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资料库

2019年安徽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doc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资料共5页,全文预览结束
2019 年安徽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真题 壹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共 80 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中国传统哲学所讲的"和而不同",就是讲各种____的事物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才能产生出 新的事物。 2.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反映了人类最早的____的愿望。 3.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_____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的纪年。 4.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___关系的符号。西方国家的姓氏更多地带有宗教色彩,中国 的姓氏主要是宗法色彩。 5.韩愈自称"昌黎人",李白为韩愈之父仲卿作碑称其为"南阳人",这是因为韩姓以昌黎和南 阳两地为____ 6.构成中国文化_____的东西,是历代哲人们的哲学思想和学说。 7.《____》是我国编年体史书的代表。 8.汉武帝时制定的"_____历"是中国第一部完整的历法。 9.中国的殿堂都采用大屋顶,在发展过程中,____顶演变为一种最尊贵的形式。 10."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出自李白的诗作《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4 分) 1.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全长 6300 多公里,流经__个省、市、自治区,流域面积 180 余 万平方公里。 A.9 B.10 C.11 D.12 2.东周前一段称为"春秋",以三家分晋为起点,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代。下列不属于分晋的 三家的是____ A.齐 B.韩 C.赵 D.魏 3."开皇之治"处于____朝。 A.汉 B.隋 C.唐 D.宋 4."六书"中前四种是造字法,在四种造字法中,___是最基本的。 A.象形 B.指事 C.会意
D.形声 5.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一做法源自____家思想。 A.儒 B.道 C.墨 D.法 6.第一个祭孔的帝王是____。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平帝 D.唐太宗 7.中国历史上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是___。 A.辟雍 B.鸿都门学 C.太学 D.国子监 8.我国在公元前 7 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修建长城。据文献记载,最早修建长城的是__ 国。 A.秦 B.齐 C.赵 D.楚 9.中国封建社会里,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建筑,大多是_____建筑。 A.帝王宫殿 B.宗教祭祀 C.园林 D.桥梁 10.戏曲的夸张主要在形象,脸谱就是一种极度的夸张,紫脸代表___。 A.忠义、宽厚 B.正直、严肃 C.稳重、正义 D.勇猛、暴躁 11.下列诗句中,写竹的是____。 A.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B.天与高百尺,岂为微飙折 C.含烟惹雾每依依,万绪千条拂落晖 D.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12.下列因素中与中国的风俗关系不大的是____。 A.宗教信仰 B.农业生产
C.祖先崇拜 D.原始禁忌 13.中国古代存在数字迷信,对数字"九"的迷信源于___。 A.对天的崇拜 B.对大地的崇拜 C.对客观世界的原始认识 D.对阴阳五行的附会 14.以外国人身份第一次出任清政府的钦天监监正的是____。 A.利玛窦 B.龙华民 C.汤若望 D 南怀仁 三、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4 分,共 16 分) 1.辛亥革命 2.善本 3.建安风骨 4.避讳 四、问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1.我们在今天来了解中国文化,有哪些方面的现实需要? 2.为什么说宗教是一种奇特的文化形态? 3.中华民族为什么有尊玉、爱玉、佩玉、赏玉、玩 玉的文化传统? 4.文化交流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中具有怎样的作用?以中国文化和异质文化的 交流为例谈谈在文化 交流中双方应怎样做? 贰 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共 30 分) 五、填空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新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创始于____年。 2.汉语是对外汉语学科的本体属性,是学科构成的第一要素。对外教学是学科的___属性," 对外"是学科构成的第二要素,"教学"是学科构成的第三要素。 3.《汉语水平等级标准》的主要内容有∶话题内容、语言范围和_____。 4.一般来说,教学 类型是从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的某个特定角度划分出来的体现教学特点的类型。 根据教学____和教学总体特点的不同,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把对外汉语教学大致分为专业 教育、进修教学、短期教学、速成教学等四个基本类型。 5.所谓课程规范,就是对课程___和课程实施这两部分内容的规范。前者包括课程的性质、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后者指课程的教学环节、课程的教学步骤和课程测试等过程。 6.___学是研究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和发展智能的心理规律和心理机制的科学。 7.刘珣等编写的《实用汉语课本》把功能、情景、句型、结构等几方面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 一起,较好地体现了____性原则,成为结构与功能相结合的教学法的典范教材。 8.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形成的音系教学和____教学是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两种基本方法,两 者各有侧重,又相互融合,并非绝对割裂。 9.交际能力理论对交际能力提出了著名的 4 个参数∶合语法性,心理可行性,社会文化_____
性、实际出现概率。 10.善于把部分和整体区别开来,倾向于采取从整体中发现个别的认知方式是_____性认知方 式。 六、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1.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根本的区别, 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学,教学规律也没有足够的共同点,所以它们不可能属于同一学科。 2.大纲制定的具体成果是"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对教学的性质、目的、途径、方法等进行 规定,重点是对教学方法进行细化处理。 3.上位教学原则,又叫大原则或总原则,是整个教学工作和全部教学活动都应当遵守的教学 原则,其适用范围是全局性的,如工具性原则、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课堂练习机会均等的 原则、作业及时批改及时返还的原则等。 4.在"学"和"教"这对矛盾中,只有基本弄清了学生习得过程、习得顺序、习得规律、习得策 略后,才能真正谈得上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5.从 20 世纪 60 年代初到 70 年代初是对外汉语教学法发展的改进阶段。强调对外汉语教学 的实践性是这一阶段教学法的主要特点。"语法翻译法"是这一阶段的标志性教学法形式。 6.语言技能实际上就是个人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技能。四项技能中,听 和读主要是接受型或叫输入型、理解型技能,说和写主要是创造型或叫输出型、表达型技能, 听和说是四项技能中的先行性技能,具有自然习得式之便的技能。 7.所谓阅读训练,就是指对阅读理解能力的专门训练。阅读训练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 解能力即读懂阅读材料的能力。8.教材为学习者学习某种语言提供了一部分样本性的事实, 通过对教材所提供的范例和范本的模仿来掌握这种语言的结构规则和运用规则,进而在创造 性地使用这种语言的过程中"掌握这种语言"。 9.儿向语言是以简化的结构、功能词的省略、简单的词汇以及较慢的语速为特征的。这种特 定的话语虽然可以为学习者提供可以理解的言语输入,但是它简化了规则,降低了难度,不 利于儿童语言习得的发展。 10.最典型的主观测验是作文和口试。主观性测验考查有深度和层次,能够使被试有足够的 发挥自 己水平的余地,被试很难猜测,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测验对考生能力的区分作用; 但是评分标准不 详尽周到,不同的评分员理解和把握评分标准会存在差异,评分结果很难 完全一致,评分的不一致 使主观性测验的信度难以保证。 七、简答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1.和作为学科理论基础的汉语语言学研究相比,作为学科基本理论的汉语语言学研究有哪些 特点? 2.母语负迁移在外国人学习汉语词汇时的表现是什么?这种词语偏误主要有哪些类型? 叁 案例分析与写作(共 40 分) 八、请根据以下材料,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一篇 1500 字 以上的案例分析,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规范、 卷面清洁。 材料∶陈老师是初级 1 班的班主任,关于如何进行教学管理,他一直在探索。 第一学期, 对于学生上课迟到的问题陈老师没有太在意。每天早上 8 点打铃后,学生总是陆陆 续续地
走进教室,考虑有很多学生住在校外,早上 8 点上课确实有一定困难,大家又是成人,应该 有一定的自觉性,陈老师只是简单说了一两次。一个多月后,迟到和缺勤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早上 常有人迟到二十分钟以上,旷课和请假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每天准时来的学生也对陈 老师抱怨,说不想因为别人而耽误自己的时间,陈老师终于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第 二学期,陈老师在开学之初就写了"课程说明"发给学生,其中特别设计了一个"小组绑定" 的 策略来保证学生的出勤∶两个学生一组,构成利益共同体,所有的教学活动,如出勤、作业 等都 以小组为单位来打分。陈老师觉得,学生们会出于小组荣誉感而尽量出勤,互相提醒、 督促,这样就可以保证整体出勤率了。 一开始,这个办法的确有点儿效果;开学前两个星期 出勤率都是 100%但是好景不长,从第三 周开始,有四名学生就开始无故迟到或缺勤第一节 课。他们的"队友"纷纷抱怨"小组绑定"规则 的不公平,陈老师只好在第四周取消了这个规 定,又回到了以往的课前逐个考勤的老路上来。这样 一来,出勤率开始一如既往地走低。
分享到:
收藏