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年 1 月浙江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训诂学真题
课程代码:00819
一、解释下列训诂术语(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犹
2.之言、之为言
3.读如
4.互文见义
5.推原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8 小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古书异例中的倒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四种
情况。
2.《说文解字注》是清代训诂学家___________的代表作。
3.读破又称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
4.大 约 成 书 于 秦 汉 之 际 的 《 尔 雅 》 今 存 十 九 篇 , 这 十 九 篇 的 目 次 是 :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
释鱼、释鸟、释兽
、释畜。
5.朱熹著述宏富,重要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颜之推的后人唐初的___________,除注《汉书》外,还撰有___________一书,在训诂上
亦有所发明。
7.隋唐时期汇集佛经音义的专书,以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编纂的两种《一切经音义》
为代表。
8.谓和谓之不同:使用谓之时,被释的词放在谓之的___________;使用谓时,被释的词放
在谓的___________。
)
)
三、辨识下列各题解释的正误(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1.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柱:断,折断。
2.万石君以元朔五年中卒。长子郎中令建哭泣哀思,扶杖乃能行。(
哀思:哀念。
3.解为人静悍。(
静悍:沉静而勇悍。
4.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
倦极:疲劳极了。
5.日暮,所击杀者无虑百十人。(
无虑:大概,大略。
)
)
)
四、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酒用林花酿,茶将野水煎。
2.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
3.公市不豫,宫室不饰。
4.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
5.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6.常有物与我子停,今何容偏?
7.贤俊失在岩穴,大臣怨于不以。
8.万民尽看,言道好希差。
9.广张福罪资诱胁,听众狎恰排浮萍。
10.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五、写出下列训诂学家的主要著作(本大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8 分)
1.洪兴祖
2.王筠
3.郑玄
4.陆德明
5.胡三省
6.方以智
7.张揖
8.顾炎武
六、写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主要内容(本大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2 分)
1.五经正义
2.经义述闻
3.方言
七、试对下文所运用的训诂方法作出具体分析说明(本大题共 15 分)
《孟子•梁惠王下》:“外无旷夫,内无怨女。”怨与旷形成对文,旷有幽独义,则怨字也应该
是幽独义。……
又考刘向《新序》云:“后宫多幽女者,下民多旷。”以与《孟子》相较,证明怨女就是幽女,
怨字确有幽独义
。又考《楚辞•九叹•愍命》:“丛林之下无怨女兮,江湖之畔无隐夫。”怨与隐形成对文,则
怨字当有隐义,而
隐义与幽独义是相通的。又《荀子•哀公篇》:“富有天下而无怨财。”杨倞注云:“怨,蕴也。”
蕴乃蕴闭之
义,蕴闭与幽隐也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