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上海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一、选择题(共 20 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 气
C.氢气
D.二氧化碳
2.硅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硅的元素符号是(
)
A.He
B.P
C.Si
D.Al
3.ClO2 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A.-2
B.-1
C.+2
D.+4
4.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番茄汁
B.矿泉水
C.牛奶
D.蒸馏水
5.本市公共场所已全面实施禁烟。香烟烟雾中易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物质是(
)
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硫
6.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表示一个水分子的是(
)
7.氢氧化钙是一种建筑材料,它的俗名是(
)
A.生石灰
B.石灰石
C.大理石
D.熟石灰
8.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
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B.水和双氧水
C.金刚石和石墨
D.氧气和液氧
9.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木炭:发出白光
B.硫粉:淡蓝色火焰
C.红磷:大量白烟
D.铁丝:火星四射
10.在化学反应 3H2+WO3 高温 W+3H2O 中,氧化剂是(
)
A.WO3
B.H2
C.W
D.H2O
11.用氯化钠固体和蒸馏水配制 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实验仪器是(
)
A.玻璃棒
B.蒸发皿
C.烧杯
D.天平
12.氢氧化镁可治疗胃酸过多:Mg(OH)2+2HCl→MgCl2+2H2O,该反应属于(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3.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14.常见的实验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活性炭吸附墨水中的色素
B.氢气燃烧
C.无水硫酸铜检验水
D.稀硫酸除铁锈
15.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
A.生石灰可作干燥剂
B.氧气可作燃料
C.无水硫酸铜检验水
D.稀硫酸除铁锈
16.化学方程式是世界通用的化学语言,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
)
A.Mg+O2
MgO2
B.2KClO3
2MnO
2KCl+O2↑
C.2NaOH+SO2→Na2SO4+H2O
D.BaCl2+Na2CO3→BaCO3↓+2NaCl
17.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蒸发操作时,蒸发皿必须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B.取少量液体试剂时,滴管伸入试剂瓶内液体中,挤压胶头吸液
C.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给液体加热时,需要移动试管,以防受热不均和液体冲出
D.实验结束后,剩余的试剂都应放回原试剂瓶
18.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 NaOH、NaCl、BaCl2 三种溶液鉴别出来,它是(
)
A.CuSO4 溶液
B.Na2SO4 溶液
C.酚酞试液
D.Fe(NO3)3 溶液
19.右图装置可用于气体的收集、检验、除杂和体积的测量等,不能完成
的实验是(
)
A.气体从 a 端通入,收集氧气
B.瓶内装有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中是否混有二氧化碳
C.瓶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一氧化碳中混有的二氧化碳
D.在 b 端接量筒,瓶内装满水,测量气体的体积
20.有关化学性质推断正确的是(
)
A.两种物质相互反应生成盐和水,证明该反应是中和反应
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一定显正价,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C.一定温度下,往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溶质、溶剂的质量一定改变
D.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 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证明该物质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二、填空题(共 19 分)
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21.生活离不开化学。
①食醋中约含有 3%-5%的醋酸(C2H4O2),醋酸由_________种元素
组成。C2H4O2 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0.5mol C2H4O2 分子中约含有
_________个氧原子。
② 右 图 是 电 解 水 的 装 置 , 写 出 水 电 解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__________________,其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与_______(填“质 量”或“物质的量”)之
比相等。常温常压下,甲气体和乙气体的溶解度分别为 1.63×10-3g/100g 水、4.34×
10-3g/100g 水。在电解过程中,甲、乙两种气体的体积比可能________(填“大于”或“小
于”)。21 世纪教育网
22.联合国将 2011 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以彰显化学对知识进步、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
重要贡献。
① 拉 瓦 锡 通 过 实 验 揭 示 了 质 量 守 恒 定 律 。 根 据 质 量 守 恒 定 律 推 断 , 在 化 学 反 应
C+H2O 高温 CO+X,X 的化学式是________。
②科学家发现月球表面陨石坑中存在固态的 H2O,还有 Hg、NH3、CH4 等物质,其中属于单质
的是__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如果除 Hg 以外的其
余三种物质按照 H2O、NH3、CH4 的顺序排列,则排列的依 据是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③科学家正致力于把过多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有益的物质,可以缓解____________这一当前突
出的环境问题。
④化学的使用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如 K2CO3 是一种________肥(填“氮”、“磷”或“钾”)。
用 K2CO3 进行颜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看到的火焰呈_____色。
23.下表是 KNO3、NaCl 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 水)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
KNO3
13.3
20.9
NaCl
35.7
35.8
32
36
45.8
64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36.3
36.6
37
37.3
37.8
38.4
39
39.8
①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
②30℃时,KNO3 的溶解度是________g/100g 水。
③KNO3 溶液中含有少量 NaCl 时,可通过________的方法提纯。21 世纪教育网
④对③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编号)。
Ⅰ.剩余溶液一定是 KNO3 饱和溶液
Ⅱ.剩余溶液一定是 NaCl 不饱和溶液
Ⅲ.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
Ⅳ.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 KNO3
⑤在一定温度下,将含 69gKNO3、18gNaCl 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 50g 水中。改变温度使 KNO3
析出,NaCl 不析出,则温度 T(℃)的范围是_________(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互不影响)。
三、简答题(共 21 分)
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作答。
24.有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为测定其溶质质量分数,取出 20g 溶液,
加入足量的锌粒。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氢气为 0.02g。
①计算 20g 溶液中 H2SO4 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21 世纪
教育网
②计算并在新标签的横线上填写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5.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Ⅰ.仪器 a 的名称是________。
Ⅱ.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二氧化碳的收集方
法是________。
Ⅲ.符合启普发生器原理的装置是________(填编号)。
②制取二氧化碳后剩余溶液的成分探究(假设二氧化碳已完全放出, 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
加反应):
甲、乙同学分析认为剩余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钙,可能有盐酸。为验证是否含有盐酸,他
们采用了不同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查找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 ___试液
试液变红
有盐酸
取样于试管中,逐滴滴加碳酸钠溶液至过量 ___________21
甲
乙
世纪教育网
丙同学取样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由此得出和甲、乙一致的结论。甲、乙认为丙的实验设计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
③从剩余溶液中得到尽可能多的氯化钙固体。
同学们认为加入稍过量的__________(填化学式),经_____、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
26.实验室废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实验小组利用稀硝酸和铁粉分离回收银和铜,设计
如下方案。
先在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 A,其成分为银、铜和铁。再对
滤渣 A 按如下流程图处理:
①先再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Ⅰ.加快反应速度
Ⅱ.铁的金属活动性较强
Ⅲ.使反应充分进行
②写出 CuO 与 H2SO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滤液 D 中溶质的成分有________(填化学式)。
④含有硫酸亚铁的滤液有_________(填框图中字母)。
⑤如果在过滤操作中发现滤液浑浊,在仪器洁净、滤纸为破损的前提下,你认为滤液的浑浊
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
C
12
D
3
D
13
C
4
B
14
A
5
C
15
B
6
A
16
D
7
D
17
C
8
C
18
A
9
B
19
D
10
A
20
C
一、选择题
题号 1
答案 B
题号 11
答案 B
二、填空题
21.3,60g/mol,6.02×1023,2H2O 通电
2H2↑+O2↑,物质的量,大于
22.H2,Hg,H2O,CH4,按相对分子质量(式量)从大到小排列(按各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目
从少到多排列,按各分子中所含氢原子数目从少到多排列等),温室效应,钾,紫
23.NaCl,45.8,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I,20℃≤T<70℃
三、简答题
24.0.01mol,4.9%。
25.试管,
CaCO3+2HCl→CaCl2+H2O+CO2↑,
向上排空气法,
C,
紫色石蕊,
有气泡产生,
加入的氯化钙和硝酸银反应也可以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证明稀盐酸的存在,
CaCO3,
过滤。
26.Ⅲ,CuO+H2SO4→CuSO4+H2O,
CuSO4、H2SO4,
C、E,
过滤时漏斗中液面高于滤纸边缘,导致液体直接进入烧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