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4山东省菏泽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doc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资料共11页,剩余部分请下载后查看
2014山东省菏泽市中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4年山东菏泽)1.读“我国五种地形类型占全国陆地面积的比重”图(如图),可知我 国( ) A.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B.山区面积最多,占陆地面积的43% C.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 D.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考点:中国的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分析:我国地形特点是: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其中山地是我国所占比例最大的 地形类型. 解答:解:读图可知,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根据题意. 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我国的地形类型,理解解答即可. 南水北调中线将于2014年汛后向北京市供水.据此完成2-3题. (14年山东菏泽)2.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因为我国南、北方( ) A.地形差异较大 B.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匀 C.地域开放程度不同 D.水资源供 需不平衡 考点:跨世纪的四大工程. 分析:我国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具有显著的不均衡性,具体表现为“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的特点.我国南部约占全国总面积的 40%,其径流量却占全国总径流量的 80%以上;北部约 占全国总面积的 60%,但不足全国总径流量的 20%,西北干旱地区缺水尤为严重. 解答:解: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具有“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特点.为了 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工程.目前规划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 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故选:D. 点评:兴修水利工程,能在相当程度上调节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14年山东菏泽)3.南水北调给北京市带来的影响有( ) ①缓解用水紧张 ②消除水污染 ③利于经济发展 ④改善能源结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跨世纪的四大工程. 分析: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跨流域的调水 工程.如引黄济青工程,将黄河水调进青岛市,以解决青岛市供水不足的问题.目前规划 上马的南水北调工程,将把长江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华北、西北地区. 解答:解: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西线方案,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进入 河北再抵达天津、北京,可有效缓解北京用水紧张问题,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故选:B. 点评:考查南水北调对北京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2014年4月,菏泽市首批2000辆公共自行车开始在城区100个存取点投放,免费供市民 使用(如图).结合有关知识完成4-5题. (14年山东菏泽)4.有关我市在城区设置公共自行车系统的叙述,不正 确的是( ) A.方便市民出行 B.倡导绿色交通 C.减小交通压力 D.增加财政收入 考点:爱护环境与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分析:“绿色交通,低碳出行”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消费理念. 解答:解:菏泽市在城区设置公共自行车能够方便市民出行;倡导绿色交通,保护环境; 也能够减小交通压力;但与增加财政收入无关;故选项 D 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4年山东菏泽)5.鼓励市民选用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这 有利于( ) ①减轻大气污染 ②减少能源消耗 ③提高交通资源利用率 ④传递“绿色出行,从我 做起”的理念.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考点:爱护环境与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分析:“绿色出行,从我做起”应该成为每个人的消费理念. 解答:解:鼓励市民选用步行、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等绿色交通方式出行,这有利于减 轻大气污染、减少能源消耗、也有利于传递“绿色出行,从我做起”的理念.故①②③正 确. 故选:C. 点评:节能环保,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你我做起. (14年山东菏泽)6.2013年11月,我国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 政策.该项生育政策实施带来的影响是( ) A.人口总数将减少 B.人口增长速度将变缓 C.人口出生率增加 D.减轻人口对资源 和环境的压力 考点:人口政策. 分析:依据我国现阶段人口出现的问题解答. 解答: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 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说明我人口老龄化问 题已经开始凸显.我国实施该项生育政策可以使老年人口比例下降,人口出生率增加,也 只有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才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人口问题. (14年山东菏泽)7.小明乘火车沿途看到了众多的鱼塘、稻田和稠密的河网.该火车经过
的铁路线是( ) A.京沪线 B.京哈线 C.青藏线 D.陇海线 考点:重要的铁路干线、高铁. 分析:京沪高速铁路纵贯了我国三大直辖市和山东、河北、安徽、江苏省,连接了环渤海 地区高技术产业带和长江三角洲高技术产业带,途径的主要地形有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 平原. 解答:解:沿京沪高速从北往南旅行,气温越来越高,沿途能见到的景观变化是旱地麦浪 如金,苹果、梨子初上枝头→河湖众多,鱼池、荷塘、稻田随处可见.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南北方的地理特点. 内蒙古自治区东、西部自然环境差异显著.读内蒙古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8-9题. (14年山东菏泽)8.影响内蒙古降水量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距海远近 B.地势起伏 C.植被疏密 D.纬度高低 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分析: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 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 因素. 解答:解:内蒙古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 西逐渐减少的态势.从东到西,内蒙古的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 的变化. 故选:A. 点评:考查海陆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14年山东菏泽)9.降水量的地区差异会造成景观的差异,下列表示内蒙古西部地区典型 景观的是( ) A. B. C. D. 考点: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分析:世界各地的气候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 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 解答:解:内蒙古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 西逐渐减少的态势.从东到西,内蒙古的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 的变化.内蒙古的西部是荒漠景观,故选项 A 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考查海陆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北京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名城,近年来,以电子、信息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获得了迅 猛的发展,其中中美村科技园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据此完成10-11题. (14年山东菏泽)10.位于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是( ) A.秦始皇兵马俑 B.布达拉宫 C.龙门石窟 D.颐和园 考点:首都北京的地理概况. 分析:北京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金代在这里建中都,元、明、清相继将其作为 都城.漫长的历史岁月,丰厚的文化积淀,铸就了北京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使它成为世 界文化遗产密度最大的都会之一. 解答:解: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有颐和园、明清故宫、八达岭长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天坛、十三陵等;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陕西西安,布达拉宫位于西藏拉萨,龙门石窟位于 河南洛阳.故选项 D 符合题意. 故选:D. (14年山东菏泽)11.关于北京中关村支柱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产业门类单一 B.起步较晚,但发展快 C.阻碍了原有制造业的发展 D.科技力 新 换 更 品 量薄弱 考点:首都北京的地理概况. 分析:(1)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 产 (2)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形式分布,大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 小集中的特点. 解答:解: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实验区,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起 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北京的中关村聚集了中科院、清华、北大等院校的人才,并且各高 校的实验室成为最方便的可利用、可合作资源,科技力量雄厚;该科技园产业门类齐全, 有利地促进了原有制造业的发 等院校的人才,并且各高校的实验室成为最方便的可利用、可合作资源,科技力量雄厚; 该科技园产业门类齐全,有利地促进了原有制造业的发展. 故选:B. 代 快 ; (14年山东菏泽)12.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发展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其中香港对 深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提供水源 ②提供煤、铁资源 ③提供信息 ④提供资金和管理经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考点:香港的经济发展状况;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分析: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的关系非常密切,其合作形式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香港 为珠江三角洲提供丰富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控制产品的质量,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 营销,扮演“店”的角色.而珠江三角洲为香港提供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进行产品 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 解答:解:珠江三角洲和香港的关系非常密切,其合作形式以“前店后厂”为基本模式, 香港为珠江三角洲提供信息、丰富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控制产品的质量,进行市场 推广和对外营销,扮演“店”的角色.而珠江三角洲为香港提供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
进行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扮演“厂”的角色.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的不同,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据此完成13-14 题. (14年山东菏泽)13.民居最能够直接地体现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下列民居与所在区域 组合正确的是( ) A.①-青藏地区 B.②-南方地区 C.③-北方地区 D.④-西北地区 考点:人民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分析:居住环境及人文差异与当地的自然、气候环境息息相关. 解答:解: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古镇属于中国南方,北方民居是四合院,西北地区的民居 是平顶屋,碉楼是西亚等地的民居.根据题意. 故选:B.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我国各地的居住方式及人文差异,学生应结合基础知识,灵活分析, 不难得出答案. (14年山东菏泽)14.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不同区域农业生产各具特 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耕作制度为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 B.南方地区耕地以水田为主,耕作制度为一年一熟到两年三熟 C.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放牧羊、牛、马等牲畜 D.青藏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以种植青稞等粮食作物为主 考点:我四大地理区域及其划分. 分析:我国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我们根据各地地理位置、自 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的不同,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 和青藏地区. 解答:解:北方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到一年二熟;南方地区耕地以 水田为主,耕作制度为一年二熟到三熟;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放牧羊、牛、 马等牲畜;青藏地区气候高寒,以种植青稞等粮食作物为主.根据题意. 故选:C. 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泰山站(73°51′S,76°58′E)经过45天的施工,于2014年 2月8日正式竣工,如图为泰山站.据此完成15-16题. (14年山东菏泽)15.泰山站施工时间的选择,考虑了该时期( ) A.冰冻范围广 B.天晴且无风 C.白昼时间长 D.气候温暖湿润
考点: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分析:南极大陆 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它至今 仍然没有常住居民.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 解答:解:极地地区气候恶劣,考察时间应选择当地暖季.南半球季节相反,到南极地区 考察,应选择 11 一次年 3 月,即我国的冬季,此时段南极地区为暖季,有极昼现象,白昼 时间长,利于施工,所以泰山站的建站时间选择在 1 月至 2 月.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南极地区的相关知识,记忆回答即可, (14年山东菏泽)16.我国的南极科考队员发现,南极地区部分海冰融化,导致企鹅的栖 息地正在减少.科学认为,这是由于( )这一全球性环境问题造成的.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全球气候变暖 D.大气污染 考点: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分析: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解答:解:近 50 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 全球气温升高---地球变暖的一个征兆是南北极地区永久冰雪的快速消融,水平面上升.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南极洲冰山脱离南极大陆的速度与日俱增,南极大陆冰盖的体积迅速缩 小,导致企鹅的栖息地正在减少. 故选:C. 2014年3月24日马来西亚总理宣布,马航 MH370航班已经在南印度洋坠毁.读世界某区 域图,完成17-20题. (14年山东菏泽)17.关于印度洋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南北半球看,大部分在南半球 B.从东西半球看,大部分在西半球 C.南北方向位于欧洲与南极洲之间 D.东西方向位于非洲与南美洲之间 考点:四大洋的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分析:地球上七大洲面积按从大到小排列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 欧洲、大洋洲;四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面积最大的洲是亚洲, 完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印度洋. 解答:解:印度洋跨南北半球,但大部分在南半球,故 A 正确; 印度洋全部位于东半球,故 B 错误; 南北方向上印度洋位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C 错误; 东西方向上印度洋位于非洲和大洋洲之间,故 D 错误. 故选:A. (14年山东菏泽)18.丙所指示的海域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地理位置十分 重要,该海域是( ) A.马六甲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白令海峡 考点:马六甲海峡的重要地理意义. 分析:马六甲海峡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 也是连接欧洲、印度洋沿岸港口与太平洋西岸港口的重要航道.
解答:解: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天然水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位于马来 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马六甲海峡的位置,读图解答即可. (14年山东菏泽)19.乙所在的大洲的中部和南部是( )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A.黄色 B.混血 C.白色 D.黑色 考点: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 分析:按照肤色差异,世界人口可以分为三大人种,即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其中白色人种是目前分布最广泛的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西部 和南部及非洲的北部,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以黑色人种为主. 解答:解:读图可得,甲是澳大利亚,乙是非洲,非洲的中部和南部是黑种人主要分布的 地区,有黑非洲之称.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世界人种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14年山东菏泽)20.有关甲所在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唯一拥有整个大陆的国 C.人口众多,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 D.农牧业发达,但矿产资源贫乏 B.大陆自北向南明显分为三大地形区 考点:澳大利亚的陆地特点、国家和城市. 分析:读图可得,图中甲所示的是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解答:解: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即澳大利亚大陆的国家,故 A 正确; 澳大利亚地形自西向东分为三大地形区,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大分水岭,故 B 错误; 澳大利亚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故 C 错误; 澳大利亚有发达的农牧业和工矿业,该国矿产资源丰富,故 D 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澳大利亚的特点,熟记课本知识点解答即可. 二、综合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30分) (14年山东菏泽)21.地图的类型多种多样,人们应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 的地理信息.读下列比例尺不同的三幅地图,回答问题.
图. . 图; 图;确定北京在中国的大致位置,要用到 (1)说说以下活动分别需要用到 A 图、B 图、C 图三幅地图中的哪一幅. 在北京旅行、办事,要用到 在动物园浏览寻找景点,要用到 (2)在 B 图中量得天坛公园到国家图书馆的图上距离为4cm,那么两地的实地直线距离是 km.并判断国家图书馆位于天坛公园的方向 考点:电子地图和影像地图. 分析: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 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随 着现代科学技术在地图制作中的广泛应用,我们使用的地图更加多样和实用. 解答:解:(1)读图可知,图中 A 是北京动物园图,B 是北京城区图,C 是中国地图.依 据各种地图的作用,可知,在北京旅行、办事,要用到北京城区图;确定北京在中国的大 致位置,要用到中国地图;在动物园浏览寻找景点,要用到北京动物园图. (2)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 距离,由此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根据图中比例尺可知,若天坛公园到国家 图书馆的图上距离为 4cm,那么两地的实地直线距离是 4÷1/270000=1080000 厘米=10.8km; 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方向可知,国家图书馆位于天坛公园的西北方向 故答案为:(1)B;C;A;(2)10.8;西北.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地图的知识点,属基础题. (14年山东菏泽)22.读“中南半岛河流与城市分布图”(图1)与“中南半岛某地气温变 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中南半岛地形城市分布衅,判定图示地 区山、河分布特点是 (2)根据图中主要城市的分布特点,说明位于 . 附近的聚落,发展为城市,其主 要原因是 (3)结合“中南半岛某地气温变化曲线与逐月降 水量图”说出中南半岛气候的特点 . ,该地区的主粮食作 . 物是 考点:东南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分析: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大部分.东南亚处在亚洲与 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解答:解:(1)中南半岛因在中国以南而得名.中南半岛北部地势高峻,与我国山水相连, 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 (2)读图可知,河流沿岸附近的聚落更容易发展为城市,原因是该地交通便利,水资源丰 富,地势平坦; (3)中南半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年均气温在 20℃以上,全年分为旱、 雨两季,降水集中在雨季,年降水量为 1 500~2 000 毫米.风向随季节有明显转变.这种 湿热的气候适合种植水稻,故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故答案为:(1)山河相间、纵列分布;(2)河流沿岸;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地势平 坦 ; (3)全年高温,年均气温在 20℃以上,全年分为旱、雨两季,降水集中在雨季;水稻.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