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江西鹰潭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
1.中国几千年历史凝结有许多成语故事,其中不少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成为传统文化地瑰宝。
“围魏救赵”的故事发生在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汉
2.学生甲:“堂堂中原王朝,在没有战败的情况下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妥协议和,不仅称兄
道弟,还岁币绢帛,这难道不是一种耻辱?”学生乙:“客观上说,这次议和取得了通过战
争没有取得的结果。之后的一百多年里,双方之间再无大规模战事,礼尚往来、榷场贸易、
互通有无,不也造福百姓?”据此可知,两位同学谈论的“议和”出现在下列哪两个政权之
间
A.宋、辽
B.宋、夏
C.宋、金
D.辽、夏
3.马克思(1818-1883)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
状,……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
总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里所述“最现代
的社会的代表”是指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俄国
4.“尽管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是,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
小的推动作用。”这里评价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5.某班同学为一些地方设计“历史名片”宣传语,下列适用于井冈山的是
A.辛亥首义,共和号角
C.八一枪响,军旗升起
B.五四中心,风云新途
D.革命摇篮,红军故乡
6.下列是在某场战争中牺牲的现江苏省赣州市龙南县籍部分革命烈士名录
陈观松(1924-1952) 赖监桥(1933-1953) 李佛林(1929-1953)
刘宴群(1927-1950) 徐承钦(1928-1951) 邱慈荣(1923-1952)
廖 武(1931-1953) 蔡以仁(1918-1950) 刘房添(1919-1951)
据此分析,这场战争最有可能是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
7.右图所示为原汇昌花边线漂染厂的收据。这一历史遗存印证的是
A.“一五”工业化建设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8.他工作勤勤恳恳,在平凡的岗位上,“甘当一颗螺丝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刻苦钻
石,“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他从不乱花一分钱,却把积攒的钱捐给灾区。他为人民群
众做了数不清的好事,正是这一件件平凡的小事,塑造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
他是那个时代的楷模,他的精神品质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他是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雷锋
D.邓稼先
9.1980 年,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 年,开放 14 个沿海城市;1985 年,开辟沿海
经济开放区;1988 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1992 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
沿边城市;2001 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 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
明了我国
A.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C.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B.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D.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10.右图阴影部分所示下列哪一古代帝国的版图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11.“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
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以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这一现
象出现在
A.古代希腊
B.古代日本
C.中古欧洲
D.近代俄国
12.它“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肯定现世生活”,它“猛烈冲击
了封建神学”,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一道“曙光”。“它”是指
A.大化改新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开辟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3.1861 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发并实施《关于脱离农奴依附关系的农民法令》;1863 年,
林肯政府开始实施《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两者相同的历史作用是
①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都改变了国家的社会性质
②都消除了种族之间的矛盾
④都解放了劳动力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
14.会议一开始,主要战胜国便陷入激烈的争吵之中。美国坚持要求解决国际联盟问题;英
国提出先解决德国、土耳其殖民地的瓜分问题;法国则要求先制裁战争的罪魁祸首,肢解德
国。据此可知,该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15.下表所示为部分年份外国直接投资额情况,它最能说明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来
年
份
1970 年
1980 年
1995 年
1997 年
1998 年
1999 年
投资额(亿美元)
400
520
3150
4000
4300-4400
8000
A.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C.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B.世界贫富差距拉大
D.世界贸易日益频繁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16 小题 4 分,第 17 小题 6 分,第 18 小题 10 分,共 20
分。)
16.(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会议认为)这一计划破坏国家主权和它们国民经济的利益,美利坚合众国、
英国和某些其他西欧国家的政府事实上就断绝与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间的贸易关系。……会
议认为必须由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们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以交流经验、相互给予技术
上的援助,彼此在原料、粮食、机器、装备等方面提供协助为其任务。
----《关于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的公报》(1949 年 1 月 25 日)
材料二 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
缔约国应……个别地或通过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
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华沙条约》(1955 年 5 月 14 日)
(1)材料一所述“这一计划”指的是什么(1 分)据材料二分析,“华约”组织的成立是为
了应对哪一“国家集团”? (1 分)
(2)材料一、二提示了当时国际关系的重要特征是什么?? (2 分)
17.(6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图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
图二 16-19 世纪人口迁移示意图(局部)
(1)导致图一所示人口迁移最主要的社会原因是什么?
(2)上面两图所示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带来相似的影响是什么?(2 分)
材料二 在 1830 年,英格兰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有两万人或者不到两万人的地方,
到 1914 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有两万人或超过两万人的地方。……在 1840 年时,只
是伦敦和巴黎有 100 万人口。到 1914 年,柏林、维也纳、圣彼得堡和莫斯科也都有 100 万
人口了,在欧洲以外,还有纽约、芝加哥、费城、里约热内卢、布宜诺斯艾利斯、加尔各答、
东京和大阪等人口达百万的城市。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3)据材料二,说说进入工业化时代以来,人口流动的基本趋势。(2 分)
18.(10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以史为鉴明得失】
材料一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停止)。以(因为)有侯王。赖宗庙(依靠祖宗
的保佑),天下初定(刚刚安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据材料一,说说秦始皇所述是其前代哪一政治制度的弊端?(1 分)针对这一弊
端,他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措施?(1 分)
【前事不忘后事师】
材料二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纲认为德意志不能再屈从于好战的民族主义和专制政权
而招致灭顶之灾,要实现欧洲真正的和平,就要突破均势主义的局限,……彻底斩断那只看
不见的手,使前几代人蒙受的纷争不再发生。……他对戴高乐说:“以我之见,欧洲没有一
个国家可以向它的人民保证,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为他们赢得一个安全可靠的未来”
----《大国崛起·德国》,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力挽狂澜破逆浪】
材料三 (会议)批判了党中央领导人在军事上、组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
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四川教育出版社
材料四 (会议)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
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下,中共党史出版社
(3)据材料三、四,说说这两次会议在内容上有何相似之处。(2 分)
【沧海扬帆少年时】
(4)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 77 周年仪式上,习近平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
最好的清醒头剂”。今年是抗战胜利 70 周年,我们再次反思这场战争,它给你怎样的警示和
启迪?(1 分)试结合史实简要说明。(2 分)
2015 年江西鹰潭中考历史真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
1.C
2.A
3.B
4.A
5.D
6.D
7.B
8.C
9.D
10.D
11.C
12.B
13.B
14.A
15.C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 3 小题,第 16 题 4 分,第 17 题 6 分,第 18 题 10 分,共 20 分。)
16.(4 分)
(1)马歇尔计划(1 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或“北约”。1 分)
(2)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冷战”对抗。(2 分)
17.(6 分)
(1)北方战乱;(1 分)非洲黑人。(或“非洲人、黑奴、奴隶”,1 分)
(2)为迁入地补充了劳动力,促进了迁入地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意思相近即可,2
分)
(3)由农村流向城市。(或“由农村、小城镇流向大城市”,意思相近即可,2 分)
18.(10 分)
(1)分封制;(1 分)推行郡县制。(或“将全国分为 36 郡,郡下设县”,1 分)
(2)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2 分)欧洲联合。(或“欧洲一体化”,
1 分)
(3)都张居正了过去的错误,作出了正确的决策。(2 分)
(4)评分标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生能说出一点警示或启迪,并符合题意,可得
1 分。结合史实说明,可得 2 分。共 3 分。
例答一:国家落后、分裂容易招致外来侵略。(1 分)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
至抗战爆发时,中国工业生产全国落后于日本;长期以来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特别是
国民党统治时期,中国连年内战,更是给了日本侵华的可乘之机。(2 分)
例答二:全民族团结抗战是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1 分)日本全面侵华
后,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共赴国难;全国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各社会团体、各界
爱国人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团结一心,义无反顾投身到这场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
伟大斗争中,爱国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各界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终于打败
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