删除列】命令可以进行删除列的操作。 完成练一练的第二题。(对表格进行增加 3 行、删除 2 列的操作) 任务三:调整表格的行高和列宽 “为了表示内容的不同,我们需要调整行高和列宽来凸显内容。自主探究,学习一下如何调 整表格的行高和列宽。”总结调整行高、列宽的步骤: 1.将鼠标指针移动到两列表格之间的表格线上; 2.当指针变成“夹子形”时,按住鼠标左键左右拖动,会出现一条虚线; 3.移到合适的位置,松开鼠标,表格的列宽就发生了变化。 调整行高的操作相同,同学们自己尝试一下吧! (三)巩固提高 完成练一练的第三题,并对所做任务进行保存,展示给同学们看,对于设计的美观的表格的 同学予以表扬,并对于小组加星奖励,也要鼓励其他的同学不要气馁。 (四)小结作业
小结:总结今天学习的知识。 作业:思考如何精确的调整行高和列宽,下节课一起交流。 【答辩题目】 1.精确调整行高和列宽的方法? 2.这节课这样设置板书的目的是什么? 《信息时刻伴随我》 1.题目:信息时刻伴随我 2.内容: (1)信息 冰雪消融、草木发芽是春天来临的信息;人与人友好相处,是社会文明的信息;运 动自如, 是身体健康的信息..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件事,都能透露出或多或少的信息。 我们在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触摸到的,所有感知到的事物都包含着信息。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获取丰富的信息,如图 1.1 所示。 根据图 1.1 所示的图片分析,从这些生活场景中能获取哪些信息以及获取信息的方式。 试讲题目有哪些?并填写在下表中。
由此可见,信息以多种形式展现在我们身边,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无处不在。 (2)信息的特征 信息的载体:信息必须依靠文字、图像、声音等才能被存储和传播,所以,文字、 图像、声 音等被称为信息的载体。 信息的传递:人与人之间可以靠语言、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社会活动可以靠报纸、 杂志、 图书、文件等来传递信息;现在还可以借助电话、计算机网络、通信卫星等方式来传递信息。 信息的共享: 把自己知道的信息告诉别人,从他人处获取信息,这都是信息的共享。 比如, 老师把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教给学生,师生可以共享这些知识(信息),同学之间也可以一起交 流学习经验。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我们经常听到人们谈论信息,说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时代。那么究竟什么是信息呢? 信息是文字、声音、气味?还是图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回答完毕后,教师介绍“信 息有非常神奇的力量,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那么五彩缤纷,充满乐趣”,吸引学生走进信息, 开始信息的探索之旅,从而引入新课——《信息时刻伴随我》。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认识信息 教师在多媒体上播放一些动画,引导学生观看,同时思考“从动画中播放的内容可以得出什 么信息?”并回答。学生回答:冰雪消融、草木发芽是春天来临的信息;人与人友好相处,是 社会文明的信息;运动自如,是身体健康的信息。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总结:我们在生活中 听到的,看到的,触摸到的,所有感知到的事物都包含着信息。 教师继续在多媒体上展示有关交通信号的生活场景,并进行引导:“同学们都有过马路的经 历,那么你是怎么知道何时停何时走的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红绿灯即交通 信号是获取的信息,获取的途径是用眼睛看。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医生听诊、海关缉毒、手摸盲文三个生活场景图片,并提出问题: 从这些生活场景中能获取哪些信息以及获取信息的方式有哪些?学生进行以同桌 2 人为一组 进行 3 分钟的小组讨论,教师进行提问并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医生听诊:听诊的声音是获取的信息,获取的途径是用耳朵听。 海关缉毒:是否有可疑物品是获取的信息,获取的途径是人类通过狗的反应判断。 手摸盲文:盲文的内容是获取的信息,获取的途径是用手触摸。 教师进行引导:“你们能说一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还有哪些与信息相关的活动?”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信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人类的生活离不开信息。 教师提问:既然信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那么信息具有什么特征呢?顺势引出信息的特征的 讲解。 任务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首先请学生同桌两人为一组,阅读教材,并结合生活实际,总结信息具有哪些特征。学生讨 论总结后,请学生回答,并请其余学生进行纠正和补充。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规范,得出信息的特征有:信息的载体、信息的传递、信息的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